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一车难求,潮流骑行能否激活运动自行车产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一车难求,潮流骑行能否激活运动自行车产业?

骑行作为一种户外生活方式的爆火,带动了沉寂许久的自行车行业。这个细分产业的爆发是可持续的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一白

编辑 | 石一瑛

骑行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北京一家骑行俱乐部的组织者告诉界面新闻:“骑行的新面孔忽然多了起来。往往是一名老骑友带来很多自己的同事或者朋友。”

据了解,在这些骑行新人中,绝大部分人有日常运动健身的需求,只不过因疫情导致以往参与的运动项目或经常去的健身场所暂时无法继续,转而选择户外的骑行,保持运动的习惯和状态。

无论为何出发,一辆公路车必不可少。也因此,骑行作为一种户外生活方式的爆火,带动了沉寂许久的自行车行业。

2022年第二季度,公路车销售量持续走高。据京东618预售数据统计,京东运动的户外装备整体预售订单额同比增长71%。包括自行车、公路车在内的骑行品类是销售情况最好的品类之一,整个骑行品类预售订单额同比增长240%。其中骑行品牌喜德盛旗舰店预售订单额同比增长307%。

随着骑行群体的人数陡增,自行车短期内成了紧俏品。此前的端午节假期恰逢世界自行车日,许多门店竟一车难求。

骑行健身:当户外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骑行原本只是户外健身运动的选择之一,和徒步、长跑、登山等一样,骑行也有自己的圈子,骑行俱乐部、活动组织者、线路、相关APP一个不少。

作为一种户外生活方式的骑行,有相对明确的定义:以公路车为主,在市区或近郊的一些合适路段开展的健身活动。距离少则数十公里,多则上百公里,骑行时间多数在两三个小时以上。

事实上,公路自行车的消费门槛不低:入门车型价位在2000-3000元,5000元以上的车型则是主流消费区间,其中5000-8000元档最为畅销,而10000-15000元价位档的车型最受欢迎。

万元档位的车型,是不少骑友“一步到位”的首选。而这部分车型又因原本库存有限、新车产能不足等因素,导致北京多家门店无车可售,一车难求。

在二手平台,可以看到不少需求迫切骑友的求购。以至于出现了某些“网红款”、“必入款”二手车价格高于新车价格的情况。此前买的车,骑了几个月,还能加价卖出去,并不是一个玩笑。

当某一项运动成为潮流生活方式,又不断有人分享骑行的乐趣和健身效果,那么被带火的就不止户外骑行,事实上,居家骑行也跟着火了。

疫情时代,居家健身本就是主流健身方式。但除了徒手锻炼,若想要借助器材,相比于跑步机、划船机,动感单车占地面积更小,对于使用空间的要求也更灵活。

据京东618预售数据显示,家庭健身器材整体预售订单额同比增长超过100%,其中动感单车品类预售订单额同比增长174%。

而在618天猫和京东两大平台的动感单车类目,Keep销量均排名第一。其中某款热销车型,开售1小时销售额已超过去年6月1日全天,4小时天猫销售超5500台,销售额突破620万。

需求爆发:小众运动自行车品牌崛起

事实上,无论是户外、还是居家,希望通过骑行达到健身目的的部分受众,其增长只是以往的潜在群体更多地转化为现实参与者。

但真正让骑行火出圈的,是这半年来疫情影响之下,人们出行方式的改变。

疫情防控体系下,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一部分或甩站或停运,京沪这样的大城市出行不如以往那么便捷。不少受访者表示,考虑到搭乘的交通工具尽可能在室外非封闭空间,又要减少人员密集接触,骑车通勤都是不二的选择。加之低碳环保,能适度锻炼身体。

界面新闻从北京几家自行车门店了解到,近两个月购买自行车用来通勤代步的消费者明显增多。销售人员表示,“最普通的这类车款销量增幅最为明显,大概比去年同期增长超两成。”

这部分消费群体对于车辆的类型和性能并没有极致的要求,他们更看重实用和性价比,1000-3000价位段为主力车型。骑行距离通常在90分钟以内可达的路程,上下班通勤的同时,下班后或者休息日偶尔也可用来户外运动健身。

正是这部分群体人数激增,带来了城市骑行基础人口的扩大,构成了市区、郊区骑行皆繁荣的独特景象。

而在健身和通勤之外,和任何一项运动生活方式的走红一样,潮流、社交是俘获年轻人的“利器”。一款被称为“小布”的折叠自行车意外走红,成了年轻人时尚生活里的潮流单品。

“小布”是英国最知名的折叠单车品牌Brompton,在小红书app上搜索相关词条,有两万多条笔记。起初年轻人只是在社交网络上分享城市慢生活的一种状态:骑着Brompton到街角的咖啡店,折上Brompton跟朋友吃顿下午茶。

逐渐,Brompton凭借丰富的配色、巧妙的折叠方式和独特的停车造型,成为了潮流必选单品。就像穿搭、球鞋、配饰、背包、眼镜那些潮品一样,潮人的分享构图里突然不能缺少“小布”。

由于该品牌坚持采用手工铜焊方式链接车架,产能十分有限。再加上进口、国际运输等不菲成本,Brompton在国内仍属稀缺货源,入门款的到手价格在15000元以上,一些特殊配色,或者纪念版、限量版等,由于数量稀少,价格更是成倍增长。

此外,Brompton还有第三方提供的丰富改装件和配搭件,更迎合了年轻人表达自我、凸显个性的心理。

小布火爆的背后,是年轻人对于“骑行+”这样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追求。而“RE而意”则将“骑行+”这一理念进一步细化。

“RE而意”将自己定义为自行车主题的生活方式品牌。2018年在北京开设第一家店,2021年将门店开到了上海——零售店铺里,售卖咖啡、餐饮,也经营自行车、服装、杂货、鲜花等品类,简单理解,就是骑行所能触及的方方面面。

事实上,无论骑行、飞盘还是露营,如果把它们理解成广义的生活方式,三者相互融合——都是人们享受户外生活和渴望拥抱自然的表达。

骑行圈很早就有一种“4+2”的玩法,即四个轮子加两个轮子,自驾出行的时候带上自行车。到达郊区或更远的地方,特别是一些有经典骑行线路的地方,停下汽车,感受在自然环境里骑行的乐趣。

买自行车难,但老牌车厂没有舞台

显然,不同骑行群体有不同的需求,而且需求几乎覆盖了自行车从低端到中端的整条产品线。但自行车生产厂商和销售渠道并没有因骑行火爆而赚得盆满钵满,主要原因就是产能不足。

据中国自行车协会提供的一组数据:2021年1月至6月,自行车规模以上企业产量2518.7万辆,同比增长19.7%;企业营业收入357.1亿元,同比增长45.4%;实现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77.0%。自行车行业营收、利润均保持两位数增长,行业利润率进一步提高,已达3.82%。

但受疫情影响,部分自行车零件厂被迫停工或减产,一些高端零部件交货期已延长至一年有余,零部件供应问题进一步加剧了从去年开始的高档自行车短缺。目前,产能供不应求的情况,导致全球主要整车厂正考虑重组供应链。

疫情带来的影响在今年上半年加剧。国内自行车整车生产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天津等地区,而这些地方均不同程度遭疫情影响停工停产,产能缺口进一步加大。

中国自行车协会提供的另一组数据分析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自行车行业上游原材料价格同比上涨超过10%,包括自行车在内的耐用消费品出厂价仅同比上涨0.7%,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受国内外经济大环境影响,自行车生产有所放缓,产量、营业收入、利润与往年同期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叠加疫情影响物流运输、出口不确定性增大等困难,行业运行面临下行压力。

图片来源:禧玛诺官方微博

比如,运动自行车核心部件变速器几乎被日企禧玛诺(Shimano)垄断,市场份额高达70-80%。禧玛诺全球的工厂也无法摆脱疫情的影响,比如禧玛诺在中国的工厂就位于江苏昆山,也是此轮疫情波及的地区。

再加上全球运输等多个环节,禧玛诺套件一直供不应求。目前,禧玛诺部分高端零部件的订单交付已延长到一年以后。可见,自行车的供需不平衡短期内很难彻底缓解。

令人遗憾的是,面对重新焕发活力、潜力如此巨大的自行车市场,三大老牌车厂却显得力不从心。

在1970年代“三转一响”仍是结婚标配的时候,飞鸽、永久、凤凰绝对算得上那个年代的国潮品牌。但此后逐渐衰落,其中凤凰和飞鸽还因为给共享单车ofo代工,遭遇几千万欠款的窘境。

如今,三大国产品牌更多只能覆盖低端市场和童车市场,在品牌竞争力方面,远不及捷安特、美利达以及一些欧美品牌和国产小众品牌。

永久此前推出了永久C子品牌,主打复古、多彩和潮流等元素。但仍然没能在消费者中产生足够影响力,只能看做品牌转身的一次努力尝试。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一车难求,潮流骑行能否激活运动自行车产业?

骑行作为一种户外生活方式的爆火,带动了沉寂许久的自行车行业。这个细分产业的爆发是可持续的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一白

编辑 | 石一瑛

骑行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北京一家骑行俱乐部的组织者告诉界面新闻:“骑行的新面孔忽然多了起来。往往是一名老骑友带来很多自己的同事或者朋友。”

据了解,在这些骑行新人中,绝大部分人有日常运动健身的需求,只不过因疫情导致以往参与的运动项目或经常去的健身场所暂时无法继续,转而选择户外的骑行,保持运动的习惯和状态。

无论为何出发,一辆公路车必不可少。也因此,骑行作为一种户外生活方式的爆火,带动了沉寂许久的自行车行业。

2022年第二季度,公路车销售量持续走高。据京东618预售数据统计,京东运动的户外装备整体预售订单额同比增长71%。包括自行车、公路车在内的骑行品类是销售情况最好的品类之一,整个骑行品类预售订单额同比增长240%。其中骑行品牌喜德盛旗舰店预售订单额同比增长307%。

随着骑行群体的人数陡增,自行车短期内成了紧俏品。此前的端午节假期恰逢世界自行车日,许多门店竟一车难求。

骑行健身:当户外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骑行原本只是户外健身运动的选择之一,和徒步、长跑、登山等一样,骑行也有自己的圈子,骑行俱乐部、活动组织者、线路、相关APP一个不少。

作为一种户外生活方式的骑行,有相对明确的定义:以公路车为主,在市区或近郊的一些合适路段开展的健身活动。距离少则数十公里,多则上百公里,骑行时间多数在两三个小时以上。

事实上,公路自行车的消费门槛不低:入门车型价位在2000-3000元,5000元以上的车型则是主流消费区间,其中5000-8000元档最为畅销,而10000-15000元价位档的车型最受欢迎。

万元档位的车型,是不少骑友“一步到位”的首选。而这部分车型又因原本库存有限、新车产能不足等因素,导致北京多家门店无车可售,一车难求。

在二手平台,可以看到不少需求迫切骑友的求购。以至于出现了某些“网红款”、“必入款”二手车价格高于新车价格的情况。此前买的车,骑了几个月,还能加价卖出去,并不是一个玩笑。

当某一项运动成为潮流生活方式,又不断有人分享骑行的乐趣和健身效果,那么被带火的就不止户外骑行,事实上,居家骑行也跟着火了。

疫情时代,居家健身本就是主流健身方式。但除了徒手锻炼,若想要借助器材,相比于跑步机、划船机,动感单车占地面积更小,对于使用空间的要求也更灵活。

据京东618预售数据显示,家庭健身器材整体预售订单额同比增长超过100%,其中动感单车品类预售订单额同比增长174%。

而在618天猫和京东两大平台的动感单车类目,Keep销量均排名第一。其中某款热销车型,开售1小时销售额已超过去年6月1日全天,4小时天猫销售超5500台,销售额突破620万。

需求爆发:小众运动自行车品牌崛起

事实上,无论是户外、还是居家,希望通过骑行达到健身目的的部分受众,其增长只是以往的潜在群体更多地转化为现实参与者。

但真正让骑行火出圈的,是这半年来疫情影响之下,人们出行方式的改变。

疫情防控体系下,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一部分或甩站或停运,京沪这样的大城市出行不如以往那么便捷。不少受访者表示,考虑到搭乘的交通工具尽可能在室外非封闭空间,又要减少人员密集接触,骑车通勤都是不二的选择。加之低碳环保,能适度锻炼身体。

界面新闻从北京几家自行车门店了解到,近两个月购买自行车用来通勤代步的消费者明显增多。销售人员表示,“最普通的这类车款销量增幅最为明显,大概比去年同期增长超两成。”

这部分消费群体对于车辆的类型和性能并没有极致的要求,他们更看重实用和性价比,1000-3000价位段为主力车型。骑行距离通常在90分钟以内可达的路程,上下班通勤的同时,下班后或者休息日偶尔也可用来户外运动健身。

正是这部分群体人数激增,带来了城市骑行基础人口的扩大,构成了市区、郊区骑行皆繁荣的独特景象。

而在健身和通勤之外,和任何一项运动生活方式的走红一样,潮流、社交是俘获年轻人的“利器”。一款被称为“小布”的折叠自行车意外走红,成了年轻人时尚生活里的潮流单品。

“小布”是英国最知名的折叠单车品牌Brompton,在小红书app上搜索相关词条,有两万多条笔记。起初年轻人只是在社交网络上分享城市慢生活的一种状态:骑着Brompton到街角的咖啡店,折上Brompton跟朋友吃顿下午茶。

逐渐,Brompton凭借丰富的配色、巧妙的折叠方式和独特的停车造型,成为了潮流必选单品。就像穿搭、球鞋、配饰、背包、眼镜那些潮品一样,潮人的分享构图里突然不能缺少“小布”。

由于该品牌坚持采用手工铜焊方式链接车架,产能十分有限。再加上进口、国际运输等不菲成本,Brompton在国内仍属稀缺货源,入门款的到手价格在15000元以上,一些特殊配色,或者纪念版、限量版等,由于数量稀少,价格更是成倍增长。

此外,Brompton还有第三方提供的丰富改装件和配搭件,更迎合了年轻人表达自我、凸显个性的心理。

小布火爆的背后,是年轻人对于“骑行+”这样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追求。而“RE而意”则将“骑行+”这一理念进一步细化。

“RE而意”将自己定义为自行车主题的生活方式品牌。2018年在北京开设第一家店,2021年将门店开到了上海——零售店铺里,售卖咖啡、餐饮,也经营自行车、服装、杂货、鲜花等品类,简单理解,就是骑行所能触及的方方面面。

事实上,无论骑行、飞盘还是露营,如果把它们理解成广义的生活方式,三者相互融合——都是人们享受户外生活和渴望拥抱自然的表达。

骑行圈很早就有一种“4+2”的玩法,即四个轮子加两个轮子,自驾出行的时候带上自行车。到达郊区或更远的地方,特别是一些有经典骑行线路的地方,停下汽车,感受在自然环境里骑行的乐趣。

买自行车难,但老牌车厂没有舞台

显然,不同骑行群体有不同的需求,而且需求几乎覆盖了自行车从低端到中端的整条产品线。但自行车生产厂商和销售渠道并没有因骑行火爆而赚得盆满钵满,主要原因就是产能不足。

据中国自行车协会提供的一组数据:2021年1月至6月,自行车规模以上企业产量2518.7万辆,同比增长19.7%;企业营业收入357.1亿元,同比增长45.4%;实现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77.0%。自行车行业营收、利润均保持两位数增长,行业利润率进一步提高,已达3.82%。

但受疫情影响,部分自行车零件厂被迫停工或减产,一些高端零部件交货期已延长至一年有余,零部件供应问题进一步加剧了从去年开始的高档自行车短缺。目前,产能供不应求的情况,导致全球主要整车厂正考虑重组供应链。

疫情带来的影响在今年上半年加剧。国内自行车整车生产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天津等地区,而这些地方均不同程度遭疫情影响停工停产,产能缺口进一步加大。

中国自行车协会提供的另一组数据分析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自行车行业上游原材料价格同比上涨超过10%,包括自行车在内的耐用消费品出厂价仅同比上涨0.7%,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受国内外经济大环境影响,自行车生产有所放缓,产量、营业收入、利润与往年同期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叠加疫情影响物流运输、出口不确定性增大等困难,行业运行面临下行压力。

图片来源:禧玛诺官方微博

比如,运动自行车核心部件变速器几乎被日企禧玛诺(Shimano)垄断,市场份额高达70-80%。禧玛诺全球的工厂也无法摆脱疫情的影响,比如禧玛诺在中国的工厂就位于江苏昆山,也是此轮疫情波及的地区。

再加上全球运输等多个环节,禧玛诺套件一直供不应求。目前,禧玛诺部分高端零部件的订单交付已延长到一年以后。可见,自行车的供需不平衡短期内很难彻底缓解。

令人遗憾的是,面对重新焕发活力、潜力如此巨大的自行车市场,三大老牌车厂却显得力不从心。

在1970年代“三转一响”仍是结婚标配的时候,飞鸽、永久、凤凰绝对算得上那个年代的国潮品牌。但此后逐渐衰落,其中凤凰和飞鸽还因为给共享单车ofo代工,遭遇几千万欠款的窘境。

如今,三大国产品牌更多只能覆盖低端市场和童车市场,在品牌竞争力方面,远不及捷安特、美利达以及一些欧美品牌和国产小众品牌。

永久此前推出了永久C子品牌,主打复古、多彩和潮流等元素。但仍然没能在消费者中产生足够影响力,只能看做品牌转身的一次努力尝试。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