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发改委:发展面向绿色低碳的生物质替代应用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发改委:发展面向绿色低碳的生物质替代应用

生物经济是以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的发展进步和普及应用为基础的新经济形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源:视觉中国

5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下称《规划》)。

《规划》提出,到2025年,生物经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总量规模迈上新台阶,科技综合实力得到新提升,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新跨越,生物安全保障能力达到新水平。

到2035年,按照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我国生物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国际前列,基本形成技术水平领先、产业实力雄厚、融合应用广泛、资源保障有力、安全风险可控、制度体系完备的发展新局面。

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涛提到,生物经济是以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的发展进步和普及应用为基础的新经济形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生命科学已成为前沿科学研究活跃领域,生物技术成为促进未来发展的有效力量。但同时,生物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传统生物安全问题和新型生物安全风险相互叠加、生物产业原创能力仍较为薄弱等挑战。

《规划》提到要坚持创新驱动、系统推进、合作共赢、造福人民、风险可控五项基本原则。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表示,近年来,生物领域成为投资热点,科创板上市企业中生物企业占比达1/3,“十三五”期间规模以上医药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约8%;生物制造体量进一步扩大,现代生物发酵产品占全球70%以上份额。

他在答记者问时还提到,我国生物经济区域集聚效应明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成为全国生物经济创新高地,约80%上市企业、90%国家一类新药、85%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产品,来自这些区域。

王翔表示,当前我国生物经济创新发展还面临不少挑战,例如原始创新能力仍较为薄弱,基础生命科学理论、底层关键共性技术、高端仪器和试剂、生物信息资源等积累不够,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仍不完善等。

《规划》中还明确了生物经济4大重点发展领域:一是顺应“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新趋势,发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医药;二是顺应“解决温饱”转向“营养多元”的新趋势,发展面向农业现代化的生物农业;三是顺应“追求产能产效”转向“坚持生态优先”的新趋势,发展面向绿色低碳的生物质替代应用;四是顺应“被动防御”转向“主动保障”的新趋势,加强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

其中,在发展面向绿色低碳的生物质替代应用方面,《规划》提出重点围绕生物基材料、新型发酵产品、生物质能等方向,构建生物质循环利用技术体系,推动生物资源严格保护、高效开发、永续利用,加快规模化生产与应用,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菌种与蛋白元件库,推动生物工艺在化工、医药、轻纺、食品等行业推广应用,构建生物质能生产和消费体系,推动环境污染生物修复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确保生态安全和能源安全。

此外,《规划》部署了生物经济发展5方面重点任务:一是大力夯实生物经济创新基础;二是培育壮大生物经济支柱产业;三是积极推进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四是加快建设生物安全保障体系;五是努力优化生物领域政策环境。

《规划》还提出了创新能力提升、生物医药技术惠民、现代种业提升、生物能源环保产业示范、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生物资源保藏开发、生物经济先导区建设7项重大工程。

《规划》明确将满足人民群众“医”“食”“美”“安”新需求作为生物经济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另一方面,《规划》明确加快生物技术广泛赋能健康、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促进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生物产业多样化水平。

对于生物经济的支柱产业,王翔表示《规划》将从4个方面部署:一是加快生物技术赋能健康产业;二是加快生物育种技术赋能生物农业产业;三是加快生物制造技术赋能生物能源和生物环保产业;四是加快信息技术赋能生物信息产业。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发改委:发展面向绿色低碳的生物质替代应用

生物经济是以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的发展进步和普及应用为基础的新经济形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源:视觉中国

5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下称《规划》)。

《规划》提出,到2025年,生物经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总量规模迈上新台阶,科技综合实力得到新提升,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新跨越,生物安全保障能力达到新水平。

到2035年,按照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我国生物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国际前列,基本形成技术水平领先、产业实力雄厚、融合应用广泛、资源保障有力、安全风险可控、制度体系完备的发展新局面。

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涛提到,生物经济是以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的发展进步和普及应用为基础的新经济形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生命科学已成为前沿科学研究活跃领域,生物技术成为促进未来发展的有效力量。但同时,生物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传统生物安全问题和新型生物安全风险相互叠加、生物产业原创能力仍较为薄弱等挑战。

《规划》提到要坚持创新驱动、系统推进、合作共赢、造福人民、风险可控五项基本原则。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表示,近年来,生物领域成为投资热点,科创板上市企业中生物企业占比达1/3,“十三五”期间规模以上医药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约8%;生物制造体量进一步扩大,现代生物发酵产品占全球70%以上份额。

他在答记者问时还提到,我国生物经济区域集聚效应明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成为全国生物经济创新高地,约80%上市企业、90%国家一类新药、85%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产品,来自这些区域。

王翔表示,当前我国生物经济创新发展还面临不少挑战,例如原始创新能力仍较为薄弱,基础生命科学理论、底层关键共性技术、高端仪器和试剂、生物信息资源等积累不够,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仍不完善等。

《规划》中还明确了生物经济4大重点发展领域:一是顺应“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新趋势,发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医药;二是顺应“解决温饱”转向“营养多元”的新趋势,发展面向农业现代化的生物农业;三是顺应“追求产能产效”转向“坚持生态优先”的新趋势,发展面向绿色低碳的生物质替代应用;四是顺应“被动防御”转向“主动保障”的新趋势,加强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

其中,在发展面向绿色低碳的生物质替代应用方面,《规划》提出重点围绕生物基材料、新型发酵产品、生物质能等方向,构建生物质循环利用技术体系,推动生物资源严格保护、高效开发、永续利用,加快规模化生产与应用,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菌种与蛋白元件库,推动生物工艺在化工、医药、轻纺、食品等行业推广应用,构建生物质能生产和消费体系,推动环境污染生物修复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确保生态安全和能源安全。

此外,《规划》部署了生物经济发展5方面重点任务:一是大力夯实生物经济创新基础;二是培育壮大生物经济支柱产业;三是积极推进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四是加快建设生物安全保障体系;五是努力优化生物领域政策环境。

《规划》还提出了创新能力提升、生物医药技术惠民、现代种业提升、生物能源环保产业示范、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生物资源保藏开发、生物经济先导区建设7项重大工程。

《规划》明确将满足人民群众“医”“食”“美”“安”新需求作为生物经济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另一方面,《规划》明确加快生物技术广泛赋能健康、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促进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生物产业多样化水平。

对于生物经济的支柱产业,王翔表示《规划》将从4个方面部署:一是加快生物技术赋能健康产业;二是加快生物育种技术赋能生物农业产业;三是加快生物制造技术赋能生物能源和生物环保产业;四是加快信息技术赋能生物信息产业。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