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马亮:北京领跑《自然》期刊科研城市指数,但喜中有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马亮:北京领跑《自然》期刊科研城市指数,但喜中有忧

这份榜单令中国城市再次受到全球关注,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科研创新还任重道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马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近日,国际著名科技期刊《自然》出版增刊“2022年自然指数——科研城市”,依据82份自然科学期刊2021年发表的论文份额,对全球主要城市和都市圈的自然指数进行排名。结果显示,北京继续保持世界,纽约都市圈紧随其后,上海从第五位跃升至第三位,波士顿都市圈和旧金山湾区则分列第四位和第五位。

在这份衡量全球城市科研产出的榜单中,中国有四座城市位列前十位,除了北京和上海,南京和广州分列第八位和第十位。中国共有八座城市跻身全球20强,几乎占了顶尖城市的半壁江山。除了前述四座城市,还包括武汉(第11位)、合肥(第16位)、杭州(第19位)和天津(第20位)。

此外,中国香港位列第23位,深圳、西安、成都分列第28-30位,长沙、长春、济南分列第34-36位,而苏州、大连、福州分列第48-50位。

自然科研城市指数关注化学、物理学、生命科学、地球和环境科学四大自然科学领域,而不同国家的城市在这些学科领域表现差异明显。相对来说,中国城市在化学和物理学领域保持领先,而美国则在生命科学领域一枝独秀。

自然科研城市指数还考察了城市之间的科研合作,结果发现北京是中国自然科学研究的合作网络枢纽,对全国科研有很强的引领带动作用。与此同时,上海也日益成为网络中心,联动更多城市的科研合作。

自然科研城市指数表明,中国城市在全球科研活动中领先。资源、产业和人才的集聚,使中国城市在科研创新方面拔得头筹。这得益于我国近些年来大力支持科研事业,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加速建设创新型国家,解决科技领域的“卡脖子”难题。

毫无疑问,这份榜单令中国城市再次受到全球关注,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科研创新还任重道远。

首先,北京的一骑绝尘既令人兴奋,也值得担忧。北京所在的科研机构2021年发表了7167篇论文,贡献份额占中国大陆论文发表量的19.6%,接近于五分之一。其他城市的科研创新在追赶,但是它们的主要科研合作伙伴基本上都以北京为主。这使我国科研活动的“大城市化”倾向非常明显,在带来规模经济和聚集效应的同时,也可能会带来类似于大城市病一样的隐忧。

与美国城市之间的紧密型科研合作相比,中国城市之间的科研合作网络是稀疏的,并表现为以北京为中心的单中心模式。如何进一步增强北京以外城市之间的区域性科研合作,将是未来需要关注的议题。

其次,当前我国在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特别是在科技评价方面加大力度扭转错误的“指挥棒”,避免科研方向跑偏。比如,自然指数关注论文发表数量,而更重要的是考察论文的影响力。无论是国际顶尖期刊论文数量,还是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数量,中国保持世界排名第二,和美国尚有差距。

最近,科技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强调要破除科技人才评价中的唯论文倾向和SCI崇拜,更加鼓励科研人员承担国家重大攻关任务,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实质性贡献。

自然指数考察的仍然是科研人员在国际科学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这是值得鼓励的,但是也不应凌驾于其他类型和形式的科研成果。一些高校将在《自然》等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论文作为首要目标,甚至不惜一掷千金,对一篇论文重奖百万。这样盲目追求在国际科学期刊上发表论文,甚至采取现金重奖等极端做法,可能会扼杀科研创新的活力,并扭曲科研发展的方向。

再次,在关注中国城市科研崛起的同时,也需要认识到科研活动日益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推动国际科研合作。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发布的《2021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显示,中国学者在2020年发表的国际论文中,国际合著论文占论文总数的26.2%

国际科研合作在中国学者的论文发表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是新冠疫情对科研合作带来了不利影响,使许多学术合作交流活动不得不延期、取消或改为线上进行。如何减轻疫情防控对跨国科研合作的负面影响,使国际学术交流合作恢复疫情前的水平,成为后疫情时代科研城市发展的关键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和任何排名一样,自然科研城市排名也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科研城市排名更多反映的是城市中的科研机构特别是大学的地位,它们是科研论文的主要贡献者。这类似于一些世界大学排名机构发布的全球大学城市排名,它们往往基于城市的大学数量和名次进行排名。但是,这些大学同城市的联系和对城市的贡献如何,还需要更多维度来衡量。

与此同时,自然科研城市指数本身的不足也不容忽视。2005年,《自然》发布“自然出版指数”,主要对《自然》及其旗下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进行统计,并按国家和机构进行排名。但是,这份基于自家期刊的排名,显然难以服众。

2014年,《自然》开始发布“自然指数”,不再局限于《自然》及其子刊,而是拓展到更多主流期刊。《自然》邀请全球知名学者组成专家委员会,遴选68份期刊,并在2018年调整为82份期刊。但是,这些期刊中有18本是《自然》系列,相当于四分之一的期刊和《自然》有关,因此仍然主要反映了《自然》系列的论文发表期刊。

虽然这些期刊都是学界公认的顶尖期刊,但是单纯以论文数量为依据,且不考虑期刊和论文之间的差别,仍然会以偏概全。此外,这份期刊的学科分布不均,很难照顾到各个学科。相对来说,地球和环境科学的占比就偏低。与此同时,它仅能反映自然科学的进展,而对自然科学其他领域和其他学科的重视不足,且对交叉学科的关注不够。凡此种种,都说明我们可以将其作为一定参考,但是切不可真当回事。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责编邮箱:yanguihua@jiemian.com。)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马亮:北京领跑《自然》期刊科研城市指数,但喜中有忧

这份榜单令中国城市再次受到全球关注,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科研创新还任重道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马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近日,国际著名科技期刊《自然》出版增刊“2022年自然指数——科研城市”,依据82份自然科学期刊2021年发表的论文份额,对全球主要城市和都市圈的自然指数进行排名。结果显示,北京继续保持世界,纽约都市圈紧随其后,上海从第五位跃升至第三位,波士顿都市圈和旧金山湾区则分列第四位和第五位。

在这份衡量全球城市科研产出的榜单中,中国有四座城市位列前十位,除了北京和上海,南京和广州分列第八位和第十位。中国共有八座城市跻身全球20强,几乎占了顶尖城市的半壁江山。除了前述四座城市,还包括武汉(第11位)、合肥(第16位)、杭州(第19位)和天津(第20位)。

此外,中国香港位列第23位,深圳、西安、成都分列第28-30位,长沙、长春、济南分列第34-36位,而苏州、大连、福州分列第48-50位。

自然科研城市指数关注化学、物理学、生命科学、地球和环境科学四大自然科学领域,而不同国家的城市在这些学科领域表现差异明显。相对来说,中国城市在化学和物理学领域保持领先,而美国则在生命科学领域一枝独秀。

自然科研城市指数还考察了城市之间的科研合作,结果发现北京是中国自然科学研究的合作网络枢纽,对全国科研有很强的引领带动作用。与此同时,上海也日益成为网络中心,联动更多城市的科研合作。

自然科研城市指数表明,中国城市在全球科研活动中领先。资源、产业和人才的集聚,使中国城市在科研创新方面拔得头筹。这得益于我国近些年来大力支持科研事业,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加速建设创新型国家,解决科技领域的“卡脖子”难题。

毫无疑问,这份榜单令中国城市再次受到全球关注,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科研创新还任重道远。

首先,北京的一骑绝尘既令人兴奋,也值得担忧。北京所在的科研机构2021年发表了7167篇论文,贡献份额占中国大陆论文发表量的19.6%,接近于五分之一。其他城市的科研创新在追赶,但是它们的主要科研合作伙伴基本上都以北京为主。这使我国科研活动的“大城市化”倾向非常明显,在带来规模经济和聚集效应的同时,也可能会带来类似于大城市病一样的隐忧。

与美国城市之间的紧密型科研合作相比,中国城市之间的科研合作网络是稀疏的,并表现为以北京为中心的单中心模式。如何进一步增强北京以外城市之间的区域性科研合作,将是未来需要关注的议题。

其次,当前我国在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特别是在科技评价方面加大力度扭转错误的“指挥棒”,避免科研方向跑偏。比如,自然指数关注论文发表数量,而更重要的是考察论文的影响力。无论是国际顶尖期刊论文数量,还是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数量,中国保持世界排名第二,和美国尚有差距。

最近,科技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强调要破除科技人才评价中的唯论文倾向和SCI崇拜,更加鼓励科研人员承担国家重大攻关任务,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实质性贡献。

自然指数考察的仍然是科研人员在国际科学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这是值得鼓励的,但是也不应凌驾于其他类型和形式的科研成果。一些高校将在《自然》等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论文作为首要目标,甚至不惜一掷千金,对一篇论文重奖百万。这样盲目追求在国际科学期刊上发表论文,甚至采取现金重奖等极端做法,可能会扼杀科研创新的活力,并扭曲科研发展的方向。

再次,在关注中国城市科研崛起的同时,也需要认识到科研活动日益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推动国际科研合作。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发布的《2021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显示,中国学者在2020年发表的国际论文中,国际合著论文占论文总数的26.2%

国际科研合作在中国学者的论文发表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是新冠疫情对科研合作带来了不利影响,使许多学术合作交流活动不得不延期、取消或改为线上进行。如何减轻疫情防控对跨国科研合作的负面影响,使国际学术交流合作恢复疫情前的水平,成为后疫情时代科研城市发展的关键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和任何排名一样,自然科研城市排名也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科研城市排名更多反映的是城市中的科研机构特别是大学的地位,它们是科研论文的主要贡献者。这类似于一些世界大学排名机构发布的全球大学城市排名,它们往往基于城市的大学数量和名次进行排名。但是,这些大学同城市的联系和对城市的贡献如何,还需要更多维度来衡量。

与此同时,自然科研城市指数本身的不足也不容忽视。2005年,《自然》发布“自然出版指数”,主要对《自然》及其旗下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进行统计,并按国家和机构进行排名。但是,这份基于自家期刊的排名,显然难以服众。

2014年,《自然》开始发布“自然指数”,不再局限于《自然》及其子刊,而是拓展到更多主流期刊。《自然》邀请全球知名学者组成专家委员会,遴选68份期刊,并在2018年调整为82份期刊。但是,这些期刊中有18本是《自然》系列,相当于四分之一的期刊和《自然》有关,因此仍然主要反映了《自然》系列的论文发表期刊。

虽然这些期刊都是学界公认的顶尖期刊,但是单纯以论文数量为依据,且不考虑期刊和论文之间的差别,仍然会以偏概全。此外,这份期刊的学科分布不均,很难照顾到各个学科。相对来说,地球和环境科学的占比就偏低。与此同时,它仅能反映自然科学的进展,而对自然科学其他领域和其他学科的重视不足,且对交叉学科的关注不够。凡此种种,都说明我们可以将其作为一定参考,但是切不可真当回事。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责编邮箱:yanguihua@jiemian.com。)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