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奥巴马自称女权主义者 你们怎么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奥巴马自称女权主义者 你们怎么看?

“当所有人平等,我们所有人都会更加自由。”

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他的家人在一起。

美国总统奥巴马于8月4日生日当天发表了一篇专栏文章,宣告自己是一位“女权主义者”,并用动情的语言鼓励所有男性起来对抗性别歧视、创建一个平等的社会。

他在这篇大约1500字的文章里谈到了他的两个女儿,说“让她们看到全世界那些无论从哪个领域攀至最高峰的楷模非常重要。是的,(同样)重要的是,她们的父亲是个女权主义者,因为她们现在知道该对所有男性抱以何种期待。”然后他补充说,“反对性别歧视绝对也是男人的职责所在。”

“当所有人平等,我们所有人都会更加自由。”奥巴马总结道。这篇文章于当地时间周四刊登在女性杂志《Glamour》的网站上。

奥巴马的这些极其个人化和很具感染性的呼声随及在互联网上引发了无数的赞誉,当然也少不了同等程度的指摘。

《卫报》专栏作家Lucia Graves动情地写道,“谢谢你,奥巴马总统,因为你是女权主义者。”她说在生日这一天,在任上最后一年,“这位世界上最有权势的男人写出了性别的固化印象和文化是如何同时伤害了女性和男性——也就是每一个人,这是个激进的举动。”

与此同时推特上也出现了各种溢美之词。

 

不过也有一些人并不买账。新闻集团旗下的自由派网站Heat Street发表了一篇题名为《奥巴马总统在生日这天以居高临下的男性姿态对“女权主义”进行了说教》。正如标题所言,作者Andrew Stiles对奥巴马的“女权主义作品”并不感冒,他认为其中很多表述恰恰阐释了奥巴马作为“典型的男人”的一面。

网友也表达了他们的怀疑。

这不是奥巴马第一次自我标榜为“女权主义者”,今年6月他在美国女性峰会上说,“也许我白发是比八年前多了点,但女权主义者就这样啦。”他也不是头一个自称是“女权主义者”的国家领导人,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曾多次高调自封这一头衔。但是毫无疑问,一位在任美国总统口中发出如此明确的信号,在全球女权主义历史上画下了一个重要符号,尤其是在女权主义在全球成为潮流但却遭遇着或多或少固有阻碍的时候。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曾在全球范围内做过一个调查访问,让网友自己描述本国对一个女权主义者的看法。从推特、脸书等各渠道收集来的答复可以看到,女权主义已是个全球浪潮,但从韩国到印度、菲律宾,再到坦桑尼亚,女权主义者面临着各不一样的挑战,这也让奥巴马的这番生日宣言显得格外有意义。

这是NPR选出的一些各地有代表性的看法:

韩国:“这个词受到了女性的抵制”

在韩国,连“女权主义”这个词都受到了女性的抵制。通常被指代那些反社会的、没有吸引力的不受男性喜欢的女性。

— EL (@ErynYJL)

印度:“对我来说,这事关男女两性的尊严”

在印度,女权主义者通常被视为傲慢、有闯劲和有攻击性。女权主义,通常来说,是个负面的概念,与激进观点有关。但对我来说,这事关男女两性尊严,而不是建立凌驾于另一方的优越性。不是为了寻求特别待遇,而是为了获得同等对待。

在我成长过程中,我见识过印度社会是如何区别对待女孩和男孩的。这反映在女孩出生以及就学的数量上,以及对她们承担家务劳动的预期上。如今整个国家经济面貌大变化,但社会变革还没有跟上步伐,就像在首都德里发生的强奸案,看到“怪罪于受害者”的文化泛滥,实在令人沮丧。政治领导人说“男孩就是男孩,(他们会犯错)”。我们必须在所有层面上改变重男轻女的思想和态度。

— Ranjitha Puskur,48岁,农业研究员

菲律宾:“女权主义是抛弃殖民者灌输的所谓男子气概的一种方式”

我成长过程中身边有很多强大的女性:我奶奶和我的姑姑们。我还参加了一个权势女孩的天主教学校,一个以行动主义著称的大学。我们经常被要求去想,我们 观点很重要,我们自己很重要。我被鼓励接受我的女性主义,不将其视为软弱,而是力量。

菲律宾是个家长制、崇尚男子气的社会——但在家庭中母亲是主导。女性离开家去国外当护士、照料者和保姆的趋势破坏了家庭体系。对很多菲律宾人来说这是个大开眼界的事:角色被调换了,女性成了家庭主要供养者。

在西班牙殖民前,回归母系社会已植根于菲律宾人中。在我眼里,女权主义是放弃殖民者灌输的所谓男子气概的一种方式。

— Yana Gilbuena,32岁,厨师

坦桑尼亚:“男人仍然把我看做一个娇弱的、有吸引力的人”

我是个飞机维修技师。一个女权主义者意味着为女性赋权——但在我的国家,坦桑尼亚,这个词对社会没有意义。这仅仅是个说法。在工作上,男人仍然把我看做一个娇弱的、有吸引力的人。所以对我来说,我的国家并没有真正接受女权主义的理念。

— ​Hawa Nzota

美国:“女权主义是个脏词”

在美国,女权主义是个脏词。那些自视为女权主义者的人身边,存在许多刻板印象。许多人认为,女权主义者讨厌所有男人、自私、不顾及别人,反对那些有缺陷的家庭,仇恨那些想留在家抚养子女的人。这些刻板印象不仅是不正确的,它们还会阻碍我们国家未来的进步。

— Marshall Neal Fettro

葡萄牙:“你们抱怨什么啊?”

在葡萄牙,女权主义被简单理解为讨厌男人。男人们会问,你们到底在抱怨什么啊。不过现在情况比以往好多了。   

— Rita Silva (@rita_ipsilv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天下事,请戳天下首页(tianxia.jiemian.com)。动动手指,长按二维码,关注【最天下】微信公众号:theveryworld(如果长按不行,就麻烦看官扫下呗)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奥巴马自称女权主义者 你们怎么看?

“当所有人平等,我们所有人都会更加自由。”

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他的家人在一起。

美国总统奥巴马于8月4日生日当天发表了一篇专栏文章,宣告自己是一位“女权主义者”,并用动情的语言鼓励所有男性起来对抗性别歧视、创建一个平等的社会。

他在这篇大约1500字的文章里谈到了他的两个女儿,说“让她们看到全世界那些无论从哪个领域攀至最高峰的楷模非常重要。是的,(同样)重要的是,她们的父亲是个女权主义者,因为她们现在知道该对所有男性抱以何种期待。”然后他补充说,“反对性别歧视绝对也是男人的职责所在。”

“当所有人平等,我们所有人都会更加自由。”奥巴马总结道。这篇文章于当地时间周四刊登在女性杂志《Glamour》的网站上。

奥巴马的这些极其个人化和很具感染性的呼声随及在互联网上引发了无数的赞誉,当然也少不了同等程度的指摘。

《卫报》专栏作家Lucia Graves动情地写道,“谢谢你,奥巴马总统,因为你是女权主义者。”她说在生日这一天,在任上最后一年,“这位世界上最有权势的男人写出了性别的固化印象和文化是如何同时伤害了女性和男性——也就是每一个人,这是个激进的举动。”

与此同时推特上也出现了各种溢美之词。

 

不过也有一些人并不买账。新闻集团旗下的自由派网站Heat Street发表了一篇题名为《奥巴马总统在生日这天以居高临下的男性姿态对“女权主义”进行了说教》。正如标题所言,作者Andrew Stiles对奥巴马的“女权主义作品”并不感冒,他认为其中很多表述恰恰阐释了奥巴马作为“典型的男人”的一面。

网友也表达了他们的怀疑。

这不是奥巴马第一次自我标榜为“女权主义者”,今年6月他在美国女性峰会上说,“也许我白发是比八年前多了点,但女权主义者就这样啦。”他也不是头一个自称是“女权主义者”的国家领导人,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曾多次高调自封这一头衔。但是毫无疑问,一位在任美国总统口中发出如此明确的信号,在全球女权主义历史上画下了一个重要符号,尤其是在女权主义在全球成为潮流但却遭遇着或多或少固有阻碍的时候。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曾在全球范围内做过一个调查访问,让网友自己描述本国对一个女权主义者的看法。从推特、脸书等各渠道收集来的答复可以看到,女权主义已是个全球浪潮,但从韩国到印度、菲律宾,再到坦桑尼亚,女权主义者面临着各不一样的挑战,这也让奥巴马的这番生日宣言显得格外有意义。

这是NPR选出的一些各地有代表性的看法:

韩国:“这个词受到了女性的抵制”

在韩国,连“女权主义”这个词都受到了女性的抵制。通常被指代那些反社会的、没有吸引力的不受男性喜欢的女性。

— EL (@ErynYJL)

印度:“对我来说,这事关男女两性的尊严”

在印度,女权主义者通常被视为傲慢、有闯劲和有攻击性。女权主义,通常来说,是个负面的概念,与激进观点有关。但对我来说,这事关男女两性尊严,而不是建立凌驾于另一方的优越性。不是为了寻求特别待遇,而是为了获得同等对待。

在我成长过程中,我见识过印度社会是如何区别对待女孩和男孩的。这反映在女孩出生以及就学的数量上,以及对她们承担家务劳动的预期上。如今整个国家经济面貌大变化,但社会变革还没有跟上步伐,就像在首都德里发生的强奸案,看到“怪罪于受害者”的文化泛滥,实在令人沮丧。政治领导人说“男孩就是男孩,(他们会犯错)”。我们必须在所有层面上改变重男轻女的思想和态度。

— Ranjitha Puskur,48岁,农业研究员

菲律宾:“女权主义是抛弃殖民者灌输的所谓男子气概的一种方式”

我成长过程中身边有很多强大的女性:我奶奶和我的姑姑们。我还参加了一个权势女孩的天主教学校,一个以行动主义著称的大学。我们经常被要求去想,我们 观点很重要,我们自己很重要。我被鼓励接受我的女性主义,不将其视为软弱,而是力量。

菲律宾是个家长制、崇尚男子气的社会——但在家庭中母亲是主导。女性离开家去国外当护士、照料者和保姆的趋势破坏了家庭体系。对很多菲律宾人来说这是个大开眼界的事:角色被调换了,女性成了家庭主要供养者。

在西班牙殖民前,回归母系社会已植根于菲律宾人中。在我眼里,女权主义是放弃殖民者灌输的所谓男子气概的一种方式。

— Yana Gilbuena,32岁,厨师

坦桑尼亚:“男人仍然把我看做一个娇弱的、有吸引力的人”

我是个飞机维修技师。一个女权主义者意味着为女性赋权——但在我的国家,坦桑尼亚,这个词对社会没有意义。这仅仅是个说法。在工作上,男人仍然把我看做一个娇弱的、有吸引力的人。所以对我来说,我的国家并没有真正接受女权主义的理念。

— ​Hawa Nzota

美国:“女权主义是个脏词”

在美国,女权主义是个脏词。那些自视为女权主义者的人身边,存在许多刻板印象。许多人认为,女权主义者讨厌所有男人、自私、不顾及别人,反对那些有缺陷的家庭,仇恨那些想留在家抚养子女的人。这些刻板印象不仅是不正确的,它们还会阻碍我们国家未来的进步。

— Marshall Neal Fettro

葡萄牙:“你们抱怨什么啊?”

在葡萄牙,女权主义被简单理解为讨厌男人。男人们会问,你们到底在抱怨什么啊。不过现在情况比以往好多了。   

— Rita Silva (@rita_ipsilv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天下事,请戳天下首页(tianxia.jiemian.com)。动动手指,长按二维码,关注【最天下】微信公众号:theveryworld(如果长按不行,就麻烦看官扫下呗)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