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华
当我们展开一张地图时,通常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看哪边是北方;中文里形容人迷失方向会说“找不着北”,英文里也有类似的表达“find your true north”(找到你真正的北方)。但在我们学习成长的过程中,似乎最容易忽视的就是思考自己的北方在哪里。我们埋头苦干,为了快人一步,胜人一筹,却往往没空也没心思抬头看看自己的方向。
我在世行工作时,很多学生通过LinkedIn(美国的职业社交网站)联系我,约我出来喝咖啡。大多数学生对于世行都是非常仰慕和向往,但当我问到他们为什么想进世行时,除了因为这是一个著名的国际机构之外,很少人能说出和自己具体的职业目标相关的理由。如果问到他们为什么选择他们的专业以及是否喜欢他们的专业时,回答大多是“因为这个专业热门,好找工作。”“还行吧,说不上喜欢。”“我也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
我的一个本科生客户毕业于国内顶尖高中,她的同学的父母都背景强大,但她告诉我,同学们在讨论未来职业选择时,极少人把自己的喜好和理想作为考虑的因素。
我非常吃惊。
赚钱很重要,因为人的第一需求是自力更生,并能给自己和家人提供想要的生活。在我自己创业后,我发现这种愿望甚至比以往更加强烈,因为是否挣钱以及挣多少钱是衡量我的服务所提供的价值的客观标准。
我也能理解,如果出身普通家庭的年轻人急切需要用自己的力量来改变命运、快速积累财富为家人的生活条件带来根本改善,从而觉得追求理想是一种奢侈。
但令我感到吃惊的是,十八、九岁的、成长于殷实家境的、从小见多识广的年轻人,在计划未来时不考虑自己的喜好和理想,而把逐利作为标准来选择职业。这难道不是一个应该做梦的年龄吗?
我承认,我对忠于自己内心的需要比很多人强烈。这是我的个人偏好,我无权以此来评判别人。
但今天我想要说的是,撇开追逐梦想、自我实现和人生幸福感这些高大上却有些虚无主观的概念,从非常世俗功利的角度来看,找到热情和天赋的交集、做自己想做的事是未来取得事业成功最有效、最可持续的道路。
原因很简单:我们现在面对的世界变化太快。终身雇佣已是上个世纪的历史,科技的推陈出新让我们应接不暇,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知识也许在进入课堂时就已经过时了,高学位的价值也越来越稀释。怎么样才能在这样的变幻莫测的未来世界中胜出?在我看来,最厉害的秘密武器莫过于:创造力和不断学习的动力。
每个人生来就具备创造力,如果你还没发现,那是因为你还没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我从小就是个循规蹈矩、刻苦勤奋的孩子,认为自己除了考试能得高分外一无所长,因此在很长时间里为自己缺乏创造力而感到自卑,拍电影、创业、写作是我从来都没想过自己能做的事情(虽然在心底很向往)。但是,当我找到自己的北极星时,我发现创造力忽然喷涌而出,那是一股在身体里沉睡多年却势不可挡的力量,它让我的大脑时时刻刻都在寻找新的主意、新的表达,它让每天的工作都变得新鲜有趣、令人兴奋。而创造力是让人能快速适应环境变化的法宝,是以不变应万变、四两拨千斤的奇招。但试想,你若对自己的职业没有热情,创造力从何谈起?而这不是花几万美金、去顶尖学校就能学来的。
中国人多少都有名校情结,包括我自己,也为此付出了代价。但事实上,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是可以、也必须从各种渠道来获得知识,正规的学校教育只是一辈子的学习历程中很小的一部分。随着教育资源的逐步开放以及互联网带来的海量资讯,通过你的指尖,你几乎可以找到任何想学的东西。但你若对自己的职业没有热情,你的学习往往在走出校门时就停止了-- 你不会有动力去主动寻找知识、更新技能;你也不会有毅力在一次次失败后爬起来,积极地从失败中学习经验教训。你更可能会停滞不前,轻言放弃。
另外,在这个科技无孔不入的年代,工作和个人生活的界线将会越来越模糊。工作将随着电脑、手机、iPad渗入到你个人生活的分分秒秒 – 你也许在度假时需要参加电话会议,周末也必须时刻查看邮件,加班加点成为家常便饭。这时如果每天占据你10个小时甚至更多时间的工作不是你的所爱,你无疑就会跌入一个令人窒息的职业地狱!工作对你造成的压力将影响到你的精神进而身体。这样的状态是不可持续的,你的职业发展之路将走不了很远。 MarshallGoldsmith博士,著名的Executive Coach、商业畅销书作家、世界顶级的商业思想家之一,就这个话题写了篇文章。
所以,即使为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想要赢得长远,赢到最后,年轻人也应该停下来,先找到自己的北方。
最后,我这个带有理想主义情结的70后暗自认为,如果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是遵从内心、选择自己的热情和天赋所在,这个世界会少很多资源的浪费,会少很多坑蒙拐骗,会少很多精神抑郁以及由压力而诱发的身体疾病;会多很多各行各业的大师,会多很多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会多很多心情愉快、热情善良的人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