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应用商店:应用宝们和手机厂商的极限拉扯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应用商店:应用宝们和手机厂商的极限拉扯

app商店,各大厂商必争之地。

文|蛇眼财经

你有没有发现,越来越多年轻人喜欢集齐“手机+平板+耳机+手表”全家桶了?

很多年轻消费者有一个消费理念:智能硬件产品的功能价值和品牌价值缺一不可。品牌价值在于,智能硬件品牌形象体现个人品味和审美,因此有人拥护苹果全家桶,有人支持华为全家桶,也有人为小米全家桶站台。功能价值在于,同一个品牌产品关联性、兼容性、互通性更好,用户体验更佳。

比如,近期华为官方宣布,华为应用市场将正式上线智能手表专区,可实现一键安装手表应用。华为 WATCH 3 系列智能手表可以在搭载了 HarmonyOS 2 的华为手机的应用商店上,自由选择安装各类App,操作简单省时。

华为手表用户可在华为应用商店自由安装各类App可以说是一项福利,因为在应用市场上,华为、小米、OPPO等手机厂商和应用宝、豌豆荚第三方应用商分庭抗礼,手机应有商店和第三方应用商店相互拦截流量,用户下载APP时常受限制。

作为广大用户进入互联网“花花世界”的入口,应用商店是互联网企业汲取流量的场所,自然而然成为了手机厂商和第三方厂商必争之地。

应用市场的“前世今生”

回顾应用商店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应用商店发展初期的苹果一家独大,巅峰期百家争鸣,成熟期则呈现苹果、安卓手机厂商和第三方应用厂商相互拉锯的格局。

2008年,苹果App Store制造了全球应用商店市场风口,国内应用市场随之开启;2010年底,以豌豆荚、应用宝为代表的第三方应用商店的崛起并称霸应用分发市场;2012年手机厂商纷纷推出应用商店,逐渐吞噬第三方厂商市场份额。

时至今日,中小型应用商店黯然离场,手机厂商和头部第三方应用厂商相持不下胜负难分。与此同时,应用商店面临着用户吐槽的困扰以及小程序等新技术带来的革新压力。

一方面,移动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各类应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互联网企业对流量的争夺愈加激烈,平台获客成本与日俱增,应用商店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得“应用商店者得天下”的说法广为流传。

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市场上监测到的APP数量为345万款。不过随着审核严格,有关部门也加强合规性的监管力度,每年均对涉嫌违规的APP下架整治,到2021年6月底,我国市场上监测到的APP数量还有302万款。

也正因为应用市场是新APP重要的 “第一流量入口”,第三方手机应用商店和手机厂商展开了明争暗斗,两方市场互不相通颇有“二选一”之势。另外,应用商店里存在大量广告和垃圾软件十分影响操作,用户苦应用商店已久。

另一方面,无需下载与安装就能使用的小程序出现,打破了传统软件必须下载安装的传统,应用商店面临被替代的危险。

和APP相比,小程序开发、推广、维护费用低,成本仅为APP的1/10,而且依托微信巨大的流量池,小程序自带社交属性和流浪优势,自然会被传统企业青睐,以至于下载APP的人少了,应用商店用户活跃度与APP下载率也开始降低。

虽然小程序操作简便,但APP的功能更齐全体验更好,主流的社交、内容、电商平台以APP为主,应用商店依旧具备极大的想象空间,手机厂商和第三方厂商的明争暗斗长期存在。

手机厂商:“软硬”兼施 ,内外兼修

现在的手机厂商们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硬件+软件”一体化的发展道路,手机系统往往自带应用商店,比如华为 、小米、OPPO、vivo等手机品牌都有自己的应用商店。

手机厂商做应用商店的理由很简单:在智能硬件市场趋于饱和的背景下,苹果App Store的成功让“安卓派”的手机厂商们察觉了应用分发市场有巨大的盈利空间,手机厂商顺势将营收增长的期望寄托于软件市场。

另外,手机应用商店是手机厂商提升智能手机产品使用价值的重要部分,华为、小米等不同手机厂商为服务好开发者和用户做了不少努力。

一、华为聚焦用户体验

移动应用产品数量不断增加,移动应用分发环境愈加复杂,不良分子利用应用商店漏洞获取用户信息,用户信息安全问题被暴露出来。近期,华为发布了华为应用市场2022年第一季度安全隐私报告,体现了自身对用户隐私安全重视的态度和捍卫用户信息安全的决心。

报告显示,第一季度,华为应用市场对72299款应用进行检测,并针对“变脸应用”、“WiFi破解”等应用,进行了多轮专项复测。在华为应用市场的检测中,累计21697款应用因涉嫌“恶意广告”、“隐私不合规”等被下架处理。

在弹窗广告频频出现、用户个人信息常常被盗用的互联网市场,华为应用商店在为用户提供便利的下载服务的同时聚焦用户权益保障,建立起信息安全壁垒,提高了用户的信任度和社会的认可度。

信息安全保障差会导致用户出逃使得应用商店失去市场竞争力,久而久之会被不断崛起的新的应用商店淘汰,相信良好的用户体验和安全保障将成为华为应用商店出圈的“利剑”。

二、小米向海外扩张

国内手机厂商通常会将应用商店预装在自家智能硬件产品中,因此手机数量与其应用商店用户量和市场份额挂钩,小米正是凭借智能终端的先天优势,打响了小米应用商店的名气。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小米全球MIUI月活达到5.09亿,同比增长28.4%;中国大陆MIUI月活为1.30亿,同比增长17.0%;全年全球净新增MIUI月活达到1.13亿;全年中国大陆净新增用户数达到1890万。

基于庞大的互联网生态优势,小米应用商店可以帮助开发者反复、高效触达用户,提高其获客效率,深受开发者青睐,而强大的分发能力和庞大的流量储备也是小米应用商店进军海外市场的底气。

此前,小米国际应用商店GetApps提出了“海鸥计划”意在更好地服务出海开发者和扶持优质应用,预计2022年,“海鸥计划”全新升级,小米将投入10亿分发量,扶持100款优质出海应用实现千万用户新增。

总之,在“软件+硬件”方向的指引下,手机厂商修炼内功服务好用户又向海外进发,挖掘更广大的增长空间,在天然的用户资源和权限优势的支撑下,手机厂商应用商店的声望和地位逐渐超越第三方应用商店。

第三方厂商:锻长板,补短板

众所周知,应用市场曾是第三方应用商店的天下,彼时手机厂商还未内置应用商店而第三方适用于各类智能终端硬件产品,因此大多数智能硬件产品均使用第三方应用商店,豌豆荚、应用宝、百度手机助手、360手机助手等第三方应用商店红极一时。

好景不长,各大智能手机厂商加速发展应用商店,第三方应用商店的生存空间被挤压,其用户增速慢了下来且接近停滞,市面上也只剩下应用宝、豌豆荚等头部平台。网络公开数据显示,第三方应用商店活跃用户不断增长,不过增速逐渐放缓。2020年,我国第三方应用商店活跃用户规模约为4.81亿人,增长速率为0.8%。

和手机厂商相比第三方应用商店的短板很明显,那就是缺乏数量庞大且稳定的智能硬件载体,更致命的是昔日的合作伙伴成为了竞争对手(手机厂商),对其围追堵截。

有很多网友表示,在手机上用第三方应用商店下载APP时时常被手机系统提示:“该渠道下载的手机应用来源未知或者存在威胁手机安全、导致数据丢失等的风险”。遇到此情况,用户会选择放弃下载,转而去手机官方内设的应用商店下载。

不过,手机厂商拦截第三方应用厂商流量的现象或许会被杜绝。有网络媒体爆料,欧盟《数字市场法案》初步提案可能在今年10月颁布,迫使苹果允许消费者从第三方来源安装应用。如若苹果开放了第三方来应用商店,那么安卓派也有可能跟随市场的脚步,届时第三方应用厂商便有了喘息的机会。

在手机厂商强势攻略下第三方应用厂商顽强的活了下来,说明其还是有一定的竞争实力。

一来,第三方应用厂商背靠大型互联网企业,在流量和数据等方面拥有强大有支撑,比如应用宝可以通过腾讯的各类APP导流;二来,第三方应用商店内坚持创新发展,App数量多、安装体验好,用户习惯使用第三方应用商店;三来,第三方应用商店搭上了游戏软件的大船,而游戏APP更新速度快且受众广,有很大的利益空间。

存在即合理,第三方应用商店在手机厂商的挤压下走向了衰落但还未灭亡,说明其仍有价值和竞争实力,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开放时代来了?

2021年9月,苹果宣布从 2022 年开始,全球范围内的音像书刊 APP 无需通过“应用内购买”方式即可注册和支付。

2022年2月,美国通过《开放应用市场法案》,此法案将要求苹果、谷歌允许应用开发商在 iOS 和安卓系统中使用其他支付系统,并且允许消费者安装第三方应用商店。

2022年3月,苹果宣布,在荷兰的 APP Store 中约会类 APP 可以支持第三方应用的接入,不再是“二选一”,但仅限于荷兰运行 iOS 或 iPadOS 的设备。

种种迹象表明,苹果在重压之下妥协了,未来苹果可能会允许消费者从第三方来源安装应用,而苹果一步一步开放App Store,用户将实现APP下载自由的景愿,一个开放繁荣的应用分发时代或将到来。

恶性竞争损害长远利益,个别手机厂商和第三方应用厂商相互拦截流量、高筑城墙、封闭交流形成了“应用孤岛”,扰乱了行业秩序,严重影响用户和开发者体验,消除应用厂商恶性竞争产生的壁垒将市场做大,无疑是大势所趋。

良性竞争推动行业发展,市场有竞争才能更快进步,应用厂商不断针对自身问题和不足做出调整和提升,将推动着应用分发市场走向高品质服务,而且市场存在多元的下载渠道用户也就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总而言之,华为、小米、应用宝等应用厂商们良性博弈的同时,应用分发市场也将实现快速成长,期待APP下载自由时代的到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应用商店:应用宝们和手机厂商的极限拉扯

app商店,各大厂商必争之地。

文|蛇眼财经

你有没有发现,越来越多年轻人喜欢集齐“手机+平板+耳机+手表”全家桶了?

很多年轻消费者有一个消费理念:智能硬件产品的功能价值和品牌价值缺一不可。品牌价值在于,智能硬件品牌形象体现个人品味和审美,因此有人拥护苹果全家桶,有人支持华为全家桶,也有人为小米全家桶站台。功能价值在于,同一个品牌产品关联性、兼容性、互通性更好,用户体验更佳。

比如,近期华为官方宣布,华为应用市场将正式上线智能手表专区,可实现一键安装手表应用。华为 WATCH 3 系列智能手表可以在搭载了 HarmonyOS 2 的华为手机的应用商店上,自由选择安装各类App,操作简单省时。

华为手表用户可在华为应用商店自由安装各类App可以说是一项福利,因为在应用市场上,华为、小米、OPPO等手机厂商和应用宝、豌豆荚第三方应用商分庭抗礼,手机应有商店和第三方应用商店相互拦截流量,用户下载APP时常受限制。

作为广大用户进入互联网“花花世界”的入口,应用商店是互联网企业汲取流量的场所,自然而然成为了手机厂商和第三方厂商必争之地。

应用市场的“前世今生”

回顾应用商店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应用商店发展初期的苹果一家独大,巅峰期百家争鸣,成熟期则呈现苹果、安卓手机厂商和第三方应用厂商相互拉锯的格局。

2008年,苹果App Store制造了全球应用商店市场风口,国内应用市场随之开启;2010年底,以豌豆荚、应用宝为代表的第三方应用商店的崛起并称霸应用分发市场;2012年手机厂商纷纷推出应用商店,逐渐吞噬第三方厂商市场份额。

时至今日,中小型应用商店黯然离场,手机厂商和头部第三方应用厂商相持不下胜负难分。与此同时,应用商店面临着用户吐槽的困扰以及小程序等新技术带来的革新压力。

一方面,移动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各类应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互联网企业对流量的争夺愈加激烈,平台获客成本与日俱增,应用商店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得“应用商店者得天下”的说法广为流传。

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市场上监测到的APP数量为345万款。不过随着审核严格,有关部门也加强合规性的监管力度,每年均对涉嫌违规的APP下架整治,到2021年6月底,我国市场上监测到的APP数量还有302万款。

也正因为应用市场是新APP重要的 “第一流量入口”,第三方手机应用商店和手机厂商展开了明争暗斗,两方市场互不相通颇有“二选一”之势。另外,应用商店里存在大量广告和垃圾软件十分影响操作,用户苦应用商店已久。

另一方面,无需下载与安装就能使用的小程序出现,打破了传统软件必须下载安装的传统,应用商店面临被替代的危险。

和APP相比,小程序开发、推广、维护费用低,成本仅为APP的1/10,而且依托微信巨大的流量池,小程序自带社交属性和流浪优势,自然会被传统企业青睐,以至于下载APP的人少了,应用商店用户活跃度与APP下载率也开始降低。

虽然小程序操作简便,但APP的功能更齐全体验更好,主流的社交、内容、电商平台以APP为主,应用商店依旧具备极大的想象空间,手机厂商和第三方厂商的明争暗斗长期存在。

手机厂商:“软硬”兼施 ,内外兼修

现在的手机厂商们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硬件+软件”一体化的发展道路,手机系统往往自带应用商店,比如华为 、小米、OPPO、vivo等手机品牌都有自己的应用商店。

手机厂商做应用商店的理由很简单:在智能硬件市场趋于饱和的背景下,苹果App Store的成功让“安卓派”的手机厂商们察觉了应用分发市场有巨大的盈利空间,手机厂商顺势将营收增长的期望寄托于软件市场。

另外,手机应用商店是手机厂商提升智能手机产品使用价值的重要部分,华为、小米等不同手机厂商为服务好开发者和用户做了不少努力。

一、华为聚焦用户体验

移动应用产品数量不断增加,移动应用分发环境愈加复杂,不良分子利用应用商店漏洞获取用户信息,用户信息安全问题被暴露出来。近期,华为发布了华为应用市场2022年第一季度安全隐私报告,体现了自身对用户隐私安全重视的态度和捍卫用户信息安全的决心。

报告显示,第一季度,华为应用市场对72299款应用进行检测,并针对“变脸应用”、“WiFi破解”等应用,进行了多轮专项复测。在华为应用市场的检测中,累计21697款应用因涉嫌“恶意广告”、“隐私不合规”等被下架处理。

在弹窗广告频频出现、用户个人信息常常被盗用的互联网市场,华为应用商店在为用户提供便利的下载服务的同时聚焦用户权益保障,建立起信息安全壁垒,提高了用户的信任度和社会的认可度。

信息安全保障差会导致用户出逃使得应用商店失去市场竞争力,久而久之会被不断崛起的新的应用商店淘汰,相信良好的用户体验和安全保障将成为华为应用商店出圈的“利剑”。

二、小米向海外扩张

国内手机厂商通常会将应用商店预装在自家智能硬件产品中,因此手机数量与其应用商店用户量和市场份额挂钩,小米正是凭借智能终端的先天优势,打响了小米应用商店的名气。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小米全球MIUI月活达到5.09亿,同比增长28.4%;中国大陆MIUI月活为1.30亿,同比增长17.0%;全年全球净新增MIUI月活达到1.13亿;全年中国大陆净新增用户数达到1890万。

基于庞大的互联网生态优势,小米应用商店可以帮助开发者反复、高效触达用户,提高其获客效率,深受开发者青睐,而强大的分发能力和庞大的流量储备也是小米应用商店进军海外市场的底气。

此前,小米国际应用商店GetApps提出了“海鸥计划”意在更好地服务出海开发者和扶持优质应用,预计2022年,“海鸥计划”全新升级,小米将投入10亿分发量,扶持100款优质出海应用实现千万用户新增。

总之,在“软件+硬件”方向的指引下,手机厂商修炼内功服务好用户又向海外进发,挖掘更广大的增长空间,在天然的用户资源和权限优势的支撑下,手机厂商应用商店的声望和地位逐渐超越第三方应用商店。

第三方厂商:锻长板,补短板

众所周知,应用市场曾是第三方应用商店的天下,彼时手机厂商还未内置应用商店而第三方适用于各类智能终端硬件产品,因此大多数智能硬件产品均使用第三方应用商店,豌豆荚、应用宝、百度手机助手、360手机助手等第三方应用商店红极一时。

好景不长,各大智能手机厂商加速发展应用商店,第三方应用商店的生存空间被挤压,其用户增速慢了下来且接近停滞,市面上也只剩下应用宝、豌豆荚等头部平台。网络公开数据显示,第三方应用商店活跃用户不断增长,不过增速逐渐放缓。2020年,我国第三方应用商店活跃用户规模约为4.81亿人,增长速率为0.8%。

和手机厂商相比第三方应用商店的短板很明显,那就是缺乏数量庞大且稳定的智能硬件载体,更致命的是昔日的合作伙伴成为了竞争对手(手机厂商),对其围追堵截。

有很多网友表示,在手机上用第三方应用商店下载APP时时常被手机系统提示:“该渠道下载的手机应用来源未知或者存在威胁手机安全、导致数据丢失等的风险”。遇到此情况,用户会选择放弃下载,转而去手机官方内设的应用商店下载。

不过,手机厂商拦截第三方应用厂商流量的现象或许会被杜绝。有网络媒体爆料,欧盟《数字市场法案》初步提案可能在今年10月颁布,迫使苹果允许消费者从第三方来源安装应用。如若苹果开放了第三方来应用商店,那么安卓派也有可能跟随市场的脚步,届时第三方应用厂商便有了喘息的机会。

在手机厂商强势攻略下第三方应用厂商顽强的活了下来,说明其还是有一定的竞争实力。

一来,第三方应用厂商背靠大型互联网企业,在流量和数据等方面拥有强大有支撑,比如应用宝可以通过腾讯的各类APP导流;二来,第三方应用商店内坚持创新发展,App数量多、安装体验好,用户习惯使用第三方应用商店;三来,第三方应用商店搭上了游戏软件的大船,而游戏APP更新速度快且受众广,有很大的利益空间。

存在即合理,第三方应用商店在手机厂商的挤压下走向了衰落但还未灭亡,说明其仍有价值和竞争实力,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开放时代来了?

2021年9月,苹果宣布从 2022 年开始,全球范围内的音像书刊 APP 无需通过“应用内购买”方式即可注册和支付。

2022年2月,美国通过《开放应用市场法案》,此法案将要求苹果、谷歌允许应用开发商在 iOS 和安卓系统中使用其他支付系统,并且允许消费者安装第三方应用商店。

2022年3月,苹果宣布,在荷兰的 APP Store 中约会类 APP 可以支持第三方应用的接入,不再是“二选一”,但仅限于荷兰运行 iOS 或 iPadOS 的设备。

种种迹象表明,苹果在重压之下妥协了,未来苹果可能会允许消费者从第三方来源安装应用,而苹果一步一步开放App Store,用户将实现APP下载自由的景愿,一个开放繁荣的应用分发时代或将到来。

恶性竞争损害长远利益,个别手机厂商和第三方应用厂商相互拦截流量、高筑城墙、封闭交流形成了“应用孤岛”,扰乱了行业秩序,严重影响用户和开发者体验,消除应用厂商恶性竞争产生的壁垒将市场做大,无疑是大势所趋。

良性竞争推动行业发展,市场有竞争才能更快进步,应用厂商不断针对自身问题和不足做出调整和提升,将推动着应用分发市场走向高品质服务,而且市场存在多元的下载渠道用户也就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总而言之,华为、小米、应用宝等应用厂商们良性博弈的同时,应用分发市场也将实现快速成长,期待APP下载自由时代的到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