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2023年新冠疫情猜想:如何管理一种新的“地方病”?|界面预言家 ①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023年新冠疫情猜想:如何管理一种新的“地方病”?|界面预言家 ①

简单地宣布新冠疫情为“地方病”,并不能消除一个政府的治理责任。

图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刘子象

随着人类与新冠病毒的抗争进入第三年,隧道尽头的曙光就在眼前。对于全球大部分地区来说,2022年已经是大流行状态结束的开始。可以预见的是,2023年将是更少限制、更多自由的一年。

遗憾的是,科学界普遍认为,新冠病毒本身不会在新的一年消失,且会成为人类常规疾病库的一部分。

不过,我们将从应急模式中更彻底地走出来,以更平和的方式适应它、管理它。新的一年里,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状态很可能被取消,随之而来的将是普遍的降级管理。在与作为一种地方病(endemic)的、3.0版本的新冠病毒交手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更持续、更科学的管理方法,这考验着各国政府。

从大流行到地方病

2020年1月30日,世卫组织首次宣布新冠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同年3月11日,这个联合国权威卫生机构表示疫情已达到全球大流行(pandemic)的程度。时至今日,在继续警告公众不要放松警惕的同时,世卫组织承认,经过三年的努力,人们对疫情前景的看法发生了改变。

在过去一年,对于取消大流行状态,世卫组织发出了越来越强烈的信号。2022年9月,总干事谭德塞表示,虽然还没到那一步,但是终点就在眼前。3个月后,他进一步表示,希望在2023年的某个时候,新冠疫情不再是全球紧急事件。

世卫组织的Covid-19紧急委员会将于1月份召开会议,讨论退出新冠疫情全球紧急状态的具体标准。

香港大学教授、病毒学专家金冬雁告诉界面新闻,业界普遍预计,世卫组织或将在2023年的年中宣布取消大流行状态。

“目前科学界的共识是,虽然新冠病毒不会消失,但是疫情会从全球化的流行,变成地方性流行的模式。这也符合几百年来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进化发展的规律。无论从基础病毒学还是临床病毒学来讲,我们都看到了这个规律。”他说。

诚然,世卫组织的宣布将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象征性步骤,会为各国的退出政策提供动力。但是前世卫组织和美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家海曼(David Heymann)指出,虽然其权威性仍被普遍承认,但是许多国家已不再仅仅依赖世卫组织的指导。由于手握本国的最新信息和监控数据,不少国家转向更多地依赖于本国和地区的科学咨询小组来做决定。

实际上,美国总统拜登在2022年9月就宣布“大流行已经结束”。海曼表示,对于考虑退出紧急状态的国家来说,一个关键指标是人口免疫力,这意味着通过免疫接种、自然感染等手段获得抗体的较高人口比例。

仍需常态化监测

有病毒学家认为,长期来讲,不排除新冠病毒被消灭的可能性,但是短期内消灭它“几乎不可能,并且不需要”。与其说新冠病毒将像流感一样,不如说它像目前已扎根人类社会的4种常规冠状病毒。

据公开资料,全球共发现7种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其中4种目前只带来普通感冒,但是他们之前也曾引起过大流行。这4种与我们共存的冠状病毒分别为:229E、OC43、NL63 和 HKU1。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的名字并不为人所熟知。

“实际上,目前的新冠病毒已经与他们很像了。虽然这4种病毒通常引起普通感冒,但是有时也会带来死亡,尤其是对年长人群来说。新冠病毒可能也将像他们一样,比如两三年带来一次感染高峰,像现在这样一年带来几个高峰的现象大概率不会出现了。”金冬雁对界面新闻表示。

但是继续监测仍是必要的。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流行病学主席Catherine Bennett指出一个全国统一的监控系统的必要性。她用气象机构对花粉浓度的监测来类比。通过了解不同地区和时节的花粉浓度,过敏人士可以知道何时需要服用抗组胺药,何时需要外出戴口罩,何时关窗或打开空气过滤器。

金冬雁也表示,对于新冠病毒我们仍需要常态化的监测,应该像布控雷达一样,通过样本收集、废水监测等手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从而对病毒的活跃度进行高中低档的定级,公开数据,并且适时发出警报、调整措施。

这正是我们目前应对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方式。2022年12月14日,世卫组织也表示,即便新冠病毒不再构成全球大流行,但是它将继续存在,我们仍然需要将它与其他呼吸道疾病一起管理。

复杂的管理难题

然而管理一种我们尚不完全了解的新的地方病可能没有看上去那么容易

虽然全球正走出这场大流行病的急性期但是它的负面影响仍在积累数据显示,儿童免疫接种到癌症筛查大流行带来的挤兑已经扰乱了医疗保健的正常程序。一些国家的预期寿命已经下降,而心理健康问题正在飙升。不同社会也在激辩所谓“新冠”的影响

这场大流行带来的不仅仅是健康成本它还在全球多地引起经济放缓造成了社会、经济和金融系统的混乱,对部分国家来说这些影响将是长期的

在这场疫情的末期这些“后遗症”亟待修复和解决

对于地方病(endemic)的定义是复杂的。从卫生领域来讲,美国疾控中心对它的定义是:疾病或传染源在某一地理区域内人群中的持续存在和/或普遍流行;但是从政策角度来看,各方尚未就标准达成普遍共识各国政府通常根据自身情况来界定它比如疟疾在非洲和巴西部分地区是地方病,但在美国却不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传染病教授Stuart Ray指出对“地方病”最大的误解是认为它代表轻微的疾病或感染实际上它只意味着感染的相对稳定和可预测性并不是无害

菲律宾公共政策学者Ronald U Mendoza在一篇合著论文中认为地方病不仅仅是一个生物和健康事件,同时它也与经济管理密不可分简单地宣布新冠疫情为“地方病”并不能消除一个政府的治理责任而这种责任是复杂而棘手的如何协调社会保障医疗系统等资源来予以应对是各个政府需要思考的

同时在一国的地方病管理过程中来自国际上的合作支持也是必要的在应对疾病方面全球有着共同利益由此,一个改进的全球公共卫生产品系统才能形成它将帮助我们应对下一次大流行。

对于新冠病毒本身的演变趋势科学家内部仍有辩论不过目前的基本共识是虽然没人能够预测一个更危险的毒株是否以及何时出现但是就目前的奥密克戎变体来说我们还没有看到这种危险变异的证据

虽然人类无法控制或预测病毒将如何演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政策创造社会经济环境,使世界更接近“新常态”。与其将这种情况描述为最终状态,不如说它是我们追求的一个方向。

而这场大流行病能够教会我们什么呢可能是一种新知和教训以及由此带来的基于证据的、可持续公平的长期管理传染病的方法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023年新冠疫情猜想:如何管理一种新的“地方病”?|界面预言家 ①

简单地宣布新冠疫情为“地方病”,并不能消除一个政府的治理责任。

图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刘子象

随着人类与新冠病毒的抗争进入第三年,隧道尽头的曙光就在眼前。对于全球大部分地区来说,2022年已经是大流行状态结束的开始。可以预见的是,2023年将是更少限制、更多自由的一年。

遗憾的是,科学界普遍认为,新冠病毒本身不会在新的一年消失,且会成为人类常规疾病库的一部分。

不过,我们将从应急模式中更彻底地走出来,以更平和的方式适应它、管理它。新的一年里,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状态很可能被取消,随之而来的将是普遍的降级管理。在与作为一种地方病(endemic)的、3.0版本的新冠病毒交手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更持续、更科学的管理方法,这考验着各国政府。

从大流行到地方病

2020年1月30日,世卫组织首次宣布新冠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同年3月11日,这个联合国权威卫生机构表示疫情已达到全球大流行(pandemic)的程度。时至今日,在继续警告公众不要放松警惕的同时,世卫组织承认,经过三年的努力,人们对疫情前景的看法发生了改变。

在过去一年,对于取消大流行状态,世卫组织发出了越来越强烈的信号。2022年9月,总干事谭德塞表示,虽然还没到那一步,但是终点就在眼前。3个月后,他进一步表示,希望在2023年的某个时候,新冠疫情不再是全球紧急事件。

世卫组织的Covid-19紧急委员会将于1月份召开会议,讨论退出新冠疫情全球紧急状态的具体标准。

香港大学教授、病毒学专家金冬雁告诉界面新闻,业界普遍预计,世卫组织或将在2023年的年中宣布取消大流行状态。

“目前科学界的共识是,虽然新冠病毒不会消失,但是疫情会从全球化的流行,变成地方性流行的模式。这也符合几百年来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进化发展的规律。无论从基础病毒学还是临床病毒学来讲,我们都看到了这个规律。”他说。

诚然,世卫组织的宣布将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象征性步骤,会为各国的退出政策提供动力。但是前世卫组织和美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家海曼(David Heymann)指出,虽然其权威性仍被普遍承认,但是许多国家已不再仅仅依赖世卫组织的指导。由于手握本国的最新信息和监控数据,不少国家转向更多地依赖于本国和地区的科学咨询小组来做决定。

实际上,美国总统拜登在2022年9月就宣布“大流行已经结束”。海曼表示,对于考虑退出紧急状态的国家来说,一个关键指标是人口免疫力,这意味着通过免疫接种、自然感染等手段获得抗体的较高人口比例。

仍需常态化监测

有病毒学家认为,长期来讲,不排除新冠病毒被消灭的可能性,但是短期内消灭它“几乎不可能,并且不需要”。与其说新冠病毒将像流感一样,不如说它像目前已扎根人类社会的4种常规冠状病毒。

据公开资料,全球共发现7种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其中4种目前只带来普通感冒,但是他们之前也曾引起过大流行。这4种与我们共存的冠状病毒分别为:229E、OC43、NL63 和 HKU1。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的名字并不为人所熟知。

“实际上,目前的新冠病毒已经与他们很像了。虽然这4种病毒通常引起普通感冒,但是有时也会带来死亡,尤其是对年长人群来说。新冠病毒可能也将像他们一样,比如两三年带来一次感染高峰,像现在这样一年带来几个高峰的现象大概率不会出现了。”金冬雁对界面新闻表示。

但是继续监测仍是必要的。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流行病学主席Catherine Bennett指出一个全国统一的监控系统的必要性。她用气象机构对花粉浓度的监测来类比。通过了解不同地区和时节的花粉浓度,过敏人士可以知道何时需要服用抗组胺药,何时需要外出戴口罩,何时关窗或打开空气过滤器。

金冬雁也表示,对于新冠病毒我们仍需要常态化的监测,应该像布控雷达一样,通过样本收集、废水监测等手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从而对病毒的活跃度进行高中低档的定级,公开数据,并且适时发出警报、调整措施。

这正是我们目前应对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方式。2022年12月14日,世卫组织也表示,即便新冠病毒不再构成全球大流行,但是它将继续存在,我们仍然需要将它与其他呼吸道疾病一起管理。

复杂的管理难题

然而管理一种我们尚不完全了解的新的地方病可能没有看上去那么容易

虽然全球正走出这场大流行病的急性期但是它的负面影响仍在积累数据显示,儿童免疫接种到癌症筛查大流行带来的挤兑已经扰乱了医疗保健的正常程序。一些国家的预期寿命已经下降,而心理健康问题正在飙升。不同社会也在激辩所谓“新冠”的影响

这场大流行带来的不仅仅是健康成本它还在全球多地引起经济放缓造成了社会、经济和金融系统的混乱,对部分国家来说这些影响将是长期的

在这场疫情的末期这些“后遗症”亟待修复和解决

对于地方病(endemic)的定义是复杂的。从卫生领域来讲,美国疾控中心对它的定义是:疾病或传染源在某一地理区域内人群中的持续存在和/或普遍流行;但是从政策角度来看,各方尚未就标准达成普遍共识各国政府通常根据自身情况来界定它比如疟疾在非洲和巴西部分地区是地方病,但在美国却不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传染病教授Stuart Ray指出对“地方病”最大的误解是认为它代表轻微的疾病或感染实际上它只意味着感染的相对稳定和可预测性并不是无害

菲律宾公共政策学者Ronald U Mendoza在一篇合著论文中认为地方病不仅仅是一个生物和健康事件,同时它也与经济管理密不可分简单地宣布新冠疫情为“地方病”并不能消除一个政府的治理责任而这种责任是复杂而棘手的如何协调社会保障医疗系统等资源来予以应对是各个政府需要思考的

同时在一国的地方病管理过程中来自国际上的合作支持也是必要的在应对疾病方面全球有着共同利益由此,一个改进的全球公共卫生产品系统才能形成它将帮助我们应对下一次大流行。

对于新冠病毒本身的演变趋势科学家内部仍有辩论不过目前的基本共识是虽然没人能够预测一个更危险的毒株是否以及何时出现但是就目前的奥密克戎变体来说我们还没有看到这种危险变异的证据

虽然人类无法控制或预测病毒将如何演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政策创造社会经济环境,使世界更接近“新常态”。与其将这种情况描述为最终状态,不如说它是我们追求的一个方向。

而这场大流行病能够教会我们什么呢可能是一种新知和教训以及由此带来的基于证据的、可持续公平的长期管理传染病的方法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