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敏感肌可用”能随意宣称吗?怎么做功效评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敏感肌可用”能随意宣称吗?怎么做功效评价?

“敏感皮肤可用”与“敏感皮肤修护”,这两个概念是不同的。

文|聚美丽 尾瓷

编辑|晓伊

近几年,经过诸多品牌与专业KOL的市场教育以后,“敏感肌”这一概念在消费者端已经非常普及。在种草平台小红书app上搜索,“敏感肌”有相关笔记172万篇,“敏感皮肤”则有笔记180万篇。

与其他更侧重营销的概念相比,“敏感皮肤”这个市场需求是真实存在的。比如,根据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第31卷第1期《中国敏感性皮肤整治专家共识》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3位女性中就有1位是敏感皮肤,其中20~35岁是易敏高发人群,占比超过七成。

基于这个广袤的用户群众基础,面向敏感皮肤、主打皮肤屏障修护的护肤品市场驶入“快车道”。

以电商平台为例,将“修复敏感肌”“强化修护”“解救敏感红血丝”“敏感肌可用”“敏感肌安心用”作为宣传标语的产品不在少数。这些产品价格参差不齐,从十几元到一百多元,应有尽有,且许多产品目前的销量都已超过10w+。

在《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中,和敏感皮肤相关的功效宣称,字面上只有“特定宣称(宣称敏感皮肤可用、无泪配方)”一项。而从市场端可以看到,很多的敏感皮肤护理产品除了敏感肌可用之外,还会把“修护”“舒缓”也作为产品的功效宣称。

总体来看,以“敏感皮肤”为中心,相关的产品可以归为两类:敏感肌改善产品(包括舒缓、屏障修复)和敏感肌可用产品。

第一类产品的主要宣传思路为“屏障受损是皮肤敏感的主要问题-本品能够修护屏障、舒缓敏感皮肤的症状-主要的功效成分-真人测试图片”,宣称的功效,以补水保湿、修护、舒敏(舒缓)、退红为主。而敏感肌可用产品则更偏重天然植物成分,不含酒精、不含防腐剂,主要功效为保湿、补水、滋润。

那么,“敏感皮肤可用”和“敏感皮肤修护”之间有何区别?品牌对此如何通过功效评价试验来证明呢?记者采访了品牌方和检测机构,对这两点展开了探讨。

“敏感肌护肤品”的多重含义

许多宣称敏感肌可用的产品,会在详情页中对屏障修护、舒缓敏感的科普做一项宣传内容。但在功效上,敏感肌可用与舒缓敏感本质也是不同的。

“在认定上,敏感皮肤可用、舒敏都叫功效。但敏感皮肤可用和舒敏产品不是一回事儿。”禾宝创始合伙人娅霖向记者表示。

她表示,从功效性护肤品牌的角度来看,敏感皮肤可用的标准肯定要低一些,产品温和、配方极简、不加重敏感症状、能够减少敏感肌的额外负担,都能说是“敏感皮肤可用”,它可以不是一个功效性产品。

但对于长期敏感、容易敏感、急性敏感的消费者,TA们更需要的是能够迅速改善,甚至最后完全消除敏感症状的产品功效,那就是舒敏、舒缓。“敏感肌可用,相对于舒敏、舒缓,从宣称的角度来看,已经弱化很多了。在监管的角度上,也像一个灰色地带,一种擦边球的感觉。”

此外,她还向记者介绍,在舒敏(舒缓)这一功效上,从产品的功效表现来看,也会有不同的级别。

“比如很多单品起到的是最基础的补水作用,但有时候只要能够快速地补上水,就会很快让皮肤舒缓下来。”

“再往前走,就是补水以后,皮肤是不是能锁水,长效保湿。比如一些产品可以在皮肤屏障的表面附一层大分子的透明质酸膜。在这个成膜屏障下,皮肤能够有一个洁净、相对封闭的自我修复的环境。这就是浅层的屏障修复,也会有一定的舒缓效果。”

“再深入一点,就是产品中的某些成分,能激发皮肤屏障的活力,促进皮肤的自我修复或者再生,再达到修复功效。再到根源,就是通过护肤品让整个代谢功能趋于平稳,比如微生态的平衡,那就是更深入的一种调整。”

可丽金产品总监Sam也表示,敏感皮肤可用的宣称更侧重安全性,而敏感皮肤修护则更侧重功效性。落到宣称上,舒敏相当于是舒缓的作用,而退红可能更多体现在修护上。

娅霖也提到,部分针对“敏感肌”的产品,功效上也可能会更偏向修复。从合规宣称的角度,不能这么说,但是从产品的研究技术路线的角度,其实是这样的研究思路。“只要产品拿到台面上去做测试的时候,让消费者在使用的时候感知到这样的功效,不宣称也是没问题的。”

小鱼亲测相关负责人表示:“修护的意义比较广泛,比如重整肌肤纹理,修护皮肤屏障等,测试指标侧重于经皮失水/角质层水分含量;舒缓更偏向于缓解皮肤炎症,有助于改善皮肤刺激的状态,测试指标侧重于改善泛红程度和皮肤的敏感性;适用于敏感皮肤,能改善或不加重皮肤的高反应状态,测试指标同舒缓。”

那么,在市场宣称背后,品牌如何证明自己的产品能对敏感皮肤起到舒缓、修复的作用呢?产品功效评价试验就非常重要了。

如何做“敏感皮肤舒缓、修复”的功效评价试验

从前文我们能发现,目前我国化妆品行业内没有针对敏感皮肤相关功效(修护、舒缓、可用)的官方评价方法,也缺乏对敏感皮肤的统一定义。

据娅霖介绍,在禾宝的功效评价体系里,对敏感皮肤是通过几项指标来判断的:

“这一系列的症状都是综合性的。从我们的角度,这六个维度分不同的严重程度,在禾宝整个测评体系、标准里,都是要全面观测的。”娅霖说道。

敏感性皮肤是皮肤对于外界刺激的高反应症状,根据表征可以分为不同的严重程度,针对各种程度,产品会有不同的配方设计、成分选择,也需要不同的评价方法,在不同的功效程度去验证自己的产品。

可选择的评价标准多

对于评价标准,娅霖表示,以禾宝为例,是通过四个步骤来评价舒敏产品的功效性和安全性的。

①成分和配方:做功效性和安全性的基础测评,在研发体系完成;

②产品的初步评价:包括微观的细胞测试,人体斑贴检测等,和检测机构合作;

③小范围的志愿者/消费者试用:往往会找症状较轻,或者不同症状类型的消费者,分别测试;

④临床系统评估:找到医院皮肤科的合作资源,提报合作申请,经过验证评估,然后由医生在门诊招收符合条件的志愿者。

“这个评估的过程很多时候不是由品牌方完成的,而是跟医院合作,就是医院门诊的大夫,以至少28天为1个皮肤周期,分阶段试验评估。”娅霖提到,在所有的测试中,临床系统的评估是成本最高的。

据她介绍,临床试验的成本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临床试验的要求相对来说更高,需要遵循人体功效评价试验系统,还要符合医院临床伦理的要求;

2、症状复杂程度更高,可能会出现由基因性质带来的顽固性敏感;

3、医院、皮肤科医生会有专业的研讨会议对临床试验能不能做进行判断。

“在医院体系做的类似临床观察类的人体功效测试,费用非常高。不只是测试本身的投入,产品本身在敏感病症的治愈或者辅助治愈的机理上,需要有研究表达。产品水平和规格是不是可以拿到进入临床测试的通行证,这是更为昂贵的成本。而这不是多数品牌能够去做的事。”

对于希望投身敏感皮肤赛道的其他品牌,娅霖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我认为在功效测试这一关,真正的成本在于如果产品质量是过硬的,那选择适合产品的功效检测方案,在价格范围内做功效评价试验,这是必须的。但如果产品本身不好,功效评价试验反反复复去做,也会有很大的花费。品牌能够做到每一步踏出去以后,不用返工,那么已经就是非常好的成本控制了。”

成本浮动空间大

测试标准的不同,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成本的浮动空间会比较大。

“目前宣称敏感皮肤适用的报价是20000元,采用的方法是消费者(敏感肌人群)使用测试问卷调查。”小鱼亲测相关负责人表示。

“围绕敏感肌的各种功效检测,少则一两万块钱,做很简单的细胞实验,高的二三十万也有。如果是对于系统性、临床观察类的功效评测,一二十万的花费是肯定要的。”娅霖介绍道。

“而对于法规规定的人体功效评价试验或者消费者试验,检测机构的硬件条件、知名度/市场背书、测评方案都是影响人体功效评价试验报价的因素。具体来说,以人体功效测试举例,其实有很多可以选择的空间,做30例样本还是60例,要不要做对照组,都不是固定的。”

“但是,市场上大多数的品牌不会按照严格的标准去做功效测评,产品也并不具有真正的功效基因,只是想蹭一个敏感肌的热度。这样的品牌面对门槛较高的人体测试的时候,就会望而却步,不想投入。产品本身产品力多强,品牌也不知道,一旦涉及到做强功效测试的时候,可能就会走歪门邪道,甚至把检测机构也拉下水。”

而据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不仅无论是修护还是特定宣称都需要做人体功效评价试验或消费者试验,会面临很高的成本,有观点表示,这些成本主要来源于在实验中需要招募的志愿者。

功效评价的志愿者招募困难

“目前来说,做人体功效或者消费者使用测试,志愿者在整个功效检测中费用是比较高的,这也是人体功效检测费用比较高的原因。”小鱼亲测相关负责人表示。

广东博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潇表示:“在法规的要求之下,人体试验的志愿者招募环节成为必选项,而人体试验周期较长,回访频次相对也较高。加之临床对于特定皮肤问题的判定标准与消费者的主观肤质判断会存在一定差异,会造成此类志愿者招募困难,也会一定程度上导致检测成本上升。”

“敏感肌的功效评价确实对肤质是有要求的,但是因为有敏感需求的人群比较多,所以还是比较好招募的。”娅霖认为,“要说志愿者不好找,还不如说是不是大家都不愿意当自愿者,品牌能不能让志愿者愿意把自己的皮肤交给你”。

此外,她也提到,对于敏感肌功效评价的志愿者招募,需要品牌做好更多的准备。

比如:①产品准备,即研发和初步的测试;②让志愿者了解到产品的专业性,包括产品本身的专业性背书;③测评方案够不够专业,有没有一对一的咨询顾问/老师,“一旦消费者在使用过程当中有任何的问题,随时都可以找到我们。品牌快速地帮受试者解决问题,会让TA们更有安全保障感”;④评价结束后,可以对志愿者提供一些后续护理方面的建议。

“28天的整个测试周期,已经足够真正好好做功效测试的品牌对志愿者进行非常充分的了解。有这样一个比较专业负责任的功效评价准备,志愿者其实是不难找的。”

从市场端的角度看,敏感皮肤、皮肤屏障修复等确实是一个需求庞大、消费者教育成熟、入门槛更低一些(相较于美白和抗衰老)的品类赛道。所以这两年,也有越来越多品牌冲进这条赛道。

但从前文,品牌与检测机构关于不同的概念宣称、功效评价试验的发言,我们可以看到,敏感皮肤可用与皮肤屏障修复其实是两个含义,在产品的功效上也有区分。而且,其宣称相应的功效评价试验也没有那么简单,从标准到成本,品牌需要把控的地方不少。但这点是绕不过去的,否则产品根本经不起专业KOL与消费者的质疑。

来源:聚美丽

原标题:“敏感肌可用”能随意宣称吗?怎么做功效评价?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敏感肌可用”能随意宣称吗?怎么做功效评价?

“敏感皮肤可用”与“敏感皮肤修护”,这两个概念是不同的。

文|聚美丽 尾瓷

编辑|晓伊

近几年,经过诸多品牌与专业KOL的市场教育以后,“敏感肌”这一概念在消费者端已经非常普及。在种草平台小红书app上搜索,“敏感肌”有相关笔记172万篇,“敏感皮肤”则有笔记180万篇。

与其他更侧重营销的概念相比,“敏感皮肤”这个市场需求是真实存在的。比如,根据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第31卷第1期《中国敏感性皮肤整治专家共识》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3位女性中就有1位是敏感皮肤,其中20~35岁是易敏高发人群,占比超过七成。

基于这个广袤的用户群众基础,面向敏感皮肤、主打皮肤屏障修护的护肤品市场驶入“快车道”。

以电商平台为例,将“修复敏感肌”“强化修护”“解救敏感红血丝”“敏感肌可用”“敏感肌安心用”作为宣传标语的产品不在少数。这些产品价格参差不齐,从十几元到一百多元,应有尽有,且许多产品目前的销量都已超过10w+。

在《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中,和敏感皮肤相关的功效宣称,字面上只有“特定宣称(宣称敏感皮肤可用、无泪配方)”一项。而从市场端可以看到,很多的敏感皮肤护理产品除了敏感肌可用之外,还会把“修护”“舒缓”也作为产品的功效宣称。

总体来看,以“敏感皮肤”为中心,相关的产品可以归为两类:敏感肌改善产品(包括舒缓、屏障修复)和敏感肌可用产品。

第一类产品的主要宣传思路为“屏障受损是皮肤敏感的主要问题-本品能够修护屏障、舒缓敏感皮肤的症状-主要的功效成分-真人测试图片”,宣称的功效,以补水保湿、修护、舒敏(舒缓)、退红为主。而敏感肌可用产品则更偏重天然植物成分,不含酒精、不含防腐剂,主要功效为保湿、补水、滋润。

那么,“敏感皮肤可用”和“敏感皮肤修护”之间有何区别?品牌对此如何通过功效评价试验来证明呢?记者采访了品牌方和检测机构,对这两点展开了探讨。

“敏感肌护肤品”的多重含义

许多宣称敏感肌可用的产品,会在详情页中对屏障修护、舒缓敏感的科普做一项宣传内容。但在功效上,敏感肌可用与舒缓敏感本质也是不同的。

“在认定上,敏感皮肤可用、舒敏都叫功效。但敏感皮肤可用和舒敏产品不是一回事儿。”禾宝创始合伙人娅霖向记者表示。

她表示,从功效性护肤品牌的角度来看,敏感皮肤可用的标准肯定要低一些,产品温和、配方极简、不加重敏感症状、能够减少敏感肌的额外负担,都能说是“敏感皮肤可用”,它可以不是一个功效性产品。

但对于长期敏感、容易敏感、急性敏感的消费者,TA们更需要的是能够迅速改善,甚至最后完全消除敏感症状的产品功效,那就是舒敏、舒缓。“敏感肌可用,相对于舒敏、舒缓,从宣称的角度来看,已经弱化很多了。在监管的角度上,也像一个灰色地带,一种擦边球的感觉。”

此外,她还向记者介绍,在舒敏(舒缓)这一功效上,从产品的功效表现来看,也会有不同的级别。

“比如很多单品起到的是最基础的补水作用,但有时候只要能够快速地补上水,就会很快让皮肤舒缓下来。”

“再往前走,就是补水以后,皮肤是不是能锁水,长效保湿。比如一些产品可以在皮肤屏障的表面附一层大分子的透明质酸膜。在这个成膜屏障下,皮肤能够有一个洁净、相对封闭的自我修复的环境。这就是浅层的屏障修复,也会有一定的舒缓效果。”

“再深入一点,就是产品中的某些成分,能激发皮肤屏障的活力,促进皮肤的自我修复或者再生,再达到修复功效。再到根源,就是通过护肤品让整个代谢功能趋于平稳,比如微生态的平衡,那就是更深入的一种调整。”

可丽金产品总监Sam也表示,敏感皮肤可用的宣称更侧重安全性,而敏感皮肤修护则更侧重功效性。落到宣称上,舒敏相当于是舒缓的作用,而退红可能更多体现在修护上。

娅霖也提到,部分针对“敏感肌”的产品,功效上也可能会更偏向修复。从合规宣称的角度,不能这么说,但是从产品的研究技术路线的角度,其实是这样的研究思路。“只要产品拿到台面上去做测试的时候,让消费者在使用的时候感知到这样的功效,不宣称也是没问题的。”

小鱼亲测相关负责人表示:“修护的意义比较广泛,比如重整肌肤纹理,修护皮肤屏障等,测试指标侧重于经皮失水/角质层水分含量;舒缓更偏向于缓解皮肤炎症,有助于改善皮肤刺激的状态,测试指标侧重于改善泛红程度和皮肤的敏感性;适用于敏感皮肤,能改善或不加重皮肤的高反应状态,测试指标同舒缓。”

那么,在市场宣称背后,品牌如何证明自己的产品能对敏感皮肤起到舒缓、修复的作用呢?产品功效评价试验就非常重要了。

如何做“敏感皮肤舒缓、修复”的功效评价试验

从前文我们能发现,目前我国化妆品行业内没有针对敏感皮肤相关功效(修护、舒缓、可用)的官方评价方法,也缺乏对敏感皮肤的统一定义。

据娅霖介绍,在禾宝的功效评价体系里,对敏感皮肤是通过几项指标来判断的:

“这一系列的症状都是综合性的。从我们的角度,这六个维度分不同的严重程度,在禾宝整个测评体系、标准里,都是要全面观测的。”娅霖说道。

敏感性皮肤是皮肤对于外界刺激的高反应症状,根据表征可以分为不同的严重程度,针对各种程度,产品会有不同的配方设计、成分选择,也需要不同的评价方法,在不同的功效程度去验证自己的产品。

可选择的评价标准多

对于评价标准,娅霖表示,以禾宝为例,是通过四个步骤来评价舒敏产品的功效性和安全性的。

①成分和配方:做功效性和安全性的基础测评,在研发体系完成;

②产品的初步评价:包括微观的细胞测试,人体斑贴检测等,和检测机构合作;

③小范围的志愿者/消费者试用:往往会找症状较轻,或者不同症状类型的消费者,分别测试;

④临床系统评估:找到医院皮肤科的合作资源,提报合作申请,经过验证评估,然后由医生在门诊招收符合条件的志愿者。

“这个评估的过程很多时候不是由品牌方完成的,而是跟医院合作,就是医院门诊的大夫,以至少28天为1个皮肤周期,分阶段试验评估。”娅霖提到,在所有的测试中,临床系统的评估是成本最高的。

据她介绍,临床试验的成本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临床试验的要求相对来说更高,需要遵循人体功效评价试验系统,还要符合医院临床伦理的要求;

2、症状复杂程度更高,可能会出现由基因性质带来的顽固性敏感;

3、医院、皮肤科医生会有专业的研讨会议对临床试验能不能做进行判断。

“在医院体系做的类似临床观察类的人体功效测试,费用非常高。不只是测试本身的投入,产品本身在敏感病症的治愈或者辅助治愈的机理上,需要有研究表达。产品水平和规格是不是可以拿到进入临床测试的通行证,这是更为昂贵的成本。而这不是多数品牌能够去做的事。”

对于希望投身敏感皮肤赛道的其他品牌,娅霖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我认为在功效测试这一关,真正的成本在于如果产品质量是过硬的,那选择适合产品的功效检测方案,在价格范围内做功效评价试验,这是必须的。但如果产品本身不好,功效评价试验反反复复去做,也会有很大的花费。品牌能够做到每一步踏出去以后,不用返工,那么已经就是非常好的成本控制了。”

成本浮动空间大

测试标准的不同,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成本的浮动空间会比较大。

“目前宣称敏感皮肤适用的报价是20000元,采用的方法是消费者(敏感肌人群)使用测试问卷调查。”小鱼亲测相关负责人表示。

“围绕敏感肌的各种功效检测,少则一两万块钱,做很简单的细胞实验,高的二三十万也有。如果是对于系统性、临床观察类的功效评测,一二十万的花费是肯定要的。”娅霖介绍道。

“而对于法规规定的人体功效评价试验或者消费者试验,检测机构的硬件条件、知名度/市场背书、测评方案都是影响人体功效评价试验报价的因素。具体来说,以人体功效测试举例,其实有很多可以选择的空间,做30例样本还是60例,要不要做对照组,都不是固定的。”

“但是,市场上大多数的品牌不会按照严格的标准去做功效测评,产品也并不具有真正的功效基因,只是想蹭一个敏感肌的热度。这样的品牌面对门槛较高的人体测试的时候,就会望而却步,不想投入。产品本身产品力多强,品牌也不知道,一旦涉及到做强功效测试的时候,可能就会走歪门邪道,甚至把检测机构也拉下水。”

而据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不仅无论是修护还是特定宣称都需要做人体功效评价试验或消费者试验,会面临很高的成本,有观点表示,这些成本主要来源于在实验中需要招募的志愿者。

功效评价的志愿者招募困难

“目前来说,做人体功效或者消费者使用测试,志愿者在整个功效检测中费用是比较高的,这也是人体功效检测费用比较高的原因。”小鱼亲测相关负责人表示。

广东博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潇表示:“在法规的要求之下,人体试验的志愿者招募环节成为必选项,而人体试验周期较长,回访频次相对也较高。加之临床对于特定皮肤问题的判定标准与消费者的主观肤质判断会存在一定差异,会造成此类志愿者招募困难,也会一定程度上导致检测成本上升。”

“敏感肌的功效评价确实对肤质是有要求的,但是因为有敏感需求的人群比较多,所以还是比较好招募的。”娅霖认为,“要说志愿者不好找,还不如说是不是大家都不愿意当自愿者,品牌能不能让志愿者愿意把自己的皮肤交给你”。

此外,她也提到,对于敏感肌功效评价的志愿者招募,需要品牌做好更多的准备。

比如:①产品准备,即研发和初步的测试;②让志愿者了解到产品的专业性,包括产品本身的专业性背书;③测评方案够不够专业,有没有一对一的咨询顾问/老师,“一旦消费者在使用过程当中有任何的问题,随时都可以找到我们。品牌快速地帮受试者解决问题,会让TA们更有安全保障感”;④评价结束后,可以对志愿者提供一些后续护理方面的建议。

“28天的整个测试周期,已经足够真正好好做功效测试的品牌对志愿者进行非常充分的了解。有这样一个比较专业负责任的功效评价准备,志愿者其实是不难找的。”

从市场端的角度看,敏感皮肤、皮肤屏障修复等确实是一个需求庞大、消费者教育成熟、入门槛更低一些(相较于美白和抗衰老)的品类赛道。所以这两年,也有越来越多品牌冲进这条赛道。

但从前文,品牌与检测机构关于不同的概念宣称、功效评价试验的发言,我们可以看到,敏感皮肤可用与皮肤屏障修复其实是两个含义,在产品的功效上也有区分。而且,其宣称相应的功效评价试验也没有那么简单,从标准到成本,品牌需要把控的地方不少。但这点是绕不过去的,否则产品根本经不起专业KOL与消费者的质疑。

来源:聚美丽

原标题:“敏感肌可用”能随意宣称吗?怎么做功效评价?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