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想知道30年后的人类如何吃肉吗?这里有答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想知道30年后的人类如何吃肉吗?这里有答案

不管是你是肉食爱好者、食素主义者、还是有宗教信仰的人,都能在未来的“肉类食品”里,找到自己所钟爱的食物。

谈到肉,你能想到什么?鸡肉、鸭肉、牛肉、鱼肉,还有自带敏感话题的狗肉。人类自史前时代就开始猎杀动物,以其肉质为食物来源。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我们每年需要宰杀大约650亿头家畜,而需要耗费大量饲料、土地、淡水来养殖动物。

未来的人类真的会沉迷于肉类食品里不可自拔,从而变成嗜肉如命的大胖子?亦或者科学家的新发明能对我们的食物进行革新,让肉从此好吃又健康?

这段时间,Anna 和 Madelaine Berlis在荷兰策划了一个未来肉的展览,向对未来好奇的我们展示了未来人类消费肉类的可能性。策划者希望未来的肉类食品不再仅仅局限于我们现在所接触到的肉类品种,而是有更多元化的选择,这些多元选择又可以提供给我们更多空间来进行思考和讨论肉作为食品的未来。

不管是你是肉食爱好者、食素主义者、还是有宗教信仰的人,都能在未来的“肉类食品”里,找到自己所钟爱的食物。

1 ▍ 实验室肉 / 人造肉 Lab Meat

世界上第一个人造肉的汉堡包是由荷兰马斯赫里斯特大学的教授Market Post 和他的团队在2013年研发出来。他们在去年接收采访时表示,希望人造肉能在未来五年内进入市场。

未来的科技也许还能把人造肉和3D打印技术结合起来,不管你需要什么样形状,什么颜色的肉,只要你能想象,都可以私人订制。

你所吃的肉可能生产自某个无名的实验室或者是摩天大楼里的办公室,比起现在,人们可能更少在意他们吃的肉到底来自哪里,反正好吃就行了,对吧?

2 ▍ 少肉 / 本地肉 Less&Local

在未来,人们可能会更倾向于吃更少的肉,或者是本地的肉。大规模的工业化养殖会逐步减少,转而倾向本地养殖。当地的养殖场、屠宰场和屠夫会供给肉类给各个小镇和城市的社区。本地肉的供应能保证肉的品质和新鲜,同样减少了运输中的环境污染,但缺点就是价格一定会比现在更贵。因为价格因素的影响,人们会买更少的肉类食品。

听起来是不是感觉未来的生活品质还倒退了?其实不是这样的,人们在消费更少肉类的同时,却拥有选择更多其他食品的可能性。城市会更加合理的布局,每家每户都可以在自己的屋顶上或花园里种植各种各样的蔬菜,甚至养鸡。

减少大规模工业化养殖场后,会有更多土地适合种菜和水果。单一种植业变成了过去式,未来的农业技术让农民能更加合理轻松的种植不同种类的蔬果,养殖食草动物。

3 ▍ 不吃肉 No Meat

未来世界里,人类也许会变成理论上的素食主义者。一些人们会吃肉类的替代品,一些吃素的人会从营养补剂里吸收所需要的蛋白质和维他命。例如现在已经发明给素食主义者的牙膏维他命补充剂,素食主义者在刷牙的同时就能吸收维他命。

目前人类种植的大约95%的大豆被当做私聊用于喂养家畜,这样的生产方式浪费了许多耕地面积。人类如果不再吃肉,能把更多耕地还给雨林,维持生态平衡。随着科技的发展,全球农业会包含更多种类的蔬菜水果,肉类代替品的营养也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好吃。

4 ▍ 昆虫肉

现在,大约80%的世界人曾经有过吃昆虫的经历。但是(部分)西方社会对于吃昆虫的饮食习惯还是有一定的心理压力。相比一般的家畜,饲养昆虫的碳排放量非常低。而且可以食用的昆虫多达2000多种,相比起单一的肉类,吃昆虫的选择能真正做到吃3年不重样。

吃昆虫同样可以保护我们的雨林,在不砍伐植物的情况下,人类可以在雨林养殖可食用的昆虫。而且昆虫的适应能力超强,能在很多极端环境下生长,比起脆弱的普通家畜,简直太好养了。同样的,也可以在家里自己养殖昆虫,它们对养殖的面积和环境都没有太多要求。如果每家每户都养殖可食用昆虫,那么大多数家庭对肉类的需求就可以用自己养殖的昆虫替代了。

最初的昆虫食品可能是粉末或膏状的,但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也许会越来越适应并且爱上这样的美味。

5 ▍ 保持现状

试想如果我们的肉类生产行业保持现状的话,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雨林被砍伐,雨林用地将会改为耕地,用来种植植被供家畜食用。大型巨头肉类公司将会以不可持续发展的方式生产,直到环境破坏殆尽。

蔬果和肉类会生长在你看不见的农场里,人和食物的关系将会越来越遥远。更多的超级城市将会出现,更多的人搬入城市而放弃居住在农村。离开城市以后的人们,所看到的将会是一片又一片的耕地。

Anna 和 Madelaine Berlis 希望看完这个项目的你,也能选择一项你最想尝试的肉类。肉类食品的未来还有着无限的可能性,但每一种可能性都基于我们每个人的选择。你的选择对于你的胃、你的健康、甚至人类的发展都很重要。那未来的你会选择哪一种“肉”呢?来投个票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想知道30年后的人类如何吃肉吗?这里有答案

不管是你是肉食爱好者、食素主义者、还是有宗教信仰的人,都能在未来的“肉类食品”里,找到自己所钟爱的食物。

谈到肉,你能想到什么?鸡肉、鸭肉、牛肉、鱼肉,还有自带敏感话题的狗肉。人类自史前时代就开始猎杀动物,以其肉质为食物来源。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我们每年需要宰杀大约650亿头家畜,而需要耗费大量饲料、土地、淡水来养殖动物。

未来的人类真的会沉迷于肉类食品里不可自拔,从而变成嗜肉如命的大胖子?亦或者科学家的新发明能对我们的食物进行革新,让肉从此好吃又健康?

这段时间,Anna 和 Madelaine Berlis在荷兰策划了一个未来肉的展览,向对未来好奇的我们展示了未来人类消费肉类的可能性。策划者希望未来的肉类食品不再仅仅局限于我们现在所接触到的肉类品种,而是有更多元化的选择,这些多元选择又可以提供给我们更多空间来进行思考和讨论肉作为食品的未来。

不管是你是肉食爱好者、食素主义者、还是有宗教信仰的人,都能在未来的“肉类食品”里,找到自己所钟爱的食物。

1 ▍ 实验室肉 / 人造肉 Lab Meat

世界上第一个人造肉的汉堡包是由荷兰马斯赫里斯特大学的教授Market Post 和他的团队在2013年研发出来。他们在去年接收采访时表示,希望人造肉能在未来五年内进入市场。

未来的科技也许还能把人造肉和3D打印技术结合起来,不管你需要什么样形状,什么颜色的肉,只要你能想象,都可以私人订制。

你所吃的肉可能生产自某个无名的实验室或者是摩天大楼里的办公室,比起现在,人们可能更少在意他们吃的肉到底来自哪里,反正好吃就行了,对吧?

2 ▍ 少肉 / 本地肉 Less&Local

在未来,人们可能会更倾向于吃更少的肉,或者是本地的肉。大规模的工业化养殖会逐步减少,转而倾向本地养殖。当地的养殖场、屠宰场和屠夫会供给肉类给各个小镇和城市的社区。本地肉的供应能保证肉的品质和新鲜,同样减少了运输中的环境污染,但缺点就是价格一定会比现在更贵。因为价格因素的影响,人们会买更少的肉类食品。

听起来是不是感觉未来的生活品质还倒退了?其实不是这样的,人们在消费更少肉类的同时,却拥有选择更多其他食品的可能性。城市会更加合理的布局,每家每户都可以在自己的屋顶上或花园里种植各种各样的蔬菜,甚至养鸡。

减少大规模工业化养殖场后,会有更多土地适合种菜和水果。单一种植业变成了过去式,未来的农业技术让农民能更加合理轻松的种植不同种类的蔬果,养殖食草动物。

3 ▍ 不吃肉 No Meat

未来世界里,人类也许会变成理论上的素食主义者。一些人们会吃肉类的替代品,一些吃素的人会从营养补剂里吸收所需要的蛋白质和维他命。例如现在已经发明给素食主义者的牙膏维他命补充剂,素食主义者在刷牙的同时就能吸收维他命。

目前人类种植的大约95%的大豆被当做私聊用于喂养家畜,这样的生产方式浪费了许多耕地面积。人类如果不再吃肉,能把更多耕地还给雨林,维持生态平衡。随着科技的发展,全球农业会包含更多种类的蔬菜水果,肉类代替品的营养也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好吃。

4 ▍ 昆虫肉

现在,大约80%的世界人曾经有过吃昆虫的经历。但是(部分)西方社会对于吃昆虫的饮食习惯还是有一定的心理压力。相比一般的家畜,饲养昆虫的碳排放量非常低。而且可以食用的昆虫多达2000多种,相比起单一的肉类,吃昆虫的选择能真正做到吃3年不重样。

吃昆虫同样可以保护我们的雨林,在不砍伐植物的情况下,人类可以在雨林养殖可食用的昆虫。而且昆虫的适应能力超强,能在很多极端环境下生长,比起脆弱的普通家畜,简直太好养了。同样的,也可以在家里自己养殖昆虫,它们对养殖的面积和环境都没有太多要求。如果每家每户都养殖可食用昆虫,那么大多数家庭对肉类的需求就可以用自己养殖的昆虫替代了。

最初的昆虫食品可能是粉末或膏状的,但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也许会越来越适应并且爱上这样的美味。

5 ▍ 保持现状

试想如果我们的肉类生产行业保持现状的话,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雨林被砍伐,雨林用地将会改为耕地,用来种植植被供家畜食用。大型巨头肉类公司将会以不可持续发展的方式生产,直到环境破坏殆尽。

蔬果和肉类会生长在你看不见的农场里,人和食物的关系将会越来越遥远。更多的超级城市将会出现,更多的人搬入城市而放弃居住在农村。离开城市以后的人们,所看到的将会是一片又一片的耕地。

Anna 和 Madelaine Berlis 希望看完这个项目的你,也能选择一项你最想尝试的肉类。肉类食品的未来还有着无限的可能性,但每一种可能性都基于我们每个人的选择。你的选择对于你的胃、你的健康、甚至人类的发展都很重要。那未来的你会选择哪一种“肉”呢?来投个票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