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那种强烈的越界感,正是女性艺术家绽放的自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那种强烈的越界感,正是女性艺术家绽放的自我

拒绝肤浅的尊重。

撰文 | 张玛琳

来源 |  布林客BLINK

Kiki Smith,TOUCH yellow-rose, 2006

女性是什么?“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造就的。”波伏瓦这样说。

可以说,人类对女性裸体的凝视与观看占据了艺术史里的半壁江山,这些男性艺术家们一边刻画着裸女,满足着自我的欲望与虚荣,另一方面,又在道德上审视与谴责着她们。就像约翰·伯格在《观看之道》里写的:“她裸露着,按照观察者眼中的裸体模样。同时,她必须观察自己和自己的行为,因为她给别人的印象,特别是给男性的印象,将会成为别人评判她一生成败的关键。别人对她的印象,取代了她原有的自我感觉。“

Kiki Smith 的纸本绘画作品

在约翰·伯格的观点中,绘画不仅表现了阶级斗争的历史,他认为,绘画的历史也揭露了男女之间的社会不平等。女性始终处在画架的另一端,在画中被视作一个被观看的对象,女性景观为男性审美而存在,而观看者则是绘画艺术的拥有者。画中的女性们,总是面朝着观看者,以其迷人的姿态取悦绘画的收藏者,并引起他人的欲望以及幻想。在我看来,何为女性主义,何为女性存在,还需要女性通过一番不受干扰的自我审视之后,方可找到答案。

我认为有两位女性艺术家通过自己勇敢而超前的艺术观点与视觉表现,重新为人们展示出了女性的无限潜力与创作上的非凡才干。这二位,一位是雕塑家奇奇·史密斯(Kiki Smith),另一位是摄影师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

Kiki Smith 展览现场

作为一位女性艺术家,史密斯在艺术中应对的是我们已经熟悉的一个认知体系,她喜欢用尖锐的态度去针对已经存在的问题,并且长驱直入地进入一个被限制的领域。她的创作内容是大胆的,并且打破了原有高雅艺术的边界;这个边界既包括性别和性别之间的,人和动物之间的,人的肉体和精神之间的,还包含人的生理和心理之间的。史密斯对事物有敏锐的洞察力,往往直接切中要害。女性身体是她作品中经常用到的形象,在她的观念里,身体艺术既是材料也是媒介,充满了政治意味。

Kiki Smith 展览现场

正因如此,观赏史密斯的作品时,那种强烈的“越界感”会让普通人感觉到不适。我本以为,创作这样具有反叛精神的艺术家本人,是一位无视女性美,甚至是对女性怀有偏见的人。直到看见史密斯本人,她悠然自得地在大学里演课,温柔克制、低声细语地聊起她和父亲的雕塑作品时,那些如此具有争议的雕塑和版画在她的口中就像是稀松平常的言语,和友人在分享创作中各种偶然叠加起来呈现出的奇妙经历。

Kiki Smith 纸本作品

史密斯一头银发披肩,从她波西米亚式的穿搭中能看出来她年轻时的叛逆痕迹。而如今的她,历经岁月,温婉而雅,女性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不仅感到惭愧——原来真正怀有偏见的是我自己的这双眼睛。在讲课中,史密斯一直提到,她的作品是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才得以完成并展出,而这给予了她极大的创作自由。她一直强调艺术的协作,坚信只有互相帮助才会有更好的结果。

Kiki Smith出版的画册作品

我认为,史密斯绝对是个精神主义的艺术家,虽然很多人觉得她颠覆性的艺术思想是前卫的,因此她是一个激进分子,但是史密斯的艺术追求其实跨越了性别的鸿沟,她关注一切与生命相关的主义与主题,将自由与爱的思想融入到个体的感受和生命的转换之中。无论是身体还是其他符号,只有当我们怀有偏见的眼光去审视时,它才有了政治意味。

《使女的故事》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本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她的畅销作品《使女的故事》总被人视作是当代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讽刺的是,阿特伍德本人拒绝如此定义自己。阿特伍德的很多小说虽然都是从女性角度来切入叙述,但是,她真正想探讨的其实是整个人类共同的命运。

从这个角度来看,她的作品并不能简单地被归为女性主义小说。阿特伍德更想要让读者看到,女性压迫,其实是当代社会这个巨大机器创造出的一套完美压迫机制下的其中一种:我们每个人,无论是男是女,只要活在这个纷杂的社会里,都是在遭受着多重身份的压迫;而女性主义针对的只是多重压迫当中的其中一重。如果我们把这一重压迫专门提出来,就会无形中忽略掉别的问题,就会让别的不公平问题变成更小的问题。

在上世纪7、80年代,美国还有一位女性艺术家通过摄影镜头和超高的叙事技巧模仿出一个个逼真的电影场景,让我们从消费主义和流行文化里抽离出来,迫使我们反思何为真实,何为虚幻。她就是美国最重要的女性艺术家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她最具代表性的创作是《无名电影剧照》系列(Untitled Film Stills),模仿出50年代好莱坞电影剧照的黑白摄影作品,通过自拍的方式,呈现出当时颇受媒体青睐的女主角形象。

舍曼《无名电影剧照》Untitled Film Stills

舍曼的作品从流行文化里取材,自己定义角色身份,扮装不一,自拍不同,从电影明星、杂志模特儿,到时尚名媛,在每个看似符合社会期待的女性角色中扮演着不同的人。这其中就不乏一批象征着经典好莱坞女星的形象:她们美丽性感,她们深陷危险,她们等待着救援。

舍曼《无名电影剧照》Untitled Film Stills

舍曼在创作中,总让自己的妆容带点瑕疵,使用夸张的灯光与装饰,戏剧效果拉满,加上脸上呆滞、不自然、令人讽刺的表情,这些看似精心打扮、粉墨登场的女人们,其实是一出出悲剧,借由镜头在对主流社会、大众流行文化赋予女性的刻板印象发出无声的抗议。

虽然,《无题电影剧照》系列和舍曼的许多作品都被认为是女性主义的,但是作者强调,这更多是一种隐含的属性,而不是一种明确的定义。2003年,在和艺术评论家贝茨·波恩(Betsy Berne)的采访中,舍曼坦言,她不想解释自己和她所做的选择。

舍曼《无名电影剧照》Untitled Film Stills

可以看到,舍曼也是想通过女性视角为我们呈现出文化的复杂性,图像里更多的那些精神性的内核以及人性的复杂。女性形象被塑造的空洞外表,以及她们存在的自身内核与精神世界的冲突,我想这些才是舍曼试图强调的图像的隐含属性。

在为女性发声的这条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面对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暴力,女性就如美国装置艺术家乔丹·沃尔夫森(Jordan Wolfson)创作的“完美受害者”一样,作品向我们揭示了,接受暴力就是她存在的唯一意义。而施暴者本身,以及暴力之外的暴力,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就像是我们在大谈女性主义的时候,却时常忽视了人口、贫穷、环境问题一样,所有的问题都不是单一存在的,所有问题都是相互关联的。所以说,如果我们为了今天的发声而给女性主义所追求的东西一概标签化,就只会导致很多问题被简化,那么,我们所获得的也只会是片面而肤浅的尊重。

 

来源:张玛琳 布林客BLINK

原标题:那种强烈的越界感,正是女性艺术家绽放的自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那种强烈的越界感,正是女性艺术家绽放的自我

拒绝肤浅的尊重。

撰文 | 张玛琳

来源 |  布林客BLINK

Kiki Smith,TOUCH yellow-rose, 2006

女性是什么?“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造就的。”波伏瓦这样说。

可以说,人类对女性裸体的凝视与观看占据了艺术史里的半壁江山,这些男性艺术家们一边刻画着裸女,满足着自我的欲望与虚荣,另一方面,又在道德上审视与谴责着她们。就像约翰·伯格在《观看之道》里写的:“她裸露着,按照观察者眼中的裸体模样。同时,她必须观察自己和自己的行为,因为她给别人的印象,特别是给男性的印象,将会成为别人评判她一生成败的关键。别人对她的印象,取代了她原有的自我感觉。“

Kiki Smith 的纸本绘画作品

在约翰·伯格的观点中,绘画不仅表现了阶级斗争的历史,他认为,绘画的历史也揭露了男女之间的社会不平等。女性始终处在画架的另一端,在画中被视作一个被观看的对象,女性景观为男性审美而存在,而观看者则是绘画艺术的拥有者。画中的女性们,总是面朝着观看者,以其迷人的姿态取悦绘画的收藏者,并引起他人的欲望以及幻想。在我看来,何为女性主义,何为女性存在,还需要女性通过一番不受干扰的自我审视之后,方可找到答案。

我认为有两位女性艺术家通过自己勇敢而超前的艺术观点与视觉表现,重新为人们展示出了女性的无限潜力与创作上的非凡才干。这二位,一位是雕塑家奇奇·史密斯(Kiki Smith),另一位是摄影师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

Kiki Smith 展览现场

作为一位女性艺术家,史密斯在艺术中应对的是我们已经熟悉的一个认知体系,她喜欢用尖锐的态度去针对已经存在的问题,并且长驱直入地进入一个被限制的领域。她的创作内容是大胆的,并且打破了原有高雅艺术的边界;这个边界既包括性别和性别之间的,人和动物之间的,人的肉体和精神之间的,还包含人的生理和心理之间的。史密斯对事物有敏锐的洞察力,往往直接切中要害。女性身体是她作品中经常用到的形象,在她的观念里,身体艺术既是材料也是媒介,充满了政治意味。

Kiki Smith 展览现场

正因如此,观赏史密斯的作品时,那种强烈的“越界感”会让普通人感觉到不适。我本以为,创作这样具有反叛精神的艺术家本人,是一位无视女性美,甚至是对女性怀有偏见的人。直到看见史密斯本人,她悠然自得地在大学里演课,温柔克制、低声细语地聊起她和父亲的雕塑作品时,那些如此具有争议的雕塑和版画在她的口中就像是稀松平常的言语,和友人在分享创作中各种偶然叠加起来呈现出的奇妙经历。

Kiki Smith 纸本作品

史密斯一头银发披肩,从她波西米亚式的穿搭中能看出来她年轻时的叛逆痕迹。而如今的她,历经岁月,温婉而雅,女性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不仅感到惭愧——原来真正怀有偏见的是我自己的这双眼睛。在讲课中,史密斯一直提到,她的作品是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才得以完成并展出,而这给予了她极大的创作自由。她一直强调艺术的协作,坚信只有互相帮助才会有更好的结果。

Kiki Smith出版的画册作品

我认为,史密斯绝对是个精神主义的艺术家,虽然很多人觉得她颠覆性的艺术思想是前卫的,因此她是一个激进分子,但是史密斯的艺术追求其实跨越了性别的鸿沟,她关注一切与生命相关的主义与主题,将自由与爱的思想融入到个体的感受和生命的转换之中。无论是身体还是其他符号,只有当我们怀有偏见的眼光去审视时,它才有了政治意味。

《使女的故事》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本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她的畅销作品《使女的故事》总被人视作是当代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讽刺的是,阿特伍德本人拒绝如此定义自己。阿特伍德的很多小说虽然都是从女性角度来切入叙述,但是,她真正想探讨的其实是整个人类共同的命运。

从这个角度来看,她的作品并不能简单地被归为女性主义小说。阿特伍德更想要让读者看到,女性压迫,其实是当代社会这个巨大机器创造出的一套完美压迫机制下的其中一种:我们每个人,无论是男是女,只要活在这个纷杂的社会里,都是在遭受着多重身份的压迫;而女性主义针对的只是多重压迫当中的其中一重。如果我们把这一重压迫专门提出来,就会无形中忽略掉别的问题,就会让别的不公平问题变成更小的问题。

在上世纪7、80年代,美国还有一位女性艺术家通过摄影镜头和超高的叙事技巧模仿出一个个逼真的电影场景,让我们从消费主义和流行文化里抽离出来,迫使我们反思何为真实,何为虚幻。她就是美国最重要的女性艺术家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她最具代表性的创作是《无名电影剧照》系列(Untitled Film Stills),模仿出50年代好莱坞电影剧照的黑白摄影作品,通过自拍的方式,呈现出当时颇受媒体青睐的女主角形象。

舍曼《无名电影剧照》Untitled Film Stills

舍曼的作品从流行文化里取材,自己定义角色身份,扮装不一,自拍不同,从电影明星、杂志模特儿,到时尚名媛,在每个看似符合社会期待的女性角色中扮演着不同的人。这其中就不乏一批象征着经典好莱坞女星的形象:她们美丽性感,她们深陷危险,她们等待着救援。

舍曼《无名电影剧照》Untitled Film Stills

舍曼在创作中,总让自己的妆容带点瑕疵,使用夸张的灯光与装饰,戏剧效果拉满,加上脸上呆滞、不自然、令人讽刺的表情,这些看似精心打扮、粉墨登场的女人们,其实是一出出悲剧,借由镜头在对主流社会、大众流行文化赋予女性的刻板印象发出无声的抗议。

虽然,《无题电影剧照》系列和舍曼的许多作品都被认为是女性主义的,但是作者强调,这更多是一种隐含的属性,而不是一种明确的定义。2003年,在和艺术评论家贝茨·波恩(Betsy Berne)的采访中,舍曼坦言,她不想解释自己和她所做的选择。

舍曼《无名电影剧照》Untitled Film Stills

可以看到,舍曼也是想通过女性视角为我们呈现出文化的复杂性,图像里更多的那些精神性的内核以及人性的复杂。女性形象被塑造的空洞外表,以及她们存在的自身内核与精神世界的冲突,我想这些才是舍曼试图强调的图像的隐含属性。

在为女性发声的这条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面对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暴力,女性就如美国装置艺术家乔丹·沃尔夫森(Jordan Wolfson)创作的“完美受害者”一样,作品向我们揭示了,接受暴力就是她存在的唯一意义。而施暴者本身,以及暴力之外的暴力,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就像是我们在大谈女性主义的时候,却时常忽视了人口、贫穷、环境问题一样,所有的问题都不是单一存在的,所有问题都是相互关联的。所以说,如果我们为了今天的发声而给女性主义所追求的东西一概标签化,就只会导致很多问题被简化,那么,我们所获得的也只会是片面而肤浅的尊重。

 

来源:张玛琳 布林客BLINK

原标题:那种强烈的越界感,正是女性艺术家绽放的自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