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外媒如何点评Uber中国与滴滴合二为一?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外媒如何点评Uber中国与滴滴合二为一?

“打则惊天动地、‘合则恩爱到底。”对优步和滴滴在中国角力的尘埃落定,外国媒体也从各个角度品头论足,不亦乐乎。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滴滴出行8月1日宣布与优步(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

按照滴滴出行方面的表述,优步全球将持有滴滴5.89%的股权(preferred equityinterest),相当于17.7%的经济权益,优步中国的其余中国股东将获得合计2.3%的经济权益。

合并后的滴滴出行估值将达350亿美元,滴滴出行还将向优步全球投资10亿美元。滴滴出行也成为唯一一家由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共同投资的企业。

“打则惊天动地、‘合则恩爱到底。”对优步和滴滴在中国角力的尘埃落定,外国媒体也从各个角度品头论足,不亦乐乎。

英国《金融时报》评论称,过去两年大量资本被投入世界各地的网约车公司,引发了雷同服务间的激烈竞争。而这笔交易或许会让整合而非扩张成为行业的新主流,一个更理性的拼车时代可能即将开始。

《金融时报》称,网约车是一个赢家通吃的市场,许多公司都把风险资金投入面向乘客的高额补贴。中国出台的新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将网约车服务合法化,但也禁止业内以低于成本的费用提供出行服务,实际上禁止了补贴。

优步与滴滴的交易表明,相比市场领军者,处于第二位的网约车公司的投资者更难得到同样的回报。这笔交易为不太可能在中国胜出的优步提供了一条体面的退路。

文章称,对于优步,这笔交易为优步创始人卡兰尼克所称的“非理性”补贴助推式扩张画上了句号,将让该公司腾出资源专注于投资新技术。

如果你不能打败他们,那就加入他们——英国广播公司(BBC)评论称,这可能是优步极富雄心的卡兰尼克的思考。BBC称,这次交易可能是台面上对优步来说最好的选项。

奋勇奋战的优步打了一场不错的仗,没人怀疑这一点。而这次交易也不全是坏消息。如果离开中国市场意味着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叫车软件公司那里拿到了规模可观的股权,那也没什么不光彩。

承认这是一场他打不赢的仗,或许也将被证明是卡兰尼克的成熟和敏锐把握未来业务趋势的标志。

彭博社也认为,优步把中国业务出售给劲敌滴滴,不仅结束了两者之间挥金如土的烧钱价格战,还可以使优步集中精力于其他市场与其潜在的IPO计划。

优步此前表示,已在美国与加拿大市场盈利,但因为仍在发展中地区的市场上亏钱,这一得来不易的进展也大打折扣。彭博援引知情人士称,在中国市场上的巨亏是阻止优步启动上市的主要原因之一。

“过去两个月优步面临的最大威胁是,在中国市场的亏钱形势已经对其他市场构成了潜在威胁,”纽约大学教授Arun Sundararajan说,“事实是,这笔交易短期可能被看作是损失,但长期来看不失为一步好棋。现在他们可以集中精力于全球其他市场了。”

在中国的事情尘埃落定后,优步可以转战其他市场,与东南亚的Grab、印度的Ola和美国的Lyft等同类公司争夺市场份额。

《华尔街日报》报道说,包括谷歌在内,美国互联网公司长期以来一直难以把握中国庞大人口和财富增长带来的机会。而其他一些公司也被资金雄厚、能迅速顺应中国消费者喜好的中国本土公司打败,比如亚马逊和eBay都在与阿里巴巴的对抗中败下阵来。

报道说,滴滴出行CEO程维在2015年接受采访时回忆说,2014年7月卡兰尼克曾提出收购滴滴,并称自己无论如何都要征服中国市场。程维拒绝了收购提议,认为滴滴总有一天会超越优步。

尽管优步比滴滴出行早整整一年在中国推出专车叫车服务,但这家中国本土公司最终后来居上。大多数第三方研究机构都认为,滴滴在中国市场份额中遥遥领先。根据易观国际的研究数据,滴滴5月份活跃用户数达4,210万,优步中国的活跃用户数仅为1,010万。

滴滴表示,将保留优步在中国独立的服务和品牌。不过《华尔街日报》提醒到,2015年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合并成立滴滴出行时也曾作出类似承诺,但规模较小的快的在合并后就被边缘化。

《纽约时报》认为,尽管被收购,但这对优步的财务来说绝不是个灾难。他们在中国市场投资了20亿美元,但现在则在一个很有可能继续增长(且不必再与优步恶性竞争)的公司拿到了价值70亿美元的权益。

报道说,优步远在旧金山的工程师需要应对那些为获取佣金而操纵或伪装行车记录的司机。与此同时,该公司也无法在中国最大的社交网络微信上营销,因为腾讯是滴滴的早期投资者。这些都让优步在与已具备规模优势的滴滴竞争时步履维艰,更不要提后者还受到来自腾讯、阿里巴巴和苹果等投资者的支持。

报道说,联姻或许能让优步的投资者消除疑虑,但中国的分析师们表示,这很可能会导致佣金降低,伤害到乘客和司机,让市场中的小型参与者更难与大公司竞争——因为最大的竞争对手已不用再承担竞争费用。

独立科技分析师Hong Bo说:“对像易到和神州这样稍小的公司来说,即便它们继续补贴用户,也只能是暂时的,而且还将带来更大的财务负担。”

来自河南的22岁司机Li Bo说,司机的忠诚是由他们能从哪里获得最好的报酬来决定的。他说,这意味着他们会继续跟着补贴走。

“我们只在乎谁给我们最好的待遇,”他说,“如果滴滴收购了优步,我们就给滴滴干活。这真没什么影响。”

东南亚叫车软件公司Grab也在密切关注滴滴的收购。这家公司正在新加坡和越南等国与优步竞争。

路透社报道,该公司CEO陈炳耀在一份写给员工的备忘录中写道:“我们的投资者和全球伙伴滴滴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之争中取得了胜利。我们看到,只要本土冠军对他们的信念和长处保持始终如一,他们就能获胜。”

对Grab和滴滴都有投资的GGV Capital执行合伙人Hans Tung说:“Grab非常了解滴滴在中国做的事,正在复制他们的模式。”

而对美国的Lyft来说,《华尔街日报》称,优步中国与滴滴的合并也为全球网约车联盟格局增添了令人困惑的变数。

报道说,滴滴曾是Lyft最大的同盟,两家公司几个月前结成了反优步联盟。滴滴和Lyft还与印度打车应用Ola以及Grab合作,使其应用程序可在全球范围内使用。通过把各自应用捆绑在一起,这些公司曾希望借此有力共同抗衡优步。

颇为尴尬的是,滴滴也是Lyft的投资者,但现在却与Lyft最强大的对手联手。报道说,优步将获得滴滴17.7%的股权,从而成为Lyft的间接利益相关者。更让人困惑的是,滴滴还将对优步的全球业务投资10亿美元,这让滴滴与Lyft亦敌亦友。

另一家为人熟知的美国公司也会从滴滴与优步中国的融合中获利,那就是苹果。

今日美国称,苹果可能会发现自己在一个最热门的科技领域站在了有利竞争者的位置上。5月份刚刚对滴滴进行的10亿美元战略投资,有望让智能手机业务正在中国出现下滑的苹果继续站稳脚跟。

苹果CEO库克在上周公布季度业绩后对分析师们强调了对滴滴投资的重要性。他说,这项投资让苹果“学到了很多有关中国市场我们所不知道的事”。

Pund-IT首席分析师Charles King说:“苹果这次(对滴滴的)成功押注值得庆祝,但其是否能让投出的钱生钱还有待观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天下事,请戳天下首页(tianxia.jiemian.com)。动动手指,长按二维码,关注【最天下】微信公众号:theveryworld (如果长按不行,就麻烦看官扫下呗)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Uber

2.4k
  • Uber向澳大利亚出租车司机支付1.78亿美元和解金
  • Uber首席执行官呼吁加快电动汽车推广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外媒如何点评Uber中国与滴滴合二为一?

“打则惊天动地、‘合则恩爱到底。”对优步和滴滴在中国角力的尘埃落定,外国媒体也从各个角度品头论足,不亦乐乎。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滴滴出行8月1日宣布与优步(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

按照滴滴出行方面的表述,优步全球将持有滴滴5.89%的股权(preferred equityinterest),相当于17.7%的经济权益,优步中国的其余中国股东将获得合计2.3%的经济权益。

合并后的滴滴出行估值将达350亿美元,滴滴出行还将向优步全球投资10亿美元。滴滴出行也成为唯一一家由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共同投资的企业。

“打则惊天动地、‘合则恩爱到底。”对优步和滴滴在中国角力的尘埃落定,外国媒体也从各个角度品头论足,不亦乐乎。

英国《金融时报》评论称,过去两年大量资本被投入世界各地的网约车公司,引发了雷同服务间的激烈竞争。而这笔交易或许会让整合而非扩张成为行业的新主流,一个更理性的拼车时代可能即将开始。

《金融时报》称,网约车是一个赢家通吃的市场,许多公司都把风险资金投入面向乘客的高额补贴。中国出台的新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将网约车服务合法化,但也禁止业内以低于成本的费用提供出行服务,实际上禁止了补贴。

优步与滴滴的交易表明,相比市场领军者,处于第二位的网约车公司的投资者更难得到同样的回报。这笔交易为不太可能在中国胜出的优步提供了一条体面的退路。

文章称,对于优步,这笔交易为优步创始人卡兰尼克所称的“非理性”补贴助推式扩张画上了句号,将让该公司腾出资源专注于投资新技术。

如果你不能打败他们,那就加入他们——英国广播公司(BBC)评论称,这可能是优步极富雄心的卡兰尼克的思考。BBC称,这次交易可能是台面上对优步来说最好的选项。

奋勇奋战的优步打了一场不错的仗,没人怀疑这一点。而这次交易也不全是坏消息。如果离开中国市场意味着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叫车软件公司那里拿到了规模可观的股权,那也没什么不光彩。

承认这是一场他打不赢的仗,或许也将被证明是卡兰尼克的成熟和敏锐把握未来业务趋势的标志。

彭博社也认为,优步把中国业务出售给劲敌滴滴,不仅结束了两者之间挥金如土的烧钱价格战,还可以使优步集中精力于其他市场与其潜在的IPO计划。

优步此前表示,已在美国与加拿大市场盈利,但因为仍在发展中地区的市场上亏钱,这一得来不易的进展也大打折扣。彭博援引知情人士称,在中国市场上的巨亏是阻止优步启动上市的主要原因之一。

“过去两个月优步面临的最大威胁是,在中国市场的亏钱形势已经对其他市场构成了潜在威胁,”纽约大学教授Arun Sundararajan说,“事实是,这笔交易短期可能被看作是损失,但长期来看不失为一步好棋。现在他们可以集中精力于全球其他市场了。”

在中国的事情尘埃落定后,优步可以转战其他市场,与东南亚的Grab、印度的Ola和美国的Lyft等同类公司争夺市场份额。

《华尔街日报》报道说,包括谷歌在内,美国互联网公司长期以来一直难以把握中国庞大人口和财富增长带来的机会。而其他一些公司也被资金雄厚、能迅速顺应中国消费者喜好的中国本土公司打败,比如亚马逊和eBay都在与阿里巴巴的对抗中败下阵来。

报道说,滴滴出行CEO程维在2015年接受采访时回忆说,2014年7月卡兰尼克曾提出收购滴滴,并称自己无论如何都要征服中国市场。程维拒绝了收购提议,认为滴滴总有一天会超越优步。

尽管优步比滴滴出行早整整一年在中国推出专车叫车服务,但这家中国本土公司最终后来居上。大多数第三方研究机构都认为,滴滴在中国市场份额中遥遥领先。根据易观国际的研究数据,滴滴5月份活跃用户数达4,210万,优步中国的活跃用户数仅为1,010万。

滴滴表示,将保留优步在中国独立的服务和品牌。不过《华尔街日报》提醒到,2015年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合并成立滴滴出行时也曾作出类似承诺,但规模较小的快的在合并后就被边缘化。

《纽约时报》认为,尽管被收购,但这对优步的财务来说绝不是个灾难。他们在中国市场投资了20亿美元,但现在则在一个很有可能继续增长(且不必再与优步恶性竞争)的公司拿到了价值70亿美元的权益。

报道说,优步远在旧金山的工程师需要应对那些为获取佣金而操纵或伪装行车记录的司机。与此同时,该公司也无法在中国最大的社交网络微信上营销,因为腾讯是滴滴的早期投资者。这些都让优步在与已具备规模优势的滴滴竞争时步履维艰,更不要提后者还受到来自腾讯、阿里巴巴和苹果等投资者的支持。

报道说,联姻或许能让优步的投资者消除疑虑,但中国的分析师们表示,这很可能会导致佣金降低,伤害到乘客和司机,让市场中的小型参与者更难与大公司竞争——因为最大的竞争对手已不用再承担竞争费用。

独立科技分析师Hong Bo说:“对像易到和神州这样稍小的公司来说,即便它们继续补贴用户,也只能是暂时的,而且还将带来更大的财务负担。”

来自河南的22岁司机Li Bo说,司机的忠诚是由他们能从哪里获得最好的报酬来决定的。他说,这意味着他们会继续跟着补贴走。

“我们只在乎谁给我们最好的待遇,”他说,“如果滴滴收购了优步,我们就给滴滴干活。这真没什么影响。”

东南亚叫车软件公司Grab也在密切关注滴滴的收购。这家公司正在新加坡和越南等国与优步竞争。

路透社报道,该公司CEO陈炳耀在一份写给员工的备忘录中写道:“我们的投资者和全球伙伴滴滴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之争中取得了胜利。我们看到,只要本土冠军对他们的信念和长处保持始终如一,他们就能获胜。”

对Grab和滴滴都有投资的GGV Capital执行合伙人Hans Tung说:“Grab非常了解滴滴在中国做的事,正在复制他们的模式。”

而对美国的Lyft来说,《华尔街日报》称,优步中国与滴滴的合并也为全球网约车联盟格局增添了令人困惑的变数。

报道说,滴滴曾是Lyft最大的同盟,两家公司几个月前结成了反优步联盟。滴滴和Lyft还与印度打车应用Ola以及Grab合作,使其应用程序可在全球范围内使用。通过把各自应用捆绑在一起,这些公司曾希望借此有力共同抗衡优步。

颇为尴尬的是,滴滴也是Lyft的投资者,但现在却与Lyft最强大的对手联手。报道说,优步将获得滴滴17.7%的股权,从而成为Lyft的间接利益相关者。更让人困惑的是,滴滴还将对优步的全球业务投资10亿美元,这让滴滴与Lyft亦敌亦友。

另一家为人熟知的美国公司也会从滴滴与优步中国的融合中获利,那就是苹果。

今日美国称,苹果可能会发现自己在一个最热门的科技领域站在了有利竞争者的位置上。5月份刚刚对滴滴进行的10亿美元战略投资,有望让智能手机业务正在中国出现下滑的苹果继续站稳脚跟。

苹果CEO库克在上周公布季度业绩后对分析师们强调了对滴滴投资的重要性。他说,这项投资让苹果“学到了很多有关中国市场我们所不知道的事”。

Pund-IT首席分析师Charles King说:“苹果这次(对滴滴的)成功押注值得庆祝,但其是否能让投出的钱生钱还有待观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天下事,请戳天下首页(tianxia.jiemian.com)。动动手指,长按二维码,关注【最天下】微信公众号:theveryworld (如果长按不行,就麻烦看官扫下呗)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