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永远都有美,让你合不拢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永远都有美,让你合不拢腿

中国古典文化的香艳旖旎,从诗词歌赋曲可见一斑。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

良缘永结,匹配同称,

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

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

谨以白头之约,书向红笺,

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

此证。

——

出自民国结婚证书

这种婚约上的词句读来真是叫人神往。真要是求婚,在耳边呢喃着把这句话说上一遍,就比土豪折钱作玫瑰花,开着飞机来表白都要美。

两家人缔结婚姻,结成良缘,可真是相称得紧。

桃花盛开之际,正宜婚嫁,能料到他年子孙像瓜蒂一样绵延,子子孙孙世代昌盛。

将白头到老的婚约,写在红笺上,就像红叶题诗一样的天赐良缘,记载于鸳鸯谱上。

以此证明。

戏曲之美,不在其下。

有段时间不知怎么的迷上听戏,最爱听昆曲。闭上眼睛听曲子:向~好~处~牵,一波三折的调调居然也莫名地欢喜得不得了。

就好像回到了小时候喜欢跟姥姥走很远的路去听戏。

隔壁村子的戏台临时搭建起来,有人在上面踩着厚底靴,吼一嗓子地板震三震的武生,站在那里一开口尽是凛冽。

亦或是一点红唇,走路漾着水波的闺秀,演一场逃婚的戏码。

第一次听昆曲「牡丹亭」是在杨凡的电影《游园惊梦》。

一开场就是大红大紫的热闹,荣府的老爷过寿。

五姨太翠花在寿堂上依依袅袅地唱一首「牡丹亭·游园惊梦·皂罗袍 」。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

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

听昆曲就好像到了南方,是完完全全的吴侬软语的味道。

戏台上永远是花团锦簇的悲喜和离合,窗外下着永远都停不下来的细雨。

喝茶的人该听戏听戏,闭眼就能神游到另一个世界,睁眼看到戏台,才知道恍然如梦这个词不是瞎说。

牡丹亭是明代汤显祖写的剧作。

讲的是杜丽娘在梦中思慕柳梦梅,甚至相思至死。而柳梦梅考取状元后冒天下之大不韪开棺,杜丽娘居然死而复生,两人终于得以相见。在克服封建家长的权威之后,两人历经磨难终成眷属。

好一出相亲相爱的言情魔幻戏码!

也难怪在《红楼梦》中林妹妹站在梨香院墙角上,偶然听到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

接着又听到:“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黛玉听了不觉点头自叹。不由想起“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欣赏这些好文章里的趣味。”

侧耳听时,又听到“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姑娘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

又听:“你在幽闺自怜”等越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倾一蹲身坐在了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

「牡丹亭·惊梦·步步娇」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

摇漾春如线。

停半晌整花钿,

没揣菱花偷人半面。

迤逗的彩云偏,

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杜丽娘来到自家的庭院,看到自家后花园的妩媚景色,一边有大家闺秀的矜持,仔细整理脸上贴着的花钿,一边沉溺于美景,在花园里溜达玩耍。

「牡丹亭·惊梦·醉扶归」

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

艳晶晶花簪八宝瑱。

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恰三春好处无人见,

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

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好一个

“可知我一生爱好是天然”!

唱戏的人在唱,明明是在说每一个闺阁女子的小心思。

看电影「霸王别姬」里小豆子学戏,在唱思凡。

他唱:“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

师傅眼一瞪,错了,重来。

再来一次,又错,被师兄拿铜烟杆子插进嘴里。

鲜血顺着嘴角淌下来。

小豆子唱:小尼姑年方二八,正青春被师傅削去了头发。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为何腰系黄绦,身穿直裰?见人家夫妻们洒落,一对对着锦穿罗,不由人心急似火,奴把袈裟扯破。

这回总算唱对了。

「 桃花扇·余韵 」

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

秦淮水榭花开早。

谁知道容易冰消。

眼看他起朱楼,

眼看他宴宾客,

眼看他楼塌了。

昆曲「桃花扇」中最有名的就是这句词: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在红楼梦尾处也曾说:

看破的,遁入空门;

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世情总是叫人无奈,87版的红楼梦里,在大结局,凤姐临终说了一句,千万把我送回金陵。就咽了气,被一把草席裹了,在雪地里拖行。

一 场 欢 喜 忽 悲 辛 ,

叹 人 世 终 难 定 !

而湘云则是流落在花船上。应了那句注解“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永远都有美,让你合不拢腿

中国古典文化的香艳旖旎,从诗词歌赋曲可见一斑。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

良缘永结,匹配同称,

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

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

谨以白头之约,书向红笺,

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

此证。

——

出自民国结婚证书

这种婚约上的词句读来真是叫人神往。真要是求婚,在耳边呢喃着把这句话说上一遍,就比土豪折钱作玫瑰花,开着飞机来表白都要美。

两家人缔结婚姻,结成良缘,可真是相称得紧。

桃花盛开之际,正宜婚嫁,能料到他年子孙像瓜蒂一样绵延,子子孙孙世代昌盛。

将白头到老的婚约,写在红笺上,就像红叶题诗一样的天赐良缘,记载于鸳鸯谱上。

以此证明。

戏曲之美,不在其下。

有段时间不知怎么的迷上听戏,最爱听昆曲。闭上眼睛听曲子:向~好~处~牵,一波三折的调调居然也莫名地欢喜得不得了。

就好像回到了小时候喜欢跟姥姥走很远的路去听戏。

隔壁村子的戏台临时搭建起来,有人在上面踩着厚底靴,吼一嗓子地板震三震的武生,站在那里一开口尽是凛冽。

亦或是一点红唇,走路漾着水波的闺秀,演一场逃婚的戏码。

第一次听昆曲「牡丹亭」是在杨凡的电影《游园惊梦》。

一开场就是大红大紫的热闹,荣府的老爷过寿。

五姨太翠花在寿堂上依依袅袅地唱一首「牡丹亭·游园惊梦·皂罗袍 」。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

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

听昆曲就好像到了南方,是完完全全的吴侬软语的味道。

戏台上永远是花团锦簇的悲喜和离合,窗外下着永远都停不下来的细雨。

喝茶的人该听戏听戏,闭眼就能神游到另一个世界,睁眼看到戏台,才知道恍然如梦这个词不是瞎说。

牡丹亭是明代汤显祖写的剧作。

讲的是杜丽娘在梦中思慕柳梦梅,甚至相思至死。而柳梦梅考取状元后冒天下之大不韪开棺,杜丽娘居然死而复生,两人终于得以相见。在克服封建家长的权威之后,两人历经磨难终成眷属。

好一出相亲相爱的言情魔幻戏码!

也难怪在《红楼梦》中林妹妹站在梨香院墙角上,偶然听到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

接着又听到:“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黛玉听了不觉点头自叹。不由想起“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欣赏这些好文章里的趣味。”

侧耳听时,又听到“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姑娘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

又听:“你在幽闺自怜”等越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倾一蹲身坐在了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

「牡丹亭·惊梦·步步娇」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

摇漾春如线。

停半晌整花钿,

没揣菱花偷人半面。

迤逗的彩云偏,

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杜丽娘来到自家的庭院,看到自家后花园的妩媚景色,一边有大家闺秀的矜持,仔细整理脸上贴着的花钿,一边沉溺于美景,在花园里溜达玩耍。

「牡丹亭·惊梦·醉扶归」

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

艳晶晶花簪八宝瑱。

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恰三春好处无人见,

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

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好一个

“可知我一生爱好是天然”!

唱戏的人在唱,明明是在说每一个闺阁女子的小心思。

看电影「霸王别姬」里小豆子学戏,在唱思凡。

他唱:“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

师傅眼一瞪,错了,重来。

再来一次,又错,被师兄拿铜烟杆子插进嘴里。

鲜血顺着嘴角淌下来。

小豆子唱:小尼姑年方二八,正青春被师傅削去了头发。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为何腰系黄绦,身穿直裰?见人家夫妻们洒落,一对对着锦穿罗,不由人心急似火,奴把袈裟扯破。

这回总算唱对了。

「 桃花扇·余韵 」

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

秦淮水榭花开早。

谁知道容易冰消。

眼看他起朱楼,

眼看他宴宾客,

眼看他楼塌了。

昆曲「桃花扇」中最有名的就是这句词: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在红楼梦尾处也曾说:

看破的,遁入空门;

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世情总是叫人无奈,87版的红楼梦里,在大结局,凤姐临终说了一句,千万把我送回金陵。就咽了气,被一把草席裹了,在雪地里拖行。

一 场 欢 喜 忽 悲 辛 ,

叹 人 世 终 难 定 !

而湘云则是流落在花船上。应了那句注解“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