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音乐剧《星际信使》在沪首演,伽利略和开普勒舞台“相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音乐剧《星际信使》在沪首演,伽利略和开普勒舞台“相见”

本剧艺术监制费元洪表示,《星际信使》的创作者深谙音乐剧的法门,“越是严肃的题材,有时候越要用轻松的话语去讲,才能够衬托出它的严肃。”

音乐剧《星际信使》剧照 来源:上海文化广场

记者 | 林子人

编辑 | 黄月

1609年8月的一个夜晚,一位意大利天文学家、物理学家第一次把他的新望远镜对准了月亮。他发现月亮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么光滑,而是坑坑洼洼的;木星周围有四颗卫星围绕着它转动,而非像《圣经》所言,所有的星星都围绕着地球转动。随后他把观测报告写成了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取名为《星际信使》。这位继哥白尼之后再次“冒天下之大不韪”挑战地心说的学者就是伽利略。因为日心说主张,他遭到了教廷的监禁与惩罚。

1611年,德国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开普勒出版《折射光学》,提出了改进望远镜的方法,验证了伽利略的发现。16-17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势不可挡地推动人们从“中世纪”迈向“近代”,身处时代更迭临界点上的伽利略与开普勒,既有由中世纪大学体制打下的广纳博究的学术根基,也被印刷媒体带来的新信息浪潮激发了好奇心和创造力,领先于时代,拓展了人类知识的边界。

音乐剧《星际信使》将伽利略与开普勒的故事搬上了舞台。故事开始于开普勒写给伽利略的一封信。1616年,伽利略因“宣传异端”被判入狱。伽利略要求女儿玛利亚立即烧毁藏在他房中的信件,与此同时,玛利亚收到了一系列来信,这些信件的落款都是同一个名字——开普勒。玛利亚对这位来信者非常好奇,她试图找出父亲成为“异教徒”的原因,以及他与开普勒之间的关系。剧作家根据真实历史加诸想象,艺术化地还原了天文科学新发现时科学家们的震撼与困惑,以及他们为追求真理而做出的大无畏的自我牺牲。2019年4月,《星际信使》在首尔忠武艺术中心首演,并于2020年加演两轮,同年获得韩国音乐剧大赏“最佳音乐剧”提名。

音乐剧《星际信使》剧照

8月13日-21日,音乐剧《星际信使》中文版在上海上剧场首演。该剧的上演也标志着“演艺大世界-2022上海国际音乐剧节”正式落幕。

正式首演前,音乐剧《星际信使》于12日的媒体活动上呈现了四个精彩片段《无解》《重现微光》《无法抹去的印记》《星际信使》。随后本剧艺术监制、上海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费元洪,制作人俞懿窈等人分享了该剧的创作故事。

费元洪表示,科学家题材的音乐剧在中国舞台上前所未有,在全球范围内也非常少,我们可能会以为“探索科学真理”的故事会非常严肃,甚至脱离实际生活。但《星际信使》创作者深谙音乐剧的法门,“越是严肃的题材,有时候越要用轻松的话语去讲,才能够衬托出它的严肃。”他评价该剧的特色之一是人物非常鲜活,比如伽利略既是坚持学术理想、捍卫科学真理的伟大科学家,也是一个有着自己喜怒哀乐和小心机的正常人,会为了争取研究经费向美第奇家族献媚。

在艺术品质方面,费元洪认为“很有保证”,他讲了这样一个细节——虽然《星际信使》是一部小剧场剧,但舞美设计非常精致,光是灯光效果提示就有300多个,比音乐剧《巴黎圣母院》还要多。

《星际信使》的排练因上海疫情而经历了不少波折。剧组大多数成员在文化广场剧院地下三层闭环式集训了17天,费元洪诙谐地说,只有“剧院魅影”才会生活在剧院底下,“但就算是魅影也不会像这样成群地出现……相信他们的付出能够在正式演出时被观众看到。”

音乐剧《星际信使》剧照

因为伽利略和开普勒在剧中并没有见到彼此,两人的对话从未在真实空间中展开,为表现两人似在梦想的宇宙中与对方交谈的场景,舞美设计有诸多巧思。俞懿窈介绍,舞台正中心是一个倾斜的圆形舞台,象征着《圣经》中对天体运动皆为正圆的判断,正圆中心舞台外是一个椭圆形的大舞台,象征着开普勒定律所认定的,天体运动遵循的是椭圆形轨道。舞台前端的地板上绘有黄道十二宫,舞台后方的多媒体屏幕将随剧情推进变幻,仿佛是科学家仰望星空时的眼睛。另外,观众席的上方也将有隐藏惊喜等待观众去发现,获得沉浸式的“宇宙级的浪漫”。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音乐剧《星际信使》在沪首演,伽利略和开普勒舞台“相见”

本剧艺术监制费元洪表示,《星际信使》的创作者深谙音乐剧的法门,“越是严肃的题材,有时候越要用轻松的话语去讲,才能够衬托出它的严肃。”

音乐剧《星际信使》剧照 来源:上海文化广场

记者 | 林子人

编辑 | 黄月

1609年8月的一个夜晚,一位意大利天文学家、物理学家第一次把他的新望远镜对准了月亮。他发现月亮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么光滑,而是坑坑洼洼的;木星周围有四颗卫星围绕着它转动,而非像《圣经》所言,所有的星星都围绕着地球转动。随后他把观测报告写成了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取名为《星际信使》。这位继哥白尼之后再次“冒天下之大不韪”挑战地心说的学者就是伽利略。因为日心说主张,他遭到了教廷的监禁与惩罚。

1611年,德国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开普勒出版《折射光学》,提出了改进望远镜的方法,验证了伽利略的发现。16-17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势不可挡地推动人们从“中世纪”迈向“近代”,身处时代更迭临界点上的伽利略与开普勒,既有由中世纪大学体制打下的广纳博究的学术根基,也被印刷媒体带来的新信息浪潮激发了好奇心和创造力,领先于时代,拓展了人类知识的边界。

音乐剧《星际信使》将伽利略与开普勒的故事搬上了舞台。故事开始于开普勒写给伽利略的一封信。1616年,伽利略因“宣传异端”被判入狱。伽利略要求女儿玛利亚立即烧毁藏在他房中的信件,与此同时,玛利亚收到了一系列来信,这些信件的落款都是同一个名字——开普勒。玛利亚对这位来信者非常好奇,她试图找出父亲成为“异教徒”的原因,以及他与开普勒之间的关系。剧作家根据真实历史加诸想象,艺术化地还原了天文科学新发现时科学家们的震撼与困惑,以及他们为追求真理而做出的大无畏的自我牺牲。2019年4月,《星际信使》在首尔忠武艺术中心首演,并于2020年加演两轮,同年获得韩国音乐剧大赏“最佳音乐剧”提名。

音乐剧《星际信使》剧照

8月13日-21日,音乐剧《星际信使》中文版在上海上剧场首演。该剧的上演也标志着“演艺大世界-2022上海国际音乐剧节”正式落幕。

正式首演前,音乐剧《星际信使》于12日的媒体活动上呈现了四个精彩片段《无解》《重现微光》《无法抹去的印记》《星际信使》。随后本剧艺术监制、上海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费元洪,制作人俞懿窈等人分享了该剧的创作故事。

费元洪表示,科学家题材的音乐剧在中国舞台上前所未有,在全球范围内也非常少,我们可能会以为“探索科学真理”的故事会非常严肃,甚至脱离实际生活。但《星际信使》创作者深谙音乐剧的法门,“越是严肃的题材,有时候越要用轻松的话语去讲,才能够衬托出它的严肃。”他评价该剧的特色之一是人物非常鲜活,比如伽利略既是坚持学术理想、捍卫科学真理的伟大科学家,也是一个有着自己喜怒哀乐和小心机的正常人,会为了争取研究经费向美第奇家族献媚。

在艺术品质方面,费元洪认为“很有保证”,他讲了这样一个细节——虽然《星际信使》是一部小剧场剧,但舞美设计非常精致,光是灯光效果提示就有300多个,比音乐剧《巴黎圣母院》还要多。

《星际信使》的排练因上海疫情而经历了不少波折。剧组大多数成员在文化广场剧院地下三层闭环式集训了17天,费元洪诙谐地说,只有“剧院魅影”才会生活在剧院底下,“但就算是魅影也不会像这样成群地出现……相信他们的付出能够在正式演出时被观众看到。”

音乐剧《星际信使》剧照

因为伽利略和开普勒在剧中并没有见到彼此,两人的对话从未在真实空间中展开,为表现两人似在梦想的宇宙中与对方交谈的场景,舞美设计有诸多巧思。俞懿窈介绍,舞台正中心是一个倾斜的圆形舞台,象征着《圣经》中对天体运动皆为正圆的判断,正圆中心舞台外是一个椭圆形的大舞台,象征着开普勒定律所认定的,天体运动遵循的是椭圆形轨道。舞台前端的地板上绘有黄道十二宫,舞台后方的多媒体屏幕将随剧情推进变幻,仿佛是科学家仰望星空时的眼睛。另外,观众席的上方也将有隐藏惊喜等待观众去发现,获得沉浸式的“宇宙级的浪漫”。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