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病例数下降而涉疫地区增多的情况下,三季度物流和人员流动受到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从地铁客运情况来看,三季度好于二季度,与上年同期相比,降幅也在收敛。从数据可得且可比的25个城市来看,尽管8、9月份地铁日均客运量月环比负增长,且降幅扩大,但总体来看,三季度日均客运量环比增速从二季度的负增长11.8%上升为正增长27.3%,同比降幅也有明显收窄,从二季度的32.9%收窄至6.25%;三季度环比改善的城市数量也从二季度的12个扩大至20个,同比增长的城市数量也从二季度的1个扩大至11个。
从航班执行情况来看,尽管月度表现出现反复,但三季度总体上有明显改善。数据显示,国内航班(不含港澳台)计划总数和执行架次在8月份再次掉头向下,并在9月份进一步下降,但总体来看,三季度计划航班总数与执行航班架次日均值的环比增速由二季度的下降16.5%、42.6%,上升为增长16.9%、72.7%,同比降幅也从二季度的20.9%、62.4%收窄至7.1%、19.3%。
综合货运量7、8月份的实际值、反映企业物流经理主观感受的中国物流景气指数9月重回扩张区间,三季度货运量环比大概率正增长。
房地产市场有所回温
三季度,房地产市场寒意仍在。比如,在百城住宅价格中,同比下降的城市数量仍然在增加;全国城市二手房出售挂牌价指数也在继续走低;30个大中城市月成交套数和成交面积仍低于历史平均水平。
但是,自去年底到现在,信贷支持和利率优惠等政策不断加码,地方政府在“因城施策”导向下陆续推出财政补贴、放松限购限售等多项措施,政策叠加效应下,房地产市场出现改善迹象。
就商品房成交来看,三季度十大城市存销比总体上明显低于二季度(存销比=当周可售数/近三周成交平均值),意味着去化形势改善。
三季度商品房日均成交套数和成交面积环比二季度略有减少,环比均下降1.9%左右,但同比降幅则从二季度的扩大转向收窄,分别收窄11.0、12.0个百分点至24.5%、22.7%。
一二三线城市同比降幅无一例外都从扩大转向收窄,一线城市回暖程度最大,日均成交套数和成交面积同比降幅分别收窄33.2、31.2个百分点至4.6%、4.9%,环比二季度均增长45%左右;三线城市次之,日均成交套数和成交面积同比降幅收窄13.0、18.1个百分点至25.2%、25.4%,环比二季度仅下降4.2%、1.8%。
特别是9月份,作为传统旺季,不仅环比实现正增长,同比降幅也在进一步收窄,而且,这种好转是全面开花式的,一线、二线、三线城市都在改善。
三季度居民中长期贷款环同比大幅增长也可以从侧面说明商品房销售有所改善。三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中,居民中长期贷款为7600亿元,虽然还远远低于过去6年的同期均值,但仍较二季度环比增长55.1%。
信贷对投资形成一定支撑
企业中长期贷款明显恢复,甚至创下历史新高。三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中,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合计2.43万亿元,是有统计以来最高,环比二季度增长7.1%、同比增长42.1%。
不仅如此,三季度新增的与实体企业融资高度相关的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融资+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的合计值大幅上升,同比增长99.3%,环比增长215.0%。
从银行家的感受来看,企业贷款需求也在恢复。央行面向全国3200 家左右银行机构的问卷调查显示,三季度贷款需求指数虽仍处于2017年以来的低位,但较二季度上升2.4个百分点至59.0%;制造业、基础设施、批发零售业贷款需求指数均在上升,特别是基础设施贷款需求指数,三季度上升2.8个百分点至60.6%;大中小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无一例外均在上升,尤以小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最高且回升幅度最大,三季度上升2.8个百分点至63.8%。
尽管上述调查中房地产贷款需求指数仍在走弱,但土地市场成交情况已经有所改善。三季度100大中城市成交土地总价合计值环比继续正增长,增速为24.3%,同比也由负转正,增长12.7%。
土地出让市场流拍率持续下降,9月份再创历史新低。100大中城市土地出让流拍率在2月份创下历史新高6.76%后不断改善,9月份降至0.03%。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拿地企业结构出现明显变化,本地房企与城投公司表现较为突出,全国知名房企拿地占比下降。
建筑业的表现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投资韧性。三季度建筑业PMI继续扩张,且扩张程度较二季度更大。三季度各月建筑业PMI总体上高于二季度各月,7、8、9三个月PMI依次录得59.2%、56.5%、60.2%,二季度的4、5、6月份则依次为52.7%、52.2%、56.6%
消费有所恢复但后续动力仍待观察
三季度消费与二季度相比有所恢复,电影票房和汽车销售的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印证这一变化。
与线下外出消费紧密相关的电影票房明显改善。三季度,全国电影的上映场次、观影人次、电影票房无论是环比还是同比,都从二季度的全面负增长,转变为全面正增长。
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中占比近三成的汽车销售也在继续上升。三季度汽车销量环同比增速均由负转正,同比增长为29.4%,为2010年二季度以来次高值,仅低于2021年一季度,环比增长33.7%;汽车销量的累计值同比增速也从上半年的同比下降6.6%逆转为1-9月份的同比增长4.4%。其中,乘用车环同比也由负转正,三季度同比增长36.2%、环比增长37.9%。
不过,消费者对就业前景和收入增长信心不足,消费倾向有所降低,预防性的储蓄倾向仍然高企,消费后续增长缺乏有力支撑。
央行面向全国2万名储户的问卷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储户中,当期收入“减少”占比达18.1%,虽较上一季度下降3.6个百分点,但仍明显高于该指标2021年公布以来其他季度调查值,较一季度高4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高3.7个百分点;当期就业感受“形势较好、就业容易”占比再创新低,仅为9.7%,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2.8%,比上季调查减少了 1.0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占比仅比上一季微幅回落0.2个百分点,仍然处于历史高位;储户对未来信心不足,尽管未来就业预期指数和收入信心指数均较二季度有均微幅回升0.8个百分点,但仍然处于历史低位,分别录得46.5%、45.2%。
工业生产总体上逐月恢复
尽管7月工业生产环同比增速均比6月份有微幅放缓,但8月以来工业生产持续改善,制造业PMI逐月走高,9月份进入50%以上的扩张区间。
全社会用电量和部分行业开工率的变化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在全社会用电量中,第二产业用电量三季度各月同比相应地高于二季度各月,特别是8、9月份明显加快,由此,三季度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8%,较二季度加快2.5个百分点。
8月以来,全国高炉开工率、主要钢厂螺纹钢开工率回升;纯碱、甲醇、聚丙乙烯、涤纶长丝等开工率于8月25日左右见底回升。
早前公布的7、8月份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高于4、5月份,考虑到上年9月基数较低,可以预计,三季度工业生产好于二季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