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出发来萨尔茨堡之前,界面文化的记者就读到了那篇关于雷明杰的文章,只是没有想到,会在萨尔茨堡刚好看到他的演出。当地时间8月6日,雷明杰登台参加2016年“雀巢-萨尔茨堡音乐节青年指挥家大奖”的第二场音乐会,演唱了一段莫扎特的咏叹调。那段不足十分钟的演出,为他赢得了持久的掌声和“bravo”的呐喊声。
在演出结束后,当雷明杰举着演出服从退场的剧院观众面前穿过时,萨尔茨堡的听众们认出了他,纷纷上前祝贺,“今天的演出太棒了!”一拨又一拨的听众走上前向他致意。这是雷明杰第一次来到萨尔茨堡,作为第一位入选萨尔兹堡音乐节的青年歌唱家项目的中国音乐家,一切都令他觉得兴奋而美好。而当天与雷明杰合作的乌兹别克斯坦年轻指挥家阿奇兹(State Aziz Shokhakimov)最终也摘得了本年度的青年指挥家大奖。在奖项颁出的第二天,界面文化对雷明杰进行了专访。
界面:之前那篇《中国歌唱家实现萨尔茨堡音乐节零突破》的文章里说,你是第一位在萨尔茨堡音乐节登台的中国歌唱家,这个说法准确么?
雷明杰:应该不是,沈洋和郭森应该都来过,不过今年是我自己。
界面:具体是怎么得到的这个机会?
雷明杰:2013年我在旧金山歌剧院参加一个青年艺术家计划的时候,萨尔茨堡音乐节的选角经理当时有去听过,听完对我有印象。后来我在芝加哥抒情歌剧院的时候,她又来听过一次。选角经理会在伦敦、维也纳、纽约……全世界跑,可能会对你有印象,需要的时候就会联系你或是你的经纪人。
界面:你参加青年指挥家大奖的演出,之前和乐队合过么?
雷明杰:演出前一天合过一次,再之前和指挥见过一次,确定了一下速度和节奏。我觉得还不错,他跟着我,我愿意干嘛就干嘛,蛮好的经验。昨天完事儿(指青年指挥家大奖出炉)后,我们闹得挺晚的,大家玩得不错。
界面:我三场青年指挥家的音乐会听下来,参加的三位年轻歌唱家,最喜欢的还是你的表演。
雷明杰:可能因为我的曲目比另外两位有更多表现空间,我那个曲目接近十分钟,她们的大概是5、6分钟,所以我的故事伸缩力就稍微多一点。我和指挥也探讨过,乐队他也压得住,观众反响也蛮好的。

界面:你自己有听其他两场音乐吗?感觉如何?
雷明杰:我还听了第一场,这三场音乐会,除了中间歌唱家项目的曲目是指定的,其他曲目指挥家自己选择。他们每个人擅长东西不一样,但都有蛮新颖的表现方式。贝七听的时候和原来很不一样,但是听下来觉得也可以接受。你能感觉到观众的能量,他们会有马上的回应,而且他们支持你有自己的表达方式,我觉得是蛮好的感觉。萨尔茨堡的观众照理是权威的、顶级的,我本以为这里会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但是你来了之后发现,他们心胸蛮开阔的,只要你的表现方式能说服他们,他们就觉得你好。我觉得这个感觉非常好。
界面:这种反馈很直接吗?
雷明杰:非常直接,我还在儿童歌剧《仙后》里有一个角色,我们全部青年歌唱演员来诠释这个剧目。我和另一个女高音演迟到了假装走错地方的两口子,我们踩着楼梯声音很大的“哒哒哒哒”就出现了。观众马上用德语喊“闭嘴!”他们非常投入,非常接近你。我们还得穿过观众上舞台,大家有配合、有不配合的,但是他们在里面都很享受。你体会到来自观众的能量,会更想表现。在美国,剧院比欧洲更大、舞台更深,你离观众其实有距离,诠释起来不能得到立刻回应。
界面:谈谈这次来萨尔茨堡参加青年歌唱家项目主要做些什么?
雷明杰:我们是学徒艺术家,要在这里接受声乐课、形体课、语言课、表演课,每天早上都有不同的课程。给我们上课的是来参加演出的所有艺术家,比如《女人心》的导演,排戏中间有一天空挡,就会给我们排个东西,或是讲自己的人生经历。这是一个近距离接触顶级艺术家机会,他们会一对一帮助你。
界面:具体有哪些从大师课学到的经验?
雷明杰:我留学以后上过很多大师课,每个人的着重点不一样。比如我昨天参加一位爱尔兰女高音的大师课,她的着重点就是,讲话唱歌一定要有原因。比如浮士德里面,有一句“哦,天哪!”你为什么要说天哪?看到什么才会有这种感叹词出来?一定要展示因果,表现出来你看到了什么。我觉得这是个新视角,你以前觉得作曲家是这么写我就这么唱,但是没有想到作曲家为什么要这么写,大师课总是能提供同样事物新的看法,是一个很好的拓展。

界面:在这边也是每天都要练声?
雷明杰:每天都要,而且在这边每天一定要抢到琴房,琴房都排得满满的,卡点非常准。大家都是这样,你要努力你才有活干。有时候唱着唱着,觉得隔壁声音好耳熟,这不是谁谁谁么?这些大师也要每天练声,更何况是我们。
界面:演出看了多少?
雷明杰:基本上看了所有歌剧和声乐项目,能去听的都去听。多难得的机会!一个多月的时间超过两百场演出,全世界找不到了!我小时候知道这个音乐节,没有想过有一天来这里,而且不仅仅当个观众,能听多少听多少!抛开那个不说,票价多贵啊!我在纽约上学的时候,买的都是20刀一张的学生票,加上手续费25刀,站在最后面。
界面:此行会对你的职业生涯有直接帮助吗?
雷明杰:艺术节的理念是——“我们是最好的艺术节,我们不仅仅是买最好的价格最高的艺术家来,同时也在创造。”他们帮助我们从学徒转向做职业音乐家,中间搭一座桥梁,帮我们安排一些机会。前几天我们所有人都有去向大都会的选角经理自我介绍、唱歌,他也告诉我们哪个地方可以再改进。能感觉到萨尔茨堡音乐节有把我们作为自己的艺术家,引导给其他的同行。假如你没有经纪人、你只是个学生的话,你哪辈子能靠自己到大都会去有一个机会?
界面:你怎么评价中国年轻一代歌唱家在世界上的水平?
雷明杰:非常好,中国歌手现在出来机会蛮多的,各大艺术节都会有。我们这一批同学很多在国内上了本科,之后去留学接受西方教育。在国内学习,更注重技术解决,怎么样能在剧院里能听见你的声音。国内和国外文化不一样,语言、故事背景、文化系统都不一样。在国外留学的感受,就是学会了为什么这个故事这样讲。
界面:有困难吗?文化融合上面。
雷明杰:说实话当然有,就像外国人学京剧,学得很好,你可能总是觉得有一点不一样。我们选择学习歌剧,首先是喜欢,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我们技术是不错的,声音条件也不差。我们从小讲内秀、谦虚,平时讲话不会那么张扬。表演的时候,其实内心情感其实很丰富,只是表现方式不一样,我觉得我们的水平和国外同梯次的音乐家不相上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