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节目在近两年内获得了爆炸式的发展,从2015年的200多档到2016年的400多档,不得不承认,国内综艺市场对综艺大众题材的消耗速度之快令人咋舌。从开年的火爆到前段时间总局的严格管控,“限真令”“限童令”使得一些品牌型节目偃旗息鼓或重大调整,如今Q3综艺大战已悄然展开,经历了一系列波折之后,我们能看到综艺市场趋势有了明显的变化,很多真人秀拼体力、秀演技、编故事,脱离现实生活,或是过于严重的剧本痕迹,都让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
暑期档综艺市场混战加剧,歌唱类节目如《跨界歌王》《我想和你唱》以及改头换面的“好声音”等占据了半壁江山;真人秀种类全面开花,有竞技类真人秀如《全员加速中》《极速前进》,旅行体验真人秀《花样男团》等;美食类综艺节目如《拜托了冰箱》《熟悉的味道》《星厨驾到》也接踵而至。而在大批粉丝关注中,鹿晗带着《我去上学啦》第二季杀入暑期档,延续第一季零差评的好口碑,被“无死角”点赞,成为综艺市场上抢眼的节目。
《我去上学啦》第二季由爱奇艺联合浙江卫视共同出品,是国内唯一一档“明星校园体验真人秀”,与其他题材扎堆的节目相比,天然有着“无竞品”的竞争优势。开播后“圈粉力”max,也不仅仅是因为鹿晗、大张伟的明星人气,其节目题材、模式和价值观都受到观众和业界的一致好评。不难看出,用力过猛的真人秀时代已经过去了,美食类节目的频频出现正反映出综艺内容贴近生活的重要性,而《我去上学啦》作为“小清新”校园综艺的代表,因为能唤起每个人的情感共鸣而广受欢迎。透过这档节目,还能给行业带来哪些思考和借鉴?
寓教于乐的“小清新”综艺获大众好感
作为国内唯一的校园体验式真人秀,《我去上学啦》不同于其他节目的“大尺度”和“爆点话题”,以一种舒适缓慢、娓娓道来、文艺清新的形象出现在大众视野,题材上首先与众多节目形成差异性。在第一季播出后,得到了全民好评的口碑,行业评价在节奏把控、符合观众审美等方面都很成功。《我去上学啦》第二季同样为爱奇艺自制、但合作方变为浙江卫视,播出时间也升至周日档。爱奇艺与浙江卫视在长期深度合作的基础上,强强联手对《我去上学啦》第二季进行了全面升级。不仅明星阵容上更加年轻化,在学校选择上更增加了技术院校和艺术院校,涉及了更多样化的教育领域,观众的期待值也随之飙升。目前,开播两期节目播放量已经超过2亿,#我去上学啦#微博相关话题阅读已达31.8亿,“不羁学霸”鹿晗和“撩狗段子王”大张伟组成的“新大鹿”CP俘获了无数迷妹。节目火爆的表现背后,其实是更多内涵性的原因使然。
有专家曾经指出,观看明星在特定情境下“犯难““出丑”或是对抗、竞争,是观众最基础和初级的娱乐需求,这也是大部分综艺节目的模式核心和笑点来源,早期以棚内游戏类综艺为代表,逐步演化出户外真人秀的多种形式。然而随着综艺产业的整体发展,观众审美也发生变化,对综艺节目的娱乐需求不再局限于此。现在,对于一档好综艺的评判标准,进阶为在轻松愉快的大前提下,观看节目还能获得一些知识性信息,有代入感和共鸣感。《我去上学啦》是从年轻人的视角出发、以轻松的方式,展示当代年轻人对社会现象的认知,呈现多元化的表达语境。这档节目不仅成功开辟了一个新鲜的综艺形式,也对当下的社会教育进行了正面的催化和推广。
相比很多自制综艺,《我去上学啦》最大的优势在于内容的正能量立意,讲求真实。虽为明星校园体验,但节目的情景,设置在以校园为中心的固定范围内,校园环境本身的种种规则和程式化的生活,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刻意”剧情化的空间,但却让节目拥有了足够真实的环境和足够真实的体验。高中校园生活是每个人都有的美好回忆,这档节目正是基于这种最能引发情感共鸣的主题,并且符合了普世的价值观,同时涉猎不同类型的校园环境,让观众在欢笑之余,回忆自己的青春,也能看到不同人的十七岁是什么样子。
自带综艺基因的平台,差异化布局正能量内容
最近几年,自制综艺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完善,在内容上,各大视频网站也有各自的布局战略和平台基因。今年优酷自制综艺《火星情报局》以“污力滔天”获得超高关注,腾讯视频《拜托了冰箱》仍以下饭综艺的标签和“何尔萌”CP人气在综艺市场上站稳一席之地。然而,大众对自制综艺最早的印象,恐怕莫过于爱奇艺平台接连推出的“爆款”节目,《奇葩说》《我去上学啦》《大学生来了》《十三亿分贝》等几乎是自制综艺品牌IP的代名词。综合来看这些节目的成功,一方面是在爱奇艺平台优势资源的助推,另一方面节目内核都带有正能量的平台基因。关注某个细分领域的内容,符合大众审美和价值取向,与市场上已有题材形成差异化,都是爱奇艺自制综艺的取胜法宝。《奇葩说》开辟了思辨类综艺的蓝海,关注高知人群和辩论爱好者,在娱乐的外衣下引发对真理和道德的思考;《大学生来了》关注大学生的“私生活”,真实反映出95后的思想火花和娱乐表达;刚刚播出的《十三亿分贝》更是填补了方言音乐的市场空白。
同样,《我去上学啦》完全符合了爱奇艺平台的差异化布局和一以贯之的内容基因,“青春、知识、正能量”的三大元素百看不厌,对教育现状的反映和关注也超越了综艺娱乐的形式。在上周的节目中,几位素人同学的表现十分亮眼,刘敏涛对同学发自内心的关怀感动了许多观众。 在观看这样的节目时,观众获得的不是大开大合式的刺激和搞笑,而是温暖的,会心的,能唤醒自己真实情感的开心或者感触。对于平台内容和价值观,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这么说:“我们在内容和价值观上,要更绿色一点。希望爱奇艺的内容主色调是绿色,更加青春、更加阳光、更正能量、更有爱心。我们面对的是年轻人和合家欢的类型。“根据《我去上学啦》第二季的用户画像显示,不仅年轻人群被节目圈粉,很多主妇辣妈也成为观看主力,可见,正能量的内容基因带来的,是全年龄段的深深好感。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无论是平台还是节目,都将面临优胜劣汰。今年以来,《十三亿分贝》、《最好的我们》、《余罪》、《我的朋友陈白露小姐》等多部自制综艺和网络剧都备受好评。这些节目都符合了爱奇艺的价值观,不以尺度博眼球,而坚持用正能量和创新取胜,这种坚持非常值得行业借鉴。
综艺热的大潮下,“小清新”或成自制综艺突破口?
面对蓬勃发展的综艺市场,国内一线视频网站、制作公司的投入也越来越大。有质量、有平台、有人看,自制综艺的火爆在情理之中。细数自制综艺节目的基因,无不是在适应这样一个充满“网感”的时代,作出了“适者生存”的改变。
与传统电视综艺不同,网络平台的主流受众群是90后、0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要求节目互动性更强、更能让受众产生情感共鸣、更需要紧密贴合受众娱乐需求。继第一季节目收获网台双红佳绩,二度出现在荧幕上的《我去上学啦》此番继续带领观众重温鲜肉时代,体验青春滋味。爱奇艺用户年龄画像显示,24岁以下的年轻用户占比高达66%以上。对于网络内容而言,年轻用户既是当前的主流消费受众,同时也是最具个性、最“挑剔”的人群。这部分用户通常比较注重互动和情感共鸣,《我去上学啦》第二季唤醒了年轻用户满满的中学时代的回忆,通过节目回味“小清新”的校园生活,重温青涩的学生时代,从而让观众产生切切实实的情感共鸣和强烈的代入感、互动感,观众对节目更有感情的同时,也带动了平台粘性。
在综艺野蛮生长的青春期,爱奇艺《我去上学啦》第二季用青春正能量的节目内容,符合青少年用户口味的运营方式,以“校园体验式真人秀”的创新模式,在2016暑期档综艺热战中继续强劲表现。 以《我去上学啦》第二季为代表的这类“小清新”综艺受热捧,给真人秀市场示范了一条“小清新”正能量的综艺模式崛起之路。同时,这也反映了行业整体趋于更理性、更健康的方向发展,观众对综艺的审美能力和评判标准正在发生改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