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体验报告】耐克新开的篮球训练课程适合女生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体验报告】耐克新开的篮球训练课程适合女生吗?

篮球场上,女性可以不做看客。

都说对于体育消费品行业来说,女性消费力已经成为了这两年的绝对重头。各大体育品牌也都极其重视女性客户,各类重点产品线、定制产品层出不穷。作为世界体育消费品牌的头牌,相比于简单的产品销量,耐克现如今已经更进一步,极其重视消费后端,即各类训练课程——通过这些训练项目带来的运动习惯,才是真正巨大的消费潜力。

7月初,耐克升级版的Nike+推出,全面升级了NTC的训练内容,到了7月中旬,伴着和中国男女篮牵手20年的纪念,耐克又首次在中国推出了篮球训练课程,和此前的训练项目一样,篮球训练也将从大城市开始,逐步铺开。那么问题来了,耐克这新开的训练课程适合女生吗?

篮球更多地被认为是一项男性的运动,NBA的观赏性和影响力已经毋庸置疑,相比之下,无论是WNBA相较于NBA、还是WCBA相较于CBA,影响力确实无法比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女性不能参与篮球运动,事实上篮球运动对于女性同样大有益处,问题是女性能否科学地参与这项运动,找到其中乐趣。

耐克在北京举办的这首场篮球训练课可谓下足功夫,负责整堂训练课的“主教练”James Scott曾经训练过包括杜兰特在内的耐克旗下多位球星。而且,这位主教练早早给参训学员打好预防针:“对我来说,训练都是一样的,从小孩、到青少年,再到成年人,乃至MVP级别的球员,要求都是一样苛刻。”

专业的教练团队,左二(黑色T-SHIRT)为本次训练的主教练James Scott。

这堂90分钟的训练课,对于没有日常运动习惯的人来说根本不可能完成,训练课中不少男生都出现疲劳、抽筋的现象。从这个角度来说,女性倒未必坚持不了,一方面混合对抗中女生的体力付出没有那么大,另一方面耐力其实是女性的优势所在。

真正的难点还是结合球。简单的运球、传球、跑位和投篮等对于有一定球类运动基础的人来说都不成问题。但是,胯下运球,交叉步(crossover)运球对于男学员来说都不容易完成,女学员要能做完整动作的可能性实在微乎其微。

相比之下,之后的绕障碍运球上篮、传球跑位后接球投篮,就显得简单很多了,完成基本没有问题,当然完成质量还是存在偏差——在这些训练中,女学员真正需要克服的困难是体力消耗之后投篮的力量控制,此时,正常情况下的大部分出手容易力量不足,而一旦全身发力投篮准度又会出现偏差,球磕在篮脖子上的情况较多。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找准打板点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由于这堂训练课男女混搭,使得课程最后的四对四半场攻防和五对五模拟赛对女性学员来说相对尴尬。更多能做的也就是跑位和空位投篮。

从完成度上来看,90分钟的训练课女生完全可以坚持完成,并且课程的专业性保证了课后放松、恢复等项目也能极大地缓解身体疲劳。而且,结合球的运动,排汗效果极佳的同时,不会存在枯燥无聊等问题。但是,男女混搭训练,确实让对抗性训练对女生来说相对鸡肋。也正因为如此,耐克考虑单独给女性开设篮球训练课听上去很有吸引力。

装备方面,女式篮球鞋的选择自然不如男式种类繁多,尺码选择也不如男式齐全。在美国,不少打篮球的女生会选择相应尺码的童鞋,其中尤以AJ系列因其时尚美观很受女生欢迎,比如全白的AJ12就是一双女生穿着都很好看的球鞋,即使不打球时穿着,也颇有时尚感。

不过,球衣的选择就是一个大问题了,目前市面上的男式篮球服、球裤以宽松的款式为主,对于女生来说,实在难言美观,无法像跑步、健身时穿着的紧身裤、运动Bra等展现女性身材。三大球项目中,足球和篮球的女式装备和男式基本相同,倒是女排的运动服近几年开始和男排完全区分,或紧身、或连体、或紧身超短运动裤的尝试,虽然也有争议,但也是带来了不少颇有设计感的作品。而女式篮球服装这一块空白市场,也许正是对各大运动品牌设计师们的考验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耐克

3.9k
  • TOPBRAND | Wonderskin获融资;青岛啤酒拟收购即墨黄酒;Aesop中国首店关闭;NIKE任命新品牌总裁
  • 耐克坚定“重塑”之路,找回不可复制的品牌叙事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体验报告】耐克新开的篮球训练课程适合女生吗?

篮球场上,女性可以不做看客。

都说对于体育消费品行业来说,女性消费力已经成为了这两年的绝对重头。各大体育品牌也都极其重视女性客户,各类重点产品线、定制产品层出不穷。作为世界体育消费品牌的头牌,相比于简单的产品销量,耐克现如今已经更进一步,极其重视消费后端,即各类训练课程——通过这些训练项目带来的运动习惯,才是真正巨大的消费潜力。

7月初,耐克升级版的Nike+推出,全面升级了NTC的训练内容,到了7月中旬,伴着和中国男女篮牵手20年的纪念,耐克又首次在中国推出了篮球训练课程,和此前的训练项目一样,篮球训练也将从大城市开始,逐步铺开。那么问题来了,耐克这新开的训练课程适合女生吗?

篮球更多地被认为是一项男性的运动,NBA的观赏性和影响力已经毋庸置疑,相比之下,无论是WNBA相较于NBA、还是WCBA相较于CBA,影响力确实无法比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女性不能参与篮球运动,事实上篮球运动对于女性同样大有益处,问题是女性能否科学地参与这项运动,找到其中乐趣。

耐克在北京举办的这首场篮球训练课可谓下足功夫,负责整堂训练课的“主教练”James Scott曾经训练过包括杜兰特在内的耐克旗下多位球星。而且,这位主教练早早给参训学员打好预防针:“对我来说,训练都是一样的,从小孩、到青少年,再到成年人,乃至MVP级别的球员,要求都是一样苛刻。”

专业的教练团队,左二(黑色T-SHIRT)为本次训练的主教练James Scott。

这堂90分钟的训练课,对于没有日常运动习惯的人来说根本不可能完成,训练课中不少男生都出现疲劳、抽筋的现象。从这个角度来说,女性倒未必坚持不了,一方面混合对抗中女生的体力付出没有那么大,另一方面耐力其实是女性的优势所在。

真正的难点还是结合球。简单的运球、传球、跑位和投篮等对于有一定球类运动基础的人来说都不成问题。但是,胯下运球,交叉步(crossover)运球对于男学员来说都不容易完成,女学员要能做完整动作的可能性实在微乎其微。

相比之下,之后的绕障碍运球上篮、传球跑位后接球投篮,就显得简单很多了,完成基本没有问题,当然完成质量还是存在偏差——在这些训练中,女学员真正需要克服的困难是体力消耗之后投篮的力量控制,此时,正常情况下的大部分出手容易力量不足,而一旦全身发力投篮准度又会出现偏差,球磕在篮脖子上的情况较多。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找准打板点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由于这堂训练课男女混搭,使得课程最后的四对四半场攻防和五对五模拟赛对女性学员来说相对尴尬。更多能做的也就是跑位和空位投篮。

从完成度上来看,90分钟的训练课女生完全可以坚持完成,并且课程的专业性保证了课后放松、恢复等项目也能极大地缓解身体疲劳。而且,结合球的运动,排汗效果极佳的同时,不会存在枯燥无聊等问题。但是,男女混搭训练,确实让对抗性训练对女生来说相对鸡肋。也正因为如此,耐克考虑单独给女性开设篮球训练课听上去很有吸引力。

装备方面,女式篮球鞋的选择自然不如男式种类繁多,尺码选择也不如男式齐全。在美国,不少打篮球的女生会选择相应尺码的童鞋,其中尤以AJ系列因其时尚美观很受女生欢迎,比如全白的AJ12就是一双女生穿着都很好看的球鞋,即使不打球时穿着,也颇有时尚感。

不过,球衣的选择就是一个大问题了,目前市面上的男式篮球服、球裤以宽松的款式为主,对于女生来说,实在难言美观,无法像跑步、健身时穿着的紧身裤、运动Bra等展现女性身材。三大球项目中,足球和篮球的女式装备和男式基本相同,倒是女排的运动服近几年开始和男排完全区分,或紧身、或连体、或紧身超短运动裤的尝试,虽然也有争议,但也是带来了不少颇有设计感的作品。而女式篮球服装这一块空白市场,也许正是对各大运动品牌设计师们的考验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