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1.5T能否令宝骏560销量反弹?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1.5T能否令宝骏560销量反弹?

这么个1.5T,真有这么大能耐么?

喜欢关注“销量江湖榜”的人应该有印象,上汽通用五菱的“神车老二”宝骏560在今年三月份曾一度上冲到月销4万辆+的高峰,直接威胁到“神车老大”哈弗H6的江湖地位。可能是3月份冲的太猛了,就像股票迅速拔高一样,4月之后的宝骏560明显显露出“上攻乏力”的疲态。从3月份的4.2万辆到4月份的2.5万辆,然后再到6月份,宝骏560又滑落到了1.8万辆的水平,而且是明显的逐月下滑态势。面对这个目前唯一能够威胁到哈弗H6的“神车老二”,很多人将希望寄托在刚刚上市的宝骏560 1.5T上。这么个1.5T,真有这么大能耐么?

从产品看,可以视为“加量不加价”

1.5T和1.8L到底谁更适合宝骏560,估计这个问题会存在争议,例如小编身边,就并非所有人都觉得1.5T比1.8L好。

首先要明确一点,从参数来看,1.5T比1.8L强了不止一星半点儿。也就是说如果拼极限加速,1.5T比1.8L更猛是肯定的。然后呢?基于涡增的效率优势,1.5T的油耗反而还要比1.8L更低——参考工信部综合油耗,由7.3L下降到6.8L。

既然性能更好、油耗更低,那么为何会有反对意见呢?这其实还是回到自吸派和涡增派的传统之争。那么我们就来看这台1.5T可能存在的、让自吸派不爽的地方,对于宝骏560这款车的影响有多大。

像宝骏560这样的车,动力的最大诉求是什么?两点。一个是日常驾驶要够用,毕竟谁也不会把它当运动车开——好开、实用才是最关键的,然后油耗要省一点。从好开的角度,日常驾驶时1.5T确实可能不如1.8L,因为它毕竟不是直喷的,峰值扭矩也要2000转才到,所以轻微的迟滞仍不可避免。不过,作为当下开发的涡增发动机,这种迟滞问题已经不会成为重要的制约因素了。再结合经济性优势,1.5T在日常使用的总分数与1.8L打个平手应该没问题。

另一个使用需求就是非城区用车。宝骏560面向的城市并非北上广这样的“堵城”,这也使得它可能存在的迟滞问题不会那么影响心情。相反,在它主攻的二线、三线、四线市场,车主用车环境中,“郊区公路”和“高速公路”的比例是比较高的。例如走亲戚,要从这个镇子到那个镇子,或者出去玩一玩等等,这种中短途“旅行用车”的频率比较高。在这种用车环境下,1.5T的优势就要比1.8L明显很多。例如最常见的超车、尤其是超越大卡车,此时的极限加速力不光影响驾驶心情,也会影响驾驶强度。当然对应车主来说没那么多专业术语,他们只会给出一个简单评价:还是开1.5T的爽!

那么从总量来看,1.5T对于宝骏560肯定算是“加量”了。价格呢?看起来同配置的情况下1.5T要比1.8L贵4000元,但是我们发现,这个差价恰好跟二者对应的购置税差别差不多。所以总价算下来,1.5T和1.8L是几乎等价的。别忘了,1.5T在用车环节的车船税还能省一点呢!

有人说:别扯了,购置税优惠政策马上就要结束了。这会是问题吗?且不说购置税减半这个政策到底何时结束目前并无明确信息,就算真结束了,到时候相信宝骏也会根据市场情况进行相应的终端微调——例如来个“官补”?

从市场看,1.5T也是大势所趋

为什么宝骏560要出1.5T、又为什么要拖到现在才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被市场逼的,同时又反映出它在响应速度上确实有点“迟滞”。

大家可以去看看宝骏560的同价位竞品。虽然有些较真的人仍执着的认为宝骏560这种“面包板悬SUV”与哈佛H6没有可比性,但市场用事实证明确实有很多人在它们二者之间的选择。哈佛H6早已放弃2.0L,目前1.5T是它的绝对主打。哈弗H6的这款1.5T同样没有直喷,同样在低速时羸弱加速力饱受诟病,但它就是成为了中国第一神车的主打动力。你再觉得不合理也没用,市场已经用强大的事实证明了这种组合是对的。

哈弗H6只是最有力的代表之一。虽说另外几个热门品种,例如博越、长安CS75等等并未采用1.5T,但这其实已经可以算是它们的策略失误之一了(即配1.5T的话情况会比现在更好,尤其是对已经明显显出疲态、月销跌破1万辆的CS75而言)。而其他几款次热门品种,例如众泰的众兄弟们、北汽的众兄弟们、比亚迪的众兄弟们,以及东南DX7、同样卖得不错的哈弗H2等等,无不都是用的1.5T。当然,还有最近刚上市、热度正酣的荣威RX5,以及它的姊妹车MG锐腾……

这么多都扎堆1.5T,跟商量好了似的,这是厂家的一种默契吗?其实真正的力量来自市场——这种组合扔到市场里它就是好卖,那不是谁不弄谁“二”吗?

总结:

看到有关宝骏560的评论里有说:“要独悬不要1.5T”就好笑。幸亏上汽通用五菱没这么做,否则宝骏560恐怕还得持续它的下滑态势,什么时候见底都不知道。

毫无疑问,上汽通用五菱花了这么长时间(11年就开始立项了,时间也真够长的)整出的1.5T,竞争力要超过之前的1.8L是肯定的。至于它能否真正帮助宝骏560“企稳反弹”、“重拾升势”,甚至真有朝一日“再创新高”一举拿下冠军宝座,则要看它下一步的产品策略了。作为一款新配备的发动机,初期它的产能应该不至于放到太大的程度,因为它还需要市场头一批的“小白鼠”来帮它做检测。等到这个过程结束了,宝骏再把1.5T的产能彻底放大,并且在终端价格上把文章做足(成熟期,1.5T的制造成本低于1.8L是完全可以的),它的威力说不定还真不可小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宝骏

3.4k
  • 五菱官宣新款MPV命名“星光730”
  • 上汽通用五菱5月全球销量同比增长20.7%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1.5T能否令宝骏560销量反弹?

这么个1.5T,真有这么大能耐么?

喜欢关注“销量江湖榜”的人应该有印象,上汽通用五菱的“神车老二”宝骏560在今年三月份曾一度上冲到月销4万辆+的高峰,直接威胁到“神车老大”哈弗H6的江湖地位。可能是3月份冲的太猛了,就像股票迅速拔高一样,4月之后的宝骏560明显显露出“上攻乏力”的疲态。从3月份的4.2万辆到4月份的2.5万辆,然后再到6月份,宝骏560又滑落到了1.8万辆的水平,而且是明显的逐月下滑态势。面对这个目前唯一能够威胁到哈弗H6的“神车老二”,很多人将希望寄托在刚刚上市的宝骏560 1.5T上。这么个1.5T,真有这么大能耐么?

从产品看,可以视为“加量不加价”

1.5T和1.8L到底谁更适合宝骏560,估计这个问题会存在争议,例如小编身边,就并非所有人都觉得1.5T比1.8L好。

首先要明确一点,从参数来看,1.5T比1.8L强了不止一星半点儿。也就是说如果拼极限加速,1.5T比1.8L更猛是肯定的。然后呢?基于涡增的效率优势,1.5T的油耗反而还要比1.8L更低——参考工信部综合油耗,由7.3L下降到6.8L。

既然性能更好、油耗更低,那么为何会有反对意见呢?这其实还是回到自吸派和涡增派的传统之争。那么我们就来看这台1.5T可能存在的、让自吸派不爽的地方,对于宝骏560这款车的影响有多大。

像宝骏560这样的车,动力的最大诉求是什么?两点。一个是日常驾驶要够用,毕竟谁也不会把它当运动车开——好开、实用才是最关键的,然后油耗要省一点。从好开的角度,日常驾驶时1.5T确实可能不如1.8L,因为它毕竟不是直喷的,峰值扭矩也要2000转才到,所以轻微的迟滞仍不可避免。不过,作为当下开发的涡增发动机,这种迟滞问题已经不会成为重要的制约因素了。再结合经济性优势,1.5T在日常使用的总分数与1.8L打个平手应该没问题。

另一个使用需求就是非城区用车。宝骏560面向的城市并非北上广这样的“堵城”,这也使得它可能存在的迟滞问题不会那么影响心情。相反,在它主攻的二线、三线、四线市场,车主用车环境中,“郊区公路”和“高速公路”的比例是比较高的。例如走亲戚,要从这个镇子到那个镇子,或者出去玩一玩等等,这种中短途“旅行用车”的频率比较高。在这种用车环境下,1.5T的优势就要比1.8L明显很多。例如最常见的超车、尤其是超越大卡车,此时的极限加速力不光影响驾驶心情,也会影响驾驶强度。当然对应车主来说没那么多专业术语,他们只会给出一个简单评价:还是开1.5T的爽!

那么从总量来看,1.5T对于宝骏560肯定算是“加量”了。价格呢?看起来同配置的情况下1.5T要比1.8L贵4000元,但是我们发现,这个差价恰好跟二者对应的购置税差别差不多。所以总价算下来,1.5T和1.8L是几乎等价的。别忘了,1.5T在用车环节的车船税还能省一点呢!

有人说:别扯了,购置税优惠政策马上就要结束了。这会是问题吗?且不说购置税减半这个政策到底何时结束目前并无明确信息,就算真结束了,到时候相信宝骏也会根据市场情况进行相应的终端微调——例如来个“官补”?

从市场看,1.5T也是大势所趋

为什么宝骏560要出1.5T、又为什么要拖到现在才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被市场逼的,同时又反映出它在响应速度上确实有点“迟滞”。

大家可以去看看宝骏560的同价位竞品。虽然有些较真的人仍执着的认为宝骏560这种“面包板悬SUV”与哈佛H6没有可比性,但市场用事实证明确实有很多人在它们二者之间的选择。哈佛H6早已放弃2.0L,目前1.5T是它的绝对主打。哈弗H6的这款1.5T同样没有直喷,同样在低速时羸弱加速力饱受诟病,但它就是成为了中国第一神车的主打动力。你再觉得不合理也没用,市场已经用强大的事实证明了这种组合是对的。

哈弗H6只是最有力的代表之一。虽说另外几个热门品种,例如博越、长安CS75等等并未采用1.5T,但这其实已经可以算是它们的策略失误之一了(即配1.5T的话情况会比现在更好,尤其是对已经明显显出疲态、月销跌破1万辆的CS75而言)。而其他几款次热门品种,例如众泰的众兄弟们、北汽的众兄弟们、比亚迪的众兄弟们,以及东南DX7、同样卖得不错的哈弗H2等等,无不都是用的1.5T。当然,还有最近刚上市、热度正酣的荣威RX5,以及它的姊妹车MG锐腾……

这么多都扎堆1.5T,跟商量好了似的,这是厂家的一种默契吗?其实真正的力量来自市场——这种组合扔到市场里它就是好卖,那不是谁不弄谁“二”吗?

总结:

看到有关宝骏560的评论里有说:“要独悬不要1.5T”就好笑。幸亏上汽通用五菱没这么做,否则宝骏560恐怕还得持续它的下滑态势,什么时候见底都不知道。

毫无疑问,上汽通用五菱花了这么长时间(11年就开始立项了,时间也真够长的)整出的1.5T,竞争力要超过之前的1.8L是肯定的。至于它能否真正帮助宝骏560“企稳反弹”、“重拾升势”,甚至真有朝一日“再创新高”一举拿下冠军宝座,则要看它下一步的产品策略了。作为一款新配备的发动机,初期它的产能应该不至于放到太大的程度,因为它还需要市场头一批的“小白鼠”来帮它做检测。等到这个过程结束了,宝骏再把1.5T的产能彻底放大,并且在终端价格上把文章做足(成熟期,1.5T的制造成本低于1.8L是完全可以的),它的威力说不定还真不可小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