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李继宏新译本《傲慢与偏见》再引争议 经典重译是时代需要还是商业炒作?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李继宏新译本《傲慢与偏见》再引争议 经典重译是时代需要还是商业炒作?

“在我之前,是没有所谓的优秀译本的。”《追风筝的人》译者李继宏近日携新译本《傲慢与偏见》与读者见面时如是说。但很快,他的译本就遭到了质疑。界面文化采访业内各方看法,探讨到底什么样的译本才是好译本。

李继宏

“在我之前,是没有所谓的优秀译本的。”当李继宏带着自己翻译的《傲慢与偏见》出现在读者面前时,他依然自信满满地说,自己的译本是“迄今为止最好译本”。

三年前,就因为这位译者所翻译的《小王子》腰封上醒目的“迄今为止最好译本”的宣传语,引发了豆瓣上一场“一星运动”,豆瓣网友纷纷在这本书的豆瓣评分上打了一星,表达了对这一宣传语的不满。但他的翻译计划并没有因此受阻,他又继续翻译了《老人与海》、《月亮和六便士》、《瓦尔登湖》等一系列经典作品,《傲慢与偏见》是他世界名著重译系列的第七本。

但这一次,李继宏版本的《傲慢与偏见》又引起了争议,再一次在网上被吐槽纠错,一篇叫做《为什么某些新编<傲慢与偏见>太扯了》的文章甚至称之为“民科式翻译”。经典真的有必要不断重译吗?新的译本能够胜过老的译本吗?从李继宏的《小王子》,到冯唐的《飞鸟集》,关于经典重译的问题一再被讨论。

《傲慢与偏见》,李继宏译

 

三年研究加入300多条注释,被网友批“民科式翻译”

翻译《追风筝的人》,李继宏只用了十天的时间,但是翻译《傲慢与偏见》,李继宏花了整整三年的工夫。有了这样的钻研,他认为自己“对作品理解的准确程度是前人无法比拟的。”

为了便于查阅资料,李继宏专门去了美国进行翻译工作。他在书中加入了371条注释,引用了241本专著与期刊,还写了16000字的导读,对18世纪末英国的衣食住行、道德观念、法律制度、社会风气给予了详细的解读。

李继宏举例说,小说开头出现的“chaise and four”,此前的译本翻译为“驷马大轿车”或是“驷马马车”,他专门查资料了解了英国18世纪的马车制造业。小说中出现了七种不同的马车,李继宏认为这些马车和现在的轿车一样,大小价钱各不相同,象征着不同的身份和地位,简·奥斯汀利用它们来展示小说角色的财富和阶层。所以他对这些马车的名字通通采用音译,并加注释详细说明它们当时的售价是多少英镑,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奔驰、奥迪还是飞度,chaise and four翻译成“四驱翠轼”,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奔驰S600。

“四驱翠轼”图片,出自A Treatise on Carriages

又比如李继宏在翻译时发现书中的“dinner”有时是下午吃,有时是晚上吃,因此他花两个月的时间查资料,发现简·奥斯汀时代的英国人每天只吃两餐,“dinner”不能译为“晚餐”,而应该译为“正餐”。根据不同家庭吃正餐的时间,可以看出他们阶级贫富的不同。还有一处文中出现了“黄瓜色拉”,他查资料得知文中的那个时间黄瓜属于反季食品,价格昂贵,两个妹妹吃过黄瓜色拉之后用普通冷菜来招待姐姐,就像是“自己先吃了燕窝鱼翅,然后点了凉拌木耳、皮蛋豆腐来招待两位姐姐,这样一打比方,我们就能明白她们是多么奢靡浪费和自私自利。”

“这些奥妙之处”,李继宏认为如果没有像他这样详细的注释,在老的译本里都是看不出来的。“以前译的一些书,读起来有很多错误,就算你能读完也不知道作者在说什么。如果你不看我的译本永远不知道是那样的。就像这本书,不要说现在中国的读者,就是去美国找一个名牌大学英文系的研究生,如果他的研究方向不是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他不知道具体的情况。“

但很快,微博和知乎上一篇叫做《为什么某些新编<傲慢与偏见>太扯了》的文章中,用其他一些比较详尽的18世纪英国历史知识,挑出了李继宏注释中的漏洞。界面文化了解到,这位作者是曾经在英国过留学的传播学博士,现在在挪威从事国际关系与经济发展研究,她之前并不了解有关李继宏的“一星运动”等风波,只是看到李继宏对《傲慢与偏见》的宣传感到不满。

这位作者从Google books上查到了李继宏引用过的参考文献,还找到了国外其他关于18世纪马车的书,又与简 ·奥斯汀其他小说中关于马车的描写互文,仔细地分析了李继宏对于马车的过分解读和歪曲之处,“李继宏肯定也看了一些相关文献,如果老实引用也就罢了,非要影影绰绰地改写引申为自己的新发现,这就过分了”,她说她与李继宏“资料来源都一样,问题是有没有交叉比对以及是否无中生有”。而关于“dinner”,她说字典解释里明确写着含义是正餐,这对于学英语的人来说基本是常识,“好像不需要推理能力和研究”。

“对于拿不准的知识点去查证,再应该不过。但是查了些不充分的资料,做了些不靠谱的推断,就认定只有自己看出了微言大义,把前人的工作都视为垃圾,这完全是一个新的翻译流派:民科式翻译啊。展示的不仅是无知——更是“无文”,没有教养导致的粗俗不堪。”这篇文章的结尾写道。

“他选择的名著都是市场上销量最高的”

《小王子》,李继宏译

关于李继宏新翻译的这本书,曾经“一星运动”的发起人、法语译者何家炜已经不愿意再做评价。三年前他在豆瓣上发帖称,李继宏版《小王子》的宣传语“完全无视林秀清、周克希、马振骋、郑克鲁、黄荭等法语译者的译本”,并且挑出李继宏译本中20余处错译和漏译,他说自己是在“对虚假宣传和翻译界的这种恶劣现象发声”。现在他依然认为“李天才”现象是商业炒作,不愿再谈论此事。上海译文出版社文学编辑室主任黄昱宁在接受界面文化采访时,也不愿意再对李继宏作具体的评价,只是针对经典重译现象谈了自己的看法。

李继宏曾说青少年觉得世界名著难读是因为过去的翻译太糟糕,黄昱宁觉得这个结论有些武断。“总体上名著销量仍然是外国文学作品中最大的,这么多版本的同一本名著本质上是商业需求,既然有这个需求就说明阅读名著的量不小。如果说青少年感觉到名著文字艰深,这个比较标准是网络文学、类型小说、影视游戏?如果跟这些比,那任何国家的青少年都会觉得读名著是比较辛苦的,这跟翻译并没有直接关系,至少不是主要原因。但这种辛苦,也恰恰是因为这些经得起考验的世界名著是有营养的,不是快餐,是需要长期消化、反刍的。一旦读进去是受益终身的。”

至于语言的“进化”,她觉得也有一个度的问题。“我们现在还在读《红楼梦》,并不会希望曹雪芹换了现代人的口吻说话,他的语言我们仍然看得懂也很热爱。同样的道理,十九世纪的世界名著,我们还是希望译成中文能有一点古意吧,至少跟我们二十一世纪说话的口吻有所不同。在这一点上,要具体地看待每一个案例,不能想当然地就认为几十年前的译本应该淘汰了。”

关于信息的便利,她认为这个问题也得分两方面看。一方面,确实交流便利以及学术观念、方法的更新,有改善原有译本的可能,不过这其实主要还是在现当代作品上反映更明显。另一方面,黄昱宁认为当代人在占有更多信息的同时,也离当年小说诞生的时代背景更远了。为什么现在看傅雷之类的译本仍然很有“韵味”?这跟时代的接近是有一点微妙的关系的。

李继宏给经典译本挑出许多错误,但黄昱宁认为,没有一个译本是没有错误的。“评判任何一个译本,都是要综合打分的,硬指标、软指标综合考虑,同时也要考虑到时代条件的限制和风尚。旧译本的讹误可以逐步修正,但新译本同样会出现很多新问题。评判是否合格是否优秀,是要看总分的。”

如何综合评价一个译本的优劣?在黄昱宁看来,“信达雅”这个标准虽然有不够准确的地方,但强调的这几方面仍然是重要的。实际上这三者都是“信”的变体,只是“信”的不同层面,比如“达”侧重指译者能真正读懂原文背后的意思,表达的中文能做到“功能对等”,“雅”可能更侧重审美意义上的传达。大体上这三者都应该以“准确”为追求的目标。但这个“准确“的意思是很丰富的,不是单一的。

所以黄昱宁认为李继宏选择重译的所有名著都是市场上销量较高的,是根据商业规律考量的结果。“这显然是出版商的初衷。作为一个出版社编辑,我理解根据商业规律办事,就像我理解中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出版社反复出同一批名著。但如果绝口不提这一点,只强调更冠冕堂皇的理由,那就有点不太真诚。进而,如果为了突出这些理由,就刻意贬低前人的译本,往小里说,太不真诚了吧。”

黄昱宁告诉界面记者,在当下需要补充翻译的名著,不管是古典的还是现当代的都有很多。但恰恰是商业驱动,使得那些难啃的、成本高的骨头乏人问津。尤其是以前我们这里对世界名著的衡量标准,长期停留在苏俄时代设定的标准,后来改革开放以后就在不断地补课。即便是补到现在也仍然有很多空缺。

回到《傲慢与偏见》这本书,黄昱宁推荐了王科一的译本。“王科一的译本既是最早的该书译本之一,至今看来也仍然是最具特色的译本之一,在读者和专业人士中都有很好的口碑。我听法语翻译家周克希盛赞过这个译本,认为吃透了原著韵味。”

李继宏与王科一译《傲慢与偏见》节选对比

王科一译本
李继宏译本

链接:李继宏谈论翻译名著初衷:名著应该给人留下阅读快感

“我记得我小时候去新华书店买书。我尝试过好几回,买过《悲惨世界》和其他很多的外国书,我一本都不感兴趣,我当时认为外国的书很难懂。这导致我在上大学以前,对外国的著作了解几乎是零。”

所以李继宏从小是读着《庄子》、《周易》等中国传统书籍长大的,几乎没有读过外国文学作品。直到工作以后,他在报社做文化记者,2003年去瑞典参加诺贝尔奖的报道,见到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库切。他专门买了库切的小说来找库切签名,然后把那几本书带回了上海。2004年的时候单位出去度假时他才翻开那时买的库切的《青春》来消遣,这才打开了外国文学世界的大门。

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库切

“我突然发现外国文学怎么这么好看,那本书是写他大学毕业以后到伦敦的经历,谈青年的迷茫,对未来不可知的恐慌。跟我当时毕业的心理很像,我发现它能够把我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感受说的很清楚,把我试图通过用社会学理论、哲学理论排解但是又排解不了的郁闷,排解得很干净,很彻底。所以这时候我对外国文学有了一种新的认识,我开始找了很多英语的作品来看,发现跟我以前所看的不一样。”

看过英文原著后李继宏再去书城看那些名著的译本,“发现有很多错误的地方”。“我就产生了一个想法,我觉得中国人阅读率不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小时候读书都很痛苦。我们会觉得读书是一个苦事,而不是快乐的事情。”而之所以读外国名著痛苦,不是因为名著本身难懂,而是翻译的问题,“如果一本书难懂的话它不会成为名著,如果它是难读的书早就死了,它一定是很好读、能给人留下阅读快感的东西。”

而李继宏认为自己翻译的《追风筝的人》之所以十年来在国内一直畅销,正是因为带给了读者以往读外国文学没有的阅读体验。《追风筝的人》在美国早就不卖了,当时国内买进这本书的版权只用了1500美元,而且单从文学水平本身来讲,这本小说的情节设置有很多突兀之处,是翻译使得它增加了给读者的阅读快感。

所以后来出版社联系到李继宏去重译世界名著时,他们一拍即合。“然后我来选定20种我认为对现在的读者有影响的,可以帮助读者改变他们的人生观、推动社会进步的欧美作品我来翻译,他们来出版发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李继宏新译本《傲慢与偏见》再引争议 经典重译是时代需要还是商业炒作?

“在我之前,是没有所谓的优秀译本的。”《追风筝的人》译者李继宏近日携新译本《傲慢与偏见》与读者见面时如是说。但很快,他的译本就遭到了质疑。界面文化采访业内各方看法,探讨到底什么样的译本才是好译本。

李继宏

“在我之前,是没有所谓的优秀译本的。”当李继宏带着自己翻译的《傲慢与偏见》出现在读者面前时,他依然自信满满地说,自己的译本是“迄今为止最好译本”。

三年前,就因为这位译者所翻译的《小王子》腰封上醒目的“迄今为止最好译本”的宣传语,引发了豆瓣上一场“一星运动”,豆瓣网友纷纷在这本书的豆瓣评分上打了一星,表达了对这一宣传语的不满。但他的翻译计划并没有因此受阻,他又继续翻译了《老人与海》、《月亮和六便士》、《瓦尔登湖》等一系列经典作品,《傲慢与偏见》是他世界名著重译系列的第七本。

但这一次,李继宏版本的《傲慢与偏见》又引起了争议,再一次在网上被吐槽纠错,一篇叫做《为什么某些新编<傲慢与偏见>太扯了》的文章甚至称之为“民科式翻译”。经典真的有必要不断重译吗?新的译本能够胜过老的译本吗?从李继宏的《小王子》,到冯唐的《飞鸟集》,关于经典重译的问题一再被讨论。

《傲慢与偏见》,李继宏译

 

三年研究加入300多条注释,被网友批“民科式翻译”

翻译《追风筝的人》,李继宏只用了十天的时间,但是翻译《傲慢与偏见》,李继宏花了整整三年的工夫。有了这样的钻研,他认为自己“对作品理解的准确程度是前人无法比拟的。”

为了便于查阅资料,李继宏专门去了美国进行翻译工作。他在书中加入了371条注释,引用了241本专著与期刊,还写了16000字的导读,对18世纪末英国的衣食住行、道德观念、法律制度、社会风气给予了详细的解读。

李继宏举例说,小说开头出现的“chaise and four”,此前的译本翻译为“驷马大轿车”或是“驷马马车”,他专门查资料了解了英国18世纪的马车制造业。小说中出现了七种不同的马车,李继宏认为这些马车和现在的轿车一样,大小价钱各不相同,象征着不同的身份和地位,简·奥斯汀利用它们来展示小说角色的财富和阶层。所以他对这些马车的名字通通采用音译,并加注释详细说明它们当时的售价是多少英镑,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奔驰、奥迪还是飞度,chaise and four翻译成“四驱翠轼”,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奔驰S600。

“四驱翠轼”图片,出自A Treatise on Carriages

又比如李继宏在翻译时发现书中的“dinner”有时是下午吃,有时是晚上吃,因此他花两个月的时间查资料,发现简·奥斯汀时代的英国人每天只吃两餐,“dinner”不能译为“晚餐”,而应该译为“正餐”。根据不同家庭吃正餐的时间,可以看出他们阶级贫富的不同。还有一处文中出现了“黄瓜色拉”,他查资料得知文中的那个时间黄瓜属于反季食品,价格昂贵,两个妹妹吃过黄瓜色拉之后用普通冷菜来招待姐姐,就像是“自己先吃了燕窝鱼翅,然后点了凉拌木耳、皮蛋豆腐来招待两位姐姐,这样一打比方,我们就能明白她们是多么奢靡浪费和自私自利。”

“这些奥妙之处”,李继宏认为如果没有像他这样详细的注释,在老的译本里都是看不出来的。“以前译的一些书,读起来有很多错误,就算你能读完也不知道作者在说什么。如果你不看我的译本永远不知道是那样的。就像这本书,不要说现在中国的读者,就是去美国找一个名牌大学英文系的研究生,如果他的研究方向不是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他不知道具体的情况。“

但很快,微博和知乎上一篇叫做《为什么某些新编<傲慢与偏见>太扯了》的文章中,用其他一些比较详尽的18世纪英国历史知识,挑出了李继宏注释中的漏洞。界面文化了解到,这位作者是曾经在英国过留学的传播学博士,现在在挪威从事国际关系与经济发展研究,她之前并不了解有关李继宏的“一星运动”等风波,只是看到李继宏对《傲慢与偏见》的宣传感到不满。

这位作者从Google books上查到了李继宏引用过的参考文献,还找到了国外其他关于18世纪马车的书,又与简 ·奥斯汀其他小说中关于马车的描写互文,仔细地分析了李继宏对于马车的过分解读和歪曲之处,“李继宏肯定也看了一些相关文献,如果老实引用也就罢了,非要影影绰绰地改写引申为自己的新发现,这就过分了”,她说她与李继宏“资料来源都一样,问题是有没有交叉比对以及是否无中生有”。而关于“dinner”,她说字典解释里明确写着含义是正餐,这对于学英语的人来说基本是常识,“好像不需要推理能力和研究”。

“对于拿不准的知识点去查证,再应该不过。但是查了些不充分的资料,做了些不靠谱的推断,就认定只有自己看出了微言大义,把前人的工作都视为垃圾,这完全是一个新的翻译流派:民科式翻译啊。展示的不仅是无知——更是“无文”,没有教养导致的粗俗不堪。”这篇文章的结尾写道。

“他选择的名著都是市场上销量最高的”

《小王子》,李继宏译

关于李继宏新翻译的这本书,曾经“一星运动”的发起人、法语译者何家炜已经不愿意再做评价。三年前他在豆瓣上发帖称,李继宏版《小王子》的宣传语“完全无视林秀清、周克希、马振骋、郑克鲁、黄荭等法语译者的译本”,并且挑出李继宏译本中20余处错译和漏译,他说自己是在“对虚假宣传和翻译界的这种恶劣现象发声”。现在他依然认为“李天才”现象是商业炒作,不愿再谈论此事。上海译文出版社文学编辑室主任黄昱宁在接受界面文化采访时,也不愿意再对李继宏作具体的评价,只是针对经典重译现象谈了自己的看法。

李继宏曾说青少年觉得世界名著难读是因为过去的翻译太糟糕,黄昱宁觉得这个结论有些武断。“总体上名著销量仍然是外国文学作品中最大的,这么多版本的同一本名著本质上是商业需求,既然有这个需求就说明阅读名著的量不小。如果说青少年感觉到名著文字艰深,这个比较标准是网络文学、类型小说、影视游戏?如果跟这些比,那任何国家的青少年都会觉得读名著是比较辛苦的,这跟翻译并没有直接关系,至少不是主要原因。但这种辛苦,也恰恰是因为这些经得起考验的世界名著是有营养的,不是快餐,是需要长期消化、反刍的。一旦读进去是受益终身的。”

至于语言的“进化”,她觉得也有一个度的问题。“我们现在还在读《红楼梦》,并不会希望曹雪芹换了现代人的口吻说话,他的语言我们仍然看得懂也很热爱。同样的道理,十九世纪的世界名著,我们还是希望译成中文能有一点古意吧,至少跟我们二十一世纪说话的口吻有所不同。在这一点上,要具体地看待每一个案例,不能想当然地就认为几十年前的译本应该淘汰了。”

关于信息的便利,她认为这个问题也得分两方面看。一方面,确实交流便利以及学术观念、方法的更新,有改善原有译本的可能,不过这其实主要还是在现当代作品上反映更明显。另一方面,黄昱宁认为当代人在占有更多信息的同时,也离当年小说诞生的时代背景更远了。为什么现在看傅雷之类的译本仍然很有“韵味”?这跟时代的接近是有一点微妙的关系的。

李继宏给经典译本挑出许多错误,但黄昱宁认为,没有一个译本是没有错误的。“评判任何一个译本,都是要综合打分的,硬指标、软指标综合考虑,同时也要考虑到时代条件的限制和风尚。旧译本的讹误可以逐步修正,但新译本同样会出现很多新问题。评判是否合格是否优秀,是要看总分的。”

如何综合评价一个译本的优劣?在黄昱宁看来,“信达雅”这个标准虽然有不够准确的地方,但强调的这几方面仍然是重要的。实际上这三者都是“信”的变体,只是“信”的不同层面,比如“达”侧重指译者能真正读懂原文背后的意思,表达的中文能做到“功能对等”,“雅”可能更侧重审美意义上的传达。大体上这三者都应该以“准确”为追求的目标。但这个“准确“的意思是很丰富的,不是单一的。

所以黄昱宁认为李继宏选择重译的所有名著都是市场上销量较高的,是根据商业规律考量的结果。“这显然是出版商的初衷。作为一个出版社编辑,我理解根据商业规律办事,就像我理解中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出版社反复出同一批名著。但如果绝口不提这一点,只强调更冠冕堂皇的理由,那就有点不太真诚。进而,如果为了突出这些理由,就刻意贬低前人的译本,往小里说,太不真诚了吧。”

黄昱宁告诉界面记者,在当下需要补充翻译的名著,不管是古典的还是现当代的都有很多。但恰恰是商业驱动,使得那些难啃的、成本高的骨头乏人问津。尤其是以前我们这里对世界名著的衡量标准,长期停留在苏俄时代设定的标准,后来改革开放以后就在不断地补课。即便是补到现在也仍然有很多空缺。

回到《傲慢与偏见》这本书,黄昱宁推荐了王科一的译本。“王科一的译本既是最早的该书译本之一,至今看来也仍然是最具特色的译本之一,在读者和专业人士中都有很好的口碑。我听法语翻译家周克希盛赞过这个译本,认为吃透了原著韵味。”

李继宏与王科一译《傲慢与偏见》节选对比

王科一译本
李继宏译本

链接:李继宏谈论翻译名著初衷:名著应该给人留下阅读快感

“我记得我小时候去新华书店买书。我尝试过好几回,买过《悲惨世界》和其他很多的外国书,我一本都不感兴趣,我当时认为外国的书很难懂。这导致我在上大学以前,对外国的著作了解几乎是零。”

所以李继宏从小是读着《庄子》、《周易》等中国传统书籍长大的,几乎没有读过外国文学作品。直到工作以后,他在报社做文化记者,2003年去瑞典参加诺贝尔奖的报道,见到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库切。他专门买了库切的小说来找库切签名,然后把那几本书带回了上海。2004年的时候单位出去度假时他才翻开那时买的库切的《青春》来消遣,这才打开了外国文学世界的大门。

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库切

“我突然发现外国文学怎么这么好看,那本书是写他大学毕业以后到伦敦的经历,谈青年的迷茫,对未来不可知的恐慌。跟我当时毕业的心理很像,我发现它能够把我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感受说的很清楚,把我试图通过用社会学理论、哲学理论排解但是又排解不了的郁闷,排解得很干净,很彻底。所以这时候我对外国文学有了一种新的认识,我开始找了很多英语的作品来看,发现跟我以前所看的不一样。”

看过英文原著后李继宏再去书城看那些名著的译本,“发现有很多错误的地方”。“我就产生了一个想法,我觉得中国人阅读率不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小时候读书都很痛苦。我们会觉得读书是一个苦事,而不是快乐的事情。”而之所以读外国名著痛苦,不是因为名著本身难懂,而是翻译的问题,“如果一本书难懂的话它不会成为名著,如果它是难读的书早就死了,它一定是很好读、能给人留下阅读快感的东西。”

而李继宏认为自己翻译的《追风筝的人》之所以十年来在国内一直畅销,正是因为带给了读者以往读外国文学没有的阅读体验。《追风筝的人》在美国早就不卖了,当时国内买进这本书的版权只用了1500美元,而且单从文学水平本身来讲,这本小说的情节设置有很多突兀之处,是翻译使得它增加了给读者的阅读快感。

所以后来出版社联系到李继宏去重译世界名著时,他们一拍即合。“然后我来选定20种我认为对现在的读者有影响的,可以帮助读者改变他们的人生观、推动社会进步的欧美作品我来翻译,他们来出版发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