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人性的背面:希特勒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连载1)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人性的背面:希特勒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连载1)

战争狂人希特勒以其曾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巨大破坏,而被成为魔鬼,但真实的希特勒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似乎并没有多少人关心,德国作家福尔克尔从人性的角度切入,以强大的理性力还原了希特勒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作者:福尔克尔.乌尔里希,德国作家

来源:东方出版社授权《首席战略官》连载发布

这个于 1933年 1月 30日入主他所崇拜的帝国缔造者奥托·冯·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住过的帝国总理府的 43岁男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因为希特勒的公开形象后面还隐藏着难以捉摸的个人形象。即使对于他最亲近的亲信来说,希特勒在某些方面也像个谜团。“看不透的斯芬克斯式的人格。”希特勒的首席新闻发言人奥托·迪特里希在回忆录中写道。多年来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党主席的恩斯特·汉夫施丹格尔也承认,他“从来没找到打开这个人灵魂深处的钥匙”,“他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对我来说始终像一本被封印的天书”。1933年后不久成为“元首”最赏识的建筑家的阿尔伯特·施佩尔在 1945年 6月到 7月陶努斯山克兰斯贝格城堡的第一次审讯录供时就说过:“对我而言希特勒本人始终是个充满矛盾和鲜明对立的谜。 ”“我们似乎永远无法理解他身上的某些东西”,前法国大使安德烈·弗兰索瓦·庞塞特 1943年在柏林评论。国务秘书奥托·迈斯纳曾经忠心耿耿地为希特勒工作过,就像他也曾为前任总统艾伯特和兴登堡忠心耿耿工作过一样,他在 1953年写的回忆录中认为:“对这个奇人的本性的判断……将会永远存在争议。即使是他多年的老相识或者眼见他成长变化的人也很难对他下一个确切的评语,因为他是一个自我封闭的孤僻者,只有少数人——也只是偶尔地——能窥见他的内心。”

迄今为止的希特勒传记作者们都顺水推舟地将希特勒个性的深不可测推说成“他在政治之外的生活是一片空白”。但这是一个武断的结论,正如我在希特勒与女人们的关系一章中所阐述的,它没有提到希特勒把政治与私人生活严格分离。如果仔细观察,我们将发现所谓的空白是希特勒有意制造的部分假象,目的是尽可能掩饰他的私生活状况并且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舍弃所有私人情感、孤独寂寞地致力于他的历史使命的领袖形象。他“已经很久没有私人生活了”,他在帝国总理的位置上时一直在抱怨。如果想不被他的自我标榜蒙蔽,我们必须透过将希特勒的公开形象以及分内的角色与那个具有独特气质和行为方式的真人分隔开的幕布朝后窥探。解开希特勒之谜的难处在于他人格中蕴含的令人惊异的矛盾和对立。康拉德·海登在 1936年流亡期间出版的希特勒传记中称之为“双重个性”,“作为一个人的希特勒”能够像产生化学现象的媒质一样,变出用强大的意志力塑造出的第二个希特勒。“在休憩状态下他几乎蛰伏于正常的希特勒的体内,而在非常时刻他出现了,用富有英雄气概的傀儡面具遮住本尊。”正是“人格的分裂”,让人们难以判断希特勒的人格。

不少希特勒从前的同道者赞同这个论断。奥托·迪特里希谈过“他人格中怪诞的双重性”。他身上的矛盾性“多得过分”,“已经成为他整个人最主要的特征”。一方面希特勒有着“不同凡响的心智能力和才华”,另一方面,尤其在偏激的反犹主义方面,他又显示出可怕的“精神上的不开化和偏执”。在他的心中“既有真诚的情感,又有冰冷的残酷;既有对生命的热爱,也有暴虐的严酷”。阿尔伯特·施佩尔回忆往事时也发现希特勒“奇特的多面性”。1965年 5月,第三帝国覆灭 20年之后,他在施潘道监狱的牢房里写道:“我可以说,他残酷、不公、不可接近、冷漠、冲动、自怨自艾、鄙俗,事实上他也确实如此;同时他又是上述一切词汇的反面。他可以是亲切的父亲、宽厚的上级,和蔼可亲、有自制力、骄傲,对一切美好伟大的事物抱有热情。”

在汉夫施丹格尔的回忆里,他对希特勒的印象也差不多:“他可以很有魅力,但下一刻说的话让你如临深渊。他既可以产生伟大的思想,又蒙昧到平庸。他能说服成千上万的人相信他的钢铁意志和坚毅性格是胜利的保证,可直到他成为帝国总理之后他还是个不靠谱到令同事们绝望的波西米亚人。”类似的声音越来越多,当人们事后试图用希特勒的本人形象来合理地解释为何他能在短时间内如此具有魅力时,他们发现自己的说服力根本不够用。

如果人们第一次近距离观察希特勒,他们会发现他与印象中的希特勒截然不同。工业家君特·夸尔特(G ünther Quandt)在 1931年 12月与希特勒会面时认为他“仅是平庸之辈”,英国记者塞夫顿·德尔默认为希特勒是个“很普通的人物”,看上去像个当过兵的商务代表。美国女记者多萝西·汤普森则像我们知道的认为希特勒是个“典型的小人物”。美国环球新闻社的记者威廉·夏伊勒(William Shirer)在 1934年 9月的纽伦堡党代会上第一次见到希特勒时感到失望:“他的脸并无特殊之处——我还以为他看上去会更坚强一些呢——我始终无法理解,他在歇斯底里的群众身上无可置疑地唤醒了怎样一种隐藏的力量,让他受到如此疯狂的追捧。”

希特勒外表没有多少吸引力,五官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眼睛和手。

希特勒的外表没有多少吸引力。“脸部缺乏特色”,卢茨·施韦伯林伯爵回忆在 1933年 1月 30日的就职典礼上首次遇到的希特勒时说,“他的五官谈不上和谐,但也并无印证奇特灵魂的不和谐之处,额前的几缕头发和唇上两指宽的髭须给人一种滑稽演员的感觉。”上唇的小胡子是吸引眼球的鲜明特征。汉夫施丹格尔早就敦促希特勒刮掉小胡子,因为它“简直是漫画家的绝好素材”,但是慕尼黑的宣传家一口回绝了:“你尽管放心好了,我的胡子有朝一日将成为时尚。”可对 1925年至1926年间结识的慕尼黑女子阿德尔海德·克莱因(Adelheid Klein),希特勒又另有说辞:“你想象一下我的脸没胡子是什么样!……我的鼻子太大了,只能通过胡子来掩饰。”希特勒过大的肉鼻子确实让脸部显得不太合比例,1932年克劳斯·曼觉得那是希特勒脸上最讨厌最有性格特征的部位。阿尔伯特·施佩尔则相反,到了第三帝国最后的几个月,希特勒对他产生的魅力逐渐消退时,他才猛然发现:“希特勒的脸是多么丑陋、可憎和不合比例啊!”1946年 11月底他在施潘道监狱里扪心自问:“怎么我那么多年视而不见呢?简直是个谜!”

所有与希特勒接触过的同时代的人都说他五官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眼睛。1919年夏季,当历史学家卡尔·亚历山大·冯·米勒在慕尼黑大学第一次看到年轻的希特勒时,他首先注意到了“那双闪烁着疯狂而冰冷的光芒浅蓝色大眼睛”。

1929年 7月被维妮弗蕾德·瓦格纳聘为助理和家庭女教师的莉泽洛特·施密特(Lieselotte Schmidt)像她的拜罗伊特女主人一样着迷地崇拜着希特勒,她没觉察出目光中的冰冷,反而看出善良和热忱:“只需看一眼那双美丽绝伦的紫罗兰色眸子,就能感受到他整个人的情感和心灵。”奥托·瓦格纳,1929年秋季开始为希特勒服务,1946年被英国人监禁期间还在审讯记录中承认他是希特勒的崇拜者,他回忆说:“从一开始那双眼睛就牢牢吸引住了我。清澈的大眼睛平静而充满自信地注视着我。但那种眼神似乎不是来自于眼球,而是来自于某种更加内在的东西,我感觉就像来自于永恒。人们无法解读其中的含义,可它在诉说,它想诉说。 ”1933年起当上希特勒女秘书的克里斯塔·施罗德的描述更加理智一些:“我觉得希特勒的眼睛富有表现力,多数时间透出饶有兴趣的研究式的目光,在说话时他的眼神变得越来越生动。 ”“奇特的美丽的眼睛”,作家格尔哈特·豪普特曼(GerhartHauptmann)描述 1933年 11月在音乐厅举办的帝国文化协会开幕式上他初次见到希特勒的印象。

人们对希特勒目光的个人感受——冰冷的还是善意的,深不可测的还是饶有趣味、友好的——既取决于当时的情境,也取决于他们对对方的看法。“崇拜者赞美目光中的力量,”希特勒的反对者康拉德·海登说,“而在冷静的观察者看来,那种迫视的目光显得贪婪而刺人,毫无优雅可言,引发的反感多于吸引力。”但即使是用批评眼光看待希特勒的来访者——比如 1933年汉夫施丹格尔在皇宫旅馆向希特勒引见的美国大使威廉·爱德华·多德(William Edward Dodd)的女儿——也同样赞美他的眼睛“引人注目,令人难忘”:“它们看上去是浅蓝色的,眼神专注,令人移不开眼,似乎能产生催眠的魔力。

除了眼睛之外希特勒的手最引人注目,它们“伴随着动作极富表现力,堪与眼睛媲美”,年迈的休斯顿·斯图尔特·张伯伦在 1923年 9月希特勒在拜罗伊特第一次造访他时充满仰慕地说:“一双神经质的手关节柔软,几乎像女人的手。”施韦伯林·冯·克罗西克注意到。当哲学家卡尔·雅斯佩斯(Karl Jaspers)1933年 5月表达出忧虑“一个没受过教育的人能否治理国家”时,他在弗莱堡的同事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回答说:“受没受过教育无所谓……你看看那双美丽的手!”很多同时代人抱着和这位哲学家相似的倾慕,例如帝国广播负责人欧根·哈达莫夫斯基(Eugen Hadamovsky)1936年 12月给《新文艺》杂志的通讯稿中将希特勒“无比柔软的手”赞美成“艺术家和伟大设计师的工具”。装甲部队的将军路德维克·克吕维尔(Ludwig Cr üwell)1942年 10月在英军监狱中还表示过:“他的手非常显眼——太美的一双手……他的手完全像个艺术家的手。我总是看他的手。”

(未完待续)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人性的背面:希特勒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连载1)

战争狂人希特勒以其曾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巨大破坏,而被成为魔鬼,但真实的希特勒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似乎并没有多少人关心,德国作家福尔克尔从人性的角度切入,以强大的理性力还原了希特勒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作者:福尔克尔.乌尔里希,德国作家

来源:东方出版社授权《首席战略官》连载发布

这个于 1933年 1月 30日入主他所崇拜的帝国缔造者奥托·冯·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住过的帝国总理府的 43岁男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因为希特勒的公开形象后面还隐藏着难以捉摸的个人形象。即使对于他最亲近的亲信来说,希特勒在某些方面也像个谜团。“看不透的斯芬克斯式的人格。”希特勒的首席新闻发言人奥托·迪特里希在回忆录中写道。多年来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党主席的恩斯特·汉夫施丹格尔也承认,他“从来没找到打开这个人灵魂深处的钥匙”,“他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对我来说始终像一本被封印的天书”。1933年后不久成为“元首”最赏识的建筑家的阿尔伯特·施佩尔在 1945年 6月到 7月陶努斯山克兰斯贝格城堡的第一次审讯录供时就说过:“对我而言希特勒本人始终是个充满矛盾和鲜明对立的谜。 ”“我们似乎永远无法理解他身上的某些东西”,前法国大使安德烈·弗兰索瓦·庞塞特 1943年在柏林评论。国务秘书奥托·迈斯纳曾经忠心耿耿地为希特勒工作过,就像他也曾为前任总统艾伯特和兴登堡忠心耿耿工作过一样,他在 1953年写的回忆录中认为:“对这个奇人的本性的判断……将会永远存在争议。即使是他多年的老相识或者眼见他成长变化的人也很难对他下一个确切的评语,因为他是一个自我封闭的孤僻者,只有少数人——也只是偶尔地——能窥见他的内心。”

迄今为止的希特勒传记作者们都顺水推舟地将希特勒个性的深不可测推说成“他在政治之外的生活是一片空白”。但这是一个武断的结论,正如我在希特勒与女人们的关系一章中所阐述的,它没有提到希特勒把政治与私人生活严格分离。如果仔细观察,我们将发现所谓的空白是希特勒有意制造的部分假象,目的是尽可能掩饰他的私生活状况并且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舍弃所有私人情感、孤独寂寞地致力于他的历史使命的领袖形象。他“已经很久没有私人生活了”,他在帝国总理的位置上时一直在抱怨。如果想不被他的自我标榜蒙蔽,我们必须透过将希特勒的公开形象以及分内的角色与那个具有独特气质和行为方式的真人分隔开的幕布朝后窥探。解开希特勒之谜的难处在于他人格中蕴含的令人惊异的矛盾和对立。康拉德·海登在 1936年流亡期间出版的希特勒传记中称之为“双重个性”,“作为一个人的希特勒”能够像产生化学现象的媒质一样,变出用强大的意志力塑造出的第二个希特勒。“在休憩状态下他几乎蛰伏于正常的希特勒的体内,而在非常时刻他出现了,用富有英雄气概的傀儡面具遮住本尊。”正是“人格的分裂”,让人们难以判断希特勒的人格。

不少希特勒从前的同道者赞同这个论断。奥托·迪特里希谈过“他人格中怪诞的双重性”。他身上的矛盾性“多得过分”,“已经成为他整个人最主要的特征”。一方面希特勒有着“不同凡响的心智能力和才华”,另一方面,尤其在偏激的反犹主义方面,他又显示出可怕的“精神上的不开化和偏执”。在他的心中“既有真诚的情感,又有冰冷的残酷;既有对生命的热爱,也有暴虐的严酷”。阿尔伯特·施佩尔回忆往事时也发现希特勒“奇特的多面性”。1965年 5月,第三帝国覆灭 20年之后,他在施潘道监狱的牢房里写道:“我可以说,他残酷、不公、不可接近、冷漠、冲动、自怨自艾、鄙俗,事实上他也确实如此;同时他又是上述一切词汇的反面。他可以是亲切的父亲、宽厚的上级,和蔼可亲、有自制力、骄傲,对一切美好伟大的事物抱有热情。”

在汉夫施丹格尔的回忆里,他对希特勒的印象也差不多:“他可以很有魅力,但下一刻说的话让你如临深渊。他既可以产生伟大的思想,又蒙昧到平庸。他能说服成千上万的人相信他的钢铁意志和坚毅性格是胜利的保证,可直到他成为帝国总理之后他还是个不靠谱到令同事们绝望的波西米亚人。”类似的声音越来越多,当人们事后试图用希特勒的本人形象来合理地解释为何他能在短时间内如此具有魅力时,他们发现自己的说服力根本不够用。

如果人们第一次近距离观察希特勒,他们会发现他与印象中的希特勒截然不同。工业家君特·夸尔特(G ünther Quandt)在 1931年 12月与希特勒会面时认为他“仅是平庸之辈”,英国记者塞夫顿·德尔默认为希特勒是个“很普通的人物”,看上去像个当过兵的商务代表。美国女记者多萝西·汤普森则像我们知道的认为希特勒是个“典型的小人物”。美国环球新闻社的记者威廉·夏伊勒(William Shirer)在 1934年 9月的纽伦堡党代会上第一次见到希特勒时感到失望:“他的脸并无特殊之处——我还以为他看上去会更坚强一些呢——我始终无法理解,他在歇斯底里的群众身上无可置疑地唤醒了怎样一种隐藏的力量,让他受到如此疯狂的追捧。”

希特勒外表没有多少吸引力,五官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眼睛和手。

希特勒的外表没有多少吸引力。“脸部缺乏特色”,卢茨·施韦伯林伯爵回忆在 1933年 1月 30日的就职典礼上首次遇到的希特勒时说,“他的五官谈不上和谐,但也并无印证奇特灵魂的不和谐之处,额前的几缕头发和唇上两指宽的髭须给人一种滑稽演员的感觉。”上唇的小胡子是吸引眼球的鲜明特征。汉夫施丹格尔早就敦促希特勒刮掉小胡子,因为它“简直是漫画家的绝好素材”,但是慕尼黑的宣传家一口回绝了:“你尽管放心好了,我的胡子有朝一日将成为时尚。”可对 1925年至1926年间结识的慕尼黑女子阿德尔海德·克莱因(Adelheid Klein),希特勒又另有说辞:“你想象一下我的脸没胡子是什么样!……我的鼻子太大了,只能通过胡子来掩饰。”希特勒过大的肉鼻子确实让脸部显得不太合比例,1932年克劳斯·曼觉得那是希特勒脸上最讨厌最有性格特征的部位。阿尔伯特·施佩尔则相反,到了第三帝国最后的几个月,希特勒对他产生的魅力逐渐消退时,他才猛然发现:“希特勒的脸是多么丑陋、可憎和不合比例啊!”1946年 11月底他在施潘道监狱里扪心自问:“怎么我那么多年视而不见呢?简直是个谜!”

所有与希特勒接触过的同时代的人都说他五官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眼睛。1919年夏季,当历史学家卡尔·亚历山大·冯·米勒在慕尼黑大学第一次看到年轻的希特勒时,他首先注意到了“那双闪烁着疯狂而冰冷的光芒浅蓝色大眼睛”。

1929年 7月被维妮弗蕾德·瓦格纳聘为助理和家庭女教师的莉泽洛特·施密特(Lieselotte Schmidt)像她的拜罗伊特女主人一样着迷地崇拜着希特勒,她没觉察出目光中的冰冷,反而看出善良和热忱:“只需看一眼那双美丽绝伦的紫罗兰色眸子,就能感受到他整个人的情感和心灵。”奥托·瓦格纳,1929年秋季开始为希特勒服务,1946年被英国人监禁期间还在审讯记录中承认他是希特勒的崇拜者,他回忆说:“从一开始那双眼睛就牢牢吸引住了我。清澈的大眼睛平静而充满自信地注视着我。但那种眼神似乎不是来自于眼球,而是来自于某种更加内在的东西,我感觉就像来自于永恒。人们无法解读其中的含义,可它在诉说,它想诉说。 ”1933年起当上希特勒女秘书的克里斯塔·施罗德的描述更加理智一些:“我觉得希特勒的眼睛富有表现力,多数时间透出饶有兴趣的研究式的目光,在说话时他的眼神变得越来越生动。 ”“奇特的美丽的眼睛”,作家格尔哈特·豪普特曼(GerhartHauptmann)描述 1933年 11月在音乐厅举办的帝国文化协会开幕式上他初次见到希特勒的印象。

人们对希特勒目光的个人感受——冰冷的还是善意的,深不可测的还是饶有趣味、友好的——既取决于当时的情境,也取决于他们对对方的看法。“崇拜者赞美目光中的力量,”希特勒的反对者康拉德·海登说,“而在冷静的观察者看来,那种迫视的目光显得贪婪而刺人,毫无优雅可言,引发的反感多于吸引力。”但即使是用批评眼光看待希特勒的来访者——比如 1933年汉夫施丹格尔在皇宫旅馆向希特勒引见的美国大使威廉·爱德华·多德(William Edward Dodd)的女儿——也同样赞美他的眼睛“引人注目,令人难忘”:“它们看上去是浅蓝色的,眼神专注,令人移不开眼,似乎能产生催眠的魔力。

除了眼睛之外希特勒的手最引人注目,它们“伴随着动作极富表现力,堪与眼睛媲美”,年迈的休斯顿·斯图尔特·张伯伦在 1923年 9月希特勒在拜罗伊特第一次造访他时充满仰慕地说:“一双神经质的手关节柔软,几乎像女人的手。”施韦伯林·冯·克罗西克注意到。当哲学家卡尔·雅斯佩斯(Karl Jaspers)1933年 5月表达出忧虑“一个没受过教育的人能否治理国家”时,他在弗莱堡的同事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回答说:“受没受过教育无所谓……你看看那双美丽的手!”很多同时代人抱着和这位哲学家相似的倾慕,例如帝国广播负责人欧根·哈达莫夫斯基(Eugen Hadamovsky)1936年 12月给《新文艺》杂志的通讯稿中将希特勒“无比柔软的手”赞美成“艺术家和伟大设计师的工具”。装甲部队的将军路德维克·克吕维尔(Ludwig Cr üwell)1942年 10月在英军监狱中还表示过:“他的手非常显眼——太美的一双手……他的手完全像个艺术家的手。我总是看他的手。”

(未完待续)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