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财经年会】圆桌对话:双碳目标两周年:成就与展望

由上海报业集团 | 界面新闻主办、梅赛德斯-奔驰作为战略合作伙伴的第五届【界面财经年会】于12月20日在上海中心成功举办。年会现场,多位嘉宾围绕《双碳目标两周年:成就与展望》这一主题,展开了圆桌对话。

由上海报业集团界面新闻主办的第五届【界面财经年会】于12月20日在上海中心成功举办。界面新闻高级编辑庄键、上海宝碳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林翰、上海崎塬能源科技董事长袁方出席年会,并在碳乐界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乐的主持下,以《双碳目标两周年:成就与展望》为话题展开了圆桌对话。特别鸣谢本次年会战略合作伙伴梅赛德斯-奔驰。

以下为圆桌对话实录:

陈乐:谢谢界面新闻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来分享双碳这个话题,今天我们也非常有幸请到了两位双碳赛道的老总以及我们界面的庄键老师。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个大目标,而且在不同的重要场合一直强调我们会信守承诺,会担起我们的大国责任,“双碳”就变成我们各个行业非常聚焦的热门话题。

先请庄老师来分享一下,我们整个界面新闻平台在双碳领域的规划和一些想法,以及整个国家在双碳政策方面提出来的新的趋势和发展要求。

庄键:各位好,很高兴参加我们今天的圆桌论坛,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我是界面新闻双碳频道的庄键。界面新闻在今年8月份正式上线「双碳频道」,这个频道聚焦于行业的主要政策、双碳领域公司动态以及前沿减排技术等内容,力争为读者提供准确、独到、有深度的双碳行业资讯。

主持人刚才提到,希望我能对双碳宏观政策进行解读,我就抛砖引玉,简单做一些分享。

我们知道,中国的3060双碳目标,指的是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项目标在2020年9月正式对外宣布,迄今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

对于中国来说,工业化、城镇化还在进行中,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任务也很重,能源消费仍将保持刚性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需要进行一场系统性变革。这离不开宏观政策的顶层设计。

在2021年,中国政府就提出,将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这是中国推进双碳目标实现的政策主线。

“1+N”政策中的“1”,是起到统领作用的一份文件。它指的是2021年的10月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我们可以称其为双碳1号文件。文件中,提出了10方面的31项重点任务。

在双碳1号文件发布后,更多的细化政策在今年落地,构成了碳达峰、碳中和“1+N”体系中的“N”。

“N”包括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分行业的碳达峰实施方案,也包括各省市出台的碳达峰实施方案,同样也涵盖科技支撑、财政金融价格政策等保障方案。这些方案将共同构建起目标明确、分工合理的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

根据我们的统计,包括上海、江西在内,全国已经有15个省市陆续发布了自己的碳达峰方案,明确了各地如何实现碳达峰的具体路径。

比如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全国的目标是在2030年实现占比在25%左右。有的省市提出的目标相对更高,比如在2030年海南计划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54%,广西和广东则是占比达到35%左右。

我们认为,这些具体目标明确后,将会更好地帮助2030年碳达峰目标的落地。

“1+N”政策体系中,还有一个比较热点的话题,是关于全国碳市场。我们知道,全国碳市场在2021年7月正式上线,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一项重要政策工具。全国碳市场目前覆盖2162家发电企业,年温室气体排放量45亿吨,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截至目前,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额超过2亿吨,成交额超过91亿元,碳价在40-60元/吨范围内波动。

双碳1号文件中,对于全国碳市场有这样的表述:加快建设完善全国碳市场,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完善配额分配管理。

全国碳市场上线以来,作为一个新生的市场,不可避免地还存着一些问题,比如市场交易不够活跃,企业碳排放数据质量有待提高等等。

今年,有关全国碳市场的多项新政陆续出台,力争解决这些问题。比如在11月,生态环境部下发文件,就全国碳市场下一阶段如何分配碳配额征求意见,其中明确配额发放规模将在未来逐步收紧。

对于纳入全国碳市场的发电企业而言,分配到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少了,就必须想办法通过技术改造进行减排,否则只能通过在碳市场购买配额,补足缺口。换个角度来看,这也为全国碳市场的流动性提高、碳价稳定创造了条件。

同时,主管部门也对发电企业碳排放的核算方法进行了修订,相关的意见也在今年11月对外征求意见。其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补上政策漏洞,帮助提高企业碳排放数据质量。

随着这些新政策的落地,将有助于全国碳市场逐步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市场。

总体来说,过去两年时间,宏观双碳政策在逐步落地和完善,相信对于“3060”目标的实现会有很大的帮助。以上是我对于双碳宏观政策变化的简要分享,不当之处请多多指正。

陈乐:谢谢庄老师,从宏观上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双碳政策解读,也分享了很多数字,因为从2020年开始,各个部门都推出了不同的政策和指引,使得整个双碳产业链在非常长的赛道里面涌现出了很多的公司,其中不乏创新的模式和创新的技术。

今天我们特别邀请了两家在双碳领域深耕了很长时间的公司来做分享:他们如何从自己的实践角度来落实国家对于双碳政策的要求,同时也能够实现很多的商业目标。我们首先邀请成立超过十年的上海宝碳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林总来分享。

林翰:谢谢主持人,现场各位嘉宾大家好,我是来自上海宝碳公司的林翰,上海宝碳公司确实是在市场当中入局比较早的,成立至今已经超过了12年。

前面庄老师做分享的时候也提到了,去年的7月16号,全国的碳市场正式启动,其实大家不太了解的是,中国的碳市场也走过了超过10年的时间,之前其实是在地方试点的过程,但经过双碳目标的大力推动和支持下,全国碳市场也迎来了新的生机。为什么上海宝碳公司能够成立这么长时间,因为在市场试点阶段上海宝碳公司已经成立了。我们经历了很多市场变化,包括从最开始从区域配额市场,到后来建立自己的国内的资源减排市场,上海宝碳都是资深的参与者和经历者。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相关的业务板块也在逐渐的升级和调整。我们现在形成了咨询服务、金融服务以及科技服务三个业务板块。在这三个板块当中,我们秉承着专业、细分的原则,为碳市场和相关的参与者提供服务。其中我们的咨询服务面向的群体包括地方政府,控排企业,还有一些减排企业,前面庄老师提到我们八大控排企业,目前只有电力行业入局,后续还有其他的行业会逐步的入局。我们为这样的企业进入到市场去提供进入市场之前的准备,以及参与到市场相关的服务工作。如何在市场当中更好地生存,如何在市场当中更好地获利,都是我们的服务点。

在碳金融方面,宝碳也做了很多创新和尝试,2014年,我们成交了国内的第一单CCER的质押贷款,做了国内第一单碳的信托和以及国内第一单碳碳的基金,至今我们碳金融的业务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

在碳科技业务板块,我们今年落地了大型的水泥集团的全面碳数据管理的平台,相比一些科技公司,上海宝碳作为一家专业的碳资产管理公司,在这方面对于企业从碳的数据到碳的管理,能够提供一整套全面的解决方案。

对于这个市场,我们一直保持着一颗敬畏之心,在这12年过程当中,我们创始人以及我们的核心团队,也是经历了很多波折。因为在整个过程当中确实经历了很多政策的变化,政策的调整,在这个过程当中,宝碳团队保持着自营的能力,我们相关的技术人员都能够保持对于双碳也好,或者对于碳咨询、碳管理这方面技术的研究能力,能够直接给到客户专业的支持。

基于我们自营的碳资产开发能力,对于企业参与到碳市场过程当中,能够直接给到企业一些碳资产会员的提供,助力我们企业去降低交易成本,获得更高的价值。再次感谢主持人给到我们这样的机会,谢谢。

陈乐:感谢林总,宝碳是陪伴着双碳行业成长的碳资产管理的专家,我们再请袁总来分享一下创新减碳技术,要实现“碳中和”,不仅要做好碳排管理,减碳技术也尤为重要,我们把时间给到袁总。

袁方:大家好,很高兴能够跟各位交流,我们崎塬能源是一家以科技创新为主的、提供脱碳减排、能源化再生利用的电化学技术解决方案的公司。这套技术方案我们称之为CSRE碳分解再生能源系统。

2020年,那个时候我已经在东京工业大学未来产业研究所,跟我们导师进行了长期多年的“碳中和”技术研究,当时听到这个3060双碳战略的时候,我非常开心,想到我们研究的从事这么多年的电化学技术,在中国这个市场上将会拥有巨大的应用市场。我就毅然决定我要回国发展这样的事业,并迅速拿到了在大中华地区技术相关的全权无期限的永久授权。

2021年,我们跟东京工业大学产业研究所一起研发了首套电化学的脱碳模拟装置,这套装置成果也在第26届气候大会和上海进博会期间,同步向全球首发。跟相关的央企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目前正在有序推进中。

2022年,我们完成了这套装置的核心部件国产化以及技术方案在中国实现了自主知识产权,这一套核心装置在中国也是在全球应该算是首套的电化学的碳分解装置。在2022年10月份的时候,已经实现了实际的连续工矿情况的运作测试,并且得到很好的排放验证,在刚刚结束的进博会,来自于水泥、冶炼、化工以及垃圾焚烧处理等相关企业,均跟我们已经签署了产业化战略协议。

对全球双碳产业来说,中国在联合国的工业门类中是唯一一家具有全门类的、全产业链的国家,我们国家要想实现“碳中和”,又要保持这一竞争优势,不可能不用化石能源,使用化石能源必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我们有必要直接面对现实,考虑更多的碳减排技术以及一些解决方案的应用。

身处双碳产业,我们相信只有深耕技术路线,产业不断的更新迭代,在3060双碳政策的推动下,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的科技公司快速的走出实验室,走向工业化。

最后用我们崎塬能源的一句愿景对双碳未来的展望,让汽车成为大树,让企业成为森林,让我们一起共创美好的未来,谢谢大家。

陈乐:谢谢袁总,能感受到袁总除了对海外技术有深度理解以外,对国内整个市场发展也有很大的雄心。我们也知道,中国在“碳中和”上面的承诺是超过了发达国家的,我们也制订了快速的时间承诺来实现这个目标,我还想请袁总给我们分享一下,在海外包括国内还有哪些新的技术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个有挑战的目标?

袁方:好的,目前全球碳减排的技术路线主要还是在于捕捉、利用与收存,也就是CCUS的这套技术路线,CCUS它发展的早,大家认知度高,如果不考虑运营成本,它确实是一项比较成熟的方案。

目前中国,中美印俄日这五大国家已经占领了全球一半的碳排放,就我们中国一家是后面四个国家的排放总合,5个国家的排放总量达到200亿吨,中国也就是100亿吨以上,面对如此巨量的碳排放,要想用单一的技术路线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因此,我们有必要也必须考虑更多的技术路线来共同参与碳减排以及碳能源化的利用。

据我了解,欧美日这些技术发达国家,在电化学这块技术研究方面对于脱碳减排以及能源化的利用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特别是电化学在三个方面的应用,使二氧化碳的分解能源化利用,以及氢能,氢储能的应用。还有下一代的二氧化碳空气电池的制造。我们东京工业大学未来产业研究所,20多年的电化学研究方向,我们是有一定的技术优势。

日本是一个严重依赖能源进口的国家,如何更好的能源化再利用,跟我们的现实需求非常贴近。探求更适合我们中国国情的电化学的能源化利用是我们在研究的技术路线。

CSRE碳分解再生能源系统,去年已经在中国实现了实际工矿验证,并实现了核心部件的国产化。此核心模块可无限叠加,解决了场地占地面积大的问题,能耗低,维护便利基本不使用其他的相关辅材。可在企业的末端进行技改,这是我们标准化模块最大的优势。

利用此核心模块未来会在氢能、储能和空气电池的制造方面进行产业化研究,希望CSRE碳分解再生能源系统能够成为全球应对二氧化碳减排这一市场上的一个重要的技术补充,助力工业4.0 为我国早日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为人类美好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做贡献,谢谢。

陈乐:谢谢袁总,我们刚才提到了“CSRE”这个核心词,在碳交易市场也有一个“CCER”,也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词汇,而且2014年宝碳也成交了国内的第一单CCER的质押贷款,也实现了我们国内第一家碳交易,我想请林总分享下碳交易市场接下来有什么样的方向,包括宝碳对于市场发展有什么预期?

林翰:碳交易其实起源于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在京都议定书的时候提出了我们以市场化的机制促进减排,所以对于中国推出双碳目标以后,我们的碳市场为什么会加速建设?我们也希望采用市场化机制来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

为什么碳交易市场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因为碳交易市场其实是一个在政策、制度框架下建立的市场,我们结合了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这样的概念,去建设以及运营这样的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确实能够促进要素、资金在企业之间合理流动,比如基于碳交易的原理,排放超标的企业要向排放还有剩余配额的企业去购买相关的指标。但对于碳市场来说,自愿减排市场(CCER)是一块重要的补充,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像袁总,带来了一些新的减排技术,应用这样的减排技术的公司,有可能在短期之内并不一定能够获得很好的回报,这个时候碳市场会提供一个解决方案和思路,就是刚才主持人提到了资源减排的方案,自愿减排市场会对于我们具有减排负碳类的项目进行相关的市场化的补贴,并且国内把资源减排市场跟强制减排市场进行了关联,也就是说,我们相关的自愿减排量可以在强制市场进行相关的消纳。所以上海宝碳为什么说有碳资产的开发能力,比如说风电、光伏这些比较常见的项目,目前这类项目基本补贴退坡已经趋近于完成了。这些项目仍然对环境有贡献,有绿色溢价,这样的绿色溢价在目前阶段还是有可能在碳市场当中获取相关的收益。

怎么获取呢?需要进行开发碳资产的过程,这个过程当中有国家相关的标准,有国家相关的管理办法作为一个支撑,上海宝碳就是在这样的过程当中为企业提供相关的服务。

其实CCER市场从2017年的3月份到现在还是政策停滞的状态,但目前大家对于CCER重启的呼声越来越高,主要是我们全国碳市场启动了,之前2012-2017年资源市场的运行是为了配合区域市场,当时也是做了试验和尝试。目前全国市场启动了,但是自愿市场还是缺位的状态,所以我们预期未来的CCER市场将会尽快做一个补足,以构建完善的全国碳市场整体的体系,所以上海宝碳也将在这方面做出更多的尝试。

我们也很关注除了国内碳市场以外的国际碳市场,因为国际碳市场跟中国未来的关联度越来越大,因为本身碳是全球的关注点,并不是我们自己要跟自己玩儿,或者我们是因为别人要求我们,我们才要做碳相关的管理,因为它本质上是全球的气候变化问题,在这样的共同背景之下,我们开了这么多次的气候变化的会议,其实就是在探讨、研究,我们如何能够共同进行全球的气候变化治理。

碳交易市场就是这样政策化的共同探讨的点和工具,未来,我们也非常关注从自愿市场到强制市场逐渐进行全球联通的过程,所以上海宝碳除了关注资源减排市场相关项目的开发,也关注到国际市场、国际相关减排机制等等的服务机会。未来也希望能够帮助控排企业管理好碳资产的同时,能够帮更多的减排项目、减排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谢谢。

陈乐:谢谢林总的分享。刚才庄健老师说,「双碳频道」是界面新闻今年8月份才上线的渠道,大家可以在界面新闻APP上面看到NEW的标志,进行订阅。我们非常关心这个频道在2023年有什么规划,特别是对于双碳企业有什么相应的报道计划。

庄老师:前面听了袁总和林总的介绍,非常有启发。他们代表了实现双碳目标或者说应对气候变化的两条路径,一个是使用技术手段,通过各项技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另一个是借助市场力量,激励市场主体采用减排技术,实现减排目标。

这也是我们界面新闻双碳频道未来会重点关注的领域。希望有更多机会,能与双碳技术企业、双碳管理咨询机构等各方面的人士进行沟通交流,使得双碳频道的内容更充实,实现我们为读者提供准确、独到、有深度的双碳资讯的愿景,也为我们国家实现双碳目标,乃至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尽自己的一份力。

陈乐:谢谢庄老师,要么请两位老总也分享一下2023年的预期。

林翰:2023年对于宝碳来说,应该还是比较看好的一年,为什么?因为我们前面提到了,我们现在的全国碳市场应该分为强制市场,就是涉及到配额交易的一部分,还有我们的自愿市场。在2022年,我们强制市场这一块交易并不是很活跃,主要是因为今年并不是强制市场的履约期,也就是对于控排企业要求他们进行配额管理,完成目标的实现,2022年并没有这样的目标。但2023年,刚才庄老师也提到了,我们现在已经开始着手进行明年的配额发放工作,但明年的配额发放是针对于过去两年的排放配额的情况。

我们预期明年2023年对于整个碳交易市场来说非常重要,除了我们的强制市场,自愿减排市场预计会将重启,我们也看到了从国家相关的部委到交易所的领导,也在这方面有很多的呼声,所以我们也非常期待强制市场的交易活跃度、强制市场纳管主体的丰富度以及我们自愿市场的重启,将会对整个双碳目标的推进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宝碳公司来讲还是非常看好明年的市场机会的。

陈乐:谢谢林总,有请袁总。

袁方:在2021年、2022年我们推行的电化学技术路线在市场整个一片空白的情况下,我们已经实现了自有知识产权在国内市场国产化的核心模块,这两年的准备中,对于2023年能实现这一套技术路线真正的产业化上做好了铺垫。

我们的目标是2023年首先要实现每小时一万方到十万方的二氧化碳分解能力的装置,这个装置目前也已经在有序进展中。也就是CSRE碳分解再生能源系统这一套解决方案。目前也有多家企业跟我们进行深入的联合产业化推进中。

对于我们公司来说,2023年是我们巨变的一年,也是实现CSRE这一套电化学技术路线真正面市的节点。

陈乐:看来2023年是两家公司发力的重要时间节点,包括「双碳频道」也会在2023年拥抱新的发展。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圆桌讨论就先到这儿,后续我们再私下做交流,非常感谢界面新闻提供交流的平台,谢谢三位嘉宾带来的精彩分享。

【关于梅赛德斯-奔驰】

特别鸣谢本次年会战略合作伙伴梅赛德斯-奔驰。作为汽车工业的引领者,梅赛德斯-奔驰始终将安全、可持续的未来出行方式视为发展动力和己任,为此不断对创新、绿色的出行技术加大投入,以打造安全、卓越、令人向往的汽车产品。从“电动为先”到“全面电动”,这家全球闻名的豪华汽车制造商正在加速奔向零排放和软件驱动的未来。立足中国汽车市场,梅赛德斯-奔驰与遍布全国的600余家授权经销商秉持“客户为先”的经营理念,持续“聚焦豪华”、提速“全面电动”,践行“商责并举”的可持续发展,力求以“新豪华主义”的产品与“心豪华主义”的服务,满足中国客户不断升级的可持续豪华出行需求,助力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届【界面财经年会】专题>>

第四届【界面财经年会】回顾>>

第三届【界面财经年会】回顾>>

第二届【界面财经年会】回顾>>

第一届【界面财经年会】回顾>>

【界面财经年会】组委会联系方式

会务组:

顾女士 18601704491,gurenyi@jiemian.com

刘女士 13636308619,liuxiaohui@jiemian.com

媒体组:

程女士 13636511963,chengxinyuan@jiemian.com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界面财经年会】圆桌对话:双碳目标两周年:成就与展望

由上海报业集团 | 界面新闻主办、梅赛德斯-奔驰作为战略合作伙伴的第五届【界面财经年会】于12月20日在上海中心成功举办。年会现场,多位嘉宾围绕《双碳目标两周年:成就与展望》这一主题,展开了圆桌对话。

由上海报业集团界面新闻主办的第五届【界面财经年会】于12月20日在上海中心成功举办。界面新闻高级编辑庄键、上海宝碳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林翰、上海崎塬能源科技董事长袁方出席年会,并在碳乐界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乐的主持下,以《双碳目标两周年:成就与展望》为话题展开了圆桌对话。特别鸣谢本次年会战略合作伙伴梅赛德斯-奔驰。

以下为圆桌对话实录:

陈乐:谢谢界面新闻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来分享双碳这个话题,今天我们也非常有幸请到了两位双碳赛道的老总以及我们界面的庄键老师。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个大目标,而且在不同的重要场合一直强调我们会信守承诺,会担起我们的大国责任,“双碳”就变成我们各个行业非常聚焦的热门话题。

先请庄老师来分享一下,我们整个界面新闻平台在双碳领域的规划和一些想法,以及整个国家在双碳政策方面提出来的新的趋势和发展要求。

庄键:各位好,很高兴参加我们今天的圆桌论坛,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我是界面新闻双碳频道的庄键。界面新闻在今年8月份正式上线「双碳频道」,这个频道聚焦于行业的主要政策、双碳领域公司动态以及前沿减排技术等内容,力争为读者提供准确、独到、有深度的双碳行业资讯。

主持人刚才提到,希望我能对双碳宏观政策进行解读,我就抛砖引玉,简单做一些分享。

我们知道,中国的3060双碳目标,指的是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项目标在2020年9月正式对外宣布,迄今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

对于中国来说,工业化、城镇化还在进行中,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任务也很重,能源消费仍将保持刚性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需要进行一场系统性变革。这离不开宏观政策的顶层设计。

在2021年,中国政府就提出,将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这是中国推进双碳目标实现的政策主线。

“1+N”政策中的“1”,是起到统领作用的一份文件。它指的是2021年的10月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我们可以称其为双碳1号文件。文件中,提出了10方面的31项重点任务。

在双碳1号文件发布后,更多的细化政策在今年落地,构成了碳达峰、碳中和“1+N”体系中的“N”。

“N”包括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分行业的碳达峰实施方案,也包括各省市出台的碳达峰实施方案,同样也涵盖科技支撑、财政金融价格政策等保障方案。这些方案将共同构建起目标明确、分工合理的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

根据我们的统计,包括上海、江西在内,全国已经有15个省市陆续发布了自己的碳达峰方案,明确了各地如何实现碳达峰的具体路径。

比如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全国的目标是在2030年实现占比在25%左右。有的省市提出的目标相对更高,比如在2030年海南计划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54%,广西和广东则是占比达到35%左右。

我们认为,这些具体目标明确后,将会更好地帮助2030年碳达峰目标的落地。

“1+N”政策体系中,还有一个比较热点的话题,是关于全国碳市场。我们知道,全国碳市场在2021年7月正式上线,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一项重要政策工具。全国碳市场目前覆盖2162家发电企业,年温室气体排放量45亿吨,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截至目前,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额超过2亿吨,成交额超过91亿元,碳价在40-60元/吨范围内波动。

双碳1号文件中,对于全国碳市场有这样的表述:加快建设完善全国碳市场,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完善配额分配管理。

全国碳市场上线以来,作为一个新生的市场,不可避免地还存着一些问题,比如市场交易不够活跃,企业碳排放数据质量有待提高等等。

今年,有关全国碳市场的多项新政陆续出台,力争解决这些问题。比如在11月,生态环境部下发文件,就全国碳市场下一阶段如何分配碳配额征求意见,其中明确配额发放规模将在未来逐步收紧。

对于纳入全国碳市场的发电企业而言,分配到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少了,就必须想办法通过技术改造进行减排,否则只能通过在碳市场购买配额,补足缺口。换个角度来看,这也为全国碳市场的流动性提高、碳价稳定创造了条件。

同时,主管部门也对发电企业碳排放的核算方法进行了修订,相关的意见也在今年11月对外征求意见。其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补上政策漏洞,帮助提高企业碳排放数据质量。

随着这些新政策的落地,将有助于全国碳市场逐步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市场。

总体来说,过去两年时间,宏观双碳政策在逐步落地和完善,相信对于“3060”目标的实现会有很大的帮助。以上是我对于双碳宏观政策变化的简要分享,不当之处请多多指正。

陈乐:谢谢庄老师,从宏观上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双碳政策解读,也分享了很多数字,因为从2020年开始,各个部门都推出了不同的政策和指引,使得整个双碳产业链在非常长的赛道里面涌现出了很多的公司,其中不乏创新的模式和创新的技术。

今天我们特别邀请了两家在双碳领域深耕了很长时间的公司来做分享:他们如何从自己的实践角度来落实国家对于双碳政策的要求,同时也能够实现很多的商业目标。我们首先邀请成立超过十年的上海宝碳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林总来分享。

林翰:谢谢主持人,现场各位嘉宾大家好,我是来自上海宝碳公司的林翰,上海宝碳公司确实是在市场当中入局比较早的,成立至今已经超过了12年。

前面庄老师做分享的时候也提到了,去年的7月16号,全国的碳市场正式启动,其实大家不太了解的是,中国的碳市场也走过了超过10年的时间,之前其实是在地方试点的过程,但经过双碳目标的大力推动和支持下,全国碳市场也迎来了新的生机。为什么上海宝碳公司能够成立这么长时间,因为在市场试点阶段上海宝碳公司已经成立了。我们经历了很多市场变化,包括从最开始从区域配额市场,到后来建立自己的国内的资源减排市场,上海宝碳都是资深的参与者和经历者。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相关的业务板块也在逐渐的升级和调整。我们现在形成了咨询服务、金融服务以及科技服务三个业务板块。在这三个板块当中,我们秉承着专业、细分的原则,为碳市场和相关的参与者提供服务。其中我们的咨询服务面向的群体包括地方政府,控排企业,还有一些减排企业,前面庄老师提到我们八大控排企业,目前只有电力行业入局,后续还有其他的行业会逐步的入局。我们为这样的企业进入到市场去提供进入市场之前的准备,以及参与到市场相关的服务工作。如何在市场当中更好地生存,如何在市场当中更好地获利,都是我们的服务点。

在碳金融方面,宝碳也做了很多创新和尝试,2014年,我们成交了国内的第一单CCER的质押贷款,做了国内第一单碳的信托和以及国内第一单碳碳的基金,至今我们碳金融的业务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

在碳科技业务板块,我们今年落地了大型的水泥集团的全面碳数据管理的平台,相比一些科技公司,上海宝碳作为一家专业的碳资产管理公司,在这方面对于企业从碳的数据到碳的管理,能够提供一整套全面的解决方案。

对于这个市场,我们一直保持着一颗敬畏之心,在这12年过程当中,我们创始人以及我们的核心团队,也是经历了很多波折。因为在整个过程当中确实经历了很多政策的变化,政策的调整,在这个过程当中,宝碳团队保持着自营的能力,我们相关的技术人员都能够保持对于双碳也好,或者对于碳咨询、碳管理这方面技术的研究能力,能够直接给到客户专业的支持。

基于我们自营的碳资产开发能力,对于企业参与到碳市场过程当中,能够直接给到企业一些碳资产会员的提供,助力我们企业去降低交易成本,获得更高的价值。再次感谢主持人给到我们这样的机会,谢谢。

陈乐:感谢林总,宝碳是陪伴着双碳行业成长的碳资产管理的专家,我们再请袁总来分享一下创新减碳技术,要实现“碳中和”,不仅要做好碳排管理,减碳技术也尤为重要,我们把时间给到袁总。

袁方:大家好,很高兴能够跟各位交流,我们崎塬能源是一家以科技创新为主的、提供脱碳减排、能源化再生利用的电化学技术解决方案的公司。这套技术方案我们称之为CSRE碳分解再生能源系统。

2020年,那个时候我已经在东京工业大学未来产业研究所,跟我们导师进行了长期多年的“碳中和”技术研究,当时听到这个3060双碳战略的时候,我非常开心,想到我们研究的从事这么多年的电化学技术,在中国这个市场上将会拥有巨大的应用市场。我就毅然决定我要回国发展这样的事业,并迅速拿到了在大中华地区技术相关的全权无期限的永久授权。

2021年,我们跟东京工业大学产业研究所一起研发了首套电化学的脱碳模拟装置,这套装置成果也在第26届气候大会和上海进博会期间,同步向全球首发。跟相关的央企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目前正在有序推进中。

2022年,我们完成了这套装置的核心部件国产化以及技术方案在中国实现了自主知识产权,这一套核心装置在中国也是在全球应该算是首套的电化学的碳分解装置。在2022年10月份的时候,已经实现了实际的连续工矿情况的运作测试,并且得到很好的排放验证,在刚刚结束的进博会,来自于水泥、冶炼、化工以及垃圾焚烧处理等相关企业,均跟我们已经签署了产业化战略协议。

对全球双碳产业来说,中国在联合国的工业门类中是唯一一家具有全门类的、全产业链的国家,我们国家要想实现“碳中和”,又要保持这一竞争优势,不可能不用化石能源,使用化石能源必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我们有必要直接面对现实,考虑更多的碳减排技术以及一些解决方案的应用。

身处双碳产业,我们相信只有深耕技术路线,产业不断的更新迭代,在3060双碳政策的推动下,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的科技公司快速的走出实验室,走向工业化。

最后用我们崎塬能源的一句愿景对双碳未来的展望,让汽车成为大树,让企业成为森林,让我们一起共创美好的未来,谢谢大家。

陈乐:谢谢袁总,能感受到袁总除了对海外技术有深度理解以外,对国内整个市场发展也有很大的雄心。我们也知道,中国在“碳中和”上面的承诺是超过了发达国家的,我们也制订了快速的时间承诺来实现这个目标,我还想请袁总给我们分享一下,在海外包括国内还有哪些新的技术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个有挑战的目标?

袁方:好的,目前全球碳减排的技术路线主要还是在于捕捉、利用与收存,也就是CCUS的这套技术路线,CCUS它发展的早,大家认知度高,如果不考虑运营成本,它确实是一项比较成熟的方案。

目前中国,中美印俄日这五大国家已经占领了全球一半的碳排放,就我们中国一家是后面四个国家的排放总合,5个国家的排放总量达到200亿吨,中国也就是100亿吨以上,面对如此巨量的碳排放,要想用单一的技术路线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因此,我们有必要也必须考虑更多的技术路线来共同参与碳减排以及碳能源化的利用。

据我了解,欧美日这些技术发达国家,在电化学这块技术研究方面对于脱碳减排以及能源化的利用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特别是电化学在三个方面的应用,使二氧化碳的分解能源化利用,以及氢能,氢储能的应用。还有下一代的二氧化碳空气电池的制造。我们东京工业大学未来产业研究所,20多年的电化学研究方向,我们是有一定的技术优势。

日本是一个严重依赖能源进口的国家,如何更好的能源化再利用,跟我们的现实需求非常贴近。探求更适合我们中国国情的电化学的能源化利用是我们在研究的技术路线。

CSRE碳分解再生能源系统,去年已经在中国实现了实际工矿验证,并实现了核心部件的国产化。此核心模块可无限叠加,解决了场地占地面积大的问题,能耗低,维护便利基本不使用其他的相关辅材。可在企业的末端进行技改,这是我们标准化模块最大的优势。

利用此核心模块未来会在氢能、储能和空气电池的制造方面进行产业化研究,希望CSRE碳分解再生能源系统能够成为全球应对二氧化碳减排这一市场上的一个重要的技术补充,助力工业4.0 为我国早日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为人类美好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做贡献,谢谢。

陈乐:谢谢袁总,我们刚才提到了“CSRE”这个核心词,在碳交易市场也有一个“CCER”,也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词汇,而且2014年宝碳也成交了国内的第一单CCER的质押贷款,也实现了我们国内第一家碳交易,我想请林总分享下碳交易市场接下来有什么样的方向,包括宝碳对于市场发展有什么预期?

林翰:碳交易其实起源于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在京都议定书的时候提出了我们以市场化的机制促进减排,所以对于中国推出双碳目标以后,我们的碳市场为什么会加速建设?我们也希望采用市场化机制来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

为什么碳交易市场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因为碳交易市场其实是一个在政策、制度框架下建立的市场,我们结合了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这样的概念,去建设以及运营这样的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确实能够促进要素、资金在企业之间合理流动,比如基于碳交易的原理,排放超标的企业要向排放还有剩余配额的企业去购买相关的指标。但对于碳市场来说,自愿减排市场(CCER)是一块重要的补充,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像袁总,带来了一些新的减排技术,应用这样的减排技术的公司,有可能在短期之内并不一定能够获得很好的回报,这个时候碳市场会提供一个解决方案和思路,就是刚才主持人提到了资源减排的方案,自愿减排市场会对于我们具有减排负碳类的项目进行相关的市场化的补贴,并且国内把资源减排市场跟强制减排市场进行了关联,也就是说,我们相关的自愿减排量可以在强制市场进行相关的消纳。所以上海宝碳为什么说有碳资产的开发能力,比如说风电、光伏这些比较常见的项目,目前这类项目基本补贴退坡已经趋近于完成了。这些项目仍然对环境有贡献,有绿色溢价,这样的绿色溢价在目前阶段还是有可能在碳市场当中获取相关的收益。

怎么获取呢?需要进行开发碳资产的过程,这个过程当中有国家相关的标准,有国家相关的管理办法作为一个支撑,上海宝碳就是在这样的过程当中为企业提供相关的服务。

其实CCER市场从2017年的3月份到现在还是政策停滞的状态,但目前大家对于CCER重启的呼声越来越高,主要是我们全国碳市场启动了,之前2012-2017年资源市场的运行是为了配合区域市场,当时也是做了试验和尝试。目前全国市场启动了,但是自愿市场还是缺位的状态,所以我们预期未来的CCER市场将会尽快做一个补足,以构建完善的全国碳市场整体的体系,所以上海宝碳也将在这方面做出更多的尝试。

我们也很关注除了国内碳市场以外的国际碳市场,因为国际碳市场跟中国未来的关联度越来越大,因为本身碳是全球的关注点,并不是我们自己要跟自己玩儿,或者我们是因为别人要求我们,我们才要做碳相关的管理,因为它本质上是全球的气候变化问题,在这样的共同背景之下,我们开了这么多次的气候变化的会议,其实就是在探讨、研究,我们如何能够共同进行全球的气候变化治理。

碳交易市场就是这样政策化的共同探讨的点和工具,未来,我们也非常关注从自愿市场到强制市场逐渐进行全球联通的过程,所以上海宝碳除了关注资源减排市场相关项目的开发,也关注到国际市场、国际相关减排机制等等的服务机会。未来也希望能够帮助控排企业管理好碳资产的同时,能够帮更多的减排项目、减排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谢谢。

陈乐:谢谢林总的分享。刚才庄健老师说,「双碳频道」是界面新闻今年8月份才上线的渠道,大家可以在界面新闻APP上面看到NEW的标志,进行订阅。我们非常关心这个频道在2023年有什么规划,特别是对于双碳企业有什么相应的报道计划。

庄老师:前面听了袁总和林总的介绍,非常有启发。他们代表了实现双碳目标或者说应对气候变化的两条路径,一个是使用技术手段,通过各项技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另一个是借助市场力量,激励市场主体采用减排技术,实现减排目标。

这也是我们界面新闻双碳频道未来会重点关注的领域。希望有更多机会,能与双碳技术企业、双碳管理咨询机构等各方面的人士进行沟通交流,使得双碳频道的内容更充实,实现我们为读者提供准确、独到、有深度的双碳资讯的愿景,也为我们国家实现双碳目标,乃至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尽自己的一份力。

陈乐:谢谢庄老师,要么请两位老总也分享一下2023年的预期。

林翰:2023年对于宝碳来说,应该还是比较看好的一年,为什么?因为我们前面提到了,我们现在的全国碳市场应该分为强制市场,就是涉及到配额交易的一部分,还有我们的自愿市场。在2022年,我们强制市场这一块交易并不是很活跃,主要是因为今年并不是强制市场的履约期,也就是对于控排企业要求他们进行配额管理,完成目标的实现,2022年并没有这样的目标。但2023年,刚才庄老师也提到了,我们现在已经开始着手进行明年的配额发放工作,但明年的配额发放是针对于过去两年的排放配额的情况。

我们预期明年2023年对于整个碳交易市场来说非常重要,除了我们的强制市场,自愿减排市场预计会将重启,我们也看到了从国家相关的部委到交易所的领导,也在这方面有很多的呼声,所以我们也非常期待强制市场的交易活跃度、强制市场纳管主体的丰富度以及我们自愿市场的重启,将会对整个双碳目标的推进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宝碳公司来讲还是非常看好明年的市场机会的。

陈乐:谢谢林总,有请袁总。

袁方:在2021年、2022年我们推行的电化学技术路线在市场整个一片空白的情况下,我们已经实现了自有知识产权在国内市场国产化的核心模块,这两年的准备中,对于2023年能实现这一套技术路线真正的产业化上做好了铺垫。

我们的目标是2023年首先要实现每小时一万方到十万方的二氧化碳分解能力的装置,这个装置目前也已经在有序进展中。也就是CSRE碳分解再生能源系统这一套解决方案。目前也有多家企业跟我们进行深入的联合产业化推进中。

对于我们公司来说,2023年是我们巨变的一年,也是实现CSRE这一套电化学技术路线真正面市的节点。

陈乐:看来2023年是两家公司发力的重要时间节点,包括「双碳频道」也会在2023年拥抱新的发展。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圆桌讨论就先到这儿,后续我们再私下做交流,非常感谢界面新闻提供交流的平台,谢谢三位嘉宾带来的精彩分享。

【关于梅赛德斯-奔驰】

特别鸣谢本次年会战略合作伙伴梅赛德斯-奔驰。作为汽车工业的引领者,梅赛德斯-奔驰始终将安全、可持续的未来出行方式视为发展动力和己任,为此不断对创新、绿色的出行技术加大投入,以打造安全、卓越、令人向往的汽车产品。从“电动为先”到“全面电动”,这家全球闻名的豪华汽车制造商正在加速奔向零排放和软件驱动的未来。立足中国汽车市场,梅赛德斯-奔驰与遍布全国的600余家授权经销商秉持“客户为先”的经营理念,持续“聚焦豪华”、提速“全面电动”,践行“商责并举”的可持续发展,力求以“新豪华主义”的产品与“心豪华主义”的服务,满足中国客户不断升级的可持续豪华出行需求,助力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届【界面财经年会】专题>>

第四届【界面财经年会】回顾>>

第三届【界面财经年会】回顾>>

第二届【界面财经年会】回顾>>

第一届【界面财经年会】回顾>>

【界面财经年会】组委会联系方式

会务组:

顾女士 18601704491,gurenyi@jiemian.com

刘女士 13636308619,liuxiaohui@jiemian.com

媒体组:

程女士 13636511963,chengxinyuan@jiemian.com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