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你在亲密关系里隐瞒过什么?从一个异装癖丈夫写给妻子的信说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你在亲密关系里隐瞒过什么?从一个异装癖丈夫写给妻子的信说起

一段亲密关系里,我们最常犯的错误就是定义并分类自己的特质,把能够被伴侣接纳和认可的特质归为一类,不能够被接纳和认可的归为另一类。

昨天在《卫报》上看到一篇画风略有不同的文章,标题叫做《一封写给妻子的信,我向她隐瞒了我的异装癖》(A letter to …my wife, to whom I lie about cross-dressing)。

异装癖很多人都知道,但也许并不了解。它表现为对异性的衣着打扮格外喜爱,对穿戴异性服装有强烈的欲望并付诸实施,并以此获得心理和生理上的满足。

异装癖本身却和性别认同没有关系,也就是说异装爱好者并不希望自己变成异性,他们的性取向也是异性。

这封信的男主角就是一位深度异装爱好者,他在婚姻生活里向伴侣隐瞒了自己的异装癖程度,因为他担心真实的自己是伴侣所难以接受的。

然而,他的长期隐瞒并没有让他获得安全感和快乐。所以他决定在结婚纪念日这一天,坦白一切。

————这封信————

“结婚纪念日原本该是幸福快乐的一天,纪念这些年我们共同经历的岁月,并同时期待未来继续在一起的时光。

然而,我们也一直略有遗憾,因为这些年我并没有向你百分百袒露那个真实的我。

最近有位长辈的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你觉得婚后的生活怎么样呢?会不会有时觉得很不可思议,对方竟然还一直爱着自己。”他还讲了很多关于婚姻的精辟言论,比如男人在婚姻中常犯些什么错误之类的。

他的话让我想了很多,一直以来我都害怕向你袒露真实的我,因为我担心若你知道真实的我是如此可怕,会因此而恨我。

在我们订婚前,你就知道我患有抑郁症。你给了我寻求专业指导和帮助的勇气,你帮助我坚持,也深知我们所面临的是一段长期的治疗过程。

我也曾提到过我有异装癖,但是我从没有认真地、彻底地思考过该如何合理解决这个问题。

我常常因为这个癖好而尴尬,但我知道我没有任何借口。我必须承认,我缺乏足够的安全感让我有勇气去承认这一点。

在我们结婚之初,你曾发现我买过一些女性的衣服。我没有对你坦白我上瘾的程度:我会驱车百里去买一条在网上看到的二手连衣裙;我会特意到别的城市去,这样我就能不被人认出的尽情地逛女装店了;当你去上夜班时,我会穿着一条连衣裙入睡;或者在网上浏览假发和化妆教程。

我也没有对你坦白我对色情的喜好。你给过我机会让我坦诚,但我却选择了谎言。我向你隐瞒了我到底买了多少件女装,就像一个出轨的男人撒谎称他已经没有以前那么频繁地约见情人了。

我也追求过别的女人,在网上和她们调情,并挑逗她们说要见面。但我从没有真正见过,不过这并不重要。因为即便这只是一瞬间的想法,都足以让我感到恐惧,因为那时的我并没有把我们的婚姻放在第一位。

我对自己所做的这一切非常反感,尤其当我深知你全心全意地爱着我;当你在我因过量服药而去看心理医生时坚定地陪着我;当你在我被警察拘留险些做出自虐行为时第一时间保释了我;当你试图帮我分析我为何总是情绪低落,并想办法帮我走出抑郁时;当我们彼此分享快乐和愚蠢时。

我拥有你全部的信任,但我对你却如此的不坦诚。

所以在这个纪念日,我想更新我对你的承诺,特别是我曾对你说过的那句诺言——“不再考虑其他的人和事”。我意识到,也许现在这么做已经有些晚了。如果我能早点对你坦诚并约束自己的行为,我们该会变得多么快乐和强大啊。

没有哪一段婚姻是完美无瑕的,但我让自己缩进异装和色情世界的行为使我俩都不开心,这不仅加重了我的抑郁,还让我无法把生活的重心放在真正重要的事上:就是你。

只是说句“我很抱歉”太过于轻描淡写。我希望能在接下来共同生活的岁月中向你证明我的愧疚。

你(最)忠诚的丈夫

————我是一条坦诚的分割线————

之前曾接触过一位异装爱好者。他在童年时就尝试过偷穿母亲的裙子和高跟鞋,并偷偷使用母亲的口红,他因此觉得很开心。

这种对女性穿着打扮的爱好一直延续到他成人工作后。每次异装时他都会有性冲动,并用手来解决,这一切都让他很兴奋。

但同时也让他觉得很羞耻。他觉得自己这个与众不同的癖好是肮脏且不堪的。他曾多次尝试过戒掉,甚至使用暴力方式(比如自残自虐),但都没有结果。并更加陷入孤立且自卑的境地。

他也因此不敢恋爱,不敢大胆地去追求喜欢的姑娘。

最后,他在一位朋友的帮助和建议下,决定向最亲近的人公开自己这一癖好。这种极小范围的公开还是让他获得了一些心理上的自信和支持的。

之后的事不再赘述,他找到了一位可以接受他这一癖好的姑娘,现在两人相处的还不错。

信中的男主人公长期向伴侣隐瞒自己异装癖的真实程度,然而他并没有因为这种隐瞒获得安全感和自在,反而更加战战兢兢、敏感且压抑,尤其想到妻子的无条件关爱,他觉得这种隐瞒更像一种罪恶。

其实他的痛苦并不是来自于异装癖本身,而来自于自我否定和隐瞒所带来的纠结与煎熬。

相信这封信的发出虽然不能使他完全摆脱抑郁,但一定会减轻他因在亲密关系中的隐瞒而产生的压力,获得一些心理上的轻松。

当然,异装癖完全可以被归纳于略显极端的案例中,但几乎人人都有一些属于自己的特点和怪癖,从异装癖、性瘾、恋足到抠脚、咬手、挖鼻屎这样琐碎的癖好,以及对一些事情与众不同的个人化观点与立场,比如认为杀人有合理性,道德阻碍文明进步等。

这些特点和怪癖连同其他的特质,一起构成了此时这个完整的、真实的、动态的你。这些特质中有一部分是为大众审美和认知所认同的,还有一部分不为大众所认可。然而,不为大众认可并不等同于不合理。

一段亲密关系里,我们最常犯的错误就是定义并分类自己的特质,把能够被伴侣接纳和认可的特质归为一类,不能够被接纳和认可的归为另一类。

然后,在与伴侣的相处中,我们倾向于最大化地呈现前者,最小化甚至掩饰后者。并且坚信,这种自我筛选(本质是一种单向的取悦行为)可以长久地维持一段亲密关系。

一个真实的完整的我,一个经过了自我筛选的、为取悦伴侣而存在的我。这是很多处在亲密关系里的人常有的两个自我。

我们在亲密关系里的诸多困扰很多时候就来源于这两个自我之间的博弈,“我是不是该做真实的自己?”“ta会不会因为这个就不喜欢我了?”“我觉得和ta在一起好累”…

我们常对伴侣说,或者听到伴侣对自己说的那句“你变了”,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你或者伴侣真的改变了,而是从一开始你们展现在对方面前的就不是真实的自己,是为了取悦对方而存在的那个自己。

在长久的亲密关系中,你会因无力支撑这份取悦而渐渐觉得维持关系的难度变大。正如对一个演员来说,本色出演永远都是最容易的,但演好其他人却很难。在一段亲密关系中,做自己和演别人,哪一种更轻松不言而喻。

最终很多人结束一段亲密关系是因为无力再扮演取悦对方的那个自我。

从一开始就明白“我要向伴侣展现真实的自己”的人是很聪明的。往往这样的人也能在亲密关系的维持中做的很好。因为从一开始,他就是在做自己。

除此之外,比向伴侣坦白真实的自己更重要的是——首先学会自我接纳。

在进入一段亲密关系之前,在你决心去爱另一个人并和他同行之前,首先要明白真实的自己是什么样子,并接受真实的自己,以及学会尊重真实的自己。我们给出下面一些可能会对你的自我接纳有帮助的建议。

1. 优先你的梦想和愿望,尽情去做能给你灵感和启发的事。

2. 对你不赞同的事和不想做的事说“不”。

3. 多和那些能给你带来启发的人在一起。

4. 不因取悦他人而改变自己的立场和动摇心性。

5. 给自己的想法、身体与精神一些自由发酵和沉淀的时间。

6. 信任你的直觉,尊重自己最真实的想法。

7. 在能让自己感受到快乐的事上花钱。

8. 敢于相信自己有能力可以过上让自己满意的生活。

9. 多把宽容留给自己,接受全部的自己,不论是光鲜亮丽的特点,还是不为人知的怪癖,因为,这些都组成了现在的你。

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尊重真实的自己,你的优点,你的弱点,你的所有特质。

希望你可以找到那个真正爱你、爱真正的你的伴侣。

插图来自《卫报》、插画师Mario Sughi和Ilaria Ravinskij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你在亲密关系里隐瞒过什么?从一个异装癖丈夫写给妻子的信说起

一段亲密关系里,我们最常犯的错误就是定义并分类自己的特质,把能够被伴侣接纳和认可的特质归为一类,不能够被接纳和认可的归为另一类。

昨天在《卫报》上看到一篇画风略有不同的文章,标题叫做《一封写给妻子的信,我向她隐瞒了我的异装癖》(A letter to …my wife, to whom I lie about cross-dressing)。

异装癖很多人都知道,但也许并不了解。它表现为对异性的衣着打扮格外喜爱,对穿戴异性服装有强烈的欲望并付诸实施,并以此获得心理和生理上的满足。

异装癖本身却和性别认同没有关系,也就是说异装爱好者并不希望自己变成异性,他们的性取向也是异性。

这封信的男主角就是一位深度异装爱好者,他在婚姻生活里向伴侣隐瞒了自己的异装癖程度,因为他担心真实的自己是伴侣所难以接受的。

然而,他的长期隐瞒并没有让他获得安全感和快乐。所以他决定在结婚纪念日这一天,坦白一切。

————这封信————

“结婚纪念日原本该是幸福快乐的一天,纪念这些年我们共同经历的岁月,并同时期待未来继续在一起的时光。

然而,我们也一直略有遗憾,因为这些年我并没有向你百分百袒露那个真实的我。

最近有位长辈的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你觉得婚后的生活怎么样呢?会不会有时觉得很不可思议,对方竟然还一直爱着自己。”他还讲了很多关于婚姻的精辟言论,比如男人在婚姻中常犯些什么错误之类的。

他的话让我想了很多,一直以来我都害怕向你袒露真实的我,因为我担心若你知道真实的我是如此可怕,会因此而恨我。

在我们订婚前,你就知道我患有抑郁症。你给了我寻求专业指导和帮助的勇气,你帮助我坚持,也深知我们所面临的是一段长期的治疗过程。

我也曾提到过我有异装癖,但是我从没有认真地、彻底地思考过该如何合理解决这个问题。

我常常因为这个癖好而尴尬,但我知道我没有任何借口。我必须承认,我缺乏足够的安全感让我有勇气去承认这一点。

在我们结婚之初,你曾发现我买过一些女性的衣服。我没有对你坦白我上瘾的程度:我会驱车百里去买一条在网上看到的二手连衣裙;我会特意到别的城市去,这样我就能不被人认出的尽情地逛女装店了;当你去上夜班时,我会穿着一条连衣裙入睡;或者在网上浏览假发和化妆教程。

我也没有对你坦白我对色情的喜好。你给过我机会让我坦诚,但我却选择了谎言。我向你隐瞒了我到底买了多少件女装,就像一个出轨的男人撒谎称他已经没有以前那么频繁地约见情人了。

我也追求过别的女人,在网上和她们调情,并挑逗她们说要见面。但我从没有真正见过,不过这并不重要。因为即便这只是一瞬间的想法,都足以让我感到恐惧,因为那时的我并没有把我们的婚姻放在第一位。

我对自己所做的这一切非常反感,尤其当我深知你全心全意地爱着我;当你在我因过量服药而去看心理医生时坚定地陪着我;当你在我被警察拘留险些做出自虐行为时第一时间保释了我;当你试图帮我分析我为何总是情绪低落,并想办法帮我走出抑郁时;当我们彼此分享快乐和愚蠢时。

我拥有你全部的信任,但我对你却如此的不坦诚。

所以在这个纪念日,我想更新我对你的承诺,特别是我曾对你说过的那句诺言——“不再考虑其他的人和事”。我意识到,也许现在这么做已经有些晚了。如果我能早点对你坦诚并约束自己的行为,我们该会变得多么快乐和强大啊。

没有哪一段婚姻是完美无瑕的,但我让自己缩进异装和色情世界的行为使我俩都不开心,这不仅加重了我的抑郁,还让我无法把生活的重心放在真正重要的事上:就是你。

只是说句“我很抱歉”太过于轻描淡写。我希望能在接下来共同生活的岁月中向你证明我的愧疚。

你(最)忠诚的丈夫

————我是一条坦诚的分割线————

之前曾接触过一位异装爱好者。他在童年时就尝试过偷穿母亲的裙子和高跟鞋,并偷偷使用母亲的口红,他因此觉得很开心。

这种对女性穿着打扮的爱好一直延续到他成人工作后。每次异装时他都会有性冲动,并用手来解决,这一切都让他很兴奋。

但同时也让他觉得很羞耻。他觉得自己这个与众不同的癖好是肮脏且不堪的。他曾多次尝试过戒掉,甚至使用暴力方式(比如自残自虐),但都没有结果。并更加陷入孤立且自卑的境地。

他也因此不敢恋爱,不敢大胆地去追求喜欢的姑娘。

最后,他在一位朋友的帮助和建议下,决定向最亲近的人公开自己这一癖好。这种极小范围的公开还是让他获得了一些心理上的自信和支持的。

之后的事不再赘述,他找到了一位可以接受他这一癖好的姑娘,现在两人相处的还不错。

信中的男主人公长期向伴侣隐瞒自己异装癖的真实程度,然而他并没有因为这种隐瞒获得安全感和自在,反而更加战战兢兢、敏感且压抑,尤其想到妻子的无条件关爱,他觉得这种隐瞒更像一种罪恶。

其实他的痛苦并不是来自于异装癖本身,而来自于自我否定和隐瞒所带来的纠结与煎熬。

相信这封信的发出虽然不能使他完全摆脱抑郁,但一定会减轻他因在亲密关系中的隐瞒而产生的压力,获得一些心理上的轻松。

当然,异装癖完全可以被归纳于略显极端的案例中,但几乎人人都有一些属于自己的特点和怪癖,从异装癖、性瘾、恋足到抠脚、咬手、挖鼻屎这样琐碎的癖好,以及对一些事情与众不同的个人化观点与立场,比如认为杀人有合理性,道德阻碍文明进步等。

这些特点和怪癖连同其他的特质,一起构成了此时这个完整的、真实的、动态的你。这些特质中有一部分是为大众审美和认知所认同的,还有一部分不为大众所认可。然而,不为大众认可并不等同于不合理。

一段亲密关系里,我们最常犯的错误就是定义并分类自己的特质,把能够被伴侣接纳和认可的特质归为一类,不能够被接纳和认可的归为另一类。

然后,在与伴侣的相处中,我们倾向于最大化地呈现前者,最小化甚至掩饰后者。并且坚信,这种自我筛选(本质是一种单向的取悦行为)可以长久地维持一段亲密关系。

一个真实的完整的我,一个经过了自我筛选的、为取悦伴侣而存在的我。这是很多处在亲密关系里的人常有的两个自我。

我们在亲密关系里的诸多困扰很多时候就来源于这两个自我之间的博弈,“我是不是该做真实的自己?”“ta会不会因为这个就不喜欢我了?”“我觉得和ta在一起好累”…

我们常对伴侣说,或者听到伴侣对自己说的那句“你变了”,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你或者伴侣真的改变了,而是从一开始你们展现在对方面前的就不是真实的自己,是为了取悦对方而存在的那个自己。

在长久的亲密关系中,你会因无力支撑这份取悦而渐渐觉得维持关系的难度变大。正如对一个演员来说,本色出演永远都是最容易的,但演好其他人却很难。在一段亲密关系中,做自己和演别人,哪一种更轻松不言而喻。

最终很多人结束一段亲密关系是因为无力再扮演取悦对方的那个自我。

从一开始就明白“我要向伴侣展现真实的自己”的人是很聪明的。往往这样的人也能在亲密关系的维持中做的很好。因为从一开始,他就是在做自己。

除此之外,比向伴侣坦白真实的自己更重要的是——首先学会自我接纳。

在进入一段亲密关系之前,在你决心去爱另一个人并和他同行之前,首先要明白真实的自己是什么样子,并接受真实的自己,以及学会尊重真实的自己。我们给出下面一些可能会对你的自我接纳有帮助的建议。

1. 优先你的梦想和愿望,尽情去做能给你灵感和启发的事。

2. 对你不赞同的事和不想做的事说“不”。

3. 多和那些能给你带来启发的人在一起。

4. 不因取悦他人而改变自己的立场和动摇心性。

5. 给自己的想法、身体与精神一些自由发酵和沉淀的时间。

6. 信任你的直觉,尊重自己最真实的想法。

7. 在能让自己感受到快乐的事上花钱。

8. 敢于相信自己有能力可以过上让自己满意的生活。

9. 多把宽容留给自己,接受全部的自己,不论是光鲜亮丽的特点,还是不为人知的怪癖,因为,这些都组成了现在的你。

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尊重真实的自己,你的优点,你的弱点,你的所有特质。

希望你可以找到那个真正爱你、爱真正的你的伴侣。

插图来自《卫报》、插画师Mario Sughi和Ilaria Ravinskij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