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态势似乎到了一天一变的程度,即使是去年销量高歌猛进的新势力集团今年的发展也跌宕起伏。几乎所有的汽车品牌都意识到新能源是下一个重点发展方向,并不遗余力的加大投资,推动电气化转型。
有人认为,新势力造车代表了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但事实上,最先开始电动化尝试的是传统汽车品牌。例如宝马在2013年就量产交付了电动车i3,并维持了8年的生命周期,其中采用的一体式碳纤维车身结构放在现在依旧显得很超前。
今年3月,宝马首款纯电动中型运动轿车BMW i3问世。尽管新车继承了老款i3的名字,但产品已经截然不同——从三电技术到智能网联系统,宝马毫不吝啬地拿出了最佳的水准。
对于宝马集团而言,BMW i3承担了品牌在细分市场电动化转型的重任,也是宝马向中国消费者展示电动化成果的标杆。同时,BMW i3是宝马耗费150亿元投资建设的全新里达工厂投产的首款车型,从侧面反映了对BMW i3的格外重视。
集宝马最新电动化技术于一体的全新BMW i3也将推动宝马在新能源赛道上实现完美蜕变。
BMW i3树立豪华品牌电动车标杆
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车最大的不同首先表现在动力系统。燃油车时期的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变成了电池、电机和电控,随之而来的是消费者开始对续航历程和电池安全性产生顾虑。
BMW i3采用了第五代BMW eDrive电驱技术及励磁同步电机,保证车辆在低速及高速均可迸发峰值扭矩,最高输出功率达到210千瓦,最大扭矩达到400牛·米,单电机驱动即可令车辆达到6.2秒的百公里加速成绩。同时后置电机的设定,最大程度保留了3系后驱的驾驶乐趣。
在续航方面,BMW i3配备电量为70千瓦时的高镍三元锂电池组,CLTC标准下续航里程达到526公里,满足消费者日常通勤需求。
根据官方介绍,i3采用的电控系统可以对电池组内部电芯的电压及温度进行实时监控,让电池更稳定耐用;电池包外部采用铝合金高强度材料进行物理防御,内部电池组之间还预留了充足的缓冲空间,BMW毫无疑问将电池安全放在了第一优先级上。
沈阳是宝马在德国以外首个拥有完整电池装备能力的电池中心,也使宝马成为首个在华设立动力电池中心的豪华汽车品牌。并且,宝马在动力电池上还在加大投资。日前宝马决定追加投资约100亿元,大规模扩建位于沈阳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宝马没有将多年来累计的底盘调校技术浪费,而是同样运用在了BMW i3上。继承了宝马3系基因的BMW i3同样给消费者提供非同一般的驾控体验。
BMW i3的重心相比3系低了44毫米,前后轮距也更宽,并配备了DSC动态稳定系统包括ARB防滑稳定控制单元,为车辆提供更好的牵引力和抓地力。更平坦的底盘设计也有利于车辆下方的空气流通,有效降低了风阻系数。
另外,BMW i3前后悬架都采用了创新HRS液压回弹减震技术,可以轻松过滤细小颠簸,叠加上后轴首次配备的自适应空气悬架,让车身在通过减速带时更加平稳舒适。发动机舱内的前避震顶端拉杆和底盘上的前后防倾杆,则令车身刚性进一步提升,即便是在激烈驾驶状态下,依然拥有最佳循迹性。
外界有质疑认为,过往传统车企在智能座舱方面花的心思似乎不如新势力造车,而BMW i3采用的最新的BMW iDrive操作系统,除了IPA个人智能助手的语音交互功能外,系统还嵌入了车载版微信,QQ音乐,腾讯小场景应用等众多高频使用的车载应用程序,为驾驶者提供数字互联的沉浸式体验。
BMW i3采用了一体式悬浮曲面屏,14.9英寸触控显示屏和12.3英寸数字仪表盘集成其中,面向驾驶员微微倾斜,还生动演绎了以驾驶员为导向的内饰设计理念。“功能岛”设计理念的焕新应用让功能分区更加清晰,传统挡把换装为精致小巧的拨杆,成功营造更加简洁大气驾驶舱氛围。
在电动车交互模式逐渐单一化的今天,全新BMW i3依然保留多种人机交互方式任用户自由所用,这也是豪华的另一种体现。
可以说,从电动车最重要的三电系统,到和燃油车同样优秀的驾控体验,BMW i3集成了集团顶尖技术,不仅填补了豪华纯电动中型运动轿车细分市场的空白,还为细分市场树立了标杆。
里达工厂为BMW i3“保驾护航”
如果说设计研发是完成了工作的前50%,那么生产制造环节则是将想法变成现实,并且保证产品品质最关键的一步。今年6月,宝马集团位于沈阳生产基地的第三座整车工厂——里达工厂正式投入运营,全新BMW i3也是在这家新工厂生产制造的首款车型。
里达工厂遵循最先进的BMW iFactory生产理念,其核心关键词可以概括为“精益、绿色、数字化”。正是得益于这一前瞻的制造理念和先进的生产体系,才能更好满足中国消费者对于高品位、高标准、高品质的追求,将BMW i3打造为豪华电动车型标杆。
例如,BMW i3车身线条同样强调运动质感,这需要超高的冲压精度才能保证。里达工厂冲压车间配备了全球最先进的伺服万吨六序冲压机,不仅作业效率高,冲压精度最高更可达0.2毫米,堪比发丝直径的精度确保车型线条的精准。
根据官方介绍,车身车间首次引入的全新焊接机器人及BMW第四代电伺服焊枪,能够实现更精准高效的焊接和预防性维护,且电焊枪省去了传统焊接压缩空气的工艺流程,能耗更低。此外,还有多达十种以上的先进连接技术将i3车身各部件无缝坚固地连接在一起,守护乘客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BMW i3还是一辆“最绿色的电动车”。它的全生命周期——从设计开发、供应链、生产、使用到回收阶段,均实现碳减排。
对于宝马集团而言, BMW i3站在了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面向的是不容忽视的庞大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只有使用领先的生产工艺,才能为消费者呈现豪华品质。
在新能源汽车销量上,中国已坐稳了销量全球第一的交椅。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前9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387.7万辆,同比增长113.2%。9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首次突破30%,达到31.8%,较去年同期提升11个百分点。
中国是宝马在全球最大的市场,同时也是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最迅速的市场。截至2021年底,中国市场在宝马全球销量占比已经接近34%。
有业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全球汽车产业如果想要进行国际竞争,就需要庞大市场的参与。而中国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并且消费者更愿意尝试新的移动解决方案和电池驱动技术。
BMW i3作为填补市场空白的一款纯电动车型,承担了宝马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销量重担。毫无疑问,BMW i3集成了宝马集团领先的车辆工程与电驱技术,以及精益数字化和环保绿色的顶级制造实力。它代表了宝马向电动化转型的决心,也将推动宝马继续引领创新发展。
BMW i3推动宝马加速电气化转型
在电动化前进路上,宝马已经较同级品牌领先一筹。
今年上半年,宝马纯电车型全球销量同比上涨超过110%,达到7.59万辆。随着市场不断开拓,宝马在新能源产品上具备充足潜力。
汇聚了BMW 3系运动精髓与BMW i品牌开拓创新精神的BMW i3,是宝马集团向新能源汽车市场加速转型的关键产品。
作为一款针对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车型,全新BMW i3不仅填补了豪华纯电动中型运动轿车细分市场的空白,还以多达二十项的高价值标准配置为细分市场树立了标杆。这充分突显了宝马集团秉持“中国优先”的原则,重视中国客户期望,并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与中国保持同频共进。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单一市场,是宝马向电动化转型的重要领地。不仅在产品上有不同类型的车型推出,伴随而来的还有新能源产业链上的全面布局。
宝马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中国头部电池企业达成了战略合作,提升自身在电动车研发、生产和服务方面能力。在充电网络建设方面,截至目前,宝马集团在中国已覆盖超40万根公共充电桩,包括20万个直流快充电桩。
值得一提的是,为推动电动化转型,宝马在研发投入上下了“大手笔”。2025年前,宝马集团在研发和创新科技方面将投入超过300亿欧元。
无论是在产业链上的投入还是在软件人才的培养上,正是有这些坚实的基础才推动了BMW i3这一集宝马电动化技术于一体的纯电动车型的出现。
按照宝马集团的规划,2022年内,量产及试生产纯电动车型将达15款;基于全新构架的“新世代”车型将在2024年开始试生产,并于2025年亮相;到2025年底,宝马集团计划在全球交付200万辆纯电动车。
在加速电动化转型的道路上,宝马集团以中国为支点,持续加大电动化领域的投入,在豪华品牌电动化赛道上全力争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