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迟来的新内饰能否挽救阿特兹?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迟来的新内饰能否挽救阿特兹?

这些改进足以改变阿特兹当下的境遇吗?

8月10日新款阿特兹上市,售价17.58-23.58万元。虽然只是小改款,但这款车却颇值得一说。一方面,阿特兹自上市后的境遇很差,月均销量不足2000与其“马六”往日的名头着实不符。另一方面,此次新阿特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就是被很多人企盼了两年的新内饰终于来到了国内。当然,改进的地方还包括外观细节,以及标配了全LED大灯、电子手刹等。只是,这些改进足以改变阿特兹当下的境遇吗?

新内饰的“迟到”确实难以理解

借改款之际更换新内饰,这本来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但到了阿特兹这里,小编却要好好的拍一下。因为这确实反映出一汽马自达的一种态度,而且这种态度在当下的车企里着实也不多见。

阿特兹,其实就是第三代马六。这款车在海外,最早是2012年首发的。在这之后两年,海外版就进行了一次小改款,并更换了全新的内饰。这一动作反映出一个重要信息,即包括马自达自己在内,对于阿特兹最早的内饰版本是不满意的。在国内,很多人对于阿特兹的外观都表示认可却吐槽内饰造型,也印证了这一点。与此同时,阿特兹上市后的表现未达预期,这应该是足有让一汽马自达着急、紧张的事情。在获得这种反馈、海外又已经拿出现成解决方案的情况下,但凡正常一点的厂商,都会迫不及待地将其引进。然而实际情况却是,这个问题的解决足足滞后了两年。

或许有人觉得小编太过小题大做,毕竟这只是个内饰而已,并且见仁见智,说不定就有人喜欢老款内饰呢!到底那版内饰更好小编不作评论,但至少可以肯定,一汽马自达在产品更新上的响应速度,以及面对市场反馈的态度上,比海外马自达,以及其他大多数合资厂商要差了一个时代——这种事儿要放在十年前,或许还挺正常的。

叫好不叫座?问题可能就出在“叫好”的地方

阿特兹是不是一款好车?小编的答案是肯定的。如果单从技术、内功、驾驶、操控等这些核心实力来说,阿特兹确实强于热卖的日系三剑客。例如它的创驰蓝天,无论是从技术结构看,还是从实际表现看,都是相当出色的,很好地兼顾了性能与经济性。底盘更不必说,将双叉臂改为麦弗逊以后并没有抹杀其“弯道王”的声威。从转向特性到过弯的响应性,它都比市面上大部分的B级车强。

如果阿特兹是一款定位个性、特色的车型(例如像大众CC那样的定位),这种结果没问题,甚至它月销2000都算是不错的。然而在马自达家族里,它肯定不是这样定位的。虽说不指望像主流B级那样月销过万,但按照昔日马六的表现,这样一款算是马自达的得意之作,怎么也得达到5000以上的水平才算合格。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阿特兹目前的市场空间之所以越走越窄,很大程度上恰恰是拜它这种运动特性所致。

阿特兹要走出窘境,还得在定位上多想辙

当年的马六为什么能卖得不错?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找准了属于自己的细分定位。第一代马六和当年的日系三剑客完全不是一个路数——采用相对紧凑的尺寸、号称十年不过时的动感线条和相对较低的价格策略,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市场。

然而再看看目前的阿特兹,我们会发现马自达在自身情怀和契合市场需求的方向上逐步迷失: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弄才好。继续执行马六之前的小尺寸、紧凑运动范儿,一方面会导致车子卖不上价,另一方面总感觉销量的天花板太低(月销冲1万几乎不可能)。于是马自达开始像对手一样拉伸尺寸(阿特兹在尺寸上已经毫不紧凑了,轴距甚至比多数对手都长),希望能够在主流与运动之间找平衡。

然而马自达可能忽略了一点——这种定位方式需要你在舒适、豪华方面有所强化,再兼顾运动,必然会导致成本的增加,结果就是在定价方面失去竞争力。事实也是如此。往前数十年,你能接受马六比雅阁贵吗?但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按照终端价,阿特兹比雅阁贵了不止1万!这还怎么冲量?老实说,阿特兹能获得现在月销2000的水平,说明这个市场已经很给面儿了!

那么很显然,阿特兹窘境的核心并不是内饰,也不是没有全LED大灯,而是在于不够明确的产品定位。因此阿特兹要想彻底走出目前的窘境,变成市场的主流车型,还是要在定位上多想辙。

结论:

马自达这么多年来在技术和运动方面的坚持,应该说是值得肯定的,也确实为其积攒了不错的口碑。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它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马自达产品设计和发展的掣肘。马六曾经是国内运动型B级家轿的杰出代表,但市场的变化让马自达逐步迷失了方向。再加上合资双方在过去两年里应对市场需求方面的各种“缺”(例如内饰迟到事件),最终导致了阿特兹这么一款堪称外形惊艳的车型现状如此窘迫。

好在从市场的应对来看,我们已经可以看出一汽马自达的努力。例如它新推出的CX-4,很大程度上就是针对中国市场而来,并且上市当月可谓首战告捷。既如此,一汽马自达的重心短时间内恐怕还不会转换到阿特兹上。这也意味着马自达要想在国内B级车市场东山再起,还得静候第四代马自达6的到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迟来的新内饰能否挽救阿特兹?

这些改进足以改变阿特兹当下的境遇吗?

8月10日新款阿特兹上市,售价17.58-23.58万元。虽然只是小改款,但这款车却颇值得一说。一方面,阿特兹自上市后的境遇很差,月均销量不足2000与其“马六”往日的名头着实不符。另一方面,此次新阿特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就是被很多人企盼了两年的新内饰终于来到了国内。当然,改进的地方还包括外观细节,以及标配了全LED大灯、电子手刹等。只是,这些改进足以改变阿特兹当下的境遇吗?

新内饰的“迟到”确实难以理解

借改款之际更换新内饰,这本来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但到了阿特兹这里,小编却要好好的拍一下。因为这确实反映出一汽马自达的一种态度,而且这种态度在当下的车企里着实也不多见。

阿特兹,其实就是第三代马六。这款车在海外,最早是2012年首发的。在这之后两年,海外版就进行了一次小改款,并更换了全新的内饰。这一动作反映出一个重要信息,即包括马自达自己在内,对于阿特兹最早的内饰版本是不满意的。在国内,很多人对于阿特兹的外观都表示认可却吐槽内饰造型,也印证了这一点。与此同时,阿特兹上市后的表现未达预期,这应该是足有让一汽马自达着急、紧张的事情。在获得这种反馈、海外又已经拿出现成解决方案的情况下,但凡正常一点的厂商,都会迫不及待地将其引进。然而实际情况却是,这个问题的解决足足滞后了两年。

或许有人觉得小编太过小题大做,毕竟这只是个内饰而已,并且见仁见智,说不定就有人喜欢老款内饰呢!到底那版内饰更好小编不作评论,但至少可以肯定,一汽马自达在产品更新上的响应速度,以及面对市场反馈的态度上,比海外马自达,以及其他大多数合资厂商要差了一个时代——这种事儿要放在十年前,或许还挺正常的。

叫好不叫座?问题可能就出在“叫好”的地方

阿特兹是不是一款好车?小编的答案是肯定的。如果单从技术、内功、驾驶、操控等这些核心实力来说,阿特兹确实强于热卖的日系三剑客。例如它的创驰蓝天,无论是从技术结构看,还是从实际表现看,都是相当出色的,很好地兼顾了性能与经济性。底盘更不必说,将双叉臂改为麦弗逊以后并没有抹杀其“弯道王”的声威。从转向特性到过弯的响应性,它都比市面上大部分的B级车强。

如果阿特兹是一款定位个性、特色的车型(例如像大众CC那样的定位),这种结果没问题,甚至它月销2000都算是不错的。然而在马自达家族里,它肯定不是这样定位的。虽说不指望像主流B级那样月销过万,但按照昔日马六的表现,这样一款算是马自达的得意之作,怎么也得达到5000以上的水平才算合格。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阿特兹目前的市场空间之所以越走越窄,很大程度上恰恰是拜它这种运动特性所致。

阿特兹要走出窘境,还得在定位上多想辙

当年的马六为什么能卖得不错?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找准了属于自己的细分定位。第一代马六和当年的日系三剑客完全不是一个路数——采用相对紧凑的尺寸、号称十年不过时的动感线条和相对较低的价格策略,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市场。

然而再看看目前的阿特兹,我们会发现马自达在自身情怀和契合市场需求的方向上逐步迷失: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弄才好。继续执行马六之前的小尺寸、紧凑运动范儿,一方面会导致车子卖不上价,另一方面总感觉销量的天花板太低(月销冲1万几乎不可能)。于是马自达开始像对手一样拉伸尺寸(阿特兹在尺寸上已经毫不紧凑了,轴距甚至比多数对手都长),希望能够在主流与运动之间找平衡。

然而马自达可能忽略了一点——这种定位方式需要你在舒适、豪华方面有所强化,再兼顾运动,必然会导致成本的增加,结果就是在定价方面失去竞争力。事实也是如此。往前数十年,你能接受马六比雅阁贵吗?但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按照终端价,阿特兹比雅阁贵了不止1万!这还怎么冲量?老实说,阿特兹能获得现在月销2000的水平,说明这个市场已经很给面儿了!

那么很显然,阿特兹窘境的核心并不是内饰,也不是没有全LED大灯,而是在于不够明确的产品定位。因此阿特兹要想彻底走出目前的窘境,变成市场的主流车型,还是要在定位上多想辙。

结论:

马自达这么多年来在技术和运动方面的坚持,应该说是值得肯定的,也确实为其积攒了不错的口碑。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它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马自达产品设计和发展的掣肘。马六曾经是国内运动型B级家轿的杰出代表,但市场的变化让马自达逐步迷失了方向。再加上合资双方在过去两年里应对市场需求方面的各种“缺”(例如内饰迟到事件),最终导致了阿特兹这么一款堪称外形惊艳的车型现状如此窘迫。

好在从市场的应对来看,我们已经可以看出一汽马自达的努力。例如它新推出的CX-4,很大程度上就是针对中国市场而来,并且上市当月可谓首战告捷。既如此,一汽马自达的重心短时间内恐怕还不会转换到阿特兹上。这也意味着马自达要想在国内B级车市场东山再起,还得静候第四代马自达6的到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