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科学家伽利略说过,科学的唯一目的是减轻人类生存的苦难。顺着伽利略的思考,教育科技的目的即在于减少人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障碍。然而,作为一种科技产品,光减少障碍是不够的,推行教育科技的企业还必须组建商业模型来服务全球更广范围内的贫困少年,并通过这个商业模型获得回报。
人生大转折---放牛娃拿到MIT通知书
Battushig Myanganbayar生于内蒙古乌兰巴托。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内蒙人,他没有去过国外,也很少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他高中时说服家长提升网速,以便能更好的在MIT在线课堂学习。由于他在《电路与电子》课程上的优异表现,最终被MIT录取。2013年《纽约时报》称他为“乌兰巴托的天才少年”。
不管你是来自越南,还是来自玻利维亚,只要你有一台电脑,可以上网,就可以从类似Mooc这样的网络课堂汲取知识。但是长久以来很多教育科技类公司都将注意力放在他们的商业模式上,很少有公司将目光专注在相对落后地区的贫困学生。
如果学生不能支付网络课程的费用,或者获得网络课程的证书,那么他们想要获得顶级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是相当难的。那些像Battushig的学生需要走3个小时到咖啡店去上网,这样他才有可能在MIT的课堂上获得一个不错的分数。
或许这样的学生在全球教育市场上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但是教育科技的本质需要指出如何组建商业模型来服务全球更广范围内的贫困少年。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找出方法,利用科技手段衡量那些在相对贫困地区的广大学生,提高那里的老师对于科技教育的接受程度。
贫困地区是否是教育科技蓝海?
那么问题来了:在所谓的教育金字塔底端是否有可行的科技机会呢?
美国科学家们对印度、巴基斯坦、东西非洲人均收入在2.5美元/天的以下的家庭进行观察,并且设立专项基金观察商业模式是否奏效,以及它们可能造成的贫困人群学习效果改善,结果发现这些地区的失学率很高,而教师素质不高,更不用说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程度。
显然在这些市场有非常大的潜力与空间。但是科学家们也发现想在这些公司建立教育科技类公司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面临各种问题。尽管各种研报显示,教育科技市场面临爆发期,但是事实却是这个领域的企业很难达到盈利。
如果你想在偏远地区或者外国类似巴西、墨西哥之类的拉丁美洲国家建立教育科技类公司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这些市场都非常广阔,可以快速积累现金流,同样规则建立并不完备,语言障碍较小。
构建有效商业模式面临三个挑战
首先要面临三项挑战:
1、跨境标准非常重要,但是亦很难
如果你想在拉丁美洲建立公司,那么需要考虑规模和盈利,首先要先算出来跨境费用,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通用货币,要考虑到汇率的问题。而且拉丁美洲很多地方都讲西班牙语,语言问题也是大问题。如果只是在国内,这个问题就没那么复杂,但是规模和开销亦是首要问题。
2、政府是最大的客户,官僚主义也要考量
在国外很多国家,教育被视为政府的责任,人们不想花自己的钱来购买教育科技产品或者服务,教师也是只赚一份自己的薪水,并不购置各种教室资源,也就是意味着,教育科技类公司如果以贫困学生为主要受众,那么他们需要先跟政府搞好关系。但是各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政府官僚主义,所以教育科技公司要对往后可能出现的窘况有心理准备。
3、缺乏市场活力
很多学校的购置决定都是由当地政府专项拨款来完成的,因此使用者在购置方面并没有多少话语权,他们只能被动接受。因为缺乏反馈环节,所以学生、老师和公司之间互动会影响产品发展,以及服务提升。
测试准备最重要
那么如果你想针对贫困学生建立科技类项目的可行商业模式,应该如何做?首先要做好测试准备。很多富有创造性、有想法的科技公司最后不得不向现实妥协,他们会制作一些相对无趣的产品来帮助学生们提高考试成绩。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政府是教育科技类公司最大的买家,公司需要创造出那些能快速吸引大众的产品,分数无疑是最吸睛的。老师的教学效果也往往由成绩决定,老师也可以刺激产品的使用,并且把它推荐给学生,这样可以让公司快速实现变现。
尽管世界上有很多关于标准化考试的讨论,但是在中国、拉丁美洲以及世界上很多国家,分数仍然是评估学生未来的重要手段。如果教育科技类公司可以针对贫困学生设计出一款能让他们改善学习效果的产品,相信销路一定很好。
测试准备只是帮助公司检测是否能快速实现现金回流,同时给公司更多的教育反馈。当然公司还需要跟老师、学校和政府建立更为密切的联系和信任。现在国外已经有不少公司开始着手相对落后地区的教育科技公司建立,拉美、巴基斯坦都是他们的目标。我们可以非常欣喜的看到这些教育领域的新面孔,虽然商业的本质是利益,但是教育科技是全球化的,如果他们的作为可以改变贫困地区的学生面貌,何乐而不为?
尽管这绝非易事。但是至少有200万孩子值得他们伸出援手,他们需要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他们需要的不是《纽约时报》关于“所谓天才”的报道。如果这种天才变得稀松平常,那么也不会有这样的新闻出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