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互联网推动中国影院动画发展
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从票房来看,国产动画电影票房2012年有4.7亿元,2013年达到6.6亿元,2014年增长到11亿元,2015年全国共51部动画电影,总票房约45亿,其中《大圣归来》票房达到9.6亿,成为中国国产影院动画票房总冠军。国产动画市场这块蛋糕越做越大。
(一)市场化运作依托互联网
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国产动画电影产业的方方面面都有鲜明的网络印记,如《赛尔号》系列、《洛克王国》系列、《龙之谷:破晓奇兵》等都是根据网络游戏改编而成,有一定的受众基础,保证了初步票房。
在投融资环节,国产动画电影常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其中众筹是最有代表性的方式。《十万个冷笑话》第一个试水众筹,筹集到137万元投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通过众筹获得了89位投资人780万元的资金,影片在片尾字幕滚动百位投资人的名单及投资人孩子的VCR以致谢,票房大卖为他们带来了超过3000万元的得利。
国产动画电影在播放环节也有所创新,如《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就试验了弹幕专场,使“弹幕吐槽”这一充满互联网气息的产物登上了大银幕。
(二)互联网“病毒式传播”让作品价值不断提升
在发行营销环节,网络的力量也不容小视,《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由于没有经费宣传,在院线只获得了一成的排片,然而良好的口碑不断在网上发酵,网友纷纷充当“自来水”,票房连续上升,影院也因此增加了排片。
如果《大圣归来》没有微信朋友圈的宣传加入,我觉得也不会有这么好的呈现,做传播就是要把陌生人社交转到熟人社交,从熟人社交转成电商购买,这点对于大圣归来的团队帮助非常大。以众筹为主的社交电商运营时代到来,但是比筹资金、筹资源更重要的是筹社群,每个人都有几百个朋友。他们不仅是投资人,还是电影最大的营销人,还有可能是最大的团购者。在今天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宣传影院动画一定要聚焦两点,第一是用户的运营,第二是内容的运营,满足用户的需求,满足用户对内容的期望。网络的发展让作品的相关消息存在于受众的视野中更持久,只要有人转载,受众就会增加,这种病毒式传播让作品的价值不断增长。
二、互联网推动电视动画发展
(一)新媒体推动电视动画传播
现如今众多动画APP利用社交平台、视频网站等方式交叉纵横,实现了多媒体、多角度、多渠道、立体化的传播模式,让动画摆脱了书籍和电视的束缚可以随时随地传播。2015年,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动画行业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
随着传统媒体的没落,“互联网+动画”的发展趋势已经成为主流。网络技术将动画行业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和整合,达到最大化传播的效果,目前各大主流视频平台均有自己独播的动画资源和板块,除此之外A站、B站、酷米、淘米等动画垂直平台在网民尤其是青年网民中间大受欢迎。
近些年来,弹幕文化迅速崛起,这种二次元的交流方式给观众一种实时互动的感觉,增加了视频观看的独特体验,而动画作品也是弹幕文化的重要流行阵营。除此之外,御宅文化、腐文化、中二文化、二次元等从动画中发展出来的新时代青年流行文化借助互联网快速传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动画二次元风格。
(二)电视动画利用大数据的发展
1、动画片视频可以作为货架
现在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少,要求网络动画要有全民动画的概念,其实现在社会消费动画的主流群体已经是85后和90后了。这么多主流动画本应该是做给青少年看的,之所以网络平台播的海外动画大家都去看,而国产动画片鲜为人知,就是因为国产动画片对这一客户群体的把握不明显,没有照顾到这个群体。
在收益方面广告是非常突出的点。未来视频点播模式,可以把视频作为货架,观众看一下或者点一个暂停,可能就会有类似的品牌弹出,动画片是可以跟电商结合起来的。
2、大数据追踪用户行为,给电商带来新启迪
互联网的发展让许多对某件事物有共同爱好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情感共鸣圈。挖掘大数据,就能精准找到不同的受众圈子。随着4G时代的到来与短视频的兴起,与用户的互动不仅仅是照片,而是非常炫的视频的特效。这样的内容很打动人心,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感性的好感。大数据给动画企业带来很重要的价值,比如粉丝管理,从品牌高度直接沟通到企业的消费者、粉丝,这是互联网大数据提供非常好的条件和平台。
(三)互联网为成人动画提供场所
玄机动画《秦时明月》系列前两部曾在电视上播出,但是由于动画本身定位受众是青少年甚至成人,而中国的电视动画频道的定位基本都是12岁以下的儿童,别的电视台又不播出动画,所以后面的几部都是直接在优酷土豆上面独播靠流量和网站支付的独播费获取收益。若森数字的《画江湖》系列动画直接打上了“18岁以下禁止观看”的字样在各大视频网站播出,放弃了电视动画这条路。不得不说中国动画现在面临很尴尬的境地就是消费者大部分都已经是成年人了,而动画内容却往往以低幼向为主,导致动画的经济收入很不理想,投资方看到收益不好自然会放弃投资,没有了投资,动画项目就不能良好运营。所以,互联网的发展很好的为成人动画提供了场所,并且催生了一系列的赢利点:官方手游、官方淘宝店、动画相关的cosplay活动……
三、未来互联网环境下的中国动画产业
未来,中国动画产业将形成以互联网为主要传播模式、电影院为高端传播模式的两条路线,动画产品的内容将会是最终主导动画产品价值的主要因素。在面向全年龄化传播的过程中,中国动画产业要形成自己庞大、健康、稳定的产业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与美国依靠电影、日本依靠漫画、韩国依靠游戏不同,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电视媒体推动,电影院大银幕次之。所以,谈到动画产业的未来,必须思考中国电视和电影的发展。
当下,中国动画走进“互联网+”的时代,未来将呈现出三大走向。
走向一:网络动画红火发展,影院动画全龄化趋向明显。
网络动画可谓电视动画的延续,它的形态还将通过网络动画的形式延续下去。在此期间,通过受众的选择和市场的过滤,精品动画将展现出优势,劣质动画将很快被淘汰,可以说,中国动画提高质量的节点到来。
电影院大银幕逐渐变成动画产品的新舞台,互联网增加了动画产品的亲和力,大银幕则提升了动画产品的内容和艺术价值。从现在的市场现象来看,几年前霸占大银幕的《喜羊羊》系列大电影和《熊出没》大电影正在走下坡路,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说明了中国动画市场未来正在朝全年龄的角度发展,纯粹面向少年儿童的动画产品如果不提升内容品质必将会被淘汰。
走向二:动画视频网站付费模式。、
中国的付费电视发展一直困难重重,原因是消费习惯问题。但是网站的付费会员大家却都不反感,现在的青少年对这一模式也很适应,将来很可能动画也走向付费会员观看的道路,或者和腾讯这样的公司合作,开通QQ会员就可以免费观看视频动画一类的做法,考虑到到受众群体的年龄和经济实力,价钱可能不高,但是如果点击次数很多并且形成稳定的受众,衍生品发展态势又良好的话,不啻为电视动画一条很好的出路。
走向三:“动画+”
动画在网络或者影院播出只是一个品牌、一个IP的开始,在它之后还会有动画的衍生品和各种相关的品牌价值延伸,比如说网络动画改编成网游和电视剧、舞台剧甚至小说。动画产业不单单只是动画,它的价值是和跟它相关的产业和产品形式密切相关的,迪士尼在做影院动画的时候就将品牌的概念展现得淋漓尽致,不仅仅是影院动画的上映,之后还有原声大碟、DVD光盘、书籍、形象授权以及迪士尼乐园虚拟人物的增加,为迪士尼乐园增添了门票收入。
由此,动画进入“互联网+”下的“动画+”时代。
本文作者为“王童17”,经作者授权“文创资讯”在界面独家发表,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