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活着就是要有“生气”,“愤怒无能”逆袭指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活着就是要有“生气”,“愤怒无能”逆袭指南

高情商者们一定意识到,如何解读愤怒也是门艺术。这种能力被称作「认知动机」:认知动机高的人,会试图寻找愤怒表达背后的意义,而认知动机低的人则会关注与愤怒本身。

你是一个常常愤怒并表现出来的人吗?我不是。我甚至觉得自己是一个“愤怒无能者”,因为我总认为愤怒是“不得体”,“不沉稳”的表现。有一句话说:人的一切痛苦,都是源于对自己无能的愤怒。我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把它当作金科玉律——因为我不想当一个无能的人呀。

直到后来我走进咨询室里慢慢探索自己时,我才明白,我应该愤怒,为什么不呢?愤怒,从来就不是一件值得羞耻的事情~

——简单心理J室长

作者:犀犀张

Terry 今年四十好几岁了。用她女儿的话说,她「曾是这世界上最和善、温柔、甜美的女人」——是的,「曾是」。

在丈夫 Gary 忽而一夜消失不见之后,她确信自己和四个女儿被抛弃了。于是,这个曾经最温柔的女人内心的愤怒像火山一样爆发。她开始酗酒、乱发脾气、戾气十足。

这部电影的英文名叫做 The Upside of Anger,或许可以翻译成「愤怒的好处」。电影中,愤怒就是一把利刃,戳破 Terry 看似四平八稳、实则被空虚和不安全感充满的生活。想来,Terry 可能从来就不是那么和善、没脾气的一个人,而是一直在掩盖自己的「阴暗」情绪,直到愤怒的导火索将她陈旧的心理模式和生活方式捅破。

尽管影片中的 Terry 并没发生太多成长,但「愤怒的好处」绝对是确实存在的。

在大多数人眼里,愤怒是种从根本上就很消极的情绪,甚至还带着让人羞愧、耻辱的余味。悲伤、焦虑尚且有人凑过来,理解、陪伴,给予安慰和同情;还因为它天生具有攻击性,给予安慰和同情;但愤怒之下,必然只剩你一人站在怒火之中。

但是,真的一定要如此么?

压抑愤怒,是一种受伤害的开始

如果我告诉你,婴孩时期,我们的大哭便是一种愤怒的方式,来表达需求未被满足或被剥夺的痛苦。那么,你就会相信,愤怒是一种原始的情绪。只是,随着成长,人们渐渐意识到,在社会文化中,我们需要压制愤怒,因为它太不讨喜——不仅因为消极,还因为它天生具有攻击性,往往会吓跑身边的所有人,无法招致好意。

初二的时候,我们班来了一个刚毕业的语文老师。也不记得最初是谁惹了谁,总之,我们班迅速成了她口中全年级纪律最差、最不像话的班级。上课时,她总是将手里的鼠标当成角尺,噼里啪啦摔打在桌上。而同学们也不负所望,纷纷则从课桌里掏出 CD 机、小说、漫画,甚至三五成群坐在一起小声聊天。课堂瞬时变成两军交火的战场——不管你信不信,这是所重点中学。

我,也和所有那个年纪的孩子一样(呃什么?你们都不是这样?),甚至可能再稍稍过分那么一点点:私下给老师起外号,对她的吼叫置若罔闻,上语文课有可能在做任何事,除了听课……

终于,在一次公然与老师作对之后,我被请到了办公室。当时我怒不可遏,但又隐隐有些担忧。在语文教研组的办公室里,另一位老师走过来,拍拍我,笑着满是善意地说:听说过你,挺有个性的?

瞬时间,我所有的未被尊重(当然,反过来年少的我也报以对方伤害和不尊重)、被否认、被质疑,都在她这动作、话语和笑容间消散了。后来,初三的时候,她成了我们的语文老师。我和她关系还挺不错。

但是,话说回来,未必人人愿意以我这种「叛逆」表达自己的不满,或许也惧怕面对类似的冲突。所以,我们渐渐学会压抑自己的愤怒:在学校得不到尊重,梦想被嘲笑;转身,面对社会上的不公,对房价、对上司……绝大多数时候,我们只能选择控制。还有些时候,原本和平的社交关系被对方忽然越界,边界被侵犯混淆;有时,陌生人或亲人会侵犯、剥夺我们的权利或空间。凡此种种。

愤怒的「电光火石」,随处皆是。小火苗一旦燃起,被它伤害的「初始」模式,就是压抑愤怒,将其埋在心里。尤其,对于向影片女主角 Terry 这般,有着诸多「附属身份」的女性而言,发怒似乎意味着粗鲁、自私,更不被接受,因而也更倾向被抑制。

未被熄灭的愤怒会转化为两种情绪:自责、自我怀疑,与焦虑。心理学家凯伦·霍妮曾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孩子对于父母的敌意如果受到了压抑,将会逐渐导致这种敌意被转化为焦虑,并且蔓延到孩子对整个世界的观感中去。即,如果长期压抑自己的敌意,那么这种敌意就会从有明确对象的「愤怒」,转化为失去明确对象的,泛化的焦虑。

长此以往控制情绪,可能会愈发丧失觉察与满足自我需要的能力,甚至无法体验、表达愤怒,而这本身,已会让人们产生无力感。

「合理」面对自己的愤怒

不同的情绪会激活大脑不同的部分。例如,焦虑和恐惧会激活大脑中与「逃避」有关的区域,而愤怒则与趋向行为有关。在生气的时候,我们相信自己可以改变结果,使之有所不同。所以,我们会趋向行动、改变,而非逃避。因此,从本质上讲,愤怒的情绪带有「命题验证」的色彩,驱使人们去寻求能够证明自己想法的证据。

那,愤怒的人一定会更热衷寻找与先前想法结论一致的证据啦?——你的直觉这样告诉你,毕竟,像十五岁的我一样,他们看起来那么自以为是。

然而,研究者得出的结论恰恰相反。愤怒状态下的人反而会更多地采集驳斥自己的信息,想法更开放,结果也更有可能改变先前的认识,而非陷在其中。

相比仅仅只是感到「悲伤」,愤怒下的行动倾向有助于减弱「证实偏差」,即一种搜索、解释新信息,将其统统解读为对原有认识的强化和支持的偏差。

这种状态下,如果运用得好,别说是和语文老师的战争了,即使是社会中根深蒂固的冲突,甚至也能以愤怒化解。

在巴以冲突的背景下,曾有研究者请以色列的被试者们阅读一份煽动性很强的内容,以此激发他们愤怒的情绪,然后衡量这种情绪会让他们更激进,还是更缓和。结果是:说不准,更高涨的愤怒使一些人的仇恨加深,但同时会令另一些人的仇恨得到妥协和缓解。

这听起来很奇怪:为什么同样的刺激会使人们向两个不同方向驱使?

原因要归结于一个社会心理学概念:「基本归因谬误」。对方做出惹恼你的行为,究竟因为他这个人就是坏,还是当时情况所导致的呢?如果我们相信令我们愤怒的、不受欢迎的行为来自对方的内在特点,例如人格,或是一个组织的道德风气时,我们便会以破坏性的、激进的方式行动;而如果认为不满意的结果只是由当时的情境因素造成,那么人们则会以更缓和、更和平的方式趋近。

所以,如果当时语文课战场上的双方都能意识到自己在火上浇油,讲台上的人未必天生气急败坏爱攻击,讲台下的人也不全然无药可救、目中无人,那么,可能……可能会少很多有趣的回忆吧。

高情商之间的对决

乍看之下,「情商高」的人似乎会选择把怒气及一切消极情绪都抛到一边,但心理学家 Dan Moshavi 指出,越来越多的证据说明,真正情商高的人会选择拥抱愤怒——只要这种情绪在当时情况下,可以帮助他们实现某个目标。

毫无疑问,「会哭的孩子」能够得到更多的注意力,愤怒的表达甚至可以让对方感受到某种真实可信感。相比那些从不发怒的伙伴,懂得愤怒的人们居然能得到更大的尊重,也更受欢迎。

如此说来,高情商者们一定意识到,如何解读愤怒也是门艺术。这种能力被称作「认知动机」:认知动机高的人,会试图寻找愤怒表达背后的意义,而认知动机低的人则会关注与愤怒本身。

可能,这也正是为什么有些人会宁愿选择脾气不好的老板的原因:当你以高认知动机对待上司的愤怒时,看到的是引发愤怒的根本原因,例如自己工作上的不足,或是沟通上的失误,进而可以得到自我的进步和提升。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每个人都会发怒,这很简单。但向恰当的人,在恰当的时间,以恰当的动机、恰当的方法,表达恰当程度的愤怒,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易事。」

其实,愤怒的情绪并不值得我们羞耻。相反,其中对于个人空间、边界、正义的知觉,恰恰是人性中自尊与道德的生动证明。

很多时候,愤怒只是我们的一种逃避方法,逃避其他更深、更脆弱的感情,例如悲伤,或羞耻。当被有意识地处理、审视的时候,愤怒可以将我们指向那些真正的问题,告诉我们,自己究竟在意什么,甚至,究竟什么是自己真实的模样。

所以,事情很简单:要么,你观察、了解你的愤怒;要么,你受制于它。

电影中,Terry 的女儿这样讲道:

「我现在知道,愤怒和憎恶让你在原有轨迹上停下来。它并不需要什么燃料,仅是把空气和生活吞噬、浸没……但它是真实的。它会改变你,塑造你,把你打造成不同于原本的样子。」

是的,愤怒有这种力量。但将它驶向哪里的方向盘,在你手上。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活着就是要有“生气”,“愤怒无能”逆袭指南

高情商者们一定意识到,如何解读愤怒也是门艺术。这种能力被称作「认知动机」:认知动机高的人,会试图寻找愤怒表达背后的意义,而认知动机低的人则会关注与愤怒本身。

你是一个常常愤怒并表现出来的人吗?我不是。我甚至觉得自己是一个“愤怒无能者”,因为我总认为愤怒是“不得体”,“不沉稳”的表现。有一句话说:人的一切痛苦,都是源于对自己无能的愤怒。我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把它当作金科玉律——因为我不想当一个无能的人呀。

直到后来我走进咨询室里慢慢探索自己时,我才明白,我应该愤怒,为什么不呢?愤怒,从来就不是一件值得羞耻的事情~

——简单心理J室长

作者:犀犀张

Terry 今年四十好几岁了。用她女儿的话说,她「曾是这世界上最和善、温柔、甜美的女人」——是的,「曾是」。

在丈夫 Gary 忽而一夜消失不见之后,她确信自己和四个女儿被抛弃了。于是,这个曾经最温柔的女人内心的愤怒像火山一样爆发。她开始酗酒、乱发脾气、戾气十足。

这部电影的英文名叫做 The Upside of Anger,或许可以翻译成「愤怒的好处」。电影中,愤怒就是一把利刃,戳破 Terry 看似四平八稳、实则被空虚和不安全感充满的生活。想来,Terry 可能从来就不是那么和善、没脾气的一个人,而是一直在掩盖自己的「阴暗」情绪,直到愤怒的导火索将她陈旧的心理模式和生活方式捅破。

尽管影片中的 Terry 并没发生太多成长,但「愤怒的好处」绝对是确实存在的。

在大多数人眼里,愤怒是种从根本上就很消极的情绪,甚至还带着让人羞愧、耻辱的余味。悲伤、焦虑尚且有人凑过来,理解、陪伴,给予安慰和同情;还因为它天生具有攻击性,给予安慰和同情;但愤怒之下,必然只剩你一人站在怒火之中。

但是,真的一定要如此么?

压抑愤怒,是一种受伤害的开始

如果我告诉你,婴孩时期,我们的大哭便是一种愤怒的方式,来表达需求未被满足或被剥夺的痛苦。那么,你就会相信,愤怒是一种原始的情绪。只是,随着成长,人们渐渐意识到,在社会文化中,我们需要压制愤怒,因为它太不讨喜——不仅因为消极,还因为它天生具有攻击性,往往会吓跑身边的所有人,无法招致好意。

初二的时候,我们班来了一个刚毕业的语文老师。也不记得最初是谁惹了谁,总之,我们班迅速成了她口中全年级纪律最差、最不像话的班级。上课时,她总是将手里的鼠标当成角尺,噼里啪啦摔打在桌上。而同学们也不负所望,纷纷则从课桌里掏出 CD 机、小说、漫画,甚至三五成群坐在一起小声聊天。课堂瞬时变成两军交火的战场——不管你信不信,这是所重点中学。

我,也和所有那个年纪的孩子一样(呃什么?你们都不是这样?),甚至可能再稍稍过分那么一点点:私下给老师起外号,对她的吼叫置若罔闻,上语文课有可能在做任何事,除了听课……

终于,在一次公然与老师作对之后,我被请到了办公室。当时我怒不可遏,但又隐隐有些担忧。在语文教研组的办公室里,另一位老师走过来,拍拍我,笑着满是善意地说:听说过你,挺有个性的?

瞬时间,我所有的未被尊重(当然,反过来年少的我也报以对方伤害和不尊重)、被否认、被质疑,都在她这动作、话语和笑容间消散了。后来,初三的时候,她成了我们的语文老师。我和她关系还挺不错。

但是,话说回来,未必人人愿意以我这种「叛逆」表达自己的不满,或许也惧怕面对类似的冲突。所以,我们渐渐学会压抑自己的愤怒:在学校得不到尊重,梦想被嘲笑;转身,面对社会上的不公,对房价、对上司……绝大多数时候,我们只能选择控制。还有些时候,原本和平的社交关系被对方忽然越界,边界被侵犯混淆;有时,陌生人或亲人会侵犯、剥夺我们的权利或空间。凡此种种。

愤怒的「电光火石」,随处皆是。小火苗一旦燃起,被它伤害的「初始」模式,就是压抑愤怒,将其埋在心里。尤其,对于向影片女主角 Terry 这般,有着诸多「附属身份」的女性而言,发怒似乎意味着粗鲁、自私,更不被接受,因而也更倾向被抑制。

未被熄灭的愤怒会转化为两种情绪:自责、自我怀疑,与焦虑。心理学家凯伦·霍妮曾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孩子对于父母的敌意如果受到了压抑,将会逐渐导致这种敌意被转化为焦虑,并且蔓延到孩子对整个世界的观感中去。即,如果长期压抑自己的敌意,那么这种敌意就会从有明确对象的「愤怒」,转化为失去明确对象的,泛化的焦虑。

长此以往控制情绪,可能会愈发丧失觉察与满足自我需要的能力,甚至无法体验、表达愤怒,而这本身,已会让人们产生无力感。

「合理」面对自己的愤怒

不同的情绪会激活大脑不同的部分。例如,焦虑和恐惧会激活大脑中与「逃避」有关的区域,而愤怒则与趋向行为有关。在生气的时候,我们相信自己可以改变结果,使之有所不同。所以,我们会趋向行动、改变,而非逃避。因此,从本质上讲,愤怒的情绪带有「命题验证」的色彩,驱使人们去寻求能够证明自己想法的证据。

那,愤怒的人一定会更热衷寻找与先前想法结论一致的证据啦?——你的直觉这样告诉你,毕竟,像十五岁的我一样,他们看起来那么自以为是。

然而,研究者得出的结论恰恰相反。愤怒状态下的人反而会更多地采集驳斥自己的信息,想法更开放,结果也更有可能改变先前的认识,而非陷在其中。

相比仅仅只是感到「悲伤」,愤怒下的行动倾向有助于减弱「证实偏差」,即一种搜索、解释新信息,将其统统解读为对原有认识的强化和支持的偏差。

这种状态下,如果运用得好,别说是和语文老师的战争了,即使是社会中根深蒂固的冲突,甚至也能以愤怒化解。

在巴以冲突的背景下,曾有研究者请以色列的被试者们阅读一份煽动性很强的内容,以此激发他们愤怒的情绪,然后衡量这种情绪会让他们更激进,还是更缓和。结果是:说不准,更高涨的愤怒使一些人的仇恨加深,但同时会令另一些人的仇恨得到妥协和缓解。

这听起来很奇怪:为什么同样的刺激会使人们向两个不同方向驱使?

原因要归结于一个社会心理学概念:「基本归因谬误」。对方做出惹恼你的行为,究竟因为他这个人就是坏,还是当时情况所导致的呢?如果我们相信令我们愤怒的、不受欢迎的行为来自对方的内在特点,例如人格,或是一个组织的道德风气时,我们便会以破坏性的、激进的方式行动;而如果认为不满意的结果只是由当时的情境因素造成,那么人们则会以更缓和、更和平的方式趋近。

所以,如果当时语文课战场上的双方都能意识到自己在火上浇油,讲台上的人未必天生气急败坏爱攻击,讲台下的人也不全然无药可救、目中无人,那么,可能……可能会少很多有趣的回忆吧。

高情商之间的对决

乍看之下,「情商高」的人似乎会选择把怒气及一切消极情绪都抛到一边,但心理学家 Dan Moshavi 指出,越来越多的证据说明,真正情商高的人会选择拥抱愤怒——只要这种情绪在当时情况下,可以帮助他们实现某个目标。

毫无疑问,「会哭的孩子」能够得到更多的注意力,愤怒的表达甚至可以让对方感受到某种真实可信感。相比那些从不发怒的伙伴,懂得愤怒的人们居然能得到更大的尊重,也更受欢迎。

如此说来,高情商者们一定意识到,如何解读愤怒也是门艺术。这种能力被称作「认知动机」:认知动机高的人,会试图寻找愤怒表达背后的意义,而认知动机低的人则会关注与愤怒本身。

可能,这也正是为什么有些人会宁愿选择脾气不好的老板的原因:当你以高认知动机对待上司的愤怒时,看到的是引发愤怒的根本原因,例如自己工作上的不足,或是沟通上的失误,进而可以得到自我的进步和提升。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每个人都会发怒,这很简单。但向恰当的人,在恰当的时间,以恰当的动机、恰当的方法,表达恰当程度的愤怒,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易事。」

其实,愤怒的情绪并不值得我们羞耻。相反,其中对于个人空间、边界、正义的知觉,恰恰是人性中自尊与道德的生动证明。

很多时候,愤怒只是我们的一种逃避方法,逃避其他更深、更脆弱的感情,例如悲伤,或羞耻。当被有意识地处理、审视的时候,愤怒可以将我们指向那些真正的问题,告诉我们,自己究竟在意什么,甚至,究竟什么是自己真实的模样。

所以,事情很简单:要么,你观察、了解你的愤怒;要么,你受制于它。

电影中,Terry 的女儿这样讲道:

「我现在知道,愤怒和憎恶让你在原有轨迹上停下来。它并不需要什么燃料,仅是把空气和生活吞噬、浸没……但它是真实的。它会改变你,塑造你,把你打造成不同于原本的样子。」

是的,愤怒有这种力量。但将它驶向哪里的方向盘,在你手上。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