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互联网公司的“花名”,其实是在玩管理“花招”?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互联网公司的“花名”,其实是在玩管理“花招”?

如果公司有领导层的花名叫金庸笔下的“段誉”,后面还有人敢叫“段正淳”(段誉之父)吗?

文|中外管理杂志 任慧媛

入职互联网公司刚满两年的小白,最近被裁员了,但他发现他失去的不仅仅只是一份工作。

“感觉在里面一个人都不认识,大家都互称花名,还是被裁的人互相加了一下微信,才知道了某些人的真名,其余的人自始至终都不知道他们的真名,偶尔不小心看到也都忘记了。积累的关系全沉淀在企业微信里面了。同事之间就是纯粹的合作或者上下级关系,在职的时候主动要微信就显得居心叵测。在公司里,大家很少拉家常,都显得很职业。”小白在某社交网站上发布了自己的感受,竟引来共鸣者一片高赞。

小白觉得自从成为花名角色的那一刻起,两年来,他在平行世界里的另一个自己和公司牢牢绑定着,就像一颗螺丝钉被焊接到了机器上,充满了浓浓的“工具人”属性——他不仅放弃了自己的姓名,也放弃了自己的社会关系。

其实小白的经历就像一个缩影,反映出了互联网公司由来已久的花名文化。当初公司创始人抱着轻松、公平的初衷,而发起的花名文化,在漫长的治理过程中,却正在变成一种对员工的伤害——它让一个又一个的“小白们”,虽然顶着“互联网大厂”的光环,却在公司里只能隐去自己的姓名,成为另一个花名角色,如同把人生切割了一般,工作与生活变得格格不入。

互联网公司为什么偏爱花名文化?

“花名”一说最早来自互联网公司,尤其以阿里的体系最为丰富。业内都知道,阿里的花名文化缘起于创始人马云的金庸武侠情结,他自己的花名就是《笑傲江湖》中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华山派顶尖宿老——“风清扬”。其余高管的花名也很“出名”:首席执行官张勇,花名“逍遥子”;首席风险官邵晓峰,花名“郭靖”;首席人才官彭蕾,花名“林黛玉”……

拼多多的早期团队元老也都是以水果蔬菜名称来取花名的。在字节跳动里,大家都是“同学”,京东则互相称兄道弟。大量跟风模仿的公司开始认为:不起花名就不够“互联网”。

那么,互联网公司为什么非要在称呼体系上做文章呢?

在他们看来,如果像传统公司一样称呼某总、某经理,会显得生疏客套有间隔。而互联网公司倡导的是轻松、开放、公平的文化,他们鼓励员工平等沟通,摒弃传统公司内部等级分明的规章制度,减少以往交流中的谄媚、敷衍和按部就班,让大家乐于为公司发展出言献策。所以,互联网公司的员工们彼此称呼花名意在拉近距离,淡化等级的概念。

最初的花名制度,其实和大多合资企业里只喊英文名,不喊职务有异曲同工之处,也可以说是外企英文名的本土化,其本意都是为了更加轻松开放,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就像一些早教培训机构或课外兴趣班,很多老师也会以类似芒果、榴莲、苹果等作为昵称。

对于花名,还有一种解读是,可以减少同行之间的挖角行为。毕竟,想方设法挽留住本公司优秀人才,处心积虑去撬其他公司墙角,是很多公司进行“人才交流”的一种惯用方式。如果日常工作交流中,同事间只知道彼此的花名,你叫他“张三丰”,他叫你“令狐冲”,彼此之间的关系显然就会简单透明一些。这对保证企业人才的稳定性,似乎是有好处。

还有一种花名是因为竞业协议的约束。对某个人来说,如果下一个公司在竞业协议的名单上,那他到了新公司可能就会选择“隐姓埋名”,起个花名,掩人耳目。有人做过统计,在竞争激烈的同类型公司内部,比如阿里、字节跳动、B站、小红书、快手等,不少员工用的都是“假名”,而这其中,刻意“隐姓埋名”的也不在少数。

偷懒的“花招”:哪有寄托?何来正面?

凡事都有两面性,随着后期的演变,花名的好处正在缩小,坏处却在无限放大。不少网友透过花名现象看到了背后的本质,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感觉江湖气太重了,参加个大会,各种名字花里胡哨的,什么‘及时雨宋江’、‘小李广花荣’,还以为上了梁山呢。而且有人取怪名字,也很扎眼。我觉得还是某工、某总、某哥、某姐,好一些。”

“这就像港片中直呼警员编号代替警员真名的变种,是要强调纪律性,不能有个人独立意识。去人格化,增加团队意识。”

“只能说,一个想用花名划清工作与生活界限的企业,同事之间是难以相互了解的,关系也就很难再进一步,当然也更不存在很多企业都在努力营造的家园归属感了。”

网友们的看法,不禁让人联想到美剧《人生切割术》里的主人公马克,他被切割成两个人格:公司人格和日常人格。

用花名代替真名,某种程度上,就是软性切断了与现实社会的联系。

花名制度的本意,是要淡化等级观念,实现扁平化管理,但这往往事与愿违,以至于不少企业出现了按辈分起花名的规则。如果公司有领导层的花名叫金庸笔下的“段誉”,后面还有人敢叫“段正淳”(段誉之父)吗?在阿里,甚至以花名的字数代表职级。除了核心高管外花名都是两个字,三个字是高管特权,甚至职级升至副总以上还能获得“改名卡”一张。而这本身就是在制造三六九等。

话说《水浒》中的一百单八将都有花名,也都互相称兄道弟,还不是一样排了座次?如此,扁平化就只是一个说辞而已了。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花名代表着一个人的形象,是对自我核心价值本质的彰显,寄托了对人生状态的一种期冀。

对此,马云也曾解释说,用一个正面的武侠人物做花名,会让大家感觉自己是“正义人物”,会愿意做正确的事。可如今阿里20多万名员工,为了避免重复,起的花名也日渐奇葩,比如鸭脖、虾滑、米饭、开机、黑屏,甚至还有一类占便宜系列:大哥、二哥、三哥、二舅、姥爷等。网易公司启用花名制度时,申请花名的OA系统曾一度瞬间崩溃,“二狗”、“旺财”等接地气的名字遭到“抢注”——这类草率应付的花名哪有寄托?又何来正面?

穆胜咨询创始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博士后穆胜,对所谓的花名文化并不认同。在他看来,组织有了官僚文化不承认自己有,还用花名来装“平权”,这本身就很虚伪,企业的价值观可以很多元,但“虚伪”绝对不应该在列。起花名其实是企业耐不住寂寞,不愿意在打磨组织管理方面下功夫而使用的一种“花招”。“花招”治不了企业的官僚主义,过多的“花招”会让企业越走越漂,越来越远离组织管理的正途。因为,如果“花招”失败,他们只能用更多的“花招”来打补丁;而如果“花招”偶尔负负得正了,他们就会更加痴迷于这种错误的路径。

企业让每一位员工起花名,以为是在做激励,其实是把大量时间花在了意义不大的事情上,还惹得员工怨声载道。回归正道,激发潜力,提升人效,这才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互联网公司的“花名”,其实是在玩管理“花招”?

如果公司有领导层的花名叫金庸笔下的“段誉”,后面还有人敢叫“段正淳”(段誉之父)吗?

文|中外管理杂志 任慧媛

入职互联网公司刚满两年的小白,最近被裁员了,但他发现他失去的不仅仅只是一份工作。

“感觉在里面一个人都不认识,大家都互称花名,还是被裁的人互相加了一下微信,才知道了某些人的真名,其余的人自始至终都不知道他们的真名,偶尔不小心看到也都忘记了。积累的关系全沉淀在企业微信里面了。同事之间就是纯粹的合作或者上下级关系,在职的时候主动要微信就显得居心叵测。在公司里,大家很少拉家常,都显得很职业。”小白在某社交网站上发布了自己的感受,竟引来共鸣者一片高赞。

小白觉得自从成为花名角色的那一刻起,两年来,他在平行世界里的另一个自己和公司牢牢绑定着,就像一颗螺丝钉被焊接到了机器上,充满了浓浓的“工具人”属性——他不仅放弃了自己的姓名,也放弃了自己的社会关系。

其实小白的经历就像一个缩影,反映出了互联网公司由来已久的花名文化。当初公司创始人抱着轻松、公平的初衷,而发起的花名文化,在漫长的治理过程中,却正在变成一种对员工的伤害——它让一个又一个的“小白们”,虽然顶着“互联网大厂”的光环,却在公司里只能隐去自己的姓名,成为另一个花名角色,如同把人生切割了一般,工作与生活变得格格不入。

互联网公司为什么偏爱花名文化?

“花名”一说最早来自互联网公司,尤其以阿里的体系最为丰富。业内都知道,阿里的花名文化缘起于创始人马云的金庸武侠情结,他自己的花名就是《笑傲江湖》中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华山派顶尖宿老——“风清扬”。其余高管的花名也很“出名”:首席执行官张勇,花名“逍遥子”;首席风险官邵晓峰,花名“郭靖”;首席人才官彭蕾,花名“林黛玉”……

拼多多的早期团队元老也都是以水果蔬菜名称来取花名的。在字节跳动里,大家都是“同学”,京东则互相称兄道弟。大量跟风模仿的公司开始认为:不起花名就不够“互联网”。

那么,互联网公司为什么非要在称呼体系上做文章呢?

在他们看来,如果像传统公司一样称呼某总、某经理,会显得生疏客套有间隔。而互联网公司倡导的是轻松、开放、公平的文化,他们鼓励员工平等沟通,摒弃传统公司内部等级分明的规章制度,减少以往交流中的谄媚、敷衍和按部就班,让大家乐于为公司发展出言献策。所以,互联网公司的员工们彼此称呼花名意在拉近距离,淡化等级的概念。

最初的花名制度,其实和大多合资企业里只喊英文名,不喊职务有异曲同工之处,也可以说是外企英文名的本土化,其本意都是为了更加轻松开放,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就像一些早教培训机构或课外兴趣班,很多老师也会以类似芒果、榴莲、苹果等作为昵称。

对于花名,还有一种解读是,可以减少同行之间的挖角行为。毕竟,想方设法挽留住本公司优秀人才,处心积虑去撬其他公司墙角,是很多公司进行“人才交流”的一种惯用方式。如果日常工作交流中,同事间只知道彼此的花名,你叫他“张三丰”,他叫你“令狐冲”,彼此之间的关系显然就会简单透明一些。这对保证企业人才的稳定性,似乎是有好处。

还有一种花名是因为竞业协议的约束。对某个人来说,如果下一个公司在竞业协议的名单上,那他到了新公司可能就会选择“隐姓埋名”,起个花名,掩人耳目。有人做过统计,在竞争激烈的同类型公司内部,比如阿里、字节跳动、B站、小红书、快手等,不少员工用的都是“假名”,而这其中,刻意“隐姓埋名”的也不在少数。

偷懒的“花招”:哪有寄托?何来正面?

凡事都有两面性,随着后期的演变,花名的好处正在缩小,坏处却在无限放大。不少网友透过花名现象看到了背后的本质,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感觉江湖气太重了,参加个大会,各种名字花里胡哨的,什么‘及时雨宋江’、‘小李广花荣’,还以为上了梁山呢。而且有人取怪名字,也很扎眼。我觉得还是某工、某总、某哥、某姐,好一些。”

“这就像港片中直呼警员编号代替警员真名的变种,是要强调纪律性,不能有个人独立意识。去人格化,增加团队意识。”

“只能说,一个想用花名划清工作与生活界限的企业,同事之间是难以相互了解的,关系也就很难再进一步,当然也更不存在很多企业都在努力营造的家园归属感了。”

网友们的看法,不禁让人联想到美剧《人生切割术》里的主人公马克,他被切割成两个人格:公司人格和日常人格。

用花名代替真名,某种程度上,就是软性切断了与现实社会的联系。

花名制度的本意,是要淡化等级观念,实现扁平化管理,但这往往事与愿违,以至于不少企业出现了按辈分起花名的规则。如果公司有领导层的花名叫金庸笔下的“段誉”,后面还有人敢叫“段正淳”(段誉之父)吗?在阿里,甚至以花名的字数代表职级。除了核心高管外花名都是两个字,三个字是高管特权,甚至职级升至副总以上还能获得“改名卡”一张。而这本身就是在制造三六九等。

话说《水浒》中的一百单八将都有花名,也都互相称兄道弟,还不是一样排了座次?如此,扁平化就只是一个说辞而已了。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花名代表着一个人的形象,是对自我核心价值本质的彰显,寄托了对人生状态的一种期冀。

对此,马云也曾解释说,用一个正面的武侠人物做花名,会让大家感觉自己是“正义人物”,会愿意做正确的事。可如今阿里20多万名员工,为了避免重复,起的花名也日渐奇葩,比如鸭脖、虾滑、米饭、开机、黑屏,甚至还有一类占便宜系列:大哥、二哥、三哥、二舅、姥爷等。网易公司启用花名制度时,申请花名的OA系统曾一度瞬间崩溃,“二狗”、“旺财”等接地气的名字遭到“抢注”——这类草率应付的花名哪有寄托?又何来正面?

穆胜咨询创始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博士后穆胜,对所谓的花名文化并不认同。在他看来,组织有了官僚文化不承认自己有,还用花名来装“平权”,这本身就很虚伪,企业的价值观可以很多元,但“虚伪”绝对不应该在列。起花名其实是企业耐不住寂寞,不愿意在打磨组织管理方面下功夫而使用的一种“花招”。“花招”治不了企业的官僚主义,过多的“花招”会让企业越走越漂,越来越远离组织管理的正途。因为,如果“花招”失败,他们只能用更多的“花招”来打补丁;而如果“花招”偶尔负负得正了,他们就会更加痴迷于这种错误的路径。

企业让每一位员工起花名,以为是在做激励,其实是把大量时间花在了意义不大的事情上,还惹得员工怨声载道。回归正道,激发潜力,提升人效,这才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