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舒伯特24首抒情诗如何排成一出戏?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舒伯特24首抒情诗如何排成一出戏?

在北京三里屯观赏舒伯特经典声乐套曲《冬之旅》的跨界呈现将是一种什么体验?

空白的墙面突然变成了巨大的荧幕,投影打在墙上,出现了欧洲某座城市人来人往的街头,画面有些模糊,然后转入天空,大团云朵伴随着钢琴的音符浮过。一束光打在舞台中央的钢琴上,可以看清舞台上只有一座弧形的架桥,钢琴师和钢琴,一扇门,沙发,和一盏落地灯。

歌唱家沈洋拉着一只旅行箱走来,舞台上回响起他忧郁的男低音,他走向钢琴,背对着观众,现场的摄像机对准了他在钢琴上的影子,屏幕上出现了他的脸。他拉起旅行箱向桥上走去,屏幕上映现了他步履沉重的双脚。一个衣着时髦的年轻人从他身边轻快地跑上桥,在古典的钢琴和演唱的背景声中跳起了街舞……

《逐》排练现场

这是《逐》剧组在排练中表演的片段,为了模拟舞台效果,排练地点在顺义牛栏山的一个摄影棚里,棚内黑漆漆的,十分闷热,沈洋穿着西装脸上渗出了汗。《逐》是对舒伯特经典声乐套曲《冬之旅》的一次呈现,但从这短短不到十分钟的片段可以看出,它不是简单的声乐套曲演出,也不是歌剧、乐剧,对它没有现成的定义,只能用“跨界”来形容它,导演邹爽最后把它称做“多媒体声乐剧场”。它将在10月的北京国际音乐节上首演。

《逐》缘起于沈洋和邹爽的一次聊天,一位是多次囊获国际歌唱大奖的低男中音歌手,一位是参与了一系列国内外歌剧话剧制作和多媒体设计的导演,他们在三里屯的红馆附近喝咖啡的时候聊起了舒伯特的《冬之旅》,古典乐和周围的环境形成了很大的反差。他们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想把《冬之旅》的意境带到21世纪,带到现代的街头,带到三里屯,带给那些对古典音乐并不了解的观众。

在沈洋看来,当观众进入演出场地,就是进入了一个艺术概念上的“空间”,它集合了音乐、戏剧、舞美、声效等等众多方面。更重要的一点是,当观众来到三里屯,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看到那些时尚的男女,在步入这个场地前就已经获得了一个体验,表演的意境带给观众的感受,是和红馆三里屯甚至整个北京的融合在一起的。

舒伯特的《冬之旅》作于1827年,歌词来自德国诗人繆勒的24首诗,描述一名失恋者在冬日中孤独的旅行。这部作品完成于舒伯特临终前,可以说是最接近作曲家灵魂深处的作品。在导演邹爽看来,这套艺术歌曲里面对爱情的悲悯、留恋及苦痛,对生命深层的挖掘和惋叹,是对追求“放逐”和纯粹意义上的“英雄浪漫主义”的向往。

“逐”的意思是放逐、追逐。“在舒伯特原本的作品里所谓放逐的意义实际上不是一种逃避,不是对生命的一种终结,而是新的开始,其实是特别豪壮的英雄主义。这种英雄主义到底是什么样的英雄主义,是说好死不如赖活着还是说死而无憾,都是很复杂的,全在音乐里,”邹爽说,“我们想用信息时代的特质、感受来回到舒伯特创作时的意境情绪。”《逐》试图表现出21世纪人们在快节奏的大都市中的放逐感。

全剧长75分钟,原本舒伯特的作品是一首一首片段性的歌曲,没有戏剧冲突,没有明显的故事情节,邹爽先将每首歌的意境理出一个线索,再从线索找到故事结构,创作出剧本概念。不希望打破原本的音乐顺序,要配合音乐,又要表达自己的内容,剧本是在排练中剧组成员不断的讨论和尝试中一点点挖出来的,大约十几易其稿。

剧本故事的灵感很多来自沈洋的亲身经历,邹爽曾经问沈洋,在他看来最孤独无助的时候是什么。沈洋说,是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上,刚刚演完特别棒的音乐会,在酒会上心情特别高涨,很多经纪人过来说话,突然一个电话打来,说你的飞机马上就要起飞了,纽约大都会那儿还等着你呢,于是燕尾服还没有脱下,就得灰溜溜地去前台取了箱子赶到首都机场。所以我们在舞台上可以看到沈洋一个人拉着行李箱孤独地走在夜晚,这里面表现的也是一个艺术家的孤独。

剧组见面会现场,右一为导演邹爽,右二为沈洋

舞美、灯光、摄像、多媒体,这些全都是《逐》中具有生命力的组成部分。来自荷兰的多媒体设计卡尔·克鲁普谈到,在剧中需要表现的,有时是主人公的现在,有时是他的回忆,有时是现实空间,有时是表演的空间,他试图用多媒体切换的手法来营造心理的变化。灯光设计师陈侠吉也说,他试图用灯光把几个空间区隔开,有心理的空间和现实的空间,有距离上的区隔也有时间上的区隔。舞美设计韩江用一座桥的形象来呈现出主人公生活轨迹的视觉形象,而舞台中央的部分,指代的是一个旅店,艺术家长期在外奔波,旅店几乎就是他的家,舞台设计既写实又虚幻。

对于台上的三位演员,这次表演对他们都是很大的挑战。舞蹈演员Masi是个90后男孩,跳街舞的他从来不听古典乐,这次他需要在古典乐曲中跟着自己的节奏来跳舞。对于钢琴家邵鲁来说,习惯了把舒伯特的音乐看做是特别严肃严谨的作品,要演得非常精确,为了戏剧效果导演要求各种删改,一开始他不是特别适应。

而沈洋22岁就已经录制过《冬之旅》的唱片了,10年来在各种场合演唱过无数次,这次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适应新的表演形式。“作品最难的是如何去集中,精神上和肉体上高度集中,但有时候表演会引导你偏离。不像歌剧,歌剧很多表演有具体对象的,歌剧也有抒情诗,但唱一个小时候的抒情诗怎么办呢?要编出一个合理的故事,还要有延伸的内容,难点是既要表达内容又不能忽视音乐。”

“其实改编《冬之旅》有点吃饱了撑的,”沈洋说,“中国目前的艺术界来看,我们做这个东西是闲得,为了挑战一个全新的艺术形式,实验的模式,花出的精力是一般音乐会的几十倍数百倍”。他说最终他们不是为了功利,目的仅仅是无价的艺术形式,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去创造一个全新的艺术理念和艺术表演方式。

导演邹爽对于《逐》的首演还是充满了期待。“北京是做跨界得天独厚的地方,北京国际音乐节是呈现的很好的平台,把最古典的东西和最现代的东西结合起来,”她说,“在国外大家做过很多跨界的演出,已经很成熟了,但是国外的观众也很成熟了,没有这种热闹,对新事物澎湃的渴望。”所以她认为在北京发展这样跨界的演出形式,“是时候了”。

《逐》将在北京国际音乐节期间与京城观众见面,于10月26-28日,连演三天。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舒伯特24首抒情诗如何排成一出戏?

在北京三里屯观赏舒伯特经典声乐套曲《冬之旅》的跨界呈现将是一种什么体验?

空白的墙面突然变成了巨大的荧幕,投影打在墙上,出现了欧洲某座城市人来人往的街头,画面有些模糊,然后转入天空,大团云朵伴随着钢琴的音符浮过。一束光打在舞台中央的钢琴上,可以看清舞台上只有一座弧形的架桥,钢琴师和钢琴,一扇门,沙发,和一盏落地灯。

歌唱家沈洋拉着一只旅行箱走来,舞台上回响起他忧郁的男低音,他走向钢琴,背对着观众,现场的摄像机对准了他在钢琴上的影子,屏幕上出现了他的脸。他拉起旅行箱向桥上走去,屏幕上映现了他步履沉重的双脚。一个衣着时髦的年轻人从他身边轻快地跑上桥,在古典的钢琴和演唱的背景声中跳起了街舞……

《逐》排练现场

这是《逐》剧组在排练中表演的片段,为了模拟舞台效果,排练地点在顺义牛栏山的一个摄影棚里,棚内黑漆漆的,十分闷热,沈洋穿着西装脸上渗出了汗。《逐》是对舒伯特经典声乐套曲《冬之旅》的一次呈现,但从这短短不到十分钟的片段可以看出,它不是简单的声乐套曲演出,也不是歌剧、乐剧,对它没有现成的定义,只能用“跨界”来形容它,导演邹爽最后把它称做“多媒体声乐剧场”。它将在10月的北京国际音乐节上首演。

《逐》缘起于沈洋和邹爽的一次聊天,一位是多次囊获国际歌唱大奖的低男中音歌手,一位是参与了一系列国内外歌剧话剧制作和多媒体设计的导演,他们在三里屯的红馆附近喝咖啡的时候聊起了舒伯特的《冬之旅》,古典乐和周围的环境形成了很大的反差。他们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想把《冬之旅》的意境带到21世纪,带到现代的街头,带到三里屯,带给那些对古典音乐并不了解的观众。

在沈洋看来,当观众进入演出场地,就是进入了一个艺术概念上的“空间”,它集合了音乐、戏剧、舞美、声效等等众多方面。更重要的一点是,当观众来到三里屯,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看到那些时尚的男女,在步入这个场地前就已经获得了一个体验,表演的意境带给观众的感受,是和红馆三里屯甚至整个北京的融合在一起的。

舒伯特的《冬之旅》作于1827年,歌词来自德国诗人繆勒的24首诗,描述一名失恋者在冬日中孤独的旅行。这部作品完成于舒伯特临终前,可以说是最接近作曲家灵魂深处的作品。在导演邹爽看来,这套艺术歌曲里面对爱情的悲悯、留恋及苦痛,对生命深层的挖掘和惋叹,是对追求“放逐”和纯粹意义上的“英雄浪漫主义”的向往。

“逐”的意思是放逐、追逐。“在舒伯特原本的作品里所谓放逐的意义实际上不是一种逃避,不是对生命的一种终结,而是新的开始,其实是特别豪壮的英雄主义。这种英雄主义到底是什么样的英雄主义,是说好死不如赖活着还是说死而无憾,都是很复杂的,全在音乐里,”邹爽说,“我们想用信息时代的特质、感受来回到舒伯特创作时的意境情绪。”《逐》试图表现出21世纪人们在快节奏的大都市中的放逐感。

全剧长75分钟,原本舒伯特的作品是一首一首片段性的歌曲,没有戏剧冲突,没有明显的故事情节,邹爽先将每首歌的意境理出一个线索,再从线索找到故事结构,创作出剧本概念。不希望打破原本的音乐顺序,要配合音乐,又要表达自己的内容,剧本是在排练中剧组成员不断的讨论和尝试中一点点挖出来的,大约十几易其稿。

剧本故事的灵感很多来自沈洋的亲身经历,邹爽曾经问沈洋,在他看来最孤独无助的时候是什么。沈洋说,是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上,刚刚演完特别棒的音乐会,在酒会上心情特别高涨,很多经纪人过来说话,突然一个电话打来,说你的飞机马上就要起飞了,纽约大都会那儿还等着你呢,于是燕尾服还没有脱下,就得灰溜溜地去前台取了箱子赶到首都机场。所以我们在舞台上可以看到沈洋一个人拉着行李箱孤独地走在夜晚,这里面表现的也是一个艺术家的孤独。

剧组见面会现场,右一为导演邹爽,右二为沈洋

舞美、灯光、摄像、多媒体,这些全都是《逐》中具有生命力的组成部分。来自荷兰的多媒体设计卡尔·克鲁普谈到,在剧中需要表现的,有时是主人公的现在,有时是他的回忆,有时是现实空间,有时是表演的空间,他试图用多媒体切换的手法来营造心理的变化。灯光设计师陈侠吉也说,他试图用灯光把几个空间区隔开,有心理的空间和现实的空间,有距离上的区隔也有时间上的区隔。舞美设计韩江用一座桥的形象来呈现出主人公生活轨迹的视觉形象,而舞台中央的部分,指代的是一个旅店,艺术家长期在外奔波,旅店几乎就是他的家,舞台设计既写实又虚幻。

对于台上的三位演员,这次表演对他们都是很大的挑战。舞蹈演员Masi是个90后男孩,跳街舞的他从来不听古典乐,这次他需要在古典乐曲中跟着自己的节奏来跳舞。对于钢琴家邵鲁来说,习惯了把舒伯特的音乐看做是特别严肃严谨的作品,要演得非常精确,为了戏剧效果导演要求各种删改,一开始他不是特别适应。

而沈洋22岁就已经录制过《冬之旅》的唱片了,10年来在各种场合演唱过无数次,这次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适应新的表演形式。“作品最难的是如何去集中,精神上和肉体上高度集中,但有时候表演会引导你偏离。不像歌剧,歌剧很多表演有具体对象的,歌剧也有抒情诗,但唱一个小时候的抒情诗怎么办呢?要编出一个合理的故事,还要有延伸的内容,难点是既要表达内容又不能忽视音乐。”

“其实改编《冬之旅》有点吃饱了撑的,”沈洋说,“中国目前的艺术界来看,我们做这个东西是闲得,为了挑战一个全新的艺术形式,实验的模式,花出的精力是一般音乐会的几十倍数百倍”。他说最终他们不是为了功利,目的仅仅是无价的艺术形式,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去创造一个全新的艺术理念和艺术表演方式。

导演邹爽对于《逐》的首演还是充满了期待。“北京是做跨界得天独厚的地方,北京国际音乐节是呈现的很好的平台,把最古典的东西和最现代的东西结合起来,”她说,“在国外大家做过很多跨界的演出,已经很成熟了,但是国外的观众也很成熟了,没有这种热闹,对新事物澎湃的渴望。”所以她认为在北京发展这样跨界的演出形式,“是时候了”。

《逐》将在北京国际音乐节期间与京城观众见面,于10月26-28日,连演三天。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