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吹着口哨向前走吧,我沮丧的朋友啊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吹着口哨向前走吧,我沮丧的朋友啊

这真是一部神经病的剧啊。说起来,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然而其中莫名荡漾着巨大的情感张力,像是一直把你压在那里,让你睁大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两个人的生活。

文/荞麦

《火花》里的两个人,神谷和徳永,一直都在东京街头走来走去。

间或拐进一家居酒屋,有时是只能摆下两个桌子的小店或者必须站着喝酒的“立饮店”,喝到半夜,谈论一些匪夷所思的话题,比如“如何完成完美的犯罪”,然后醉醺醺走出来。有时候会在街头躺一躺。

镜头几乎完美地还原了东京的城市街景细节,以至于我看的时候,时时刻刻都在想念东京。

徳永是立志要成为“漫才”,也就是搞笑艺人的新人。神谷则是一个漫才组合的前辈。两个人关系亦师亦友,是朋友,是知音。大概看过这部剧之后,就能理解所谓“知音”的含义,是完全的懂得和谅解。

然而说是搞笑艺人,剧中也有不少表演的段落,却没有一个好笑的。

真是一部神经病的剧啊。说起来,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然而其中莫名荡漾着巨大的情感张力,像是一直把你压在那里,让你睁大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两个人的生活。

 神谷和徳永

那让你付出生命的无用梦想啊,

只回赠给你一朵忽明忽灭的火花。

故事从徳永23岁讲到他33岁。在东京一边艰难的生活,一边追求着自己的梦想。翻来覆去的写梗,没完没了的练习。然而要依靠当漫才生活下去,几乎不可能。所以还要在便利店打工,骗家人说自己过得很好。

新年时独自在河边练习,被警察怀疑吸毒带到警局,最后在警局与警察一人吃了一碗方便面度过了新年。

最苦的是第四集,徳永被便利店辞退,找了一份新的便利店工作,却当着顾客的面被比自己小的同事刁难,结果又被顾客认出来是搞笑艺人,拿手机拍他的脸:“什么嘛,很普通嘛。”

他跟同事解释:“我还在当漫才。”

同事呛声:“我也在做很多事。”

带着满满的不开心,徳永晚上回家知晓了小时候喜欢的漫才前辈去世的消息。想起曾经一家人欢乐的看着他的表演,而自己正是因此才想成为漫才。

他约搭档见面练习,以为搭档会懂自己的心情,结果搭档心不在焉,原来是偷偷去参加了其它演艺工作的面试。

住在家附近的街头歌手,也因为父亲的疾病,不得不回到乡下。

“回到乡下也要唱歌啊。在路边继续唱,乡下也有路的嘛。”

“是有路,但没有人。有一些牛,还有很多鸡。”

徳永请他最后再唱一次听,他唱到:“吹着口哨向前走吧,我沮丧的朋友啊。虽然发生了很多事,天上的星星美丽依旧。”

克制着泪水,徳永奔跑去看神谷的演出,看完走出来,忽然听到很大响声,他返身奔跑过去,推开路人,看到在高楼之间,有花火在绽放。

一整集压抑的心情,在最后短暂的、被高楼遮住的花火中,得到了一点点的释放。画面随之变成黑白,音乐响起,结束了。

日本漫人又吉直树,2015年凭借《火花》夺得日本纯文学最高奖“芥川龙之介奖”,这是他的处女作,也是芥川奖80年内第一次将奖颁给一位谐星。所以新闻很热烈,称之为“谐星的逆袭”。

没有读过书,但据说这部剧本身比书更好。这是Netflix在亚洲的第一部作品,之前它因为《纸牌屋》而出名,没想到在日本出品的剧也这么优秀,说是今年最出色的日剧也不为过。

一部剧,都是日常生活。徳永的日常,沉默孤独,而他又是内向温柔的人。为了成为漫才,就像所有人一样,受尽甘苦:在电台等了一夜,最后练习了无数遍的段子变成只有30秒的时间;为了到底要不要迎合观众,与搭档闹得不开心;也无法适应行业内的气氛,比如扮演小丑讨好制作人。

一次电视台表演成为分水岭,在关键时刻妥协的徳永似乎慢慢走上成功之路,而挑衅的神谷得罪了评委,从此更加走上了下坡路。

看着自己迎合观众的表演却不笑的神谷,让徳永落下泪来。

然而妥协带来的幸运终究是暂时的。创作理念与时下的电视台理念不符合,总之并非那种“大众又开朗的艺人”,最终只能局限于剧场表演,生活无法继续,搭档终于决定放弃。

奋斗十年,一切成空,搭档搬回大阪,徳永变成了房产中介。

神谷过生日时,徳永曾经这样夸奖他:

“为了有趣,不管黄色或是暴力的话,都有能讲出口的觉悟。”

“就算没人在看,就算不被任何观众所需要,还是坚守自己的信念,不讨好任何人,不会改变你战斗的姿态。”

然而这样战斗着的神谷,最终迎来的也是几近崩溃的人生。

徳永决定放弃当漫才的时候,神谷跟他说:“搞笑艺人没有隐退的时候,即使离开了经纪公司,靠其它职业生活,也要靠着搞笑勇往直前。”

一旦曾经登上过舞台,就像是拳击手拥有了自己的拳头。即使是很烂的拳击手,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击倒别人。只是搞笑艺人的拳头是温柔的,挥舞时让人开心。

两个人再次回到初次相识的热海,又是火花的季节。圆月下,神谷在哭。

但这不过是人生的中段,33岁的徳永和37岁的神谷,还要继续生活下去。

“在完全无法预期的未來中,

即便为不明原因的心虚与恐惧所苦,

还是努力拼了命走到这一天。”

作为一个整天写小说但并没有写出什么名堂于是在写公号但同时也依然在写小说的人,也认识很多类似徳永和神谷这样的同行人。这部剧准确的揭示了某一类创作者的困境:有自己的标准,然而这个标准和受众的重合指数不高。也就是说,你写小说无法畅销、写歌不能流行、拍电影不一定有票房,会有一部分人很喜欢你,业界或许也觉得你不错,但于事无补。更多时候你陷入自我欣赏,又或者,连这种自我欣赏都是虚无的。

这里面有值得检讨的部分,因为有时候所谓的不被欣赏,只是实力不够的原因,或者是你对这门艺术的理解还是有偏颇的地方。但更多的,它暗示着梦想究竟是个怎样的东西,它的意义究竟为何?

很多人看这部剧,都觉得这部剧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你坚持梦想十年依然落空怎么办?或者,梦想跟生活的关系如何处理?

但我看了之后却觉得,这部剧并没有说这些。

这部剧一直在说:梦想从来不是为了成功而存在的。

如果说梦想从来都是生活的一部分,那么这部剧就清晰很多了。整部剧就像一部纪录片一样,让你看到一个人以梦想为伴,生活都围绕着梦想进行,有尴尬有难过,也有开心到飞奔起来的瞬间,或者被陌生人抚慰的时刻。

而那些痛苦,因为知道自己在坚持什么,所以就连痛苦也是有意义的。

徳永不愿意去打工,“比起打工,我宁可在家写梗。”抛下电视台制作人,转身走开。宁可与神谷喝酒,也不与他们应酬。你可以说这是一种幼稚,但这同时也是一种更开心的选择。

有时候人们会混淆“梦想”与“成功”这两件事。有些人说喜欢音乐,然而其实是喜欢“音乐带来的成功”;或者说梦想是“写作”,其实是梦想写作带来的成功。

而这部剧非常清晰了展示了这两者的不同:搭档山下梦想的是靠着当搞笑艺人而成功,他的口头禅是:“好想红啊!”因为成功迟迟不来,所以找到理由之后,就很轻易的放弃了。而徳永的梦想就是当漫才,想变得有趣,这是可以绵延一生的追求。

决定要写小说之后,至今我都没有获得什么成绩。然而因为决定要写小说,所以读小说、看电影,去尝试理解人性和观察生活,这令我的生活变得更加生动与细腻。可以说,写作给予我的,远远比我付出的多。

不管我能不能写出什么好的小说,我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拳头”。就算我以后写不出多好的小说,也可以在内心以“小说家”这个身份生活着,因为我以小说家的复杂方式看待和理解着人生每一刻。就像徳永即使不再当漫才,也永远是一个搞笑艺人,追逐着“搞笑”这件事,已经渗入他生活的每句对话之中。

这才是梦想啊。梦想无所谓坚持不坚持,它一直就在那里。

愿你也有梦可以做。

 

来源:郊游

原标题:吹着口哨向前走吧,我沮丧的朋友啊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吹着口哨向前走吧,我沮丧的朋友啊

这真是一部神经病的剧啊。说起来,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然而其中莫名荡漾着巨大的情感张力,像是一直把你压在那里,让你睁大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两个人的生活。

文/荞麦

《火花》里的两个人,神谷和徳永,一直都在东京街头走来走去。

间或拐进一家居酒屋,有时是只能摆下两个桌子的小店或者必须站着喝酒的“立饮店”,喝到半夜,谈论一些匪夷所思的话题,比如“如何完成完美的犯罪”,然后醉醺醺走出来。有时候会在街头躺一躺。

镜头几乎完美地还原了东京的城市街景细节,以至于我看的时候,时时刻刻都在想念东京。

徳永是立志要成为“漫才”,也就是搞笑艺人的新人。神谷则是一个漫才组合的前辈。两个人关系亦师亦友,是朋友,是知音。大概看过这部剧之后,就能理解所谓“知音”的含义,是完全的懂得和谅解。

然而说是搞笑艺人,剧中也有不少表演的段落,却没有一个好笑的。

真是一部神经病的剧啊。说起来,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然而其中莫名荡漾着巨大的情感张力,像是一直把你压在那里,让你睁大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两个人的生活。

 神谷和徳永

那让你付出生命的无用梦想啊,

只回赠给你一朵忽明忽灭的火花。

故事从徳永23岁讲到他33岁。在东京一边艰难的生活,一边追求着自己的梦想。翻来覆去的写梗,没完没了的练习。然而要依靠当漫才生活下去,几乎不可能。所以还要在便利店打工,骗家人说自己过得很好。

新年时独自在河边练习,被警察怀疑吸毒带到警局,最后在警局与警察一人吃了一碗方便面度过了新年。

最苦的是第四集,徳永被便利店辞退,找了一份新的便利店工作,却当着顾客的面被比自己小的同事刁难,结果又被顾客认出来是搞笑艺人,拿手机拍他的脸:“什么嘛,很普通嘛。”

他跟同事解释:“我还在当漫才。”

同事呛声:“我也在做很多事。”

带着满满的不开心,徳永晚上回家知晓了小时候喜欢的漫才前辈去世的消息。想起曾经一家人欢乐的看着他的表演,而自己正是因此才想成为漫才。

他约搭档见面练习,以为搭档会懂自己的心情,结果搭档心不在焉,原来是偷偷去参加了其它演艺工作的面试。

住在家附近的街头歌手,也因为父亲的疾病,不得不回到乡下。

“回到乡下也要唱歌啊。在路边继续唱,乡下也有路的嘛。”

“是有路,但没有人。有一些牛,还有很多鸡。”

徳永请他最后再唱一次听,他唱到:“吹着口哨向前走吧,我沮丧的朋友啊。虽然发生了很多事,天上的星星美丽依旧。”

克制着泪水,徳永奔跑去看神谷的演出,看完走出来,忽然听到很大响声,他返身奔跑过去,推开路人,看到在高楼之间,有花火在绽放。

一整集压抑的心情,在最后短暂的、被高楼遮住的花火中,得到了一点点的释放。画面随之变成黑白,音乐响起,结束了。

日本漫人又吉直树,2015年凭借《火花》夺得日本纯文学最高奖“芥川龙之介奖”,这是他的处女作,也是芥川奖80年内第一次将奖颁给一位谐星。所以新闻很热烈,称之为“谐星的逆袭”。

没有读过书,但据说这部剧本身比书更好。这是Netflix在亚洲的第一部作品,之前它因为《纸牌屋》而出名,没想到在日本出品的剧也这么优秀,说是今年最出色的日剧也不为过。

一部剧,都是日常生活。徳永的日常,沉默孤独,而他又是内向温柔的人。为了成为漫才,就像所有人一样,受尽甘苦:在电台等了一夜,最后练习了无数遍的段子变成只有30秒的时间;为了到底要不要迎合观众,与搭档闹得不开心;也无法适应行业内的气氛,比如扮演小丑讨好制作人。

一次电视台表演成为分水岭,在关键时刻妥协的徳永似乎慢慢走上成功之路,而挑衅的神谷得罪了评委,从此更加走上了下坡路。

看着自己迎合观众的表演却不笑的神谷,让徳永落下泪来。

然而妥协带来的幸运终究是暂时的。创作理念与时下的电视台理念不符合,总之并非那种“大众又开朗的艺人”,最终只能局限于剧场表演,生活无法继续,搭档终于决定放弃。

奋斗十年,一切成空,搭档搬回大阪,徳永变成了房产中介。

神谷过生日时,徳永曾经这样夸奖他:

“为了有趣,不管黄色或是暴力的话,都有能讲出口的觉悟。”

“就算没人在看,就算不被任何观众所需要,还是坚守自己的信念,不讨好任何人,不会改变你战斗的姿态。”

然而这样战斗着的神谷,最终迎来的也是几近崩溃的人生。

徳永决定放弃当漫才的时候,神谷跟他说:“搞笑艺人没有隐退的时候,即使离开了经纪公司,靠其它职业生活,也要靠着搞笑勇往直前。”

一旦曾经登上过舞台,就像是拳击手拥有了自己的拳头。即使是很烂的拳击手,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击倒别人。只是搞笑艺人的拳头是温柔的,挥舞时让人开心。

两个人再次回到初次相识的热海,又是火花的季节。圆月下,神谷在哭。

但这不过是人生的中段,33岁的徳永和37岁的神谷,还要继续生活下去。

“在完全无法预期的未來中,

即便为不明原因的心虚与恐惧所苦,

还是努力拼了命走到这一天。”

作为一个整天写小说但并没有写出什么名堂于是在写公号但同时也依然在写小说的人,也认识很多类似徳永和神谷这样的同行人。这部剧准确的揭示了某一类创作者的困境:有自己的标准,然而这个标准和受众的重合指数不高。也就是说,你写小说无法畅销、写歌不能流行、拍电影不一定有票房,会有一部分人很喜欢你,业界或许也觉得你不错,但于事无补。更多时候你陷入自我欣赏,又或者,连这种自我欣赏都是虚无的。

这里面有值得检讨的部分,因为有时候所谓的不被欣赏,只是实力不够的原因,或者是你对这门艺术的理解还是有偏颇的地方。但更多的,它暗示着梦想究竟是个怎样的东西,它的意义究竟为何?

很多人看这部剧,都觉得这部剧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你坚持梦想十年依然落空怎么办?或者,梦想跟生活的关系如何处理?

但我看了之后却觉得,这部剧并没有说这些。

这部剧一直在说:梦想从来不是为了成功而存在的。

如果说梦想从来都是生活的一部分,那么这部剧就清晰很多了。整部剧就像一部纪录片一样,让你看到一个人以梦想为伴,生活都围绕着梦想进行,有尴尬有难过,也有开心到飞奔起来的瞬间,或者被陌生人抚慰的时刻。

而那些痛苦,因为知道自己在坚持什么,所以就连痛苦也是有意义的。

徳永不愿意去打工,“比起打工,我宁可在家写梗。”抛下电视台制作人,转身走开。宁可与神谷喝酒,也不与他们应酬。你可以说这是一种幼稚,但这同时也是一种更开心的选择。

有时候人们会混淆“梦想”与“成功”这两件事。有些人说喜欢音乐,然而其实是喜欢“音乐带来的成功”;或者说梦想是“写作”,其实是梦想写作带来的成功。

而这部剧非常清晰了展示了这两者的不同:搭档山下梦想的是靠着当搞笑艺人而成功,他的口头禅是:“好想红啊!”因为成功迟迟不来,所以找到理由之后,就很轻易的放弃了。而徳永的梦想就是当漫才,想变得有趣,这是可以绵延一生的追求。

决定要写小说之后,至今我都没有获得什么成绩。然而因为决定要写小说,所以读小说、看电影,去尝试理解人性和观察生活,这令我的生活变得更加生动与细腻。可以说,写作给予我的,远远比我付出的多。

不管我能不能写出什么好的小说,我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拳头”。就算我以后写不出多好的小说,也可以在内心以“小说家”这个身份生活着,因为我以小说家的复杂方式看待和理解着人生每一刻。就像徳永即使不再当漫才,也永远是一个搞笑艺人,追逐着“搞笑”这件事,已经渗入他生活的每句对话之中。

这才是梦想啊。梦想无所谓坚持不坚持,它一直就在那里。

愿你也有梦可以做。

 

来源:郊游

原标题:吹着口哨向前走吧,我沮丧的朋友啊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