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武云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融资难、融资贵”一直困扰着餐饮业的快速扩张和发展,尽管2015年餐饮行业总规模超3.23万亿,同比增长11.7%,但不得不说国内餐饮业目前最缺的还是钱。为什么餐饮业很难在银行借到钱?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银行放贷的评级体系与标准。目前的银行放贷评级体系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主体信用评级和业务评级。银行依据这两大评级体系对借款企业进行评级,相应形成资产风险分类,从而确定审批的权限、可贷款的额度、期限等,并确定最低利率区间。
7个指标分析餐饮主体信用评级
所谓主体信用评级,是指对受评主体如期偿还全部债务及利息的能力及意愿的综合评价,主要评价受评主体长期违约率的大小。一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综合评估。
1、财务信息
财务信息是银行评估借款人偿还能力和经营状况的最直观的依据。但目前大多数的餐饮企业的财务信息并不透明,大部分是手工帐,流水分散,同一各店面走不通公司流水;收支项目管理不规范,走个人、会计私人账户收支情况比较多等,管理水平相对落后。
资产负债,银行认为资产负债率高的财务风险较高高,负债低的风险也低,但大部分餐饮企业没有规范透明的财务信息可供评估,资产负债情况也无法审核,无法作为银行主体评级依据。
2、行业背景
每一企业都处于一定的产业环境中,该产业本身所处发展阶段、产业政策的变化情况,产业地位的高低都会对企业的经营稳定性产生影响。在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眼中,餐饮业并不是一个好的放贷行业,市场竞争剧烈、财务不规范、管理水平低、规模偏小等导致抗风险能力差、倒闭概率高。
3、区域范围
除此之外,企业的经营发展还必不可免的会受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此区域范围也是银行评估一个餐饮企业的主要指标之一。近几年来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的东北、西北区域以及山西等区域的风险会比较高;而像华东地区、华南地区,相对风险就低很多。
另一块是银行的审批是受权限管辖的,本地经营的当地主管分支行往往对注册于本地的企业予以授信支持,对异地注册的客户由于管辖权的原因,需要上报总行,一般获批率极地。比如,北京注册知名餐饮企业需要资金在天津新注册公司开店,银行就很难予以授信支持。
(银行的主体信用评级标准对餐企有诸多不利)
4、经营年限
经营年限也是银行审核的指标之一,经营年限长的风险低,经营年限短的风险高。目前很多的餐饮企业经营年限都不长,甚至有经营几年换照重新开始的,于是在经营年限评估上餐饮企业评分也会较低。
5、企业规模
先明确一点,银行的评级是针对某个企业的,不是某个品牌的。现在大部分餐饮企业,因为某些原因会注册多个公司,某连锁餐厅,30几家店,盈利能力也很强,但却分成了几十个企业主体,于是品牌规模明明看着很大,但是收入及资产分散到每个法人企业主体上却比较少,财务还不规范,那银行的评级肯定不会高了。
6、纳税额
餐饮企业经营主体分散的特点也导致了收入的的分散,于是除了企业本身的避税措施,主体收入的分散也导致了每个主体的纳税额不高,而纳税额也是银行对企业评级的重要指标之一。
7、股东背景
股东背景好的的评级高,类似国企或者上市公司等股东背景最佳。但我国餐饮企业大多数是民营股东或个人股东,该项评级难以获得高分。餐饮行业准入门槛低、竞争激烈,国有企业或大型机构进入的不多,除了少数几个大品牌,大部分餐饮企业还是小规模民营背景,银行评级很难获得高分。
以上为影响主体信用评级的主要因素。综合评估下来餐饮行业企业评分劣势明显,如果主体信用评级不理想,那么要想在银行获得授信则主要就看该项授信的业务评级,主要与业务本身相关的抵押物、质押物、保证担保人、贸易融资条件等因素相关。
餐饮业务评级因素分析
1、抵押物银行优选能提供抵押物(比如个人房产等)的客户,但餐饮企业的经营所需物业大多为租赁;店面装修虽然投资巨大,但变现能力较弱。
2、质押物大多数餐饮企业可供质押担保的也就是股权,但对银行而言,餐饮企业的股权价值并不大,尤其是小规模餐饮企业的股权没有变现能力也不能增加客户违约成本;少数大型餐饮企业具备一定的社会制度,商标质押可获得加分。
3、保证担保主要有数家企业之间的联保以及担保公司担保两种。
联保的实质是相互担保,一旦有其中一家出现问题,所有其他联保方一起对银行负责,银行获得较高的保障;但近几年来经济下行,银行联保类业务出现大批量不良,该类业务大多数银行已暂停。
如果找担保公司,担保公司一般会要求企业要提供反担保物,对银行来说实质上还是抵押物增加授信保障的概念,担保公司的介入拉长了审核周期,也增加了融资成本。近年来大量担保公司(如河北融投担保、天津海泰担保)实际丧失担保能力,银行此类业务开展较为谨慎。
4、贸易融资产品贸易融资产品,不需要抵押物也不需要第三方担保的一类授信产品,要求授信企业有比较稳健、透明的交易模式,需要物流、现金流、信息流等的充分揭示,有稳定的上下游客户和交易习惯,并且具备一定规模。而众多餐饮企业的采购管理水平较低,供应链管理不规范,资金流进出分散,不具备可以通过贸易融资审批评级所需要的条件。餐饮行业的贸易融资业务在银行基本处于未开展状态。
如果主体评级与业务评级评分均不理想,那就只能看餐饮企业股东个人的信用情况,按个人信贷类产品评估,发放信用类授信。这类产品往往审批通过额度小、审批通过率低。
(银行评级系统导图)
总体梳理下来,我们能看到餐饮企业的主体信用评级和业务评级都难以获得良好的评分,导致餐饮企业很难在银行借到钱。我们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数年,只要银行的评级系统没有发生大的调整,餐饮企业在银行借到钱的可能性就还是非常小。
雪上加霜的是很多非银行类借贷机构也深受银行的评级系统影响,餐饮企业从非银行类机构融资也很困难。
餐饮企业如何做才能在银行取得贷款
餐饮企业想更容易的在银行取得贷款,就应该比照上述的银行评级标准去调整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主要包括:
1、建立真实、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与流程,收支项目尽量做到规范透明;如果分公司经营的形式,要做好资金归集;
2、企业证照经营年限越长越好,减少经常换照经营情况;杜绝借照经营的情况。(如为借照经营,则应该尽快完成股东及法人变更)
3、企业主体营业收入与资产规模越大越好,尽量避免把资产与收入分散在多个主体上的情况;多设立分公司,归集收入。
4、纳税:随着经验规模增长,履行应尽的纳税义务,降低税务风险。
5、行业背景:面向大众的餐饮类企业客户受众更广泛,更容易获得银行青睐。减少投资于高端的、小众的项目。
6、信用记录:企业以及个人股东均应该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
7、合规:食品、消防、排污等合规手续要齐全。
8、餐饮管理软件的使用:合理使用管理软件,让企业经营更透明、更稳健。
适合餐企的几个银行及类银行金融机构产品
中小企业经营贷
一般要求企业成立满足一定年限(例如,3年),并要求提供房产等抵押物,授信一次发放,分期偿还,最长可达3-5年;额度一般为抵押物市场价值的50%。优点:期限长,利率低,分期偿还本息。缺点:要求有房产作为抵押物。
POS贷
POS贷是银行一类信用类授信业务的简称。银行主要依据小微企业POS机刷卡交易的流水,来测算其经营规模,再根据交易流水来给予小微企业贷款。POS贷偏重评估流水是否能覆盖经营成本及负债,测算评估月度可支配收入,可以不需抵押物,金额一般较小,从几万到十几万不等。优点:无需抵押物,主要看经营流水。优点:审批额度小,费率较高。
消费贷(如北银消费贷)
消费贷是一种个人消费贷,主要针对刚步入社会但未来会有稳定收入且相对较低违约概率的年轻人,以及中低收入的稳定职业从业人员发放。授信发放机构也会根据企业主情况发放一部分实际用于店面经营的消费贷,一般最高授信金额为申请人工资的5倍,不超过20万。
政策性贷款
部分国有控股的担保公司会给某些特定行业的企业予以政策性担保,该类担保以文化类企业受益较多,偶然有针对餐饮行业的,每年会有一些扶持资金。
保险公司提供保证保险的信贷产品
融资租赁授信产品
购买具备二次变现能力的设备,如中央厨房设备等,可以在融资租赁公司申请融资或向银行申请设备按揭类贷款。
(本文为掌柜攻略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