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库存高企、下沙量下滑,中小酱酒公司进入深度调整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库存高企、下沙量下滑,中小酱酒公司进入深度调整期

隐藏在中小酒企下沙量减少背后的,不仅是中小酒企资金链面临短缺挑战,更有在头部企业不断扩展内卷之下,中小酒企难适应行业马太效应。

 随着进入新一轮生产期,酱酒行业马太效应逐步凸显。

1121日,据相关媒体报道显示,2022年下沙季,酱香白酒行业排名前10位的企业今年投产量比上一年度同比增加19.1%。相较于头部企业而言,中小酒企今年下沙量(下沙即第一次投料)相比去年同期下滑30%,另有一小部分酒企仍犹豫于是否进行下沙

对此,资深酱酒专家、权图酱酒工作室首席专家权图认为,以今年重阳下沙为标志,头部酱酒企业和中小型酱酒企业的分化正式开启,预计明年这种分化将加剧,行业马太效应凸显。

隐藏在中小酒企下沙量减少背后的,不仅是中小酒企资金链面临短缺挑战,更有在头部企业不断扩展内卷之下,中小酒企难适应行业马太效应。

2021年下半年,酱酒热潮逐渐降温,并随之进入了深度调整期。在此期间,中小酒企在挤压发展的竞争格局中,不得不面对库存高企、动销不畅以及价格倒挂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率先已在酒商层面显露。

根据《2022年度酒商现状及发展报告》显示,今年1至6月,80%的白酒经销商库存严重,其中,约39.7%的酒商库存在5个月以上,3至5个月的也有33.6%。此外,1-8月国内主流酱酒消费市场中,70%以上的酱酒酒商销售业绩同比下滑20%以上,而在中秋、国庆旺季,很多酒商业绩同比下滑近50%。

“目前终端市场回归理性,酱酒渠道动销不畅,酒商不得不低价抛售手中存货,致使终端市场出现价格倒挂现象。这对于酒企价格体系会产生一定的冲击性。此外,从今年情况来看,酒商受到冲击后,影响也将向上游酒企端转移。”对此,业内人士指出。

从2021年底到今年一季度,仁怀市酒类销售公司数量正逐步减少,其中至少有三成以上的公司已消失。截止今年4月,贵州仁怀市已关停白酒企业622家,改造提升799家。通过改造提升和兼并重组,到2025年计划培育规模企业200家以上。总的来看,仁怀市自重组计划以来共计有1643家白酒企业,此次计划关停和改造企业总计1421家,约占总数的86.5%。

目前中小型酱酒企业已经进入关键抉择期。酱酒行业进入产业发展拐点,酒企、投资者均回归理性。今年,仁怀关闭了数百家销售型公司,很多品牌开发商因库存压力不得不缩减产品。很多中小企业信心下降,不再盲目追求品牌化,而是逐渐聚焦原酒供应。”对此,贵州某酱酒品牌负责人表示。

对此,酒类营销专家肖竹青指出,过去酱酒热的特征是茅台镇中小酒厂以定制酒和贴牌销售为主,现如今在行业洗牌下,以贴牌酒和定制酒为主要商业模式的茅台镇中小型酒厂将面临整合或者收编,迎来“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的整合过程,很多中小酒厂会逐步出局。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为1563家,2019年为1176家,2021年963家,数量持续减少,行业集中程度不断提升。

对此,酒类营销专家蔡学飞指出,中国酒业竞争已进入品牌化、品质化、规模化竞争时代。头部酒企大多有品牌价值优势、文化优势,所以品牌溢价较高,消费者对头部酒企的需求进一步加大,推动头部酒企业绩出现良性增长。与之相比,地方酒企的发展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因此出现白酒市场两极分化的马太效应。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库存高企、下沙量下滑,中小酱酒公司进入深度调整期

隐藏在中小酒企下沙量减少背后的,不仅是中小酒企资金链面临短缺挑战,更有在头部企业不断扩展内卷之下,中小酒企难适应行业马太效应。

 随着进入新一轮生产期,酱酒行业马太效应逐步凸显。

1121日,据相关媒体报道显示,2022年下沙季,酱香白酒行业排名前10位的企业今年投产量比上一年度同比增加19.1%。相较于头部企业而言,中小酒企今年下沙量(下沙即第一次投料)相比去年同期下滑30%,另有一小部分酒企仍犹豫于是否进行下沙

对此,资深酱酒专家、权图酱酒工作室首席专家权图认为,以今年重阳下沙为标志,头部酱酒企业和中小型酱酒企业的分化正式开启,预计明年这种分化将加剧,行业马太效应凸显。

隐藏在中小酒企下沙量减少背后的,不仅是中小酒企资金链面临短缺挑战,更有在头部企业不断扩展内卷之下,中小酒企难适应行业马太效应。

2021年下半年,酱酒热潮逐渐降温,并随之进入了深度调整期。在此期间,中小酒企在挤压发展的竞争格局中,不得不面对库存高企、动销不畅以及价格倒挂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率先已在酒商层面显露。

根据《2022年度酒商现状及发展报告》显示,今年1至6月,80%的白酒经销商库存严重,其中,约39.7%的酒商库存在5个月以上,3至5个月的也有33.6%。此外,1-8月国内主流酱酒消费市场中,70%以上的酱酒酒商销售业绩同比下滑20%以上,而在中秋、国庆旺季,很多酒商业绩同比下滑近50%。

“目前终端市场回归理性,酱酒渠道动销不畅,酒商不得不低价抛售手中存货,致使终端市场出现价格倒挂现象。这对于酒企价格体系会产生一定的冲击性。此外,从今年情况来看,酒商受到冲击后,影响也将向上游酒企端转移。”对此,业内人士指出。

从2021年底到今年一季度,仁怀市酒类销售公司数量正逐步减少,其中至少有三成以上的公司已消失。截止今年4月,贵州仁怀市已关停白酒企业622家,改造提升799家。通过改造提升和兼并重组,到2025年计划培育规模企业200家以上。总的来看,仁怀市自重组计划以来共计有1643家白酒企业,此次计划关停和改造企业总计1421家,约占总数的86.5%。

目前中小型酱酒企业已经进入关键抉择期。酱酒行业进入产业发展拐点,酒企、投资者均回归理性。今年,仁怀关闭了数百家销售型公司,很多品牌开发商因库存压力不得不缩减产品。很多中小企业信心下降,不再盲目追求品牌化,而是逐渐聚焦原酒供应。”对此,贵州某酱酒品牌负责人表示。

对此,酒类营销专家肖竹青指出,过去酱酒热的特征是茅台镇中小酒厂以定制酒和贴牌销售为主,现如今在行业洗牌下,以贴牌酒和定制酒为主要商业模式的茅台镇中小型酒厂将面临整合或者收编,迎来“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的整合过程,很多中小酒厂会逐步出局。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为1563家,2019年为1176家,2021年963家,数量持续减少,行业集中程度不断提升。

对此,酒类营销专家蔡学飞指出,中国酒业竞争已进入品牌化、品质化、规模化竞争时代。头部酒企大多有品牌价值优势、文化优势,所以品牌溢价较高,消费者对头部酒企的需求进一步加大,推动头部酒企业绩出现良性增长。与之相比,地方酒企的发展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因此出现白酒市场两极分化的马太效应。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