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JMedia】中国汽车发展漫谈(上)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JMedia】中国汽车发展漫谈(上)

中国汽车工业诞生于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至今,整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引进苏联东欧国家的技术为起点,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30年;第二个阶段是在改革开放后的20年;第三个阶段是至今的十年。

前30年:从全套技术引进转向独立自主

在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决定下,中国汽车工业诞生于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年7月第一汽车制造厂(以下简称一汽)在长春动工兴建。1956年7月一汽建成并投产,第一个下线产品是解放牌CA10型4吨载重卡车——在后来的30年间成为了新中国汽车工业的象征。

然而,一汽的建设和生产都是在苏联的技术援助下进行的,解放卡车的原型是苏联的吉斯150。从1953年开始,一汽先后派出500多人到苏联斯大林汽车厂学习。由于当时中国的工业基础能力极其薄弱,所以一汽从一开始就是高度纵深一体化发展,主要零部件以及凡是跟金属有关的零部件全部由一汽生产,这也就是所谓的大而全发展方式。

在技术上,一汽建设和投产过程中就是把苏联的图纸、工艺和整车设计照原样拿过来。在投产后,一汽的技术人员已经发现完全照搬带来了很多问题。

比如,苏联的气候比中国冷得多,而引进的车型太单一,不适合中国南北大跨度温差大的使用环境。再者,产品还停留在原有的设计上,并没有继续改进并开发新产品。在此后,一汽的技术人员对解放卡车进行一些本土化的设计改进。

众所周知,中国人是天生具有创造性的,从来就不会满足于照抄照搬。然而当时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工厂的发展由国家决定,产品设计任务书也是由北京的机械部下达,对企业实行“统收统支”的财务体制。由于工厂没有权,所以任何创新的想法都受到制约。

这个体制后来被已故的经济学家孙冶芳批评为“复制古董、冻结技术进步”的体制。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是对计划体制的一次破坏。有趣的是,大跃进对计划体制的破坏反而为中国企业及其技术人员的创造性提供了施展的机会,引发了中国汽车工业的第一次扩散性的规模发展。

1957年,南京汽车制配厂开始仿制苏联嘎斯51型2.5吨载货车,并在1958年试制出3辆样车后改名为南京汽车制造厂,开始小批量生产跃进牌NJ130型轻卡,这是中国最早生产的轻卡。

1958年,上海汽车装配厂参考波兰的华沙轿车底盘和美国顺风轿车造型,试制出上海第一辆轿车,定名为凤凰牌轿车。这个项目在三年困难时期下马,但在1964年国内经济好转的情况下再次投产,改称上海牌SH760型轿车。上海牌轿车从投产到20世纪80年代初是国内惟一普通型公务用车。

1958年,北京第一汽车附件厂在大跃进的热潮中,决定与清华大学合作设计生产轿车。当时仿照的是德国大众甲壳虫紧凑型轿车。1958年6月试制出样车,命名为井冈山牌,该厂也改名为北京汽车制造厂。但是因技术难度大,这个车型并未投入批量生产。1964年,北京汽车制造厂应总参要求,在“长江”46型基础上,试制出供部队高级指挥员使用的BJ212型越野吉普车,被总参选定后于1966年底装备部队。BJ212在以后的长时期内对部队和地方产生巨大影响。

济南汽车制造厂从1963年开始生产8吨黄河牌载货车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大跃进”解放思想的热潮中,一汽设计出了两款轿车。第一个是东风牌71型轿车(1958年5月,毛主席在中南海后花园观看并乘坐了这辆轿车)。1958年7月又试制出第一辆红旗CA72高级轿车。虽然开发轿车的最初动力是来自基层的自发性创造,但一汽的轿车项目得到了国家的批准。这与中苏关系在大跃进开始后日趋紧张有关。

50年代的公务车都是从苏联东欧进口,所以此时中央领导人已经意识到必须自己搞轿车了。于是,国家对一汽投资3000多万元,1960年在一汽简易厂房的基础上成立了轿车车间,这就是一汽红旗牌轿车的生产基地前身;一开始生产100台,以后每年定额300台,作为中国的“轿车阵地”。

当年的红旗轿车从设计到制造的整个过程都是一汽独立完成的,包括220匹马力的V8发动机、两档变速箱和底盘。在那个时期内,由于得不到任何外国的技术援助,一汽的技术人员就到处寻找学习机会。吉林工学院有两辆老式的外国车(一辆是林肯,一辆是卡迪拉克),被一汽借来进行拆解分析;当时中国进口废钢材,一汽的技术人员就跑到港口,从进口的废钢材中寻找废弃的汽车零件(如发动机缸体等),然后进行测绘反求,研究其内部结构。

1965年,一汽红旗CA72转产,开始生产CA770型三排座高级轿车(俗称“大红旗”)。大红旗的造型设计至今仍然是值得中国汽车设计者们深思的。一汽的技术人员当时在设计红旗造型时遵循了一个原则,就是要让车具有中国特色。

在秉持这个原则的设计主题下,他们从中国传统美学观点中寻找灵感:车的整体像轿子,所以前身高而后身低;前面的散热罩做成扇形,车灯的造型借鉴了中国传统宫灯的造型,所以是圆形的;内饰大量使用木材,而且是贵重的桃树根。由于当时并没有专业的内饰技术人员,所以内饰都是由木匠和裁缝用手工做的。于是就产生了一个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车型设计经典:老红旗怎么看都是中国车。而90年代的新红旗怎么看都是奥迪。

这款车及其改进型为中国国家领导人和国宾服务了约30年,其后续车型最重要的是红旗防弹车,它的开发与1972年尼克松访华有关。在商讨尼克松访华事宜时,美方提出自己带车,被中国政府谢绝,指定使用红旗防弹车。为此,一汽加速开发红旗防弹车,该车全重6吨,一汽自主开发了8升的大马力发动机以驱动沉重的车体,并且从变速箱、驱动桥、轮胎,再到整个传动系统和底盘,都由自己设计制造。

这一系列的工作又拉动了一大批项目的进步,例如车窗的改造、自补轮胎、车用空调等。当时一汽也得到全国的支援,项目的时间进度和质量都有保证。事实证明,当年那些一汽的技术人员从建厂开始就没有满足过现状,不断寻求进步。

文化大革命最初的动乱停止后,中国汽车工业从70年代初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国防和地方汽车工业的发展。最大的项目是建设第二汽车制造厂(东风)。

二汽主打产品东风卡车的原型是由一汽在1962年开始开发的换型产品解放CA140型5吨载货车,于1964年试制出样车。为了支援建设二汽,一汽将这款车的全套设计转给了二汽,成为东风EQ140型5吨载货卡车的技术来源。这个车型于1978年7月15日正式投产,而且正是由于它在1979年达到年产1000辆,使二汽开始盈利并上缴利润。

二汽自己研发的第一个车型是东风EQ240型2.5吨越野卡车。从1968年提出方案,到1969年出样车,再到1975年正式投产,EQ240经历了8年的开发历程。在1978年底开始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东风EQ240和EQ140开赴前线,深得部队好评,也使二汽日后成为中国军方的主要供货商。

同期为国防而建设的项目还有四川汽车制造厂(现重庆重汽,1971年投产红岩牌6吨越野车)和陕西汽车制造厂(1978年投产延安牌5吨越野车)。这两个企业与济南汽车制造厂(后来的中国重汽)成为中国重型载重车的骨干企业,在80年代被组织在国家成立的重型汽车工业联营公司属下,共同引进奥地利斯太尔91系列车型,带动了整个中国重型汽车工业的发展。

地方工业产品中最有名的是北京牌2吨载货车(即北京130)。此车型是北京市于1965年指定北京汽车修理公司模仿外国车型进行自主开发,1966年试制出样车,1968年试生产,于1973年开始批量生产,曾经风靡一时。

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上海、北京、天津和辽宁都相继开发投产了15吨、20吨、32吨和60吨的矿山用自卸载重车。70年代,各地的一些汽车修理厂利用卡车底盘组装客车(改装车),发展出一些客车厂;在地方交通、城建部门的布点下,后来又发展出来一些改装专用汽车的工厂。

中国汽车工业前30年是在计划体制下和封闭条件下进行的。除了在建设一汽时得到苏联的技术援助,以后几乎再没有系统性地引进过外国技术,而一汽也成为技术转移的主要源泉。在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的开发浪潮之后,老厂援建或包建新厂成为技术扩散的主要方式。

地方汽车工业的发展往往是在开发出一个主导产品后,再围绕着整车厂发展起一批零部件企业,按照行政区划体制形成或多或少带有自给自足色彩的工业体系。汽车工业企业均带有“大而全、小而全”和“企业办社会”的特点。

不难看出,在前30年中,中国汽车工业没有建立起大批量生产体制。以流水线为特征的大批量生产方式首先出现于美国,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向欧洲和日本扩散。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源头是苏联,本身就在大批量生产技术和体制上落后于西方。更重要的是,缺乏市场机制和行政体制的分割使中国汽车工业难以产生发展大批量生产方式的动力。

尽管存在着各种制约和缺点,但中国汽车工业在前30年的历史中却是以独立自主为主,独立自主是发展技术能力的关键环节。这与之后20年历史的特点形成鲜明对比。这里仅仅指出一个发人深思的事实:在前30年中,由于没有把轿车作为重点,所以自主产品主要集中在卡车(载货车)领域,而这个历史传统使卡车领域的自主开发一直延续至今。

但恰恰是由于通过长期自主所锻造出来的能力,使卡车制造成为今天中国汽车工业中不必依赖合资模式的主要领域,也使中国城乡道路上跑的卡车至今仍然基本上是中国品牌。之所以能够保持这个领域的自主地位是因为--正如奔驰卡车公司在对解放牌重型卡车(销售价20多万元人民币)进行分析后在大惑不解之余所承认的那样:“奔驰公司无论如何也无法按这种价位制造出同样性能的卡车。”

后20年:从独立自主转向依赖合资技术引进生产

从70年代末开始“改革开放”。国门打开后,我们发现了与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的巨大技术差距。当时中国汽车工业的燃眉之急有二:一是解决生产管理和质量问题。第二个重点是产品换型,其中最著名的是一汽主导产品解放卡车的换型。

但仅从解决这几个问题的需要上还看不出为什么中国汽车工业会走上合资道路,而发生这种转向的决定性力量来自发展轿车工业的战略选择。

在改革开放开始后,国家决策层次上仍然对是否应该发展轿车工业存在极大争议,所以整个汽车工业在六五计划(1981-1985年)中都并没有被置于重要地位进行讨论。但在高层举棋不定之时,中国不断增长的消费市场对轿车的需求量却迅速增长,导致轿车进口量在80年代前半期连年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大大超过了产量增长缓慢的国内轿车生产。这个现实促使政府把发展轿车制造业提上了议事日程。

经过1985年的酝酿,我国于1986年正式把汽车工业列为支柱产业,并确定了发展轿车工业要“高起点、大批量、专业化”的浮夸原则。中国汽车工业前30年的发展是以卡车为主,轿车只有红旗和上海两个小批量生产的车型,所以中国轿车工业的技术基础薄弱。

一方面是与外国技术相比之下的落后,另一方面是发展汽车工业的雄心壮志。由这两者之间的落差所产生的动力使中国汽车工业从80年代中期开始,在轿车生产方面仓促冒进走上依赖合资引进技术的道路。

中国汽车工业的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是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由北京汽车制造厂与美国AMC汽车公司(后来外方改为收购了AMC的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于1983年5月5日签约,1984年1月15日正式开业,合资经营期限为20年。中方股本占57.6%,美方股本占42.4%,投资总额41121万美元。当合资合同期满前,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在2000年9月举行的北京吉普特别董事会上决定,合资期限延长30年,戴-克向公司增资2.18亿美元,并投入新产品。

第二个中外合资企业是上海大众。1983年,上海通过购买CKD组装德国大众公司的滞销车型桑塔纳轿车。1985年3月,合资成立上海大众公司。而开始组装外国产品,零部件的国产化问题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桑塔纳国内组装了三年后,产量已经上万台,但国产化率只达到2.7%。

80年代的中国外汇短缺,长期依赖进口的CDK生产方式有悖于国家的轿车政策目标。1987年,中央政府对上海市和上汽大众施加了空前的压力,明确表示如果三年之内国产化率达不到40%,上海大众就得关门了事。在这种压力下,上海市于1987年启动了桑塔纳国产化项目,并立下了三年内国产化率要达到60%的军令状。

战略重点的转向导致上海汽车工业结构的根本性变化。成立上海大众时,作为中方出资人的上海汽车工业公司仍然保持着自己的产品和体系。在转向以桑塔纳国产化为中心后,上海市政府和上汽公司做出了由上海大众兼并上海汽车厂(兼并后放弃了该厂原来生产的上海牌轿车)的愚蠢决定,并将整个上汽所属的企业全部以为桑塔纳配套为目标进行重组和技术改造。

例如,当原上海重型汽车厂、上海汽车底盘厂和上海第二汽车底盘厂被合并成立汇众公司专门为桑塔纳生产前后桥、悬挂系统和减震器之后,原来上海重型汽车厂自主开发和生产的交通牌4吨载重车、大通牌15吨自卸载重车和32吨矿用自卸车等产品被全部放弃。于是,实现引进产品国产化的战略导致上海汽车工业“自然而然地”放弃了上海牌轿车和载重汽车的生产。

桑塔纳国产化获得了后来被广泛宣传的表面成功:到1990年,桑塔纳零部件国产化率达到60%;到1997年,零部件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但是,为取得对引进产品进行国产化的成就却付出了另一种代价:上海汽车工业丧失了自己原有的整车产品、自主品牌和开发平台。

另一个合资的先驱企业是广州标致。1985年9月,广州汽车工业集团公司与法国标致公司合资成立广州标致汽车有限公司。合资公司成立后,法国标致公司和广汽集团在车型换代和技术引进上存在较大分歧,致使广标在引进当时欧洲70年代水平的和车型之后,一直没能进行更新换代。

车型的落后导致了广标主要产品标致504、505的销售长期低迷,而依赖全盘引进国外技术的广标又没有产品开发能力。广标从1994年开始连年亏损,到1997年累计亏损已达29亿人民币之巨,而当时广标的资产总值仅为28亿人民币。1997年3月,法国标致以一法郎的价格将所持的全部股份转让给广汽集团后撤出广标,合资项目宣告失败。

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最大的汽车企业一汽和二汽也相继走上合资之路。一汽走上合资之路与放弃老红旗轿车的生产有关。80年代初国门开放后,“先进”的外国汽车涌入中国。80年代初,国务院某领导以油耗高和技术落后为理由,命令一汽停止生产老红旗轿车。

但曾经是中国第一个生产轿车企业的一汽不可能与轿车永别,而在丧失了自主开发平台后再想生产轿车就只能寻求技术引进和合资了。1988年一汽向德国奥迪公司购买奥迪100中级轿车的产品技术,1989年开始组装一汽奥迪。此后又在奥迪的平台上开发新红旗。1991年2月,一汽与德国大众公司合资成立一汽大众,并从1992年开始生产大众的捷达轿车。1996年,一汽奥迪项目并入一汽大众。

二汽因被列入国家重点支持范围成为轿车定点企业,但因为没有生产轿车的历史,所以只能通过建设全新的项目进入轿车工业。

在所有的新建项目中,最能体现“高起点、大批量、专业化”原则的就是东风神龙富康轿车项目,但它是一个耗资耗时的项目:1988年国家批准项目建议书,1990年12月在巴黎签约,1992年5月11日成立东风与法国雪铁龙合资成立神龙汽车有限公司,1993年2月开工,2000年11月通过国家验收;一期工程设计15万辆,20万台发动机;到1998年6月,核实最终投资概算131.1亿元,2000年23.4亿元“债转股”,导致雪铁龙等法方股东新增相当于10.23亿元人民币的法郎。

在微型车领域,80年代前半期通过从日本铃木引进技术在哈飞、长安、柳微(五菱牌)、昌河等企业进行生产。1986年,天津汽车工业公司与日本大发公司和丰田公司合作,以许可证方式引进产品技术,由天津微型汽车厂生产夏利轿车。1987,夏利7110成为国内第一款两厢微型轿车。

后又成立合资的天津丰田汽车发动机有限公司,为夏利轿车配套。随着合资引进技术获得新的动力。1993年,长安汽车有限公司与日本铃木汽车有限公司在重庆合资成立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生产奥拓微型轿车。1994年贵州航空工业总公司采用许可证方式从日本富士重工引进技术生产云雀微型轿车,1998年进一步与富士重工合资,年产能力1万辆。

而与此同时,正当各国字头的车企热衷于合资引进时,各家地方汽车企业,却也在通过各种“土办法”自行“引进”国外先进汽车技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仿制”。比如我们所熟知的“长城(1984)”“吉利(1997)”“奇瑞(1997)”等等

AL频道小结

进入二十一世纪, 随着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中国汽车工业也进入了一个市场规模、生产规模迅速扩大的发展时期,并开始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系,属于中国汽车工业的战国时代真正到来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JMedia】中国汽车发展漫谈(上)

中国汽车工业诞生于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至今,整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引进苏联东欧国家的技术为起点,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30年;第二个阶段是在改革开放后的20年;第三个阶段是至今的十年。

前30年:从全套技术引进转向独立自主

在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决定下,中国汽车工业诞生于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年7月第一汽车制造厂(以下简称一汽)在长春动工兴建。1956年7月一汽建成并投产,第一个下线产品是解放牌CA10型4吨载重卡车——在后来的30年间成为了新中国汽车工业的象征。

然而,一汽的建设和生产都是在苏联的技术援助下进行的,解放卡车的原型是苏联的吉斯150。从1953年开始,一汽先后派出500多人到苏联斯大林汽车厂学习。由于当时中国的工业基础能力极其薄弱,所以一汽从一开始就是高度纵深一体化发展,主要零部件以及凡是跟金属有关的零部件全部由一汽生产,这也就是所谓的大而全发展方式。

在技术上,一汽建设和投产过程中就是把苏联的图纸、工艺和整车设计照原样拿过来。在投产后,一汽的技术人员已经发现完全照搬带来了很多问题。

比如,苏联的气候比中国冷得多,而引进的车型太单一,不适合中国南北大跨度温差大的使用环境。再者,产品还停留在原有的设计上,并没有继续改进并开发新产品。在此后,一汽的技术人员对解放卡车进行一些本土化的设计改进。

众所周知,中国人是天生具有创造性的,从来就不会满足于照抄照搬。然而当时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工厂的发展由国家决定,产品设计任务书也是由北京的机械部下达,对企业实行“统收统支”的财务体制。由于工厂没有权,所以任何创新的想法都受到制约。

这个体制后来被已故的经济学家孙冶芳批评为“复制古董、冻结技术进步”的体制。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是对计划体制的一次破坏。有趣的是,大跃进对计划体制的破坏反而为中国企业及其技术人员的创造性提供了施展的机会,引发了中国汽车工业的第一次扩散性的规模发展。

1957年,南京汽车制配厂开始仿制苏联嘎斯51型2.5吨载货车,并在1958年试制出3辆样车后改名为南京汽车制造厂,开始小批量生产跃进牌NJ130型轻卡,这是中国最早生产的轻卡。

1958年,上海汽车装配厂参考波兰的华沙轿车底盘和美国顺风轿车造型,试制出上海第一辆轿车,定名为凤凰牌轿车。这个项目在三年困难时期下马,但在1964年国内经济好转的情况下再次投产,改称上海牌SH760型轿车。上海牌轿车从投产到20世纪80年代初是国内惟一普通型公务用车。

1958年,北京第一汽车附件厂在大跃进的热潮中,决定与清华大学合作设计生产轿车。当时仿照的是德国大众甲壳虫紧凑型轿车。1958年6月试制出样车,命名为井冈山牌,该厂也改名为北京汽车制造厂。但是因技术难度大,这个车型并未投入批量生产。1964年,北京汽车制造厂应总参要求,在“长江”46型基础上,试制出供部队高级指挥员使用的BJ212型越野吉普车,被总参选定后于1966年底装备部队。BJ212在以后的长时期内对部队和地方产生巨大影响。

济南汽车制造厂从1963年开始生产8吨黄河牌载货车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大跃进”解放思想的热潮中,一汽设计出了两款轿车。第一个是东风牌71型轿车(1958年5月,毛主席在中南海后花园观看并乘坐了这辆轿车)。1958年7月又试制出第一辆红旗CA72高级轿车。虽然开发轿车的最初动力是来自基层的自发性创造,但一汽的轿车项目得到了国家的批准。这与中苏关系在大跃进开始后日趋紧张有关。

50年代的公务车都是从苏联东欧进口,所以此时中央领导人已经意识到必须自己搞轿车了。于是,国家对一汽投资3000多万元,1960年在一汽简易厂房的基础上成立了轿车车间,这就是一汽红旗牌轿车的生产基地前身;一开始生产100台,以后每年定额300台,作为中国的“轿车阵地”。

当年的红旗轿车从设计到制造的整个过程都是一汽独立完成的,包括220匹马力的V8发动机、两档变速箱和底盘。在那个时期内,由于得不到任何外国的技术援助,一汽的技术人员就到处寻找学习机会。吉林工学院有两辆老式的外国车(一辆是林肯,一辆是卡迪拉克),被一汽借来进行拆解分析;当时中国进口废钢材,一汽的技术人员就跑到港口,从进口的废钢材中寻找废弃的汽车零件(如发动机缸体等),然后进行测绘反求,研究其内部结构。

1965年,一汽红旗CA72转产,开始生产CA770型三排座高级轿车(俗称“大红旗”)。大红旗的造型设计至今仍然是值得中国汽车设计者们深思的。一汽的技术人员当时在设计红旗造型时遵循了一个原则,就是要让车具有中国特色。

在秉持这个原则的设计主题下,他们从中国传统美学观点中寻找灵感:车的整体像轿子,所以前身高而后身低;前面的散热罩做成扇形,车灯的造型借鉴了中国传统宫灯的造型,所以是圆形的;内饰大量使用木材,而且是贵重的桃树根。由于当时并没有专业的内饰技术人员,所以内饰都是由木匠和裁缝用手工做的。于是就产生了一个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车型设计经典:老红旗怎么看都是中国车。而90年代的新红旗怎么看都是奥迪。

这款车及其改进型为中国国家领导人和国宾服务了约30年,其后续车型最重要的是红旗防弹车,它的开发与1972年尼克松访华有关。在商讨尼克松访华事宜时,美方提出自己带车,被中国政府谢绝,指定使用红旗防弹车。为此,一汽加速开发红旗防弹车,该车全重6吨,一汽自主开发了8升的大马力发动机以驱动沉重的车体,并且从变速箱、驱动桥、轮胎,再到整个传动系统和底盘,都由自己设计制造。

这一系列的工作又拉动了一大批项目的进步,例如车窗的改造、自补轮胎、车用空调等。当时一汽也得到全国的支援,项目的时间进度和质量都有保证。事实证明,当年那些一汽的技术人员从建厂开始就没有满足过现状,不断寻求进步。

文化大革命最初的动乱停止后,中国汽车工业从70年代初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国防和地方汽车工业的发展。最大的项目是建设第二汽车制造厂(东风)。

二汽主打产品东风卡车的原型是由一汽在1962年开始开发的换型产品解放CA140型5吨载货车,于1964年试制出样车。为了支援建设二汽,一汽将这款车的全套设计转给了二汽,成为东风EQ140型5吨载货卡车的技术来源。这个车型于1978年7月15日正式投产,而且正是由于它在1979年达到年产1000辆,使二汽开始盈利并上缴利润。

二汽自己研发的第一个车型是东风EQ240型2.5吨越野卡车。从1968年提出方案,到1969年出样车,再到1975年正式投产,EQ240经历了8年的开发历程。在1978年底开始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东风EQ240和EQ140开赴前线,深得部队好评,也使二汽日后成为中国军方的主要供货商。

同期为国防而建设的项目还有四川汽车制造厂(现重庆重汽,1971年投产红岩牌6吨越野车)和陕西汽车制造厂(1978年投产延安牌5吨越野车)。这两个企业与济南汽车制造厂(后来的中国重汽)成为中国重型载重车的骨干企业,在80年代被组织在国家成立的重型汽车工业联营公司属下,共同引进奥地利斯太尔91系列车型,带动了整个中国重型汽车工业的发展。

地方工业产品中最有名的是北京牌2吨载货车(即北京130)。此车型是北京市于1965年指定北京汽车修理公司模仿外国车型进行自主开发,1966年试制出样车,1968年试生产,于1973年开始批量生产,曾经风靡一时。

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上海、北京、天津和辽宁都相继开发投产了15吨、20吨、32吨和60吨的矿山用自卸载重车。70年代,各地的一些汽车修理厂利用卡车底盘组装客车(改装车),发展出一些客车厂;在地方交通、城建部门的布点下,后来又发展出来一些改装专用汽车的工厂。

中国汽车工业前30年是在计划体制下和封闭条件下进行的。除了在建设一汽时得到苏联的技术援助,以后几乎再没有系统性地引进过外国技术,而一汽也成为技术转移的主要源泉。在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的开发浪潮之后,老厂援建或包建新厂成为技术扩散的主要方式。

地方汽车工业的发展往往是在开发出一个主导产品后,再围绕着整车厂发展起一批零部件企业,按照行政区划体制形成或多或少带有自给自足色彩的工业体系。汽车工业企业均带有“大而全、小而全”和“企业办社会”的特点。

不难看出,在前30年中,中国汽车工业没有建立起大批量生产体制。以流水线为特征的大批量生产方式首先出现于美国,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向欧洲和日本扩散。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源头是苏联,本身就在大批量生产技术和体制上落后于西方。更重要的是,缺乏市场机制和行政体制的分割使中国汽车工业难以产生发展大批量生产方式的动力。

尽管存在着各种制约和缺点,但中国汽车工业在前30年的历史中却是以独立自主为主,独立自主是发展技术能力的关键环节。这与之后20年历史的特点形成鲜明对比。这里仅仅指出一个发人深思的事实:在前30年中,由于没有把轿车作为重点,所以自主产品主要集中在卡车(载货车)领域,而这个历史传统使卡车领域的自主开发一直延续至今。

但恰恰是由于通过长期自主所锻造出来的能力,使卡车制造成为今天中国汽车工业中不必依赖合资模式的主要领域,也使中国城乡道路上跑的卡车至今仍然基本上是中国品牌。之所以能够保持这个领域的自主地位是因为--正如奔驰卡车公司在对解放牌重型卡车(销售价20多万元人民币)进行分析后在大惑不解之余所承认的那样:“奔驰公司无论如何也无法按这种价位制造出同样性能的卡车。”

后20年:从独立自主转向依赖合资技术引进生产

从70年代末开始“改革开放”。国门打开后,我们发现了与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的巨大技术差距。当时中国汽车工业的燃眉之急有二:一是解决生产管理和质量问题。第二个重点是产品换型,其中最著名的是一汽主导产品解放卡车的换型。

但仅从解决这几个问题的需要上还看不出为什么中国汽车工业会走上合资道路,而发生这种转向的决定性力量来自发展轿车工业的战略选择。

在改革开放开始后,国家决策层次上仍然对是否应该发展轿车工业存在极大争议,所以整个汽车工业在六五计划(1981-1985年)中都并没有被置于重要地位进行讨论。但在高层举棋不定之时,中国不断增长的消费市场对轿车的需求量却迅速增长,导致轿车进口量在80年代前半期连年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大大超过了产量增长缓慢的国内轿车生产。这个现实促使政府把发展轿车制造业提上了议事日程。

经过1985年的酝酿,我国于1986年正式把汽车工业列为支柱产业,并确定了发展轿车工业要“高起点、大批量、专业化”的浮夸原则。中国汽车工业前30年的发展是以卡车为主,轿车只有红旗和上海两个小批量生产的车型,所以中国轿车工业的技术基础薄弱。

一方面是与外国技术相比之下的落后,另一方面是发展汽车工业的雄心壮志。由这两者之间的落差所产生的动力使中国汽车工业从80年代中期开始,在轿车生产方面仓促冒进走上依赖合资引进技术的道路。

中国汽车工业的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是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由北京汽车制造厂与美国AMC汽车公司(后来外方改为收购了AMC的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于1983年5月5日签约,1984年1月15日正式开业,合资经营期限为20年。中方股本占57.6%,美方股本占42.4%,投资总额41121万美元。当合资合同期满前,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在2000年9月举行的北京吉普特别董事会上决定,合资期限延长30年,戴-克向公司增资2.18亿美元,并投入新产品。

第二个中外合资企业是上海大众。1983年,上海通过购买CKD组装德国大众公司的滞销车型桑塔纳轿车。1985年3月,合资成立上海大众公司。而开始组装外国产品,零部件的国产化问题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桑塔纳国内组装了三年后,产量已经上万台,但国产化率只达到2.7%。

80年代的中国外汇短缺,长期依赖进口的CDK生产方式有悖于国家的轿车政策目标。1987年,中央政府对上海市和上汽大众施加了空前的压力,明确表示如果三年之内国产化率达不到40%,上海大众就得关门了事。在这种压力下,上海市于1987年启动了桑塔纳国产化项目,并立下了三年内国产化率要达到60%的军令状。

战略重点的转向导致上海汽车工业结构的根本性变化。成立上海大众时,作为中方出资人的上海汽车工业公司仍然保持着自己的产品和体系。在转向以桑塔纳国产化为中心后,上海市政府和上汽公司做出了由上海大众兼并上海汽车厂(兼并后放弃了该厂原来生产的上海牌轿车)的愚蠢决定,并将整个上汽所属的企业全部以为桑塔纳配套为目标进行重组和技术改造。

例如,当原上海重型汽车厂、上海汽车底盘厂和上海第二汽车底盘厂被合并成立汇众公司专门为桑塔纳生产前后桥、悬挂系统和减震器之后,原来上海重型汽车厂自主开发和生产的交通牌4吨载重车、大通牌15吨自卸载重车和32吨矿用自卸车等产品被全部放弃。于是,实现引进产品国产化的战略导致上海汽车工业“自然而然地”放弃了上海牌轿车和载重汽车的生产。

桑塔纳国产化获得了后来被广泛宣传的表面成功:到1990年,桑塔纳零部件国产化率达到60%;到1997年,零部件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但是,为取得对引进产品进行国产化的成就却付出了另一种代价:上海汽车工业丧失了自己原有的整车产品、自主品牌和开发平台。

另一个合资的先驱企业是广州标致。1985年9月,广州汽车工业集团公司与法国标致公司合资成立广州标致汽车有限公司。合资公司成立后,法国标致公司和广汽集团在车型换代和技术引进上存在较大分歧,致使广标在引进当时欧洲70年代水平的和车型之后,一直没能进行更新换代。

车型的落后导致了广标主要产品标致504、505的销售长期低迷,而依赖全盘引进国外技术的广标又没有产品开发能力。广标从1994年开始连年亏损,到1997年累计亏损已达29亿人民币之巨,而当时广标的资产总值仅为28亿人民币。1997年3月,法国标致以一法郎的价格将所持的全部股份转让给广汽集团后撤出广标,合资项目宣告失败。

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最大的汽车企业一汽和二汽也相继走上合资之路。一汽走上合资之路与放弃老红旗轿车的生产有关。80年代初国门开放后,“先进”的外国汽车涌入中国。80年代初,国务院某领导以油耗高和技术落后为理由,命令一汽停止生产老红旗轿车。

但曾经是中国第一个生产轿车企业的一汽不可能与轿车永别,而在丧失了自主开发平台后再想生产轿车就只能寻求技术引进和合资了。1988年一汽向德国奥迪公司购买奥迪100中级轿车的产品技术,1989年开始组装一汽奥迪。此后又在奥迪的平台上开发新红旗。1991年2月,一汽与德国大众公司合资成立一汽大众,并从1992年开始生产大众的捷达轿车。1996年,一汽奥迪项目并入一汽大众。

二汽因被列入国家重点支持范围成为轿车定点企业,但因为没有生产轿车的历史,所以只能通过建设全新的项目进入轿车工业。

在所有的新建项目中,最能体现“高起点、大批量、专业化”原则的就是东风神龙富康轿车项目,但它是一个耗资耗时的项目:1988年国家批准项目建议书,1990年12月在巴黎签约,1992年5月11日成立东风与法国雪铁龙合资成立神龙汽车有限公司,1993年2月开工,2000年11月通过国家验收;一期工程设计15万辆,20万台发动机;到1998年6月,核实最终投资概算131.1亿元,2000年23.4亿元“债转股”,导致雪铁龙等法方股东新增相当于10.23亿元人民币的法郎。

在微型车领域,80年代前半期通过从日本铃木引进技术在哈飞、长安、柳微(五菱牌)、昌河等企业进行生产。1986年,天津汽车工业公司与日本大发公司和丰田公司合作,以许可证方式引进产品技术,由天津微型汽车厂生产夏利轿车。1987,夏利7110成为国内第一款两厢微型轿车。

后又成立合资的天津丰田汽车发动机有限公司,为夏利轿车配套。随着合资引进技术获得新的动力。1993年,长安汽车有限公司与日本铃木汽车有限公司在重庆合资成立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生产奥拓微型轿车。1994年贵州航空工业总公司采用许可证方式从日本富士重工引进技术生产云雀微型轿车,1998年进一步与富士重工合资,年产能力1万辆。

而与此同时,正当各国字头的车企热衷于合资引进时,各家地方汽车企业,却也在通过各种“土办法”自行“引进”国外先进汽车技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仿制”。比如我们所熟知的“长城(1984)”“吉利(1997)”“奇瑞(1997)”等等

AL频道小结

进入二十一世纪, 随着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中国汽车工业也进入了一个市场规模、生产规模迅速扩大的发展时期,并开始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系,属于中国汽车工业的战国时代真正到来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