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乔羽的童心与爱国心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乔羽的童心与爱国心

在《我的祖国》里,我们看到了乔羽的爱国心;在《让我们荡起双桨》中,我们又感受到了他的童心。

记者 | 尹清露

编辑 | 姜妍

著名词作家、剧作家乔羽于6月19日晚在京逝世,享年95岁。

乔羽创作过1000多首歌词,其中有许多歌颂爱国之情的作品,像是《我的祖国》《难忘今宵》,也有充满童真童趣,创造了几代人童年记忆的歌曲,比如1955年少儿电影《祖国的花朵》主题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以及2003年播出的动画片《哪吒传奇》的片尾曲《少年英雄小哪吒》。

乔羽的故乡在山东省济宁市,他于1927年11月16日出生。1946年,因为成绩优异,乔羽被一位共产党地下工作者引荐,考入北方大学艺术学院学习。乔羽的青年时期正赶上抗日战争的内忧外患之际,他在当时听得最多的是聂耳、冼星海作曲,田汉作词的歌,他认为,这些歌曲滋养了自己的精神生活,也成为了一生的创作动力。

界面文化整理了乔羽四首很具代表性作品的灵感来源,让我们在回忆中缅怀这位词作者。

《我的祖国》:歌词中的大河是每个人心中家门口的那条河流

在乔羽的词作中,流传最广的也正是祖国颂歌系列。1956年,乔羽正在闽西一带为电影文学剧本《红孩子》搜集素材,突然接到来自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沙蒙的电报,邀请他为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作词,在冥思苦想数日之后,某天他看到一群孩子正嬉笑着在雨后的水沟里玩草船,这让他回忆起紧邻家乡济宁的大运河,他决定不去歌唱惨烈战争中的英雄赞歌,而是写下了“一条大河波浪宽”的句子,这正是传唱广泛的《我的祖国》的第一句歌词。乔羽曾说过,歌词中的大河就是每个人心中家门口的那条河流,它跟人一辈子的喜怒哀乐都有关系,写成大河,就会让人感到亲切。

《人说山西好风光》:汾阳地秧歌是创作灵感

上世纪五十年代也是乔羽创作的起步阶段,对他来说这也是一个心情极其愉快的美好时光,乔羽在这段时期创作了大量作品,比如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主题曲 《人说山西好风光》 :“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这首带着浓郁乡土气息的作品,曲作者张棣昌是一位印尼归国华侨,当年他和乔羽两个人一路从太原出发,沿着汾河两岸采风,当地民歌尤其是汾阳地秧歌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

除了电影歌曲,1957年发表的《祖国颂》也十分深入人心,曾被长期作为外交场合的迎宾曲目之一。

《让我们荡起双桨》:在北海公园看孩子们划船

乔羽善于从记忆中调度情感,以一颗童心观察世界。在27岁时,他已经发表了《果园姐妹》《龙潭的故事》等儿童题材的剧作,这也让电影《祖国的花朵》导演严恭认为他是创作主题曲的不二人选。为了寻找灵感,他和热恋女友佟琦(后来成为了他的妻子)去了北海公园,看着孩子们在倒映着美丽白塔的水面上划船而过,这让他写出了我们耳熟能详的《让我们荡起双桨》。

《思念》:从细微之处、表达个人感受

文革结束后,乔羽称自己的创作轨迹从“宏观”走向了“微观”,他开始书写人们精神世界中的细微之处、表达个人感受。1988年,他提笔写出的通俗歌曲《思念》歌颂了友谊,那句“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正来源于此。乔羽认为,“与年轻人在一起,大脑也是格外的灵通,没人会相信这首歌是个老头子写的。” 或许更令人惊讶的是,不少90后童年回忆中《少年英雄小哪吒》中的“是他是他就是他,我们的朋友小哪吒”也出自乔羽之手。

在时间跨度长达70年的创作生涯中,乔羽一直保持着鲜活的创造力,鉴于他的卓越贡献,国家授予乔羽“终身不退休的艺术家”称号。相信在乔羽去世之后,他创作的歌曲会留在人们心中,继续传唱下去。

参考资料:

经济日报之十《乔羽家门口的 “一条大河”》 

https://www.sohu.com/a/365218761_351130

孟丽 《乔羽歌词艺术微探》

周长行 《“大国词人”乔羽》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乔羽的童心与爱国心

在《我的祖国》里,我们看到了乔羽的爱国心;在《让我们荡起双桨》中,我们又感受到了他的童心。

记者 | 尹清露

编辑 | 姜妍

著名词作家、剧作家乔羽于6月19日晚在京逝世,享年95岁。

乔羽创作过1000多首歌词,其中有许多歌颂爱国之情的作品,像是《我的祖国》《难忘今宵》,也有充满童真童趣,创造了几代人童年记忆的歌曲,比如1955年少儿电影《祖国的花朵》主题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以及2003年播出的动画片《哪吒传奇》的片尾曲《少年英雄小哪吒》。

乔羽的故乡在山东省济宁市,他于1927年11月16日出生。1946年,因为成绩优异,乔羽被一位共产党地下工作者引荐,考入北方大学艺术学院学习。乔羽的青年时期正赶上抗日战争的内忧外患之际,他在当时听得最多的是聂耳、冼星海作曲,田汉作词的歌,他认为,这些歌曲滋养了自己的精神生活,也成为了一生的创作动力。

界面文化整理了乔羽四首很具代表性作品的灵感来源,让我们在回忆中缅怀这位词作者。

《我的祖国》:歌词中的大河是每个人心中家门口的那条河流

在乔羽的词作中,流传最广的也正是祖国颂歌系列。1956年,乔羽正在闽西一带为电影文学剧本《红孩子》搜集素材,突然接到来自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沙蒙的电报,邀请他为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作词,在冥思苦想数日之后,某天他看到一群孩子正嬉笑着在雨后的水沟里玩草船,这让他回忆起紧邻家乡济宁的大运河,他决定不去歌唱惨烈战争中的英雄赞歌,而是写下了“一条大河波浪宽”的句子,这正是传唱广泛的《我的祖国》的第一句歌词。乔羽曾说过,歌词中的大河就是每个人心中家门口的那条河流,它跟人一辈子的喜怒哀乐都有关系,写成大河,就会让人感到亲切。

《人说山西好风光》:汾阳地秧歌是创作灵感

上世纪五十年代也是乔羽创作的起步阶段,对他来说这也是一个心情极其愉快的美好时光,乔羽在这段时期创作了大量作品,比如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主题曲 《人说山西好风光》 :“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这首带着浓郁乡土气息的作品,曲作者张棣昌是一位印尼归国华侨,当年他和乔羽两个人一路从太原出发,沿着汾河两岸采风,当地民歌尤其是汾阳地秧歌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

除了电影歌曲,1957年发表的《祖国颂》也十分深入人心,曾被长期作为外交场合的迎宾曲目之一。

《让我们荡起双桨》:在北海公园看孩子们划船

乔羽善于从记忆中调度情感,以一颗童心观察世界。在27岁时,他已经发表了《果园姐妹》《龙潭的故事》等儿童题材的剧作,这也让电影《祖国的花朵》导演严恭认为他是创作主题曲的不二人选。为了寻找灵感,他和热恋女友佟琦(后来成为了他的妻子)去了北海公园,看着孩子们在倒映着美丽白塔的水面上划船而过,这让他写出了我们耳熟能详的《让我们荡起双桨》。

《思念》:从细微之处、表达个人感受

文革结束后,乔羽称自己的创作轨迹从“宏观”走向了“微观”,他开始书写人们精神世界中的细微之处、表达个人感受。1988年,他提笔写出的通俗歌曲《思念》歌颂了友谊,那句“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正来源于此。乔羽认为,“与年轻人在一起,大脑也是格外的灵通,没人会相信这首歌是个老头子写的。” 或许更令人惊讶的是,不少90后童年回忆中《少年英雄小哪吒》中的“是他是他就是他,我们的朋友小哪吒”也出自乔羽之手。

在时间跨度长达70年的创作生涯中,乔羽一直保持着鲜活的创造力,鉴于他的卓越贡献,国家授予乔羽“终身不退休的艺术家”称号。相信在乔羽去世之后,他创作的歌曲会留在人们心中,继续传唱下去。

参考资料:

经济日报之十《乔羽家门口的 “一条大河”》 

https://www.sohu.com/a/365218761_351130

孟丽 《乔羽歌词艺术微探》

周长行 《“大国词人”乔羽》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