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教培“拐入”剧本杀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教培“拐入”剧本杀

“新故事”不好讲。

图片来源:Unsplash-Artem Kniaz

文|燃次元 马舒叶

编辑|曹 杨

“双减”后,教培人谋求转型,有人做起了直播,有人转向成人教育,也有教培人将目光投向了剧本杀。

“我自己喜欢玩剧本杀,但成人的游戏不适合孩子,现在有儿童剧本太好了!”、“孩子看《明星大侦探》正上头,玩剧本杀不仅能获得乐趣,还能学到知识,推荐来玩。”随着剧本杀在年轻群体中的迅速走红,不少90后的家长纷纷选择带孩子体验儿童剧本杀。

“双减”后,教培人转型,剧本杀与游学、夏令营以及沉浸式戏剧一样,都成为教培行业发展的领域之一。在儿童教育领域,儿童剧本杀讲出了新故事。

“区别于成人剧本杀,儿童剧本杀没有凶杀情节,也不引导孩子说谎,更像是注重角色扮演的沉浸式推理游戏。剧本内容也往往会结合古诗、名著、历史、数学等学科知识,让孩子边学边玩。”一位接触过儿童剧本杀的前从业者表示,儿童剧本杀实际上是早期寓教于乐项目“生活俱乐部”逐渐过渡到沉浸式“玩剧本”,最后演变而成的。

经营一家线下趣味数学教育机构的王城便是“双减”转型引入儿童剧本杀的教培人之一。

“双减”前,王城的校区最高月盈利超70万元。“双减”后,机构续课率骤降40%。受此影响,王城开始尝试转型,并引入了儿童剧本杀项目。

王城并不是个例。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培机构开始逐渐开展儿童剧本杀活动,有些机构甚至转型成为了儿童剧本发行方。

2021年10月,熊猫传媒董事长申晨在其个人抖音账号中提到,“近期将有望与新东方合作开发历史知识剧本杀。”

随后,在全国拥有500家儿童书店的连锁品牌“约读书房”也推出了儿童名著教育剧本杀,并在短短三个月内开展了207场活动,实现201万元的营收。

与此同时,儿童剧本杀还衍生出了较为新颖的线上场景。即,孩子能在线上小程序完成任务获取线索,再进入线下门店进行体验。

图/小红书平台儿童剧本杀相关贴子(左)抖音平台儿童剧本杀宣传视频(右),来源/燃财经截图

“现在不少教培机构,举办一场儿童剧本杀活动的收入大概在万元左右。”安妈儿童剧本杀工作室从趣味英语教学转向儿童剧本制作与发行,其创始人安妈介绍道,现阶段,除了有100-300元/人的室内剧本杀活动外,还出现了费用高达800元/人的半日营、一日营等户外剧本游学活动。

但机遇与问题共生,在日入过万的诱惑之下,更多的教培机构仍在观望,儿童剧本杀也尚未规模化。除此之外,在已经入局的教培机构中,有些机构为了销课赚快钱,出现了剧本抄袭、剧本同质化等乱象。

这些乱象也引起了监管机构的重视。近日,文旅部、公安部等五部门发布加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管理的通知,除了首次将“剧本杀”纳入管理外,还突出强调了未成年人的保护措施。即禁止在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寒暑假期外的剧本娱乐活动。

很显然,“快钱”并不好赚,如何引导“儿童剧本杀”走入正轨,是这些试图杀入儿童剧本杀市场的机构现阶段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01 剧本杀讲出“新故事”

从成人剧本延伸向儿童剧本,剧本杀这股风有了新方向。在家长和孩子的追捧之下,儿童剧本杀成为了很多教培机构的新选择。

“今年过生日,孩子点名要去玩剧本杀,周末带娃又多了一个去处。”90后妈妈程程告诉燃财经,此前连续两个月她都会在周末带孩子去桌游馆玩剧本杀。

程程本身就是剧本杀重度用户,但儿童剧本丰富的主题还是让她无比惊讶。“科学、探险、财商……应有尽有。”更让她意外的是,平时不爱说话的孩子竟然在搜证环节抢着发言。“一次打本也就200-300元,但能带动孩子主动参与社交,相较于去游乐场,性价比比较高。”

80后妈妈安靖同样表示,“孩子现在对换装玩剧本推理特别着迷,周末都不爱在平板上打游戏了。”

谈起孩子第一次接触儿童剧本杀,安靖回忆表示,年初在一家语文教学机构的推荐下让孩子体验了历史主题剧本杀,“没想到玩过后,孩子主动买了历史读物回来看,不仅学习兴趣明显提升,还记住了不少历史典故。”随后,安靖给孩子定了一整套历史题材的剧本杀体验活动。

燃财经在某个周末来到北京一家线下儿童剧本杀门店。下午2点的时候,已经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在等候。有家长告诉燃财经,这已经是她第四次带孩子来参加活动,前三次都是自己来,这次邀请了孩子的小伙伴一起参与,“孩子已经有了喜欢的剧本系列。”上述家长表示。

图/太空探索主题剧本活动,来源/萌探剧游提供

事实上,安妈对儿童剧本杀的火爆早有预感。过去,学生在周末总要报学科类辅导班,但“双减”后,大机构的校区基本关闭,学生的周末时间确实是空出来了,但家长们也因此失去了自己的时间。

“我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如果能将游戏和教育结合起来,再搭配适当户外运动,做出有一定市场需求的产品应该并不难。”

在北京开了3家儿童剧游体验馆的金一锴,从去年开始着力发展儿童剧本业务。金一锴表示,相比其它儿童桌游,“儿童剧本+游戏推理”(统称“剧游”),更受家长的欢迎。

“桌游听起来还是游戏,但是剧本有推理、学习和能力提升的过程。除此之外,往往伴有换装、实景演绎,同时满足了孩子的表演欲望和游戏需求,好玩的游戏也极易在孩子间形成口碑传播。”

此外,金一锴提到,不仅孩子喜欢,家长也喜欢拍照发朋友圈。“由于一场儿童剧游的时长在1-2小时,甚至还有半日游或者一日游项目,不少家长会将剧游活动当做周末托管的新方式。”据金一锴透露,当前门店的复购率已经达到了25%。

如金一锴所说,王城告诉燃财经,剧本杀这种形式在儿童教学里或许还算新物种,但对于很多本身就是剧本杀忠实用户的80后、90后家长来说,较为容易接受。尤其是不少优质剧本,能将学科知识通过游戏添加到推理的过程中,孩子可以实现边学边玩。

王城补充表示,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还能提升比较内向的孩子的沟通能力。“寓教于乐,在玩的过程中,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才是促使家长‘续课’的关键。”

02 单人收费800元,一场活动盈利上万

儿童剧本杀的拓展,给一些教培机构带来新的想象空间。

王城便是其中之一。“双减”之下,王城管理的校区成为早一批试水剧本杀活动的教培机构。

“双减”前,王城的校区白天做幼儿日托班,下午到晚上挤满了带孩子上趣味数学课的家长,即使单节课时费从200元提到了300元,也仍然供不应求,每年续课率都达到98%以上。尤其到了寒暑假,校区在一个月的盈利就高达70万元以上。“那时校区根本不缺生源,只要开课,基本场场爆满。”王城透露。

“双减”后,王城所在机构空置率超过60%。再加上疫情反复,课程往往上到中途就被迫中断。“综合因素影响下,续课季早已没有了往年课程约满的火爆场景,不少老用户都委婉地表达‘再考虑考虑’。”

家长们“再考虑考虑”的态度,让王城背上了沉重的销课压力。“销课的根因是为了维系校区的运营。”王城直言,即使停课,老师们的工资、学校的租金也都还是照常支付的,如果不销课,那就只能负债运营,“校区离倒闭也就不远了。”

为了提高销课率,王城在今年4月试水了儿童剧本杀。他从专门的儿童剧本发行方手里购买了一套融合益智游戏、数学知识、推理、换装等元素的剧本,收费标准为299元/人。

“本来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计划先邀请10位家长带孩子体验一下,没想到一发朋友圈,前来咨询和预约的家长人数远超我的想象,2个小时下来就有4000元的收入,一场活动就回了本。”王城表示,提儿童剧本杀比提课程降价对家长的吸引力大得多。

尝到甜头后的王城,索性联系了郊区营地,在端午节前后推出了半日游和一日游的亲子剧本活动,收费标准为800元/人。“扣除场地租赁费、老师工资、餐饮等成本,当天依旧实现了盈利过万。”

随着暑假的到来,王城计划再购置一批儿童剧本,并将儿童剧本杀作为一项特色增值活动持续运营。

与王城的试水不同,安妈带着员工集体转型,成了专门的儿童剧本创作和发行平台。

“双减”之前,安妈做的是针对3-12岁儿童的少儿外教英语小班课,在济南已经开出了6家直营校区,在全国也有加盟校区。她告诉燃财经,去年,她的校区生源直线下降,为了缓解房租压力,她开始陆续关停校区,最后只留了一个校区和一个工作室。

“双减”后安妈卖过书、在TikTok带过货,都不是很顺利。从2021年11月开始,安妈和发行方合作,通过签约作者,定制了一系列“推理+历史”、“推理+语文”的剧本。这些儿童剧本大多是10人开本,单人费用在99-249元之间。

经过半年多的运营,包括组织剧本杀活动、剧本售卖在内,现在安妈的月收入大概在4-5万元左右。随着安妈开始在小红书和抖音运营自媒体账号,不少用户会直接在评论区或者通过私信询问她如何参加剧本杀活动。

“没有任何机构比教培更适合做剧本杀。”安妈强调,“擅长制定标准化教学流程的教培机构,做剧本杀本身就有先天优势。”如果将一场两个小时的剧本杀看做一堂课,从课程开发到备课,再到效果交付,都能够迅速实现标准化的效果展示。

“同时,老师也顺势成为了DM(剧本杀的主持人,负责引导玩家行动,主持复盘等)。”安妈告诉燃财经,比起一般的DM,老师控场能力和沟通能力更强,而且对孩子的心理动态也更为了解。

随着运营儿童剧本杀活动的日渐成熟,不少教培机构也开始纷纷和安妈寻求合作。安妈告诉燃财经,一家美术培训机构在购买了剧本并试水儿童剧本杀后,几乎场场活动爆满。“周六日每天开2-4场,算下来,一间教室一个月的收入大概在5万元,甚至更高。”

安妈表示,无论是剧本杀与教培机构的契合,还是各类儿童剧本展现出的寓教于乐的教育价值,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让儿童剧本杀“热”了起来。“现如今,找我买本子的,80%都是教培机构,不仅有学科类的,还有书法、美术、口才等素质类教育机构。”

03 难成教培新出路

如果从儿童剧本杀本身来看,“游戏+学科+价值观引导”的新形式,确实给传统教培行业转型设计了一条新路径。

专做儿童沉浸式戏剧的眯呱教育创始人吴雨桥表示,孩子需要学习,但对孩子来说,游戏是轻松的,学习是沉闷的,这使得学习和孩子天然对立,成了不少教培机构和家长面临的困境之一。而在剧本推理的过程中,孩子通过游戏学古诗、做算术,这或许是解决上述困境的新思路。

王城对此表达了相同观点。儿童剧本杀,本质也是一种课堂辅助手段。王城称,头部教培机构都会在课程中引入积分兑换、游戏升级奖章等趣味性的内容,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愿意进入课堂。“让学生主动进入课堂是最关键的一步,学生愿意学,即使没有名师上课,学习效果也会较为显著。”

沉浸式儿童剧本杀平台萌探剧游亦表示,不少教培机构找他们定制适宜6-12岁儿童的系列剧本,引入价值观塑造和职业选择的新内容。

“儿童剧本杀这种教育属性在下沉市场表现得更加明显。”吴雨桥介绍道,据其了解到的情况,去年12月到今年1月,仅在山西省阳泉县,一家教培机构一个月内就开了20场剧本杀活动。在更为下沉的福建省福州市某“十八线”的小县城,一个月8场活动,同样场场爆满。

吴雨桥表示,儿童剧本杀在下沉城市更为走红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其新颖的形式对家长的吸引力较大。另一方面,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下沉市场,儿童剧本能够在短短2个小时内,串联重要的知识点和学科考点,教学效果极容易形成“一传十,十传百”的口碑外化。

不过,尽管剧本杀本身去教室化、能够与户外营地、舞台艺术等场景相结合的特性,确实让儿童剧本杀的新故事越来越多。但如果现在就断定,儿童剧本杀是教培机构转型的新出路,目前来看,还为时尚早。

不过,安妈也表示,尽管已经有部分教培机构原意尝试开展儿童剧本杀活动,但更多的教培机构仍处于观望的状态中。

教培机构的观望,背后其实是本经济账。徘徊在是否转型中的王城表示,如果将儿童剧本杀作为一项增值服务,单日活动过万的营收确实吸引力很大。“可一旦转型成专门的剧本体验馆,却要面临装修、人员等巨额成本的支出,算算这本经济账,不少教培机构的负责人,很难下定决心彻底转型。”

另外,现阶段教培机构倾向于把儿童剧本杀作为一种销课手段。如半日营一次销课2-3节,一日营一次销课6-7节,同时单个学生还能额外营收至少200元。吴雨桥则直言,“不仅不用专门装修,还可以利用现有的场地、生源和员工,为校区迅速产生资金流。”

但与此同时,对于一些教培机构利用儿童剧本杀迅速回流资金的方式,吴雨桥坦言,目前儿童剧本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创作剧本和推动活动的教培机构多数是投机者。“急功近利的心理,导致部分教培机构只求快图新,但不注重效果外化,周一买本,当周就计划开本。”

安妈同样表示,不少教培机构只关注某个机构通过一个现象级剧本实现高盈利的个例,寄希望于购买单个剧本,或者试图通过打造单个剧本实现转型。但结果往往是,剧本买回去只做了两场活动,就难以为继。

如安妈所说,在很多教培机构“钱赚够了就继续上课”的操作下,当前的儿童剧本杀虽然有娱乐部分,但更多的还只是生硬地将学科知识放进游戏里,更像是披着游戏外衣的传统课堂。

安妈表示,如果从儿童剧本杀本身出发,或许能够在未来改变教培行业,但前提是能够建立起一个规范、标准化的市场。

金一锴补充道,当前儿童剧本行业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在于市场内的专业门店太少,远远没有形成如成人产业一样的产业规模。燃财经于近日在大众点评搜索北京范围内的儿童剧本杀门店,从门店数量上来看,专做儿童剧本杀门店的仅有5-6家。

“随着更多专业人员的入局,或许真正能够将剧本的推理、演绎、感官体验融入到学科教育和社交之中。”金一锴如是说道。

参考资料:

《儿童剧本杀不“杀人”,学科擦边球并非出路》,来源:芥末堆看教育。

*文中王城、安妈均为化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教培“拐入”剧本杀

“新故事”不好讲。

图片来源:Unsplash-Artem Kniaz

文|燃次元 马舒叶

编辑|曹 杨

“双减”后,教培人谋求转型,有人做起了直播,有人转向成人教育,也有教培人将目光投向了剧本杀。

“我自己喜欢玩剧本杀,但成人的游戏不适合孩子,现在有儿童剧本太好了!”、“孩子看《明星大侦探》正上头,玩剧本杀不仅能获得乐趣,还能学到知识,推荐来玩。”随着剧本杀在年轻群体中的迅速走红,不少90后的家长纷纷选择带孩子体验儿童剧本杀。

“双减”后,教培人转型,剧本杀与游学、夏令营以及沉浸式戏剧一样,都成为教培行业发展的领域之一。在儿童教育领域,儿童剧本杀讲出了新故事。

“区别于成人剧本杀,儿童剧本杀没有凶杀情节,也不引导孩子说谎,更像是注重角色扮演的沉浸式推理游戏。剧本内容也往往会结合古诗、名著、历史、数学等学科知识,让孩子边学边玩。”一位接触过儿童剧本杀的前从业者表示,儿童剧本杀实际上是早期寓教于乐项目“生活俱乐部”逐渐过渡到沉浸式“玩剧本”,最后演变而成的。

经营一家线下趣味数学教育机构的王城便是“双减”转型引入儿童剧本杀的教培人之一。

“双减”前,王城的校区最高月盈利超70万元。“双减”后,机构续课率骤降40%。受此影响,王城开始尝试转型,并引入了儿童剧本杀项目。

王城并不是个例。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培机构开始逐渐开展儿童剧本杀活动,有些机构甚至转型成为了儿童剧本发行方。

2021年10月,熊猫传媒董事长申晨在其个人抖音账号中提到,“近期将有望与新东方合作开发历史知识剧本杀。”

随后,在全国拥有500家儿童书店的连锁品牌“约读书房”也推出了儿童名著教育剧本杀,并在短短三个月内开展了207场活动,实现201万元的营收。

与此同时,儿童剧本杀还衍生出了较为新颖的线上场景。即,孩子能在线上小程序完成任务获取线索,再进入线下门店进行体验。

图/小红书平台儿童剧本杀相关贴子(左)抖音平台儿童剧本杀宣传视频(右),来源/燃财经截图

“现在不少教培机构,举办一场儿童剧本杀活动的收入大概在万元左右。”安妈儿童剧本杀工作室从趣味英语教学转向儿童剧本制作与发行,其创始人安妈介绍道,现阶段,除了有100-300元/人的室内剧本杀活动外,还出现了费用高达800元/人的半日营、一日营等户外剧本游学活动。

但机遇与问题共生,在日入过万的诱惑之下,更多的教培机构仍在观望,儿童剧本杀也尚未规模化。除此之外,在已经入局的教培机构中,有些机构为了销课赚快钱,出现了剧本抄袭、剧本同质化等乱象。

这些乱象也引起了监管机构的重视。近日,文旅部、公安部等五部门发布加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管理的通知,除了首次将“剧本杀”纳入管理外,还突出强调了未成年人的保护措施。即禁止在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寒暑假期外的剧本娱乐活动。

很显然,“快钱”并不好赚,如何引导“儿童剧本杀”走入正轨,是这些试图杀入儿童剧本杀市场的机构现阶段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01 剧本杀讲出“新故事”

从成人剧本延伸向儿童剧本,剧本杀这股风有了新方向。在家长和孩子的追捧之下,儿童剧本杀成为了很多教培机构的新选择。

“今年过生日,孩子点名要去玩剧本杀,周末带娃又多了一个去处。”90后妈妈程程告诉燃财经,此前连续两个月她都会在周末带孩子去桌游馆玩剧本杀。

程程本身就是剧本杀重度用户,但儿童剧本丰富的主题还是让她无比惊讶。“科学、探险、财商……应有尽有。”更让她意外的是,平时不爱说话的孩子竟然在搜证环节抢着发言。“一次打本也就200-300元,但能带动孩子主动参与社交,相较于去游乐场,性价比比较高。”

80后妈妈安靖同样表示,“孩子现在对换装玩剧本推理特别着迷,周末都不爱在平板上打游戏了。”

谈起孩子第一次接触儿童剧本杀,安靖回忆表示,年初在一家语文教学机构的推荐下让孩子体验了历史主题剧本杀,“没想到玩过后,孩子主动买了历史读物回来看,不仅学习兴趣明显提升,还记住了不少历史典故。”随后,安靖给孩子定了一整套历史题材的剧本杀体验活动。

燃财经在某个周末来到北京一家线下儿童剧本杀门店。下午2点的时候,已经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在等候。有家长告诉燃财经,这已经是她第四次带孩子来参加活动,前三次都是自己来,这次邀请了孩子的小伙伴一起参与,“孩子已经有了喜欢的剧本系列。”上述家长表示。

图/太空探索主题剧本活动,来源/萌探剧游提供

事实上,安妈对儿童剧本杀的火爆早有预感。过去,学生在周末总要报学科类辅导班,但“双减”后,大机构的校区基本关闭,学生的周末时间确实是空出来了,但家长们也因此失去了自己的时间。

“我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如果能将游戏和教育结合起来,再搭配适当户外运动,做出有一定市场需求的产品应该并不难。”

在北京开了3家儿童剧游体验馆的金一锴,从去年开始着力发展儿童剧本业务。金一锴表示,相比其它儿童桌游,“儿童剧本+游戏推理”(统称“剧游”),更受家长的欢迎。

“桌游听起来还是游戏,但是剧本有推理、学习和能力提升的过程。除此之外,往往伴有换装、实景演绎,同时满足了孩子的表演欲望和游戏需求,好玩的游戏也极易在孩子间形成口碑传播。”

此外,金一锴提到,不仅孩子喜欢,家长也喜欢拍照发朋友圈。“由于一场儿童剧游的时长在1-2小时,甚至还有半日游或者一日游项目,不少家长会将剧游活动当做周末托管的新方式。”据金一锴透露,当前门店的复购率已经达到了25%。

如金一锴所说,王城告诉燃财经,剧本杀这种形式在儿童教学里或许还算新物种,但对于很多本身就是剧本杀忠实用户的80后、90后家长来说,较为容易接受。尤其是不少优质剧本,能将学科知识通过游戏添加到推理的过程中,孩子可以实现边学边玩。

王城补充表示,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还能提升比较内向的孩子的沟通能力。“寓教于乐,在玩的过程中,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才是促使家长‘续课’的关键。”

02 单人收费800元,一场活动盈利上万

儿童剧本杀的拓展,给一些教培机构带来新的想象空间。

王城便是其中之一。“双减”之下,王城管理的校区成为早一批试水剧本杀活动的教培机构。

“双减”前,王城的校区白天做幼儿日托班,下午到晚上挤满了带孩子上趣味数学课的家长,即使单节课时费从200元提到了300元,也仍然供不应求,每年续课率都达到98%以上。尤其到了寒暑假,校区在一个月的盈利就高达70万元以上。“那时校区根本不缺生源,只要开课,基本场场爆满。”王城透露。

“双减”后,王城所在机构空置率超过60%。再加上疫情反复,课程往往上到中途就被迫中断。“综合因素影响下,续课季早已没有了往年课程约满的火爆场景,不少老用户都委婉地表达‘再考虑考虑’。”

家长们“再考虑考虑”的态度,让王城背上了沉重的销课压力。“销课的根因是为了维系校区的运营。”王城直言,即使停课,老师们的工资、学校的租金也都还是照常支付的,如果不销课,那就只能负债运营,“校区离倒闭也就不远了。”

为了提高销课率,王城在今年4月试水了儿童剧本杀。他从专门的儿童剧本发行方手里购买了一套融合益智游戏、数学知识、推理、换装等元素的剧本,收费标准为299元/人。

“本来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计划先邀请10位家长带孩子体验一下,没想到一发朋友圈,前来咨询和预约的家长人数远超我的想象,2个小时下来就有4000元的收入,一场活动就回了本。”王城表示,提儿童剧本杀比提课程降价对家长的吸引力大得多。

尝到甜头后的王城,索性联系了郊区营地,在端午节前后推出了半日游和一日游的亲子剧本活动,收费标准为800元/人。“扣除场地租赁费、老师工资、餐饮等成本,当天依旧实现了盈利过万。”

随着暑假的到来,王城计划再购置一批儿童剧本,并将儿童剧本杀作为一项特色增值活动持续运营。

与王城的试水不同,安妈带着员工集体转型,成了专门的儿童剧本创作和发行平台。

“双减”之前,安妈做的是针对3-12岁儿童的少儿外教英语小班课,在济南已经开出了6家直营校区,在全国也有加盟校区。她告诉燃财经,去年,她的校区生源直线下降,为了缓解房租压力,她开始陆续关停校区,最后只留了一个校区和一个工作室。

“双减”后安妈卖过书、在TikTok带过货,都不是很顺利。从2021年11月开始,安妈和发行方合作,通过签约作者,定制了一系列“推理+历史”、“推理+语文”的剧本。这些儿童剧本大多是10人开本,单人费用在99-249元之间。

经过半年多的运营,包括组织剧本杀活动、剧本售卖在内,现在安妈的月收入大概在4-5万元左右。随着安妈开始在小红书和抖音运营自媒体账号,不少用户会直接在评论区或者通过私信询问她如何参加剧本杀活动。

“没有任何机构比教培更适合做剧本杀。”安妈强调,“擅长制定标准化教学流程的教培机构,做剧本杀本身就有先天优势。”如果将一场两个小时的剧本杀看做一堂课,从课程开发到备课,再到效果交付,都能够迅速实现标准化的效果展示。

“同时,老师也顺势成为了DM(剧本杀的主持人,负责引导玩家行动,主持复盘等)。”安妈告诉燃财经,比起一般的DM,老师控场能力和沟通能力更强,而且对孩子的心理动态也更为了解。

随着运营儿童剧本杀活动的日渐成熟,不少教培机构也开始纷纷和安妈寻求合作。安妈告诉燃财经,一家美术培训机构在购买了剧本并试水儿童剧本杀后,几乎场场活动爆满。“周六日每天开2-4场,算下来,一间教室一个月的收入大概在5万元,甚至更高。”

安妈表示,无论是剧本杀与教培机构的契合,还是各类儿童剧本展现出的寓教于乐的教育价值,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让儿童剧本杀“热”了起来。“现如今,找我买本子的,80%都是教培机构,不仅有学科类的,还有书法、美术、口才等素质类教育机构。”

03 难成教培新出路

如果从儿童剧本杀本身来看,“游戏+学科+价值观引导”的新形式,确实给传统教培行业转型设计了一条新路径。

专做儿童沉浸式戏剧的眯呱教育创始人吴雨桥表示,孩子需要学习,但对孩子来说,游戏是轻松的,学习是沉闷的,这使得学习和孩子天然对立,成了不少教培机构和家长面临的困境之一。而在剧本推理的过程中,孩子通过游戏学古诗、做算术,这或许是解决上述困境的新思路。

王城对此表达了相同观点。儿童剧本杀,本质也是一种课堂辅助手段。王城称,头部教培机构都会在课程中引入积分兑换、游戏升级奖章等趣味性的内容,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愿意进入课堂。“让学生主动进入课堂是最关键的一步,学生愿意学,即使没有名师上课,学习效果也会较为显著。”

沉浸式儿童剧本杀平台萌探剧游亦表示,不少教培机构找他们定制适宜6-12岁儿童的系列剧本,引入价值观塑造和职业选择的新内容。

“儿童剧本杀这种教育属性在下沉市场表现得更加明显。”吴雨桥介绍道,据其了解到的情况,去年12月到今年1月,仅在山西省阳泉县,一家教培机构一个月内就开了20场剧本杀活动。在更为下沉的福建省福州市某“十八线”的小县城,一个月8场活动,同样场场爆满。

吴雨桥表示,儿童剧本杀在下沉城市更为走红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其新颖的形式对家长的吸引力较大。另一方面,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下沉市场,儿童剧本能够在短短2个小时内,串联重要的知识点和学科考点,教学效果极容易形成“一传十,十传百”的口碑外化。

不过,尽管剧本杀本身去教室化、能够与户外营地、舞台艺术等场景相结合的特性,确实让儿童剧本杀的新故事越来越多。但如果现在就断定,儿童剧本杀是教培机构转型的新出路,目前来看,还为时尚早。

不过,安妈也表示,尽管已经有部分教培机构原意尝试开展儿童剧本杀活动,但更多的教培机构仍处于观望的状态中。

教培机构的观望,背后其实是本经济账。徘徊在是否转型中的王城表示,如果将儿童剧本杀作为一项增值服务,单日活动过万的营收确实吸引力很大。“可一旦转型成专门的剧本体验馆,却要面临装修、人员等巨额成本的支出,算算这本经济账,不少教培机构的负责人,很难下定决心彻底转型。”

另外,现阶段教培机构倾向于把儿童剧本杀作为一种销课手段。如半日营一次销课2-3节,一日营一次销课6-7节,同时单个学生还能额外营收至少200元。吴雨桥则直言,“不仅不用专门装修,还可以利用现有的场地、生源和员工,为校区迅速产生资金流。”

但与此同时,对于一些教培机构利用儿童剧本杀迅速回流资金的方式,吴雨桥坦言,目前儿童剧本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创作剧本和推动活动的教培机构多数是投机者。“急功近利的心理,导致部分教培机构只求快图新,但不注重效果外化,周一买本,当周就计划开本。”

安妈同样表示,不少教培机构只关注某个机构通过一个现象级剧本实现高盈利的个例,寄希望于购买单个剧本,或者试图通过打造单个剧本实现转型。但结果往往是,剧本买回去只做了两场活动,就难以为继。

如安妈所说,在很多教培机构“钱赚够了就继续上课”的操作下,当前的儿童剧本杀虽然有娱乐部分,但更多的还只是生硬地将学科知识放进游戏里,更像是披着游戏外衣的传统课堂。

安妈表示,如果从儿童剧本杀本身出发,或许能够在未来改变教培行业,但前提是能够建立起一个规范、标准化的市场。

金一锴补充道,当前儿童剧本行业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在于市场内的专业门店太少,远远没有形成如成人产业一样的产业规模。燃财经于近日在大众点评搜索北京范围内的儿童剧本杀门店,从门店数量上来看,专做儿童剧本杀门店的仅有5-6家。

“随着更多专业人员的入局,或许真正能够将剧本的推理、演绎、感官体验融入到学科教育和社交之中。”金一锴如是说道。

参考资料:

《儿童剧本杀不“杀人”,学科擦边球并非出路》,来源:芥末堆看教育。

*文中王城、安妈均为化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