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振芳
“中国代表队的4名高中生选手全部摘金,包揽赛事金牌前三名。”
据南开大学消息,7月18日晚,第54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IChO2022)在天津南开大学闭幕。来自全球84个国家和地区的326名选手,经过9天的激烈角逐,最终产生36枚金牌、71枚银牌、103枚铜牌。23位选手获颁荣誉奖,41名选手获颁“金丝猴奖”。
国际化学奥林匹克(International Chemistry Olympiad,简称“IChO”)是世界上规模和影响最大的高中生化学学科竞赛活动,每年举办一届。
据人民网报道,中国自1987年首次组队参加第19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以来,累计派出选手140名,其中107人获得金牌,29人获得银牌,4人获得铜牌。
本届赛事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南开大学、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共同承办。以理论考试形式进行,试题涵盖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分析化学等。
赛题方面,该比赛还关注到新冠病毒核酸快速检测需求,关键储能材料支持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合成、修饰蛋白质探索生命的奥秘,设计合成手性螺环催化剂提高手性分子合成效率等关乎人类生命健康、经济社会发展等话题。
本届赛事首次引入了虚拟仿真实验和线上实验题,通过采用计算机仿真、虚拟现实等技术,实现理论与实验的紧密结合,让参赛选手突破时空限制,体验化学实验的乐趣。
“在接受颁奖的那一刻,你可能会觉得这件事很重要,但从长远来看,真正重要的,是你对那些富有挑战性、耐人寻味的化学题目所进行过的研究。化学这门学科充满了开放性的问题,未来希望你们都能够顺利地解决那些并没有规范标准答案的题目。”国际化学奥林匹克指导委员会主席加伯·马扎法维(Gábor Magyarfalvi)在视频致辞中表示。
第55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将在瑞士苏黎世举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