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春晖
“如果我愿意,我可以一个月捧一个岳云鹏出来。”
郭德纲、曹云金师徒争端再起,我脑子里一下冒出的,是今年4月在媒体报道中看到的这句话。
郭德纲一向喜谈自己如何把资质并非上佳的岳云鹏一手捧红,并不吝于展示他对行业的控制力。
“我都可以给你推算到准确的日期,你明年下半年7月15号左右能红。说相声的想在我手里红,太容易了。”郭德纲这样对记者说。
今天的文章,硬糖君(微信ID:yuleyingtang)恐怕要事先声明下利益相关:从2004年开始听郭德纲相声,2012年前的段子几乎都可倒背如流。不喜曹云金相声,只觉台风轻浮,为人狂妄,也是有风使尽的主儿,不过是未能得势。
先简单回溯下近日这对昔日师徒的撕逼剧情:
8月31日,郭德纲在微博晒出德云社家谱,并表示要“清理门户”,强调将云字艺名者二人逐出师门,疑指曹云金与何云伟。
9月4日,曹云金在微博回呛郭德纲:你可真有意思,从来不敢指名道姓,一贯含沙射影,就因为不再给你赚钱了,你逼走了我们,现在你栽赃陷害,强加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在我们身上,对我们赶尽杀绝,置我们于死地!
9月5日,曹云金突然PO长文回应他和郭德纲之间的恩怨。除历数从学艺到出师在金钱上受到的克扣外,更明确表示手里还有郭德纲“那些见不得光的往事”。
“你还记的你04年为什么从右安门搬到大兴的邮局宿舍吗?你还记的你生命中有个人叫杨新华吗?你还记的那个跟着你的女记者吗?珠市口剧装店的事儿你也都忘干净了?”
这也成为围观群众的关注热点,纷纷要求扩展详述,并展开了各种键盘侦探活动。
而首席狗仔卓伟也亲自出面认证了其中一些情况:
德云师徒旷日持久的撕逼,终于因为徒弟一方也下场参与,而精彩纷呈。但对比双方精彩程度直线下降的相声作品,又令人难免扼腕叹息。
在徒弟叛出师门这件事上,郭德纲几乎就是祥林嫂上身。不管是相声里、节目上、采访时、微博中,都要时不时拿出来说一说,几乎有下雨天打孩子的架势。
而曹云金本人对此事一直不做回应,甚至不止一次说,“郭德纲永远是我师父”。隐而不发,忽而一爆,便闹得沸沸扬扬。
多年来,老郭对曹云金的怨怼,句句讲得都是情义。而曹云金长文一出,字字谈的都是利益。
谈义的是不是比谈利的高尚?硬糖君(微信id:yuleyingtang)倒不这么看。商业社会,利都是实据,义则容易流于虚情。
曹云金讲的,是现代商业社会的伦理。
在这个伦理里,李菁、何云伟、曹云金,都可算是德云社的原始股东,甚至算得上合伙人级别。
但德云社壮大后,核心创始人郭德纲一家独大,原始股东股份被稀释,变成了普通员工,领打工薪水。
归根到底,是每天都在上演的合伙人撕逼故事,大到万科、facebook,小到我辈做公众号的,这种事儿无止无休。
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的核心矛盾则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你吃进口和牛肉,我汤都喝不上,心理失衡,自然另谋高就。
据曹云金所说,当时自己拒绝签德云社的十年合同,主要是因为待遇的不公。
就像马云说员工为什么会离职,1、钱,没给到位。2、心,委屈了。归根到底是干得不爽。
但在老郭的话语体系里,讲的则是传统的师徒父子伦理。在这里,“不管你有多大的腕儿,没有师父你也不是干这个的”。(《论相声50年之现状》)
因此老郭的指责包括欺师灭祖,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没有我你能有今天吗,诸如此类,其实也有道理。
可是老郭的体系里又有个双标悖论:老郭也是要人签合同的,还是十年合同。现代公司方法+传统戏班伦理,倒不失为一种当下的中体西用。
一边是“传统文化”,一边是“大清亡了”;一边是“天地君亲师”,一边是“合同、股权、创始人”。到底要按哪套话语体系办事?无人不冤,有情皆孽。利字当头,师徒同罪。
“德云社已经400多人了,你不觉得用利益绑定人,比用人情绑定他们更稳定?”记者曾这样问郭德纲。
“我当然知道。我有儿子,成不成百年老店是他们说了算,他们愿意就自己去弄吧。”郭德纲如是答道。
是成熟的公司运作机制能让德云社更稳定持久,还是手艺人的传帮代模式更源远流长呢?作为外人,其实我们永远是管中窥豹。而局内人,也永远会做出当下他看到的最佳利益选择。
显然,老郭想在传统模式的路上走得更远。他修德云社家谱,复活的是传统社会的班社管理模式,开宗明义:一不准欺师灭祖。
曹郭之争,总归是两败俱伤。虽然如今二人撕扯得厉害,但看其行事,倒真是亲师徒,是同一种人:利字当先,不留余地。
行文至此,开篇硬糖君是郭德纲相声粉丝的声明,倒像是笑话了。我是相声的粉丝,却不是郭德纲的粉丝。
要说起来,虽然对利益分配的分歧巨大,但这对前师徒的艺术水平,倒是惊人同步。曹云金离开德云社后,相声基本没法听。老郭近年也是创作水平锐减,屎尿屁频出,也就靠着谦哥和谦哥上天入地的父亲们还能撑住场面。
在徐皓峰电影《师父》里,师父拿徒弟当棋子,虽然肯教徒弟真本事,但不过是为了毁掉这枚棋子成就一盘好棋。徒弟也是个“小人”,初拜师时不过是为了美貌的师娘。
而蒋雯丽饰演的另一位不教真本事,也没有真本事的师父,却道出了时代的真相:好日子不多了,既然如此,何不能多享一日是一日?
什么徒弟,师父,下棋,棋子,“规矩”终究要被时代碾碎。再这样乱搞,相声也是一样。
德云社的师徒之争,说到底不过是利益。而以老郭现在富有德云社,打通电视、网络入口,中国说相声最好的人——郭德纲、于谦、岳云鹏,都是德云社的。为什么他就是放不下,怎么还会这么恨?
在《论相声50年之现状》中,老郭提及相声祖师爷“穷不怕”,而郭德纲自己,是穷怕了。成名前太苦,以至于明明已经熬过来了,还是因为钱的事儿,把人都得罪了个遍。
“马东老劝我,说你能不能把这些事情都忘了。可是一个穷孩子、一个富孩子,他是锦衣玉食,天天坐着汽车上学,去澳洲留学,我是步步血泪,街上挨打受骂,今天没钱明天没饭。俩人长大以后坐在一起,这个说我小时候挨打受骂,吃面包长大的说你把这个忘了吧。怎么可能忘?你是没有挨过打。”郭德纲曾对记者说。
他从底层挣扎着爬上来,很努力才到达了别人的起点,戾气、怨气早已深种。终究是千金可散,心魔难除。
我的朋友雷晓宇老师这样描述郭曹之争,甚为恳切:
师心里有坐标系,防着徒,有戒备,要控制,留一手,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彻底成全。徒以师的世界为标的,盯着师,有竞争,要超越,做小伏低,又有阴险的蛰伏。
实际上,传统的师徒关系是一种在新的社会结构里面临被淘汰命运的关系,无论师傅或徒弟,面临这种崩坏的危机,不安全感和活络的心思都是必定陡增,又哪来的心胸、气魄和器量。
除非师傅垂老,徒弟年幼,那又不一样。郭曹二人,没差出岁数来,就更难相与了。
当记者问郭德纲现在收徒的标准是什么,郭德纲曾回答:“当年看重天赋,现在看重人性。这个行业从业人员素质之低下,令人想象不到、令人发指,但他们表面伪装的又极其高尚,这太可怕了。
这个行业擅长琢磨人。正是因为他琢磨人,所以他在台下会把这些东西发挥到极致,而且因为这行出头机会太少,他把名利看得太重。”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斜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