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通用航空营销的十大误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通用航空营销的十大误区

在通航做营销,要扎实,要细水长流。往往用最“笨”的办法可能带来最好的结果,请看刘嘉芳的文章《通航营销:最“笨”的方法可能是最好的》(戳标题阅读),了解如何把通航营销做得扎实,做得细水长流

误区01

通航业务面不大,无需搞媒体关系

某年有家通航公司被自己员工把家丑捅到媒体上,搞得行业皆知,颜面扫地。如果公关及时,应该不至于如此。但尽管爆料的媒体很知名,该公司居然没人认识里面的人,且反应迟钝,等酿成大新闻了才派人去处理,为时已晚。

对于媒体,通航公司有几个误区:

埋头干活,忽视媒体的存在,平时不联系,出事了没个认识的人,只能干着急;

觉得媒体就是一种宣传工具,需要时直接购买就可以。但往往因为与媒体不熟,一旦出事,舆论一边倒,连个说好话的都没有;

觉得央视、新华社、新浪之类的才是媒体,没把业内媒体和自媒体放在眼里,这个认知是非常危险的;

中国人喜欢关起门来说话,以前确实很安全,但现在是互联网时代,老毕的惨痛教训千万别忘记。防外人容易,防内部人难。老板们一定要做到平时面对媒体时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在企业内部也要怎么说怎么做。

千万不要平时舍不得投入,等出大事了,才想起来做危机公关,往往为时已晚。更要命的是,一旦危机解除了,又忘记了。

误区02

危机公关就是删稿或证明自己清白

很多企业被媒体爆料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愤怒,说要去告谁谁谁。媒体很高兴,好啊,你什么时候去告啊,我们还等着写续集呢。企业急于自证清白,正好对了媒体胃口,因为媒体的本能就是要讲一个好故事。

好故事的关键是:角色、悬念、情节和细节。危机就是企业不小心掉进一个故事里,而且扮演的是反派角色。正确的做法是让角色变模糊,设法消解矛盾冲突,淡化悬念,烫平情节,想方设法让媒体就觉得这个故事索然无味,他们就会自动离开了。如果人家随便说你个不是,你为了证明清白,就出来跟人家骂街,只会引来更多人的围观,好事者还会挖你的黑历史,直到你报销为止。所以,危机公关的本质不在于证明对错,而是不要让事件传播出去。

对于通航企业来说,公司摔飞机是最大的危机,那么如何应对呢?可以看我之前写的一篇文章:出现飞行事故,通航公司该怎么办?

危机公关就是删稿,问题是删的掉吗?

首先,自媒体太多,删不完;

其次,就算删了,还有百度快照留下痕迹;

第三,现在很多公关公司已经不敢再做删稿的业务了;

第四,已经有成千上万人看了,就算删了稿,造成的影响也删不掉;

第五,就算是业内媒体,也不是都靠通航吃饭,有些媒体就是不删稿。

那怎么办?

1)有能力的,可以制造一个新的话题改变大家的注意力,或者扭转大家对此事的看法;

2)努力多写一些正能量的文章,把那些不利的文章给压下去,至少得把百度第一页的给压下去吧。要不然一搜公司名称,跳出来的都是污点,多没面子啊。

误区03

靠爆发式营销一战成名一劳永逸

很多营销人笃信事件营销、创意营销或病毒式营销,相信这种爆发式营销可以一战成名,然后一劳永逸。于是,很多公司砸大钱,请明星,搞大活动,试图制造引爆点,然后坐享其成。但是,这么多年,我发现这些在快消品、互联网等领域可行的营销经验,到了通航怎么就失灵了呢?

原因如下:

1)现阶段通航消费市场还没起来,搞大事件营销群众基础不够,另外受限于目前的法规和空域,也没法玩出什么花样,传播的效果往往难以达到预期。

2)目前通航的客户群偏机构型,个人客户偏高端,搞大动作,老百姓是知道,但真正的客户未必买账。

3)总想做高大上的营销,可是连基础的营销都没做好,还有意义吗?很多公司连名片都没做好,何谈营销?再则,很多通航企业,没有网站,没有400电话,没有微信平台,也没有做搜索引擎优化,在网上没有关键词能查到公司,就算搞了一个成功的大活动,等结束后大家百度上搜不到,就等于白做。

在通航做营销,要扎实,要细水长流。往往用最“笨”的办法可能带来最好的结果,请看刘嘉芳的文章《通航营销:最“笨”的方法可能是最好的》(戳标题阅读),了解如何把通航营销做得扎实,做得细水长流。

误区04

先谈速度再谈服务

现在很多人一聊通航就说通航不赚钱,那只能说明聊的人不赚钱,其实业内还是有不少公司不但赚到钱了,而且发展的很快。他们主要是选对了产业链环节,并依靠强大的营销团队,把市场迅速做大。但是,他们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一个就是营销做得太好,但服务跟不上,结果口碑做烂了,很难收拾。比如你卖飞机,广告宣传做得好,销售合同刷刷签,结果接二连三你飞机按时交付不了,耽误客户搞审定,最后赔钱事小,客户肯定到处说你坏话,通航圈子小,多得罪一两个客户,生意还怎么做。我还发现,很多通航公司做私照培训,服务的都是大老板,宣传的时候天花乱坠,实际连个专职的客服人员都舍不得配,这样的公司能把服务做好吗?

误区05

销售业绩不好就拿销售员开刀

很多公司老总,销售业绩不好,就把销售团队找过来臭骂一顿。实际问题很可能是出在公司战略或产品设计上。比如一张飞行俱乐部的会员卡卖200万,买了卡的人要用飞机还要再交钱。你是美女销售,你去卖吧;我丑,我先睡。

营销跟骗子干的工作是一样的,唯一的不同是,营销人员卖的东西有价值,骗子卖的东西没价值。所以,干营销的人非常危险,只要公司的产品不靠谱,随时可能沦为骗子。比如你去做商照招飞的时候,公司告诉你,全部包就业,可以大胆招。结果等学生毕业了,然后就业不了,家长们第一个骂的就是你:骗子。所以,产品不好,风险首先是销售承担。

营销人员很多东西都可以卖,但好的营销人员要懂得挑好的产品。

误区06

做强做大就得整合别人的资源

整合资源当然是自己整合别人了,这是个常识。但是,实际可能恰恰相反,因为整合别人的边际成本非常高。所以,营销上的资源整合,别老想整合别人,而要把自己打造得别人很想来整合你。比如你做空中游览项目,就应该把项目打造成携程都想整合你,如果能让携程入股你这个项目,然后天天给你推首页,那你肯定发财了。

要想别人来整合,那么你的产品兼容性要好,能成为别人产品链或生态链中的一个环节,而且能给他们增加亮点和价值才行。

误区07

道德高于人性

曾有家通航公司的头牌销售和总飞行师一起跑了,老板破口大骂这两位员工贪财势力,人品败坏等等。对于重要人才的出走,总是先从道德上进行评判,这是很多老板经常犯的错误。其实,在人性面前,道德是没有战斗力的。很多公司一直在为对手培养销售人才,问题主要出在如下3个方面:

1. 工资:与传统行业不同,通航项目周期长,业务少,销售的工资太低肯定不行。很多销售放着原来行业好几万的月收入不做,现在拿几千块钱在通航混,你以为他们热爱通航,其实人家就是来学习的,等学会了,要么去工资更高的地方,要么就创业了。你骂人家贪财,是心机婊。但是我要说,如果不贪财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销售员。

2. 目标:有些通航公司,刚筹建完,能不能飞好都不知道,年度销售目标就敢定1个亿。可能吗?定目标一定要符合实际,至少销售团队看了觉得能实现,才会去拼命。如果太高,大家都觉得再怎么努力也完不成,索性就不努力了。最可怕的是,老板没跟销售团队商量就定目标,到时候完不成,老板也没法问责销售团队。那些看得明白的销售肯定会辞职,而留下来的基本是混日子的。

3. 提成:有些公司的提成低得不正常,低到把客户介绍给别的公司,拿到的提成比自己的工资还高。有些公司的提成要等到年底才发,甚至说好的比例,因为看到哪个销售人员业绩好,拿的多了,心疼了,就把提成比例调低了。后果就是能干的销售都跑了,留下来的都是混吃等死的。

千万不要想着从销售那里压榨利润,你见过老是克扣军饷的将军打过胜战吗?给销售的赏钱,一要从定价策略、商业模式创新和成本控制中捞回来。

误区08

外包恐惧症

大家都说通航成本高,除了制度性成本外,关键是通航公司在这个共享经济时代仍然采用自然经济的发展模式。什么都要自己干的结果就是要配置庞大的队伍,人机比就上去了,成本也上去了。就拿市场营销来说,找广告公司设计册子确实挺贵,但自己养一个设计师是不是更贵?

我一位朋友在联想市场部干过,那么大的公司,市场部没几个人,那么多工作怎么完成的?就是靠外包,诸如文案、设计、印刷、网站/微博/微信运营、活动策划组织、参展、市场调研等等都外包。你可能要问,都外包了,市场部干嘛?这就是一直以来,我们对市场部错误定位造成的。

市场部应该干嘛?搞市场研究、做创意、设计和调整产品、发展渠道、谈合作、整盒资源、搞客户、建立和完善市场营销体系等等,市场部应该从那些琐碎的执行工作中解脱出来,做创造性的工作,做那些提升公司价值,为公司赚钱的工作,而不只是定义为一个花钱的部门。

误区09

管理比营销重要

一个通航公司准备推出一项革命性的产品服务,内部花了1年的时间进行设计,因为对产品的市场方向看法不同,内部分成了2个阵营,斗得非常厉害,导致产品迟迟出不来。老板用尽各种管理艺术和手段都没办法止斗,非常头疼。最后有人一句话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说:先把产品推向市场,根据市场反馈,再逐步升级。结果产品一推向市场,内部争斗立刻停止,因为客户订单一来,这两拨人疲于应付客户的各种需求,自然没有时间争斗。

所以,把产品放出去,把业务做起来,让客户来驱动公司的管理。没有业务,没有飞行量,是一个公司滋生各种问题的根源;没有了客户带来的外部压力,公司内部只好没事找事,为了管理而管理,甚至为了往上爬而展开宫斗。

所以,一定要把营销做好,哪怕要花点钱,也是值得的。做了营销不一定马上有业务,但是不做营销肯定没业务。营销做好了,业务有了,员工都发财了,管理的问题自然解决了。

误区10

创意大于可信度

营销不就是做创意吗?但是通航刚刚起步,基础还未打牢,很多产品和服务还很粗糙,连客户的温饱问题都没解决,何谈创意需求?

很多人感慨通航鱼龙混杂,大忽悠很多,这就说明了通航最缺的也是最有价值的营销工具就是:人品!所谓人品,归根结底就是建立群体对你的信任。网红就是如此。

如何做信任度?就是:做得到的事情可以承诺,做不到的事情,坚决不承诺。如果承诺了,打死都要做到。

其次,在专业领域建立可行度。最好的办法有两个:

1. 高管营销

现在是一个人格营销的时代,大家纷纷都给自己代言,比如格力把董小姐推上去了,罗辑思维的代言人就是罗胖自己,还有锤子手机的代言人就是罗永浩自己。通航的高管也需要开始为自己的公司代言了。所以不要吝惜自己的时间,多写文章,多参加论坛发表演说,多接触媒体,谈专业,谈行业发展,谈公司成长。

2.员工营销

除了高管,展示员工的专业性也很重要。成本最低的办法就是发动员工利用业余时间撰写专业文章进行投稿。试想,一个公司连前台都可以在期刊上发表专业文章,那这个公司的水平不得了。而且,写文章可以让他们用心梳理、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成长速度会加快。

本文根据作者在“2016华东国际通航展暨第二届华东通航产业发展论坛”上的发言内容整理而成。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通用航空营销的十大误区

在通航做营销,要扎实,要细水长流。往往用最“笨”的办法可能带来最好的结果,请看刘嘉芳的文章《通航营销:最“笨”的方法可能是最好的》(戳标题阅读),了解如何把通航营销做得扎实,做得细水长流

误区01

通航业务面不大,无需搞媒体关系

某年有家通航公司被自己员工把家丑捅到媒体上,搞得行业皆知,颜面扫地。如果公关及时,应该不至于如此。但尽管爆料的媒体很知名,该公司居然没人认识里面的人,且反应迟钝,等酿成大新闻了才派人去处理,为时已晚。

对于媒体,通航公司有几个误区:

埋头干活,忽视媒体的存在,平时不联系,出事了没个认识的人,只能干着急;

觉得媒体就是一种宣传工具,需要时直接购买就可以。但往往因为与媒体不熟,一旦出事,舆论一边倒,连个说好话的都没有;

觉得央视、新华社、新浪之类的才是媒体,没把业内媒体和自媒体放在眼里,这个认知是非常危险的;

中国人喜欢关起门来说话,以前确实很安全,但现在是互联网时代,老毕的惨痛教训千万别忘记。防外人容易,防内部人难。老板们一定要做到平时面对媒体时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在企业内部也要怎么说怎么做。

千万不要平时舍不得投入,等出大事了,才想起来做危机公关,往往为时已晚。更要命的是,一旦危机解除了,又忘记了。

误区02

危机公关就是删稿或证明自己清白

很多企业被媒体爆料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愤怒,说要去告谁谁谁。媒体很高兴,好啊,你什么时候去告啊,我们还等着写续集呢。企业急于自证清白,正好对了媒体胃口,因为媒体的本能就是要讲一个好故事。

好故事的关键是:角色、悬念、情节和细节。危机就是企业不小心掉进一个故事里,而且扮演的是反派角色。正确的做法是让角色变模糊,设法消解矛盾冲突,淡化悬念,烫平情节,想方设法让媒体就觉得这个故事索然无味,他们就会自动离开了。如果人家随便说你个不是,你为了证明清白,就出来跟人家骂街,只会引来更多人的围观,好事者还会挖你的黑历史,直到你报销为止。所以,危机公关的本质不在于证明对错,而是不要让事件传播出去。

对于通航企业来说,公司摔飞机是最大的危机,那么如何应对呢?可以看我之前写的一篇文章:出现飞行事故,通航公司该怎么办?

危机公关就是删稿,问题是删的掉吗?

首先,自媒体太多,删不完;

其次,就算删了,还有百度快照留下痕迹;

第三,现在很多公关公司已经不敢再做删稿的业务了;

第四,已经有成千上万人看了,就算删了稿,造成的影响也删不掉;

第五,就算是业内媒体,也不是都靠通航吃饭,有些媒体就是不删稿。

那怎么办?

1)有能力的,可以制造一个新的话题改变大家的注意力,或者扭转大家对此事的看法;

2)努力多写一些正能量的文章,把那些不利的文章给压下去,至少得把百度第一页的给压下去吧。要不然一搜公司名称,跳出来的都是污点,多没面子啊。

误区03

靠爆发式营销一战成名一劳永逸

很多营销人笃信事件营销、创意营销或病毒式营销,相信这种爆发式营销可以一战成名,然后一劳永逸。于是,很多公司砸大钱,请明星,搞大活动,试图制造引爆点,然后坐享其成。但是,这么多年,我发现这些在快消品、互联网等领域可行的营销经验,到了通航怎么就失灵了呢?

原因如下:

1)现阶段通航消费市场还没起来,搞大事件营销群众基础不够,另外受限于目前的法规和空域,也没法玩出什么花样,传播的效果往往难以达到预期。

2)目前通航的客户群偏机构型,个人客户偏高端,搞大动作,老百姓是知道,但真正的客户未必买账。

3)总想做高大上的营销,可是连基础的营销都没做好,还有意义吗?很多公司连名片都没做好,何谈营销?再则,很多通航企业,没有网站,没有400电话,没有微信平台,也没有做搜索引擎优化,在网上没有关键词能查到公司,就算搞了一个成功的大活动,等结束后大家百度上搜不到,就等于白做。

在通航做营销,要扎实,要细水长流。往往用最“笨”的办法可能带来最好的结果,请看刘嘉芳的文章《通航营销:最“笨”的方法可能是最好的》(戳标题阅读),了解如何把通航营销做得扎实,做得细水长流。

误区04

先谈速度再谈服务

现在很多人一聊通航就说通航不赚钱,那只能说明聊的人不赚钱,其实业内还是有不少公司不但赚到钱了,而且发展的很快。他们主要是选对了产业链环节,并依靠强大的营销团队,把市场迅速做大。但是,他们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一个就是营销做得太好,但服务跟不上,结果口碑做烂了,很难收拾。比如你卖飞机,广告宣传做得好,销售合同刷刷签,结果接二连三你飞机按时交付不了,耽误客户搞审定,最后赔钱事小,客户肯定到处说你坏话,通航圈子小,多得罪一两个客户,生意还怎么做。我还发现,很多通航公司做私照培训,服务的都是大老板,宣传的时候天花乱坠,实际连个专职的客服人员都舍不得配,这样的公司能把服务做好吗?

误区05

销售业绩不好就拿销售员开刀

很多公司老总,销售业绩不好,就把销售团队找过来臭骂一顿。实际问题很可能是出在公司战略或产品设计上。比如一张飞行俱乐部的会员卡卖200万,买了卡的人要用飞机还要再交钱。你是美女销售,你去卖吧;我丑,我先睡。

营销跟骗子干的工作是一样的,唯一的不同是,营销人员卖的东西有价值,骗子卖的东西没价值。所以,干营销的人非常危险,只要公司的产品不靠谱,随时可能沦为骗子。比如你去做商照招飞的时候,公司告诉你,全部包就业,可以大胆招。结果等学生毕业了,然后就业不了,家长们第一个骂的就是你:骗子。所以,产品不好,风险首先是销售承担。

营销人员很多东西都可以卖,但好的营销人员要懂得挑好的产品。

误区06

做强做大就得整合别人的资源

整合资源当然是自己整合别人了,这是个常识。但是,实际可能恰恰相反,因为整合别人的边际成本非常高。所以,营销上的资源整合,别老想整合别人,而要把自己打造得别人很想来整合你。比如你做空中游览项目,就应该把项目打造成携程都想整合你,如果能让携程入股你这个项目,然后天天给你推首页,那你肯定发财了。

要想别人来整合,那么你的产品兼容性要好,能成为别人产品链或生态链中的一个环节,而且能给他们增加亮点和价值才行。

误区07

道德高于人性

曾有家通航公司的头牌销售和总飞行师一起跑了,老板破口大骂这两位员工贪财势力,人品败坏等等。对于重要人才的出走,总是先从道德上进行评判,这是很多老板经常犯的错误。其实,在人性面前,道德是没有战斗力的。很多公司一直在为对手培养销售人才,问题主要出在如下3个方面:

1. 工资:与传统行业不同,通航项目周期长,业务少,销售的工资太低肯定不行。很多销售放着原来行业好几万的月收入不做,现在拿几千块钱在通航混,你以为他们热爱通航,其实人家就是来学习的,等学会了,要么去工资更高的地方,要么就创业了。你骂人家贪财,是心机婊。但是我要说,如果不贪财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销售员。

2. 目标:有些通航公司,刚筹建完,能不能飞好都不知道,年度销售目标就敢定1个亿。可能吗?定目标一定要符合实际,至少销售团队看了觉得能实现,才会去拼命。如果太高,大家都觉得再怎么努力也完不成,索性就不努力了。最可怕的是,老板没跟销售团队商量就定目标,到时候完不成,老板也没法问责销售团队。那些看得明白的销售肯定会辞职,而留下来的基本是混日子的。

3. 提成:有些公司的提成低得不正常,低到把客户介绍给别的公司,拿到的提成比自己的工资还高。有些公司的提成要等到年底才发,甚至说好的比例,因为看到哪个销售人员业绩好,拿的多了,心疼了,就把提成比例调低了。后果就是能干的销售都跑了,留下来的都是混吃等死的。

千万不要想着从销售那里压榨利润,你见过老是克扣军饷的将军打过胜战吗?给销售的赏钱,一要从定价策略、商业模式创新和成本控制中捞回来。

误区08

外包恐惧症

大家都说通航成本高,除了制度性成本外,关键是通航公司在这个共享经济时代仍然采用自然经济的发展模式。什么都要自己干的结果就是要配置庞大的队伍,人机比就上去了,成本也上去了。就拿市场营销来说,找广告公司设计册子确实挺贵,但自己养一个设计师是不是更贵?

我一位朋友在联想市场部干过,那么大的公司,市场部没几个人,那么多工作怎么完成的?就是靠外包,诸如文案、设计、印刷、网站/微博/微信运营、活动策划组织、参展、市场调研等等都外包。你可能要问,都外包了,市场部干嘛?这就是一直以来,我们对市场部错误定位造成的。

市场部应该干嘛?搞市场研究、做创意、设计和调整产品、发展渠道、谈合作、整盒资源、搞客户、建立和完善市场营销体系等等,市场部应该从那些琐碎的执行工作中解脱出来,做创造性的工作,做那些提升公司价值,为公司赚钱的工作,而不只是定义为一个花钱的部门。

误区09

管理比营销重要

一个通航公司准备推出一项革命性的产品服务,内部花了1年的时间进行设计,因为对产品的市场方向看法不同,内部分成了2个阵营,斗得非常厉害,导致产品迟迟出不来。老板用尽各种管理艺术和手段都没办法止斗,非常头疼。最后有人一句话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说:先把产品推向市场,根据市场反馈,再逐步升级。结果产品一推向市场,内部争斗立刻停止,因为客户订单一来,这两拨人疲于应付客户的各种需求,自然没有时间争斗。

所以,把产品放出去,把业务做起来,让客户来驱动公司的管理。没有业务,没有飞行量,是一个公司滋生各种问题的根源;没有了客户带来的外部压力,公司内部只好没事找事,为了管理而管理,甚至为了往上爬而展开宫斗。

所以,一定要把营销做好,哪怕要花点钱,也是值得的。做了营销不一定马上有业务,但是不做营销肯定没业务。营销做好了,业务有了,员工都发财了,管理的问题自然解决了。

误区10

创意大于可信度

营销不就是做创意吗?但是通航刚刚起步,基础还未打牢,很多产品和服务还很粗糙,连客户的温饱问题都没解决,何谈创意需求?

很多人感慨通航鱼龙混杂,大忽悠很多,这就说明了通航最缺的也是最有价值的营销工具就是:人品!所谓人品,归根结底就是建立群体对你的信任。网红就是如此。

如何做信任度?就是:做得到的事情可以承诺,做不到的事情,坚决不承诺。如果承诺了,打死都要做到。

其次,在专业领域建立可行度。最好的办法有两个:

1. 高管营销

现在是一个人格营销的时代,大家纷纷都给自己代言,比如格力把董小姐推上去了,罗辑思维的代言人就是罗胖自己,还有锤子手机的代言人就是罗永浩自己。通航的高管也需要开始为自己的公司代言了。所以不要吝惜自己的时间,多写文章,多参加论坛发表演说,多接触媒体,谈专业,谈行业发展,谈公司成长。

2.员工营销

除了高管,展示员工的专业性也很重要。成本最低的办法就是发动员工利用业余时间撰写专业文章进行投稿。试想,一个公司连前台都可以在期刊上发表专业文章,那这个公司的水平不得了。而且,写文章可以让他们用心梳理、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成长速度会加快。

本文根据作者在“2016华东国际通航展暨第二届华东通航产业发展论坛”上的发言内容整理而成。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