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从“老夫子”公案看漫画家抄袭事件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从“老夫子”公案看漫画家抄袭事件

香港《老夫子》漫画大举进军大陆市场的时候,还需先正视自己的历史问题。

一个多月前,老夫子哈媒体执行长陈维仁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了香港知名漫画《老夫子》要进军大陆市场的消息,与此同时,关于《老夫子》漫画涉嫌抄袭的传言又开始在网上流传。

这部为公众所熟知的《老夫子》是香港漫画家王嘉禧(笔名“王泽”)于1963年开始创作的漫画,自诞生到现在已经有53个年头了,被誉为“最具生命力的华人漫画”。53年间,《老夫子》漫画无论销量和影响力都一直称霸港台和海外华人世界,还多次被拍成动画片、电视、电影、舞台剧,连时尚大牌、知名餐饮、香港政府都与老夫子有跨界合作,堪称文化奇迹。

就是这样一部久负盛名的漫画,却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抄袭公案。早在1999年,作家冯骥才就正式在天津《今晚报》上发表文章《朋弟的“老夫子”与王泽“老夫子”》,指出“老夫子”最早由漫画家朋弟(原名冯棣)所创作,王嘉禧的“老夫子”是抄袭。2001年,冯骥才搜集了朋弟所创作的“老夫子”等作品及相关史料,集结成书出版了《文化发掘——老夫子出土》,并说“明眼人一看就明白”。

的确,从作品中不难看出两位漫画家作品之间的联系。朋弟生于1907年,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活跃于京津画坛。《老夫子》是他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创作的作品。“老夫子”的形象既天真又迂腐,既憨厚又狡狯,既有正义感又喜爱卖弄小聪明,在当时相当受欢迎。而王嘉禧1928年出生于天津,并在天津长大一直到考入北京的大学,毕业后又回到天津工作。王家禧也曾承认和朋弟相熟,但对抄袭的质疑却始终采取躲闪回避的态度。

王嘉禧是到香港之后,才开始创作“老夫子”漫画的。而朋弟却因为一些历史原因,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不再画漫画,晚景凄凉,于1983年与世长辞。这一年,《山T老夫子》在香港上映,讲的是老夫子遇见外星人山T的故事。平心而论,王嘉禧的“老夫子”,在延用朋弟创作的“老夫子”的名字,略微修改“老夫子”“大白薯”等人物形象之外,也加入了很多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创造,反映了香港社会的变迁,给很多人带来了欢乐,可以看作是相当不错的再创作。如果王嘉禧大方承认自己的作品与朋弟《老夫子》之间的关系,大概也不会一再被人提及抄袭事件。

漫画家,是一个需要兼备想象力、讲故事的能力和画面表达能力的职业。他们往往是以一己之力在纸面上创造一个引人入胜的世界,既要从人物、故事、构图、分镜等各个方面保证独创性,又要确保一定的产量,这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这样高强度的创作压力之下,漫画圈的抄袭事件其实并不少见,有些可能是无意,或者误用了有版权的素材,有些则可能是没有把握好借鉴与抄袭的界限。

比如,日本知名漫画家井上雄彦就曾被指出《灌篮高手》漫画中有多处拷贝了NBA篮球比赛中的照片。最后,井上雄彦道歉并购买了照片版权,在后来的创作中也专门派助手前去赛场拍摄照片作为素材使用。与井上雄彦使用有版权的照片比起来,另一位日本漫画家末次由纪的抄袭问题严重得多。末次由纪曾经在讲谈社连载的两部漫画《伊甸园之花》《你的白色羽毛》中的许多场景都被质疑抄袭《灌篮高手》,在网络上引起很大的争议。后来末次由纪发表谢罪书,承认抄袭,之后受此影响也长时间停止创作,直到凭《花牌情缘》东山再起,并拿下年度“漫画大赏”。

也许,漫画家有“黑历史”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漫画家在事实面前,没有承认错误的勇气,只想让时间把“黑历史”完全抹杀。王嘉禧的《老夫子》对原漫画人物形象和创意的使用,比起未获版权就使用素材或者抄袭构图来,其实更加了不得。创作者之所以受人尊重,是因为他们拥有超越普通人的创造力。如果把别人的创作成果据为己有,那是窃贼一般的行为。如果想在自己的漫画中引用别人的作品,那么获得授权或注明出处都是必不可少的。今天,当香港《老夫子》漫画大举进军大陆市场的时候,还需先正视自己的历史问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从“老夫子”公案看漫画家抄袭事件

香港《老夫子》漫画大举进军大陆市场的时候,还需先正视自己的历史问题。

一个多月前,老夫子哈媒体执行长陈维仁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了香港知名漫画《老夫子》要进军大陆市场的消息,与此同时,关于《老夫子》漫画涉嫌抄袭的传言又开始在网上流传。

这部为公众所熟知的《老夫子》是香港漫画家王嘉禧(笔名“王泽”)于1963年开始创作的漫画,自诞生到现在已经有53个年头了,被誉为“最具生命力的华人漫画”。53年间,《老夫子》漫画无论销量和影响力都一直称霸港台和海外华人世界,还多次被拍成动画片、电视、电影、舞台剧,连时尚大牌、知名餐饮、香港政府都与老夫子有跨界合作,堪称文化奇迹。

就是这样一部久负盛名的漫画,却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抄袭公案。早在1999年,作家冯骥才就正式在天津《今晚报》上发表文章《朋弟的“老夫子”与王泽“老夫子”》,指出“老夫子”最早由漫画家朋弟(原名冯棣)所创作,王嘉禧的“老夫子”是抄袭。2001年,冯骥才搜集了朋弟所创作的“老夫子”等作品及相关史料,集结成书出版了《文化发掘——老夫子出土》,并说“明眼人一看就明白”。

的确,从作品中不难看出两位漫画家作品之间的联系。朋弟生于1907年,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活跃于京津画坛。《老夫子》是他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创作的作品。“老夫子”的形象既天真又迂腐,既憨厚又狡狯,既有正义感又喜爱卖弄小聪明,在当时相当受欢迎。而王嘉禧1928年出生于天津,并在天津长大一直到考入北京的大学,毕业后又回到天津工作。王家禧也曾承认和朋弟相熟,但对抄袭的质疑却始终采取躲闪回避的态度。

王嘉禧是到香港之后,才开始创作“老夫子”漫画的。而朋弟却因为一些历史原因,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不再画漫画,晚景凄凉,于1983年与世长辞。这一年,《山T老夫子》在香港上映,讲的是老夫子遇见外星人山T的故事。平心而论,王嘉禧的“老夫子”,在延用朋弟创作的“老夫子”的名字,略微修改“老夫子”“大白薯”等人物形象之外,也加入了很多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创造,反映了香港社会的变迁,给很多人带来了欢乐,可以看作是相当不错的再创作。如果王嘉禧大方承认自己的作品与朋弟《老夫子》之间的关系,大概也不会一再被人提及抄袭事件。

漫画家,是一个需要兼备想象力、讲故事的能力和画面表达能力的职业。他们往往是以一己之力在纸面上创造一个引人入胜的世界,既要从人物、故事、构图、分镜等各个方面保证独创性,又要确保一定的产量,这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这样高强度的创作压力之下,漫画圈的抄袭事件其实并不少见,有些可能是无意,或者误用了有版权的素材,有些则可能是没有把握好借鉴与抄袭的界限。

比如,日本知名漫画家井上雄彦就曾被指出《灌篮高手》漫画中有多处拷贝了NBA篮球比赛中的照片。最后,井上雄彦道歉并购买了照片版权,在后来的创作中也专门派助手前去赛场拍摄照片作为素材使用。与井上雄彦使用有版权的照片比起来,另一位日本漫画家末次由纪的抄袭问题严重得多。末次由纪曾经在讲谈社连载的两部漫画《伊甸园之花》《你的白色羽毛》中的许多场景都被质疑抄袭《灌篮高手》,在网络上引起很大的争议。后来末次由纪发表谢罪书,承认抄袭,之后受此影响也长时间停止创作,直到凭《花牌情缘》东山再起,并拿下年度“漫画大赏”。

也许,漫画家有“黑历史”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漫画家在事实面前,没有承认错误的勇气,只想让时间把“黑历史”完全抹杀。王嘉禧的《老夫子》对原漫画人物形象和创意的使用,比起未获版权就使用素材或者抄袭构图来,其实更加了不得。创作者之所以受人尊重,是因为他们拥有超越普通人的创造力。如果把别人的创作成果据为己有,那是窃贼一般的行为。如果想在自己的漫画中引用别人的作品,那么获得授权或注明出处都是必不可少的。今天,当香港《老夫子》漫画大举进军大陆市场的时候,还需先正视自己的历史问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