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小姐和女工,都是一群人” 《她身之欲》讲述珠三角性工作者生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小姐和女工,都是一群人” 《她身之欲》讲述珠三角性工作者生活

接触到这些活生生的人,丁瑜觉得,她是在和一群同龄人相处,同为二十几岁的女孩子,会聊穿什么、吃什么、男朋友和家庭,没什么不同。当然这样的“没什么不同”并不是抹平身为“小姐”所可能经历过的苦难挫折和情感激荡。

“她们只能选择小姐这个称呼,即使这个词已经污名化了,但至少比鸡、妓女和性工作者听起来温和,还有点想象的余地。社会留给她们选择的空间不多,她们只能在称呼上做点挣扎。”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副教授丁瑜在接受界面文化采访时说。近日她的新著《她身之欲——珠三角流动人口社群特殊职业研究》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研究对象很特殊,是流动在珠三角地区的“小姐”群体。

珠三角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毗邻港澳的区位,吸引了众多港澳台地区与国外投资者到粤投资办厂,拉动了休闲娱乐行业场所发展和从业者增多。丁瑜在书中说,自20世纪90年代中晚期起,歌厅、夜总会、按摩店等夜间娱乐场所纷纷出现,成为那些被解雇的、无法找到工作的从乡村流向城市女性人口的可能选择,来满足自己的各种物质、情感和精神欲望。珠三角的特殊服务行业在30多年的持续打击下,截止几年前,仍然广泛存在,东莞甚至形成了ISO的莞式服务标准,形成了隐秘、分散、流动性高的特点。

 

在开始田野调查阶段时,一直在校园里安逸生活、只谈过普普通通恋爱、夜店都没去过的丁瑜,对那个世界的猎艳冒险充满了惶恐和疑惑:“小姐”都是怎么样的人啊,会不会特别花?直到导师催促她,“赶紧去,不去就换题吧”,她才找到一个在深圳做记者的朋友,带她去深圳的某个大街上碰到了第一个访谈对象,站街女小红。

“小红当时就站在那里,主动走了过来,看见车里两男一女,就低下身来靠近车窗开始谈价钱。我的朋友说,要么先上车,我们找个地方。大概她以为我们三缺一,就上来了。朋友说先坐坐喝点饮料吧,天气太热了,小红也答应了。到餐厅坐下来我们才告诉她我们是谁,想要做什么,因为占用了她的生意时间,我会按照她的价钱支付,但我要求录音,问她同意不同意。没想到她也同意了,而且在那之后小红还帮忙介绍了其他的小姐。餐厅人很少,几乎就是我们几个顾客,两个朋友在另一端坐着,只有我们两个面对面。我跟她年龄差别不大,我们很自然地就说到了男朋友和恋爱的经历。聊了一个多小时,然后我们交换了电话号码。”

在小红的介绍下,丁瑜认识了她的朋友阿雅,后来又通过记者认识了另外一个以拍摄红灯区生活出名的记者,又由这个摄影记者介绍到“鸡头”阿辉,在阿辉的家里,他们喝了几杯酒就熟识起来。小红,阿辉,还有之后通过朋友介绍认识的妈咪大姐头小霞,她们是丁瑜探访这个世界的“守门人”,把守着她与其他潜在受访者之间无形的“大门”。

初次和小姐们聊天,丁瑜不太会直接进入正题,就是找点感觉,然后留下联系方式约下次见面,之后才会告诉对方她想做什么。丁瑜和“小姐”们一起吃饭聊天、逛街、买东西、游泳,还跟她们一起去夜场,在她们的“自然生态”中了解她们。混熟了以后,“小姐”们还会看着丁瑜戴着眼镜就笑“一副乖头乖脑学生妹的样子”,还跟她说“到夜总会的时候千万不要戴眼镜哦,很土很怪的!” 

丁瑜还曾去小霞家里留宿,这个大姐大住的地方相当简陋脏乱,“进门的地方就堆着一堆杂物,有旧拖鞋、废塑料袋,以及不知名的、放了许久、包装上都铺满了尘的草药等,”丁瑜在只有两平米的简陋浴室洗澡,用不知道放了多久的散装洗发水洗头,洗完后试穿小霞的衣服,然后和小霞像两个年轻女孩一样互相交换穿衣意见,小霞送给她透明的旗袍还有首饰,但是丁瑜不知道要不要拿。

接触到这些活生生的人,丁瑜觉得,她是在和一群同龄人相处,同为二十几岁的女孩子,会聊穿什么、吃什么、男朋友和家庭,大家没什么不同。当然这样的“没什么不同”并不是抹平身为“小姐”所可能经历过的苦难挫折和情感激荡。“跟她们聊天,发现她们最大的不同就是做小姐——意味着短时间会有跌宕的经历,比如被骗、打劫、甚至轮奸、吸毒,让人觉得有点无望。”

丁瑜:小姐和女工,都是同一群人

“我不仅要信息,还想了解她们作为人的整体生活状态”

界面:你是怎么接触到“小姐”这个题目的?

丁瑜:我研究“小姐”的想法起源于硕士阶段“性别和就业”的分组讨论——那时恰好分到了“娼妓问题”一组,在此之前都没有接触过这话题,因此做了些简单的调查研究,看到了英国1998年出版的《娼妓、权力与自由》,受到影响很大;当时同宿舍的同学也跟我讨论这个话题,“娼妓应该合法化啊,可以增税。”这让我非常震惊,后来在香港大学社会系读博阶段就将这个定为自己的题目。

界面:你是先有想法再去田野调查的吗?还是之前对这个群体就有接触?

丁瑜:我一直都是乖乖女小甜心,夜店都没去过,谈恋爱也是特别一般的校园恋情,经历很少很少,开始也很害怕,觉得和她们这个群体一点关系也没有,根本不知道怎么开始。想象小姐肯定像小说和电视剧里那样,生活凌乱、时间颠倒,常常画着厚厚的妆容,吸着香烟,穿着短裙和高跟鞋,花天酒地。于是拖延了特别久都没开始,后来导师说你再不去就换题吧,才开始去夜场田野调查。

界面:田野调查做了两年多,过程大部分都是顺利的吗?是怎么打开局面的?

丁瑜:还挺幸运的,总体都很顺利。但是因为跟人家聊天,不能开始直接就表明目的,要花很多时间建立关系。而且这事看缘分,每个人情况都不一样,有的人马上就会同意,进展得比较顺利,有的人虽然见面了,还是很冷淡,很羞涩,问一句话,就憋几个字,挺好的,恩恩,这样也没办法继续。她们了解我的目的后,也会介绍她们同屋住的人给我,愿意接受的就会接受了,滚雪球一样人越来越多。在这个圈子里熟人效应是很大的,有关系和没关系完全不一样。

界面:如果她们接受访谈时心存疑虑要怎么办?

丁瑜:有个案例是,我在纸上准备好问题大纲,对方看到,就警惕地问,你这写的是什么,那我就给她看,都是一些比较学术的问题,她看了以后才觉得并没有要问很隐私很过分的问题,就放松下来了。

界面:为什么访谈之外还要和小姐一起生活,比如交换穿衣意见,在对方家留宿之类的?

丁瑜:一方面有利于自己从不同的角度了解他们的生活,另一方面也使他们感受到我不仅仅是想要信息,更重要的我是要了解他们作为“全人”的生活方式和想法,缩短我作为研究者与他们的心理距离。

“认为小姐应该是什么样子,不是什么样子,这是认知偏见。”

界面:你觉得小姐都是什么样的人?她们与常人品质有什么不同?

丁瑜:她们和我们,没有什么特别大的不同,也没什么可怕的。她们非常普通,不上班的时候,就不上妆,也不穿那些暴露的衣服,走在人群里,根本不会发现她们,在家里也是正常人;有意思的是,现在很多女生也会穿吊带热裤,化浓妆,你会觉得她们是小姐吗,不会吧,因为没告诉你她们是;我接触过环肥燕瘦各种各样的小姐,认为小姐应该是什么样子,不是什么样子,这是认知偏见。

当然,她们在夜总会场所,会被要求穿什么,不能穿什么,能不能拿包包,穿什么样的高跟鞋,还有吊带类的制服。这和我们大学毕业去找工作,进“四大”的同学说只能穿黑白灰的制服一样,这是工作需要。 

界面:这听起来消解了小姐这个群体的特殊性,那么她们的苦难呢?

丁瑜:做这个行业对她们中的某些人来说就意味着短时间内经历跌宕激烈。普通女性的情感故事,如果你仔细听,都会很精彩,更何况她们呢?我第一个访谈对象小红曾经在街上被抢劫,甚至有一次当她谈好价钱与一个男人到附近的宾馆后,却发现那男人带了其他两个朋友,在未经她同意的情况下强行与她发生了性关系,后来她认识了男友,还跟对方一同染上毒瘾。这样的故事听起来比较无望。还有珍姐,她已经41岁了,从湖南农村出来已经15年了,家里的男人知道她在做这个也不怎么在乎,反正拿钱就行了,又不干活,在家风流,彼此心照不宣。

界面:你认为做小姐是怎样的选择?是自主的选择吗?

丁瑜:古时总说流落风尘是生活所迫,好妓女总想赎身嫁个男人,现在只能说,做这个是她们相对自主的、经过考量后的不算差的选择。她们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也没有什么谋生技能,有的是在工厂做过工的,也做过保姆、销售、保险,经过这些体验并不好的工作,经过比较,才选择了做这个。这其实对她们来说并不是差别很大,或者讲道德堕落,是职业的平移。当然也不能说她们是完全自主的,城乡二元对立的情况下,她们其实没有选择有限,作为农村向城市的流动人口,也缺少制度保障。

界面:为什么有的女孩去做小姐,有的女孩去做女工,她们有本质的差别吗?做小姐和做女工是什么关系?是堕落吗?

丁瑜:小姐和女工,都是同一群人。很多的小姐的父母就是打工者,或者自己也做过或听闻打工女孩的遭遇,知道打工的生活有多么无望。她们虽然生产着外面的世界,但住在宿舍里,上厕所都要打卡,一个月那点钱,根本没有机会去享受现代生活的便利;小姐不一样,她们住在市中心,穿的好,住的好,时间自由,能体验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这都是打工妹不敢想象的。

比如小姐美惠,她愿意住在市中心CBD附近,还交物业管理费,进出保安都要管,买奢侈化妆品和衣服。披上了都市的外衣,脱离了儿时的贫困,对她来说非常重要。这和普通女性,普通人喜欢买奢侈品,用来定义自己的身份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普通市民可能会有更多社会资源和全球化视野,而她们只能模仿模仿时尚杂志。

“她们只能在称呼上做点挣扎”

界面:那么她们是怎么看待“小姐”的身份的?

丁瑜:她们不愿意把做这个当做“工作”,更愿意称呼“玩”或者“做生意”,她们也不愿意被称为“性工作者”,因为她们除了性交易,更多的也有情感投入,还要培训打牌、k歌这样类似古时名妓诗词歌赋的社交技能,她们选择小姐这个称呼,即使这个词已经污名化了,但至少比鸡、妓女和性工作者听起来温和,还有点想象的余地。社会留给她们选择的空间不多,她们只能在称呼上做点挣扎。

界面:你觉得你和访谈者是什么样的关系?你的访谈和研究对她们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丁瑜:我们是同龄人,不是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的关系。在访谈中,她们难得有完整的时间回顾整理自己的情感和人生,可以从第一个男友聊到第五个,我不想只是从她们身上榨取信息,而是在对话中让她们也得到整理自己的机会,她们有时也会在聊天时说,哎是啊我当时为什么会和男友闹成那样。

是啊,我也时常在想,我的闯入对她们来说,到底有什么用处呢?好像她们就是多了一个我这样城市身份的朋友,问我一些城市资讯,怎么去哪儿,因为十年前手机网络还不发达,她们也只是看看电视,看看杂志。

界面:这本书改自博士论文,那么和原先的博士论文差别大吗?

丁瑜:《她身之欲》是博士论文的扩展,现在距离当时“夜场”田野调查已经有十年的间隔,现在论点更加清楚,大的框架和观点没有变。更加重要的变化在于,原来论文的呈现故事篇幅有限,于是很多材料,比如小姐的日记引用都要经过裁切,现在我不想把书完全做成学术书,想给更多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人看,所以把没有放到论文的故事在书中更完整地呈现,对于读者来说可读性更强。书中有大段的日记引用,表现“小姐”的日常生活甚至私生活,这是为了让她们更加直接地表达,让人们听到她们的声音。 

人物简介

丁瑜,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副教授。毕业于香港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系。曾就读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布里斯托大学等著名学府。 研究方向为性别研究,包括女性工作与日常生活、中国性产业与性工作者、女性流动人口、全球化框架下中国的现代化与城市化对当代女性的影响等;女性社会工作、婚姻家庭研究;文化理论研究,如社会发展变迁下的大众文化、性别观念及行为等。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小姐和女工,都是一群人” 《她身之欲》讲述珠三角性工作者生活

接触到这些活生生的人,丁瑜觉得,她是在和一群同龄人相处,同为二十几岁的女孩子,会聊穿什么、吃什么、男朋友和家庭,没什么不同。当然这样的“没什么不同”并不是抹平身为“小姐”所可能经历过的苦难挫折和情感激荡。

“她们只能选择小姐这个称呼,即使这个词已经污名化了,但至少比鸡、妓女和性工作者听起来温和,还有点想象的余地。社会留给她们选择的空间不多,她们只能在称呼上做点挣扎。”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副教授丁瑜在接受界面文化采访时说。近日她的新著《她身之欲——珠三角流动人口社群特殊职业研究》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研究对象很特殊,是流动在珠三角地区的“小姐”群体。

珠三角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毗邻港澳的区位,吸引了众多港澳台地区与国外投资者到粤投资办厂,拉动了休闲娱乐行业场所发展和从业者增多。丁瑜在书中说,自20世纪90年代中晚期起,歌厅、夜总会、按摩店等夜间娱乐场所纷纷出现,成为那些被解雇的、无法找到工作的从乡村流向城市女性人口的可能选择,来满足自己的各种物质、情感和精神欲望。珠三角的特殊服务行业在30多年的持续打击下,截止几年前,仍然广泛存在,东莞甚至形成了ISO的莞式服务标准,形成了隐秘、分散、流动性高的特点。

 

在开始田野调查阶段时,一直在校园里安逸生活、只谈过普普通通恋爱、夜店都没去过的丁瑜,对那个世界的猎艳冒险充满了惶恐和疑惑:“小姐”都是怎么样的人啊,会不会特别花?直到导师催促她,“赶紧去,不去就换题吧”,她才找到一个在深圳做记者的朋友,带她去深圳的某个大街上碰到了第一个访谈对象,站街女小红。

“小红当时就站在那里,主动走了过来,看见车里两男一女,就低下身来靠近车窗开始谈价钱。我的朋友说,要么先上车,我们找个地方。大概她以为我们三缺一,就上来了。朋友说先坐坐喝点饮料吧,天气太热了,小红也答应了。到餐厅坐下来我们才告诉她我们是谁,想要做什么,因为占用了她的生意时间,我会按照她的价钱支付,但我要求录音,问她同意不同意。没想到她也同意了,而且在那之后小红还帮忙介绍了其他的小姐。餐厅人很少,几乎就是我们几个顾客,两个朋友在另一端坐着,只有我们两个面对面。我跟她年龄差别不大,我们很自然地就说到了男朋友和恋爱的经历。聊了一个多小时,然后我们交换了电话号码。”

在小红的介绍下,丁瑜认识了她的朋友阿雅,后来又通过记者认识了另外一个以拍摄红灯区生活出名的记者,又由这个摄影记者介绍到“鸡头”阿辉,在阿辉的家里,他们喝了几杯酒就熟识起来。小红,阿辉,还有之后通过朋友介绍认识的妈咪大姐头小霞,她们是丁瑜探访这个世界的“守门人”,把守着她与其他潜在受访者之间无形的“大门”。

初次和小姐们聊天,丁瑜不太会直接进入正题,就是找点感觉,然后留下联系方式约下次见面,之后才会告诉对方她想做什么。丁瑜和“小姐”们一起吃饭聊天、逛街、买东西、游泳,还跟她们一起去夜场,在她们的“自然生态”中了解她们。混熟了以后,“小姐”们还会看着丁瑜戴着眼镜就笑“一副乖头乖脑学生妹的样子”,还跟她说“到夜总会的时候千万不要戴眼镜哦,很土很怪的!” 

丁瑜还曾去小霞家里留宿,这个大姐大住的地方相当简陋脏乱,“进门的地方就堆着一堆杂物,有旧拖鞋、废塑料袋,以及不知名的、放了许久、包装上都铺满了尘的草药等,”丁瑜在只有两平米的简陋浴室洗澡,用不知道放了多久的散装洗发水洗头,洗完后试穿小霞的衣服,然后和小霞像两个年轻女孩一样互相交换穿衣意见,小霞送给她透明的旗袍还有首饰,但是丁瑜不知道要不要拿。

接触到这些活生生的人,丁瑜觉得,她是在和一群同龄人相处,同为二十几岁的女孩子,会聊穿什么、吃什么、男朋友和家庭,大家没什么不同。当然这样的“没什么不同”并不是抹平身为“小姐”所可能经历过的苦难挫折和情感激荡。“跟她们聊天,发现她们最大的不同就是做小姐——意味着短时间会有跌宕的经历,比如被骗、打劫、甚至轮奸、吸毒,让人觉得有点无望。”

丁瑜:小姐和女工,都是同一群人

“我不仅要信息,还想了解她们作为人的整体生活状态”

界面:你是怎么接触到“小姐”这个题目的?

丁瑜:我研究“小姐”的想法起源于硕士阶段“性别和就业”的分组讨论——那时恰好分到了“娼妓问题”一组,在此之前都没有接触过这话题,因此做了些简单的调查研究,看到了英国1998年出版的《娼妓、权力与自由》,受到影响很大;当时同宿舍的同学也跟我讨论这个话题,“娼妓应该合法化啊,可以增税。”这让我非常震惊,后来在香港大学社会系读博阶段就将这个定为自己的题目。

界面:你是先有想法再去田野调查的吗?还是之前对这个群体就有接触?

丁瑜:我一直都是乖乖女小甜心,夜店都没去过,谈恋爱也是特别一般的校园恋情,经历很少很少,开始也很害怕,觉得和她们这个群体一点关系也没有,根本不知道怎么开始。想象小姐肯定像小说和电视剧里那样,生活凌乱、时间颠倒,常常画着厚厚的妆容,吸着香烟,穿着短裙和高跟鞋,花天酒地。于是拖延了特别久都没开始,后来导师说你再不去就换题吧,才开始去夜场田野调查。

界面:田野调查做了两年多,过程大部分都是顺利的吗?是怎么打开局面的?

丁瑜:还挺幸运的,总体都很顺利。但是因为跟人家聊天,不能开始直接就表明目的,要花很多时间建立关系。而且这事看缘分,每个人情况都不一样,有的人马上就会同意,进展得比较顺利,有的人虽然见面了,还是很冷淡,很羞涩,问一句话,就憋几个字,挺好的,恩恩,这样也没办法继续。她们了解我的目的后,也会介绍她们同屋住的人给我,愿意接受的就会接受了,滚雪球一样人越来越多。在这个圈子里熟人效应是很大的,有关系和没关系完全不一样。

界面:如果她们接受访谈时心存疑虑要怎么办?

丁瑜:有个案例是,我在纸上准备好问题大纲,对方看到,就警惕地问,你这写的是什么,那我就给她看,都是一些比较学术的问题,她看了以后才觉得并没有要问很隐私很过分的问题,就放松下来了。

界面:为什么访谈之外还要和小姐一起生活,比如交换穿衣意见,在对方家留宿之类的?

丁瑜:一方面有利于自己从不同的角度了解他们的生活,另一方面也使他们感受到我不仅仅是想要信息,更重要的我是要了解他们作为“全人”的生活方式和想法,缩短我作为研究者与他们的心理距离。

“认为小姐应该是什么样子,不是什么样子,这是认知偏见。”

界面:你觉得小姐都是什么样的人?她们与常人品质有什么不同?

丁瑜:她们和我们,没有什么特别大的不同,也没什么可怕的。她们非常普通,不上班的时候,就不上妆,也不穿那些暴露的衣服,走在人群里,根本不会发现她们,在家里也是正常人;有意思的是,现在很多女生也会穿吊带热裤,化浓妆,你会觉得她们是小姐吗,不会吧,因为没告诉你她们是;我接触过环肥燕瘦各种各样的小姐,认为小姐应该是什么样子,不是什么样子,这是认知偏见。

当然,她们在夜总会场所,会被要求穿什么,不能穿什么,能不能拿包包,穿什么样的高跟鞋,还有吊带类的制服。这和我们大学毕业去找工作,进“四大”的同学说只能穿黑白灰的制服一样,这是工作需要。 

界面:这听起来消解了小姐这个群体的特殊性,那么她们的苦难呢?

丁瑜:做这个行业对她们中的某些人来说就意味着短时间内经历跌宕激烈。普通女性的情感故事,如果你仔细听,都会很精彩,更何况她们呢?我第一个访谈对象小红曾经在街上被抢劫,甚至有一次当她谈好价钱与一个男人到附近的宾馆后,却发现那男人带了其他两个朋友,在未经她同意的情况下强行与她发生了性关系,后来她认识了男友,还跟对方一同染上毒瘾。这样的故事听起来比较无望。还有珍姐,她已经41岁了,从湖南农村出来已经15年了,家里的男人知道她在做这个也不怎么在乎,反正拿钱就行了,又不干活,在家风流,彼此心照不宣。

界面:你认为做小姐是怎样的选择?是自主的选择吗?

丁瑜:古时总说流落风尘是生活所迫,好妓女总想赎身嫁个男人,现在只能说,做这个是她们相对自主的、经过考量后的不算差的选择。她们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也没有什么谋生技能,有的是在工厂做过工的,也做过保姆、销售、保险,经过这些体验并不好的工作,经过比较,才选择了做这个。这其实对她们来说并不是差别很大,或者讲道德堕落,是职业的平移。当然也不能说她们是完全自主的,城乡二元对立的情况下,她们其实没有选择有限,作为农村向城市的流动人口,也缺少制度保障。

界面:为什么有的女孩去做小姐,有的女孩去做女工,她们有本质的差别吗?做小姐和做女工是什么关系?是堕落吗?

丁瑜:小姐和女工,都是同一群人。很多的小姐的父母就是打工者,或者自己也做过或听闻打工女孩的遭遇,知道打工的生活有多么无望。她们虽然生产着外面的世界,但住在宿舍里,上厕所都要打卡,一个月那点钱,根本没有机会去享受现代生活的便利;小姐不一样,她们住在市中心,穿的好,住的好,时间自由,能体验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这都是打工妹不敢想象的。

比如小姐美惠,她愿意住在市中心CBD附近,还交物业管理费,进出保安都要管,买奢侈化妆品和衣服。披上了都市的外衣,脱离了儿时的贫困,对她来说非常重要。这和普通女性,普通人喜欢买奢侈品,用来定义自己的身份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普通市民可能会有更多社会资源和全球化视野,而她们只能模仿模仿时尚杂志。

“她们只能在称呼上做点挣扎”

界面:那么她们是怎么看待“小姐”的身份的?

丁瑜:她们不愿意把做这个当做“工作”,更愿意称呼“玩”或者“做生意”,她们也不愿意被称为“性工作者”,因为她们除了性交易,更多的也有情感投入,还要培训打牌、k歌这样类似古时名妓诗词歌赋的社交技能,她们选择小姐这个称呼,即使这个词已经污名化了,但至少比鸡、妓女和性工作者听起来温和,还有点想象的余地。社会留给她们选择的空间不多,她们只能在称呼上做点挣扎。

界面:你觉得你和访谈者是什么样的关系?你的访谈和研究对她们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丁瑜:我们是同龄人,不是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的关系。在访谈中,她们难得有完整的时间回顾整理自己的情感和人生,可以从第一个男友聊到第五个,我不想只是从她们身上榨取信息,而是在对话中让她们也得到整理自己的机会,她们有时也会在聊天时说,哎是啊我当时为什么会和男友闹成那样。

是啊,我也时常在想,我的闯入对她们来说,到底有什么用处呢?好像她们就是多了一个我这样城市身份的朋友,问我一些城市资讯,怎么去哪儿,因为十年前手机网络还不发达,她们也只是看看电视,看看杂志。

界面:这本书改自博士论文,那么和原先的博士论文差别大吗?

丁瑜:《她身之欲》是博士论文的扩展,现在距离当时“夜场”田野调查已经有十年的间隔,现在论点更加清楚,大的框架和观点没有变。更加重要的变化在于,原来论文的呈现故事篇幅有限,于是很多材料,比如小姐的日记引用都要经过裁切,现在我不想把书完全做成学术书,想给更多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人看,所以把没有放到论文的故事在书中更完整地呈现,对于读者来说可读性更强。书中有大段的日记引用,表现“小姐”的日常生活甚至私生活,这是为了让她们更加直接地表达,让人们听到她们的声音。 

人物简介

丁瑜,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副教授。毕业于香港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系。曾就读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布里斯托大学等著名学府。 研究方向为性别研究,包括女性工作与日常生活、中国性产业与性工作者、女性流动人口、全球化框架下中国的现代化与城市化对当代女性的影响等;女性社会工作、婚姻家庭研究;文化理论研究,如社会发展变迁下的大众文化、性别观念及行为等。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