正在阅读:

我们是否已经做好告别纸质货币的准备?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我们是否已经做好告别纸质货币的准备?

对于那些没有意愿或条件使用银行账户或数字化支付的人们来说,一个无现金的未来意味着什么?

你更喜欢使用哪种支付方式?是轻点屏幕、手势感应、刷卡、单击鼠标,抑或是双击——还是坚持使用实体货币?如果你的答案是后者,那么你很快就要沦为一个异类了。

面对网购电商的日益繁荣,线上银行方便快捷的转账服务,银行卡和数字钱包的异军突起,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抛弃实体货币。这还是近几年来才有的趋势。在英国,银行卡在2017年才超过现金成为消费者的首选支付方式,非接触式支付占到全部交易的40%。这种强劲的发展势头着实令人头晕目眩。

无现金支付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直接、高效又便捷,这些对我们来说显然很有意义。但是,养成这种新的支付习惯究竟是我们主动的选择,还是在利益相关者的引导下,被无意识地植入了这样的习惯?

事实是,两者都成立。商家们热衷于降低成本和促进消费:我们结账时经历的环节越少,消费意愿出现变数的几率就越小。支付设备和服务供应商真正的客户是商户,所以他们最需要迎合的是商户的需求。另一方面,的确是我们自己选择了银行卡和电商。如果你还记得自己曾经因为“货到付款”在eBay遭过的罪,你就会想起你当时对于PayPal这样的事物有多么向往。而如果你已经上了点年纪,也一定会记得在银行排队或使用支票保付卡的日子,进而回忆起你当时为了能用上即时银行转账、借记卡和网上银行是愿意付出任何代价的。

但是,这种高度的便利是否存在弊端?如果说我们对现金的抛弃正把现金逼到一条绝路上,那么这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英格兰银行已经承诺,“只要人们有需求”就会一直提供实体货币。换句话说,如果需求不存在了,银行就会停止供应现金。处理现金的固定成本很高;不管你是把总价值五百英镑还是五万英镑的二十元纸币塞进自动取款机,运钞车司机、押钞安保和燃油成本都是一样的。同样地,即使一家商店一天只入账5英镑的现金,店主也得照用钱箱,并且还要备上一些现金用来找零,盘点现钞并将其存进银行。我们越少使用现金,处理现金的成本就越高,这样一来接受现金的商家也就会越来越少,接受现金的ATM机也一样。可能在你还没有察觉到的时候,银行所说的人们对现金的需求就已经消亡了。

对于那些没有条件或不愿意在银行开户或走向数字化的人来说,要如何在一个没有现金的未来立足?图片来源:Unsplash

我们管这么多做什么?这么说吧,取消现金所带来的影响实在是太多了。许多年轻人在处理现金的过程中养成了对金钱的概念,许多老人只能接受使用现金,别的都不会,而那些预算有限的人则发现使用现金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支出——比起刷卡或线上支付,不得不拍拍口袋或翻翻钱包的动作能让我们更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消费情况。

还有就是普惠性。要承认,现金确实没有保障。持有现金的人没办法拿这笔钱生利息,也无法建立财务记录,而要获取更广泛的金融服务,财务记录必不可少。这就是为什么“金融普惠性”通常意味着将人们从以现金为基础的生活中解放出来,进入一个有保障的正规的体系。但是,现金本身就已经是一种普遍可行的支付和收款的手段了。对于那些没有条件或不愿意在银行开户或走向数字化的人来说,要如何在一个没有现金的未来立足?据估计,英国有130万成年人没有银行账户,还有更多的人缺乏数字化所需的素养或条件。并不是每个人都乐意或有机会用银行卡进行消费,更不用说先买后付了。现金很可能不卫生、昂贵,又不安全,甚至会便利和滋长犯罪和腐败行为,但它也是每个人都可以自由使用的支付手段。

易于获取的特点是现金的优势,也是它的劣势。坏人和好人都能够使用它。实体货币在合法经济中的作用可能正在日益萎缩,但它在“地下经济”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涉及现金的合法交易越来越少,但流通中的纸币数量和价值反而在增加。因此,除了商户和支付方式服务商希望降低成本、促进消费以及收集丰富的客户数据之外,执法者和征税人支持无现金革命也是可以理解的。

要从经济和执法的角度列举反对现金的依据应该很容易,但支付并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或行政行为,而是一种社会行为,它取决于双方针对一种货币和货币交付方式达成的共识。这种以现金为中介的社会行为仅限于付款人和受款人两方,而且是二者间的私人行为。相形之下,数字支付则会留下无数条痕迹,而这些痕迹最终会汇集成关于我们的大量信息。

取决于你所采用的支付方式,这种交易的记录可能有限,也可能广泛,最终可能被几个或一些机构读取。这些记录可能包含能够透露你是谁、你身处何地、你花了多少钱、买了什么以及从谁那里买的信息。你的智能手机所透露的信息可能同样多,也可能更甚,但你仍然可以选择把你的设备留在家中,甚至不用任何设备。但如果现金消失,自保隐私的可能性也就随之关闭了。

如果你本人没什么不愿示人的私人信息,并且不介意被追踪和广告定位,放弃现金的自由也许不是什么大问题,但你是否准备好接受一个每笔交易都被记录,而且理论上也可以被操纵的世界?在你下次需要选择支付方式的时候,请考虑一下这个问题,因为你每一次选择使用无现金支付时,你都在塑造着人类共同体的未来。套用拜伦的话说,也许有一天,我们都有理由感叹:“唉!所有的支付方式都是如此的透明啊!”

(翻译:张璟萱)

来源:卫报

原标题:The big idea: should we embrace a cashless society?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我们是否已经做好告别纸质货币的准备?

对于那些没有意愿或条件使用银行账户或数字化支付的人们来说,一个无现金的未来意味着什么?

你更喜欢使用哪种支付方式?是轻点屏幕、手势感应、刷卡、单击鼠标,抑或是双击——还是坚持使用实体货币?如果你的答案是后者,那么你很快就要沦为一个异类了。

面对网购电商的日益繁荣,线上银行方便快捷的转账服务,银行卡和数字钱包的异军突起,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抛弃实体货币。这还是近几年来才有的趋势。在英国,银行卡在2017年才超过现金成为消费者的首选支付方式,非接触式支付占到全部交易的40%。这种强劲的发展势头着实令人头晕目眩。

无现金支付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直接、高效又便捷,这些对我们来说显然很有意义。但是,养成这种新的支付习惯究竟是我们主动的选择,还是在利益相关者的引导下,被无意识地植入了这样的习惯?

事实是,两者都成立。商家们热衷于降低成本和促进消费:我们结账时经历的环节越少,消费意愿出现变数的几率就越小。支付设备和服务供应商真正的客户是商户,所以他们最需要迎合的是商户的需求。另一方面,的确是我们自己选择了银行卡和电商。如果你还记得自己曾经因为“货到付款”在eBay遭过的罪,你就会想起你当时对于PayPal这样的事物有多么向往。而如果你已经上了点年纪,也一定会记得在银行排队或使用支票保付卡的日子,进而回忆起你当时为了能用上即时银行转账、借记卡和网上银行是愿意付出任何代价的。

但是,这种高度的便利是否存在弊端?如果说我们对现金的抛弃正把现金逼到一条绝路上,那么这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英格兰银行已经承诺,“只要人们有需求”就会一直提供实体货币。换句话说,如果需求不存在了,银行就会停止供应现金。处理现金的固定成本很高;不管你是把总价值五百英镑还是五万英镑的二十元纸币塞进自动取款机,运钞车司机、押钞安保和燃油成本都是一样的。同样地,即使一家商店一天只入账5英镑的现金,店主也得照用钱箱,并且还要备上一些现金用来找零,盘点现钞并将其存进银行。我们越少使用现金,处理现金的成本就越高,这样一来接受现金的商家也就会越来越少,接受现金的ATM机也一样。可能在你还没有察觉到的时候,银行所说的人们对现金的需求就已经消亡了。

对于那些没有条件或不愿意在银行开户或走向数字化的人来说,要如何在一个没有现金的未来立足?图片来源:Unsplash

我们管这么多做什么?这么说吧,取消现金所带来的影响实在是太多了。许多年轻人在处理现金的过程中养成了对金钱的概念,许多老人只能接受使用现金,别的都不会,而那些预算有限的人则发现使用现金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支出——比起刷卡或线上支付,不得不拍拍口袋或翻翻钱包的动作能让我们更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消费情况。

还有就是普惠性。要承认,现金确实没有保障。持有现金的人没办法拿这笔钱生利息,也无法建立财务记录,而要获取更广泛的金融服务,财务记录必不可少。这就是为什么“金融普惠性”通常意味着将人们从以现金为基础的生活中解放出来,进入一个有保障的正规的体系。但是,现金本身就已经是一种普遍可行的支付和收款的手段了。对于那些没有条件或不愿意在银行开户或走向数字化的人来说,要如何在一个没有现金的未来立足?据估计,英国有130万成年人没有银行账户,还有更多的人缺乏数字化所需的素养或条件。并不是每个人都乐意或有机会用银行卡进行消费,更不用说先买后付了。现金很可能不卫生、昂贵,又不安全,甚至会便利和滋长犯罪和腐败行为,但它也是每个人都可以自由使用的支付手段。

易于获取的特点是现金的优势,也是它的劣势。坏人和好人都能够使用它。实体货币在合法经济中的作用可能正在日益萎缩,但它在“地下经济”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涉及现金的合法交易越来越少,但流通中的纸币数量和价值反而在增加。因此,除了商户和支付方式服务商希望降低成本、促进消费以及收集丰富的客户数据之外,执法者和征税人支持无现金革命也是可以理解的。

要从经济和执法的角度列举反对现金的依据应该很容易,但支付并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或行政行为,而是一种社会行为,它取决于双方针对一种货币和货币交付方式达成的共识。这种以现金为中介的社会行为仅限于付款人和受款人两方,而且是二者间的私人行为。相形之下,数字支付则会留下无数条痕迹,而这些痕迹最终会汇集成关于我们的大量信息。

取决于你所采用的支付方式,这种交易的记录可能有限,也可能广泛,最终可能被几个或一些机构读取。这些记录可能包含能够透露你是谁、你身处何地、你花了多少钱、买了什么以及从谁那里买的信息。你的智能手机所透露的信息可能同样多,也可能更甚,但你仍然可以选择把你的设备留在家中,甚至不用任何设备。但如果现金消失,自保隐私的可能性也就随之关闭了。

如果你本人没什么不愿示人的私人信息,并且不介意被追踪和广告定位,放弃现金的自由也许不是什么大问题,但你是否准备好接受一个每笔交易都被记录,而且理论上也可以被操纵的世界?在你下次需要选择支付方式的时候,请考虑一下这个问题,因为你每一次选择使用无现金支付时,你都在塑造着人类共同体的未来。套用拜伦的话说,也许有一天,我们都有理由感叹:“唉!所有的支付方式都是如此的透明啊!”

(翻译:张璟萱)

来源:卫报

原标题:The big idea: should we embrace a cashless society?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