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专访】里夫金(下):同理心让人类在进化中存活下来,如今却被遗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专访】里夫金(下):同理心让人类在进化中存活下来,如今却被遗忘

如果我们生来就不乏迁徙、调适的能力,且还将继续沿着这一路线进化,那就该好好发扬这一强项。

里夫金与默克尔。来源:里夫金办公室网站

 

记者 | 王磬

编辑 | 崔宇

近日,界面新闻专访了知名学者、未来学家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在访谈的上篇,他描绘了一幅关于韧性时代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宏伟蓝图,以及前往的路径。在下篇,他着重阐述了这幅蓝图中最重要的一环——人——以及人该如何与自然、与自身相处。

相关阅读:【专访】里夫金(上):效率至上的时代已经终结,新世界需要的是韧性

以下为访谈全文(下),刊发时有编辑。

“人本身就是生态系统”

界面新闻:《韧性时代》一书,除了贯穿经济学、生态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的硬核知识,还多次强调了人的作用。回到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我们该如何理解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

里夫金:我认为我们完全误解了人之为人的本质。西方人以往认为,每一个个体都是自治的行动者(autonomous agent)。我们谋求的是自我的存续。在不侵犯他人的自治与自力更生的权利的前提下,我们彼此展开竞争。而自然则被利用来改善我们的境况。东方的传统则不同,它强调的是和谐,我们都是同一个共同体的一分子,这个共同体以生态为中心。虽然你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这一传统,但它仍然深藏在你们的文化基因里。

我现在在马里兰州的贝塞斯达,居所的外面就是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是世界最顶尖的科研机构之一,他们正在推进一项新的计划。这一转型必须由科学来引领,它将会改变一切,该计划名为“人类微生物组计划”(Human Microbiome Project)。如今,NIH的科学家们已经宣布人类本身就是一个生态系统。这不仅是一个隐喻。我们在字面意义上是生态系统。这意味着什么?它给了我们希望。

科学家发现,人类就是一个生态系统,类似于某种半渗透膜(semi-permeable membrane)。每时每刻,水圈里的水都会借助分子和细胞进入我们的身体,人体的60%都是水,它是一切身体机能正常运转的基础,也将养分运送到身体各处。岩石圈中的微量元素也同样会通过细胞进入我们的身体,例如山里的硫磺在经过水的冲刷与分解后会沉淀在泥土里,而植物又会将泥土里的微量元素带给动物,最后就来到我们身上。这些元素来自大山,但每天都会通过泥土或者作为人类食品的动植物进入我们的身体,存在于各大身体组织中,接着又流向地球上的其它地方。事实证明,成熟的人体只有大约10年的寿命。人们向来以为,人从长大成年一直到死去,所使用的都是同一具肉体,其实不然。除开眼球、晶状体、一部分存在于大脑里的神经细胞以及牙齿里的硫磺,人体的其它部分每时每刻都是在更新的,例如骨骼大概也是每10年会完全更新一次,胃细胞则每个月都会更新。因此,人体其实是一个与水圈、岩石圈以及大气层相通的生态系统,以细胞和组织为中介来实现输入与输出。

人们对以下这一点其实是很陌生的:我们的身体并不“形单影只”,有无数其它生物存在于我们的体内,这已经是科学研究反复证明了的。我们的体内有真菌、病毒和细菌,这些种群的数目合起来可达到万亿级别。人体里的细胞也大约有一半不是人自己的,它们属于存在于人体中的其它生物,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人体内大约有20000多个基因是人自己的,此外还有千百万不属于人的基因。人类微生物组计划提出人本身就是生态系统,理由即在于此。地球本身也同样是中介,是一套生成与转化的流程,山地每时每刻都在降解,水圈也在不断变化,各种微量元素凭借这一循环进入我们的身体,尔后又从我们身上流向别处。

这个故事无疑是最令人感到宽慰的。年轻人需要知道我们并不孤独。当前,每个人都恐惧死亡,感到万事皆休,看不到任何未来。同时他们也越来越离群索居,把自己关在家里,沉迷电子荧屏和元宇宙之类的东西,这太可悲了。美国有不少人大半天都呆在家里,每天花在屏幕上的时间达到7个小时,就盯着那些小小故事里的小小像素点。当然,这不等于说我们就应该放弃虚拟世界。如我刚才所言,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将会带来新的基础设施,但如果我们完全不进行自然的接触,只沉迷于虚拟的元宇宙,那我们这个种群恐怕就要终结了,因为我们毕竟还是生态系统。这一新信息告诉我们,我们乃是某个更大的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就是自然,我们无时不在谋求和谐。我们固然会因为气候灾害或者疫情而在家里呆上好一阵子,有时会久坐不起,偶尔外出一下,但气候变迁还是会迫使数以百万计的人起来活动。因为人就是被设计成这个样子的,而我们也有能力做到。

“我们是富有同理心的存在者”

界面新闻:你在书里也强调了人的“同理心”。为何这一点如此重要?

里夫金:史密森学会(Smithsonian Institution)是一个总部在华盛顿的学会,旗下有许多家博物馆,大都与人类学相关。它在做的事情是,为陷入绝望的人们指明希望,讲述一个不落俗套的人类故事。每个来美国观光的游客几乎都会去这些博物馆参观。史密森学会曾在研究里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人类的生存繁衍历史何以能如何悠久?80万年前出现了原始人,他们的历史比尼安德特人更久远,后者大约在10多万年前诞生,又延续了8万年才消失,这个仅有两只手两条腿、物理力量微弱不堪的小小生物为什么能存续这么长的时间?弱小的他们又是如何长途跋涉跨越海洋和大陆,继而在世界各地定居的?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原先的故事是,随着1万年前冰川时代的过去,更新世结束,全新世开始,气候变得温暖宜人,我们开始从事农业生产,并一路演进到工业化的进步时代。但研究者们在梳理了地质学记录之后发现,这一叙事是有误导性的。80万年来,在原始人向智人进化的过程中,由于地球的公转轨道异乎寻常,当时气候变迁的剧烈与频繁乃是当代人根本无法想象的。他们先后经历了10万年的冰川时代、1万年的温暖时期、10万年的冰川时代以及又一个1万年的温暖时期。这样的交替持续了80万年,我们的种群就是在这种条件下诞生和进化而来的。

他们就此发问:我们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换言之,我们人类是如何挺过这些极端气候的?答案在于我们可能是世界上最善于适应的种群,在适应多元环境的能力上仅次于病毒和细菌。何以如此?首先,发达的大脑使我们可以一代又一代地传递知识、跨越漫长的历史。其次,我们有模仿自然的能力,1990年代的研究发现,同理心(empathy)存在于人的神经回路中。我们推测大象可能也有这种能力,因为它们可以分辨出镜子中的自己,这是关键所在,如果你能分辨出镜子中的自己,那就证明你具备同理心,海豚和鲸鱼是否也是如此,我们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它们最早属于陆生的哺乳动物,后来才回到海里生活。神经回路里的同理心使我们可以像体验自我一样体察他人,了解他人的贪欲、危险与乐趣,如同自己亲身经历了一般。此时此刻,我们也就能超越自我,认识到我们只是许多生命当中的一个,我们也应当如此去关切同侪。这就是所谓热爱生命的本能(biophilia)。我以前看过一个视频,你们可能也接触过,视频里有一只北极熊母亲和孩子被困在一块很小的浮冰上,浮冰渐渐融化,母子难以脱身。这个视频让千百万人流下了热泪。在去年的澳洲山火中,人们也救下了一只被困在树上,爪子已经被烧伤的考拉,这个视频同样让人们感慨不已。我们有一种自然的同情冲动,它促使我们得以合作,视自己为一个家庭。纵观历史,同理心会进化也会崩溃,这是真实发生过的。

但我想强调一点,那就是我们是富有同理心、具备合作与适应能力的存在者,这同样也能给人以希望。如果我们连过去80万年里如此剧烈的气候变迁都能适应下来,如果我们生来就不乏迁徙、调适的能力,且还将继续沿着这一路线进化,那我们就该好好发扬这一强项。

至于同理心,英美人可能遗忘了它的重要性。当一个小孩降生时,西方人的观念是他们想要成为一名小自治行动者,从而对策是:不要让小孩睡太久,母乳喂养的时间不宜过长,要让他们尽快独立,这是英美的传统。但后来弗洛伊德却指出,所有的小孩都只不过想释放自己的性冲动,一切都只关乎性而已。此论乍一听有些荒腔走板:在小孩诞生之际,照料者与婴儿之间的同情冲动就已经存在了。婴儿与父母、与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也是基于同理心的,婴儿的喜怒哀乐牵动着一家人的心,它甚至是前语言层面的。如果你的照料方法恰当,文化氛围也还不错,那么这种同情的冲动就能不断延展。到了两岁左右,小孩开始学习四处爬行,接触到了周遭的世界,然后他们就会开始学习识别。他们在看见父母手里拿着各种各样的食物来到自己的身边,了解到这是人类的做法后,便会把鸟类筑巢也形容为母亲在从事某些工作。他们与同类生物之间基于同理心的关系,就此而开始确立。3至5岁的孩子所做的梦有60%都是与其它动物相关的,小动物就如同人类的小宝贝一般。然而,他们进了学校以后却会被教授“自然在于浪费”、自然没有价值而只是消极备用的资源等观念。

为了全人类的未来,我们必须纠正这种主张。例如美国就已经开始行动,12个公立学校系统里有8个都已经采取措施,引入一些大学的课程,此课程并不局限于单独某一门学科,而是一个综合各门学科的大框架,它告诉学生,人类是一个生态系统,我们要认识到地球是活生生的存在者。另外,我们还要求学生必须把一定的课外时间花在社区服务上,要关注其生态系统、测定碳足迹、帮助濒危的动物以及把蓄水池打扫干净。

“生态文明是一种哲学层面上的叙事”

界面新闻:人与自然之间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里夫金:我们需要做的是,把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纳入到“我们都是一个鲜活的、自行演化的生态圈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认识框架之下,并以此重塑我们的自我观念。你我每时每刻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会影响到地球上的其他人。这就是我在书里耗费了不少篇章来讨论的热力学第一与第二定律,它统辖着整个宇宙。其要义是我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可能同时对整个世界产生一系列影响。例如,就商界而言,我们倾向于把创造财富等同于对自然进行汲取。我们要把自然物运送到价值的链条上,是我们给它们添上了价值。在交换的环节,价值被等同为了金钱上的价格。从向自然汲取这一步骤开始,到运输、存储、以原料制造出商品、交换再到最终的消费,价值链条的每一环上都有着各式各样的负外部性,而这些负外部性又随时都在向整个地球扩散。你透过将具体的商品或服务推向市场而获得的短期利益无论有多么丰厚,地球都免不了遭灾。具体说就是毒化海洋与大气,以及水土的流失。热力学给我们的教导就是这些。

那么中国倡导的生态文明又当如何?我们做任何事的时候都要想到自己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也不能够向大自然无度地索取,以至于影响它自身的繁盛,因为破坏这种繁盛就等于是在掏空我们自己。如果我们为了短期的效益而加大对一年四季的光合作用及其净第一性生产力的汲取,那结果将是两败俱伤的,生态系统将会衰竭、毒化或是让我们空手而归。这正是亚洲的传统并仍然镌刻在你们的文化基因里。亚洲国家在20世纪确实采纳了西方的发展模式,但这个文化基因不会轻易改变,你们的自我观念仍然和众人居于其中的社群联系在一起。看重自治的西方人就不会认为自我总是处在与天地万物以及种种经历的关系之中,这是东方人的强项。

不过,即便在西方世界,也有一些相对非主流的观念,例如浪漫主义就一度盛行过。启蒙运动的哲学家们大都强调人与自然相分离、崇尚理性,认为地球就是专供我们使用的。在康德和牛顿之外,我们还有叔本华,但不算主流。回望19世纪,生态学当时已经在德国发展为一门正式的学科,到20世纪,美国又建起了许多国家公园来推动自然保护,20世纪末的环保运动风起云涌,接着又是欧洲的绿色运动,暂且回顾到这里。归结起来看,生态文明是一种哲学层面上的叙事。它不属于西方而属于东方。但我坚信,亚洲可以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教益。要认识到一个基本点:我们身在自然之中,不必把文化和自然对立起来,我们就是自然。在我看来,一旦认识到我们也像自然一样具有韧性而不是脆弱性,那我们就能坚定信心。有一些疗法认为,适当的打击和磨炼能让我们更坚韧、更强壮,假如你身上发生了非常可怕的变故,你就必须要足够强大才能度过难关,并夺回自己所失去的东西。但任何遭逢过此等变故的人也都明白,你永远也不可能完全回到以往的状态,而只能总结经验教训继续前行。韧性的确也不等于强壮。在自然界里,许多有机体都算不上强壮,但它们仍然有韧性,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在变故袭来之际以柔克刚,继续蜕变、进化和革新。以此观之,自然的全部奥秘无非就是真正的开放性,它的柔弱只是表面的,其实质乃是向他者开放以及主动去体验他者,这才是要害所在。对人也是一样,不是吗?我们迄今为止的传统鼓励每个人变得强壮,但人其实需要培养韧性。这意味着在生活中向多元的经验开放,我们不是孤立的,我们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此一传统完全不同于西方。

“未来是安居与流动并存的时代”

界面新闻:尽管我们今天在强调人的重要性,但现在环保人士们也有一种关于人的激进的观点:人其实是最大的碳排放来源。如果想要最大化每个人对减排的贡献,相比于少坐飞机、少吃肉这些行为,最好的减排方式其实是不生孩子。他们的观点,换言之,人类如果希望地球能够存活下去,最好的办法是让自己灭绝。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里夫金:你是第一个向我提出这种问题的,多谢你,我非常乐于回答它。

你刚才提到了牛肉,我正好写过一本书叫做《超越牛肉》(Beyond Beef),它是在1992年出版的。我在其中设想,假如有外星人入侵地球,那他们肯定会认为牛才是地球上占据统治地位的种群,因为整个地球上不被冰川覆盖的土地里有26%都被牛占据了。并且牛还会释放出沼气,它作为温室气体的威力比二氧化碳可是要大24倍。此外,世界上种植的粮食里也至多有40%都是被牛吃掉的。你不妨想象一下,有如此消耗的居然是牧场里的牲畜,而不是人。我是很喜欢牛的。我和妻子也在国内经营着一处农场。但我们必须反思目前的饮食习惯,好在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了素食主义者,这值得赞赏。不过,如果把小孩也考虑进来,那情况就变得微妙了。另有一点是我之前还没提过的。在1776年,也就是蒸汽机问世的那一年,美国也正式宣布了独立。这一年地球的人口大约为7.8亿,如今地球人口已突破80亿。这正是拜化石燃料所赐,我们掘开了3.5亿年前的石炭纪地层,从中挖出那个时代沉淀下来的动植物残渣,也就是煤炭或天然气,并挪作己用。这颇有一些亵渎先祖的意味了。我们将这些煤炭和油气尽数取走,正是它们成就了人类的工业时代,催生出一种把水圈、岩石圈、大气层以及整个生态圈剥夺殆尽的能源体制。这种剥夺的速度越来越快,时间间隔越来越短。我们是高效的,同时也把自己引向了灭绝。我推测未来两个世纪里人类可能会转而开发太阳能和风能。不要忘了,美国革命距离现在也才200多年。

我父亲生于1908年,距离现在不到120年。200年并不算很长的时间,也就八代人而已。不过,如果我们成功开发了太阳能,那移民的规模就可能会暴增,达到一个我们难以想象的数目。从进化角度看,我们生来是从事采集和狩猎的,准确说是采集为主、狩猎为辅,我们对植物的依赖更大,狩猎的频率则不高。其原因在于,女性知道哪些植物是可以吃的而哪些不能吃,也知道防腐剂的使用方法。狩猎-采集者是理想的父母人选,但他们一般只能养1至2个小孩,经年累月的迁徙令他们必须时刻适应季节的变化,以及在此期间保持孩子与生父的联系。此时你是养不起6个或者7个小孩的,这些都是进化的结果。

我每天都会读许多研究资料,你可以看见我办公室里已经堆满了一箱又一箱的文件,这些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很可能会引发大规模的移民潮,因为地球上的许多地区将可能变得不适于居住,这种现象在未来50年内就很可能出现。人类可能在某一段时间里安土重迁,过一阵又四海为家,况且拖家带口地迁徙本来就是我们的天性,我们一直以来也是这么做的。对此我们不应当感到恐惧,毕竟它正是我们的强项,我们的生理构造如此,我们也无法摆脱同情的冲动。这一切都不意味着我们从此就不要孩子了,尽管有些人可能有那样的选择。我们今后可能会更加漂泊无定,能在某地完全安顿下来的时间不一定会有现在这么长。这依旧是进化的机制在起作用,它可能意味着规模更小的家庭,可能也会迫使多个社会共同来抚养少数小孩,整个社会变成扩展性的家庭,一同分担父母职责。随着这些小孩走过人生的各个阶段,他们的同类又会接续上来,而老一辈总是会支持全部小孩,这就是所谓的扩展家庭,我想此类事物今后可能会增多。

我赞成你的意见,关键并不在于是否要小孩。有些人可能会说,我们一开始就不该存在,地球根本不需要我们。我想,我们是有权生活在这里的,但这一权利也要受到责任的限制:我们不能危及其它动植物的生存,应该让苹果树和狐狸随时都能保有各自的一片天地。体会了生命这一奇妙事物的我们理应如此行事。我们既不比别的生物更高贵,也不比它们更低贱,大家都是芸芸众生的一分子。每一种群都应得其生存繁衍的空间,某一个种群的濒临灭绝的确是令人遗憾的,我们今后也许永远也接触不到它们了,而且地球上半数的种群以及一些重要的种群都可能如此。我对今后是否还要小孩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孩子还是要生,但不应该生太多。我们今后可能需要对孩子负起某种形式的集体责任,我们必须意识到今后可能是安居与流动并存的时代,这将是未来世界的基本样貌。它同样可能是一个良善的世界,也可能实现中国人所向往的、重质而不重量的美好生活。这种生活也许是灵活多变的,也许同样有不少闪光点,它并不必然是痛苦的。我们是最有适应能力的种群之一,我们必须学习繁盛之道,而非只关注增长。我们需要学会做生物圈共同体的一员,不能只在乎地缘政治的竞争。这一切都是有可能实现的。

“人类是一个濒危的种群”

界面新闻:说到下一代,你算是本世纪环保事业的领路人之一,早在70年代就发起过反对化石燃料的游行,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也一直在做相关的倡议。你如何看待今天由其后少女格蕾塔等年轻人们发起的气候行动?

里夫金:1973年发生了不甚光彩的“波士顿倾油事件”(Boston Oil Party),这是石油产业遭逢的首次大规模抗议。当时OPEC国家对石油实行禁运,令油价从每桶3美元涨至10美元。大量机动车在加油站门前排起长队也还是加不到油。我倡导了那次抗议。当时恰逢“波士顿倾茶事件”200周年纪念——不愿忍受压榨的殖民地人民潜入码头,把英国的茶叶倒入大海,而美国革命也在不久后爆发。发起号召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是否会有人响应,也不清楚抗议会在何时以及如何收场。当天下着大雪,我想大概不会有人冒着暴风雪来赴会了。然而,从街角拐进镇区后,我发现那里至少聚集了好几千人,有拖家带口的,还有一整个社区都来抗议的。有渔民走上前去,把空的油桶扔进了海里。这就是最终有两万余人参加的“波士顿倾油事件”。

但在后来的半个多世纪里,我发现问题不只出在化石燃料上,而在于我们的一整套生活方式都是导向大灭绝的。

作为西方文明发端时期的历史文献,《圣经》写道,上帝将伊甸园赐予亚当和夏娃,但二人背叛了上帝的信任,偷吃了知识之树上的苹果,从而能知晓善恶。上帝鉴于他们的违反诫命之举,将他们逐出了伊甸园,人类及其子孙后代从此不得不凭借自己的劳动来维持生存。但上帝又留下一份礼物并对亚当表示,我将让你来管辖所有受造物,你将能支配地球上的所有动物与植物。这一基础性的授权及其各种变体,自此就与我们相伴相随了,经历了各大水利文明(hydraulic civilization),从中世纪的农业革命一直到工业时代取得的诸多进步。现在看来这条路线或将把我们引向灭绝。

相比之下,东方的宗教对于自然有着截然不同的观念。儒家、印度教和佛教都相信,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我们总是应当设法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适应自然。我们不应当把自己和自然割裂开来。即便亚洲在20世纪以来已经偏离了这一思想,采纳了西方的发展模式,但它在东方的文化基因里依旧是根深蒂固的。

我在访问中国时发现,中国人依旧相信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而这足以表明,亚洲在迈向生态文明的道路上也许能发挥某种引领作用,以及推动西方的转变。但不同文明背后的假定也是自成一套体系的,在上帝授权人类统治众生的诫命之外,我们对政府治理、经济生活的组织、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研究的路径以及儿童教育方针的看法,乃至于我们所持有的自我概念等一系列与我们一同走过进步时代的观念,在我的新书里也都有涉及。

这一切已经把我们带向了灭绝之路。不久前闭幕的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就很能说明问题,不论是联合国、OECD国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是世界银行,诉诸的都是同一套源自进步时代的假定,它们非但不能化解矛盾,反倒只会加速灭绝。

我们需要一套全新的操作指南。我把希望寄托在年轻人、Z世代、高中生、大学生以及千禧一代身上。他们在这几年发起了“周五为未来”(Friday for Future)及其它一些气候游行。尽管人类历史上曾有过各种各样的抗议活动,但这些气候游行和历史上的其它游行都不同。就我所知,这是历史上首次以作为一个种群的人类为名义而发起的抗议,抗议者视自己为一个濒危的种群。他们也把同类的生物当做革命大家庭的一部分。基于意识形态、宗教和社群的各种分野依旧存在,但在他们看来我们都同属一个种群。

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转变。我留意到的另一转变,是过去两三年来我们逐渐对气候变迁与个人经验的共鸣有了意识,有些人曾经可能只是围观、但并没有发言,而如今每个人都感到了切身的恐惧,因为洪水、干旱、山火、财产的损失、他人的丧生都已经近在眼前,人们理解了这些新现象,并开始意识到地球的威力可能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人类这个小小的种群可能比我们预想的要渺小得多,也无关紧要得多。演化的前景已经摆在了我们面前。不过,这一意识上的巨变尚未得到充分讨论。

这是我展开论述的两大框架:一边是与进步时代相伴并把我们引向这场危机的一系列假定,另一边则是我们已经意识到地球比我们要宏大得多,而我们则要渺小得多,以及后来年轻人和Z世代诉诸种群名义的发声,我新书里的故事就是围绕这些框架搭建起来的。

“年轻人要主动拥抱和亲近自然”

界面新闻:作为一位经济学家、理论家,同时也是一位未来学家,你如何看待自己的角色?又如何看待你的构想对当下社会的实践意义?

里夫金:我在书里谈及的每件事都不是天方夜谭,这本书也并非单纯的学术或理论著作,它已经开始进入主流视野。我希望这本书至少能起到某种抛砖引玉的作用。无论是新闻记者、学校教师还是父母,都有能力把我的故事接着讲下去,都有望让我们今天聊到的种种可能性变成现实。但目前我们还是一惊一乍,选择把自己封闭起来,关上门摆出鸵鸟姿态。这样下去我们只会越来越僵化保守,我们应当做的是敞开心胸、主动地去体验生活中的种种神奇。许多刚回到地球的宇航员就会表示,从太空中眺望地球是一种美妙的享受,那一刻仿佛有百般衷肠想要吐露,回到地球后,他们有时还是会为宇宙空间里那种非同一般的寂静而震撼,继而开始欣赏地球上的芸芸众生。举这个例子的意义在于,它能加深我们对地球之鲜活性的体认,每一寸土壤里都是生机勃勃的。水就在我们的血管里流动。我们的体内甚至有电磁场,和地球形成呼应。这种现象级体验激动人心,也让人眼界大开。我恨不得冲到中国以及全世界的每一个年轻人面前,劝他们多少要花一点时间走出电子屏幕,或者干脆远离屏幕,沉迷于它有百害而无一益。要多去体会自然的宏伟,看一看深邃的北国天空,去一去大瀑布。善于欣赏自然的宏伟是极为有益的,虽然它有时也会令人畏惧。如果你在舒适区里呆久了,大自然也能开拓你的想象力,打通你对世间奇伟之物的感受力,从而帮助你超越自我。可悲的是,现在许多年轻人成天盯着屏幕,沉溺于三分钟的短视频。我当然不是要让他们一周七天都不碰这些,但亲近自然对于适应我们即将迈进的韧性时代而言也是极有帮助的。

美国的新冠疫情好转后,孩子们都争相涌出学校,走出课堂并远离屏幕,他们彻底无法忍受封闭的生活了。家长也和他们一样,都迫切地想要出门活动。疫情把每个人都关了起来,但有趣之处在于,此时他们就回想起自然的好了。如果你能引导3到5岁的孩子们认识生态系统,使自然之美成为他们的日常体验,无分雨天还是晴天,令他们能在一群蝴蝶忽然停在身旁时自如地与之嬉戏,在下一次看到鸟类奋力保卫巢穴和幼鸟时也能感同身受,那他们的心里也将时刻充满爱与感激之情。长此以往,他们还能学习自然界的自由与包容,摒弃电子屏幕上的党同伐异。

我对泰勒·斯威夫特的印象很好——这也许和我的年龄有些不符——她在一处乡村社区里长大,素来就热爱自然。去年她还出人意料地一口气推出了两张以自己与自然的依系为主题的专辑,其中一张还获得了年度大奖,她在其中诠释的正是生命的意义。我们沉迷屏幕是分几个阶段的,一开始是电视,后来是互联网,最后干脆待在家里不出门,其间我们的自然概念以及语言发生了扭曲。过往以自然为主题的电影和书籍数不胜数,今后也许不会有那么多了,毕竟每个人都把自己关了起来。就此而言,泰勒·斯威夫特甚至可以说有某种革命性。她除了呼吁年轻人特别是Z世代和千禧世代去体验自然、了解自然之奇伟之外几乎就没有别的焦点,在这方面年轻人也已经错过了太多。深入自然有时会有危险,但仍是激动人心的。我们越能放下架子、敞开胸怀、主动作为自然的一分子去拥抱自然,我们能存续下去的机会也就越大,我们也就越能享受到生活在地球的美妙。

毫无疑问,地球生活有艰难的一面,有时甚至是斯巴达式的。但这总比临阵退缩而让以往的地缘政治争斗故态复萌要好,我们压根就不该把时间和注意力花在此类事项上面。话说回来,我认为每个人都应当花些时间,深入了解一下生态文明的蓝图。

另外我还想强调一点,之前我谈到过同理心,它时而高涨时而又崩溃,这固然是个问题,但同时也是机遇。狩猎-采集者也具备同理心,但只扩展到有血缘关系的亲属身上。如果你是外人或者来自另一处山谷,那他们可能会视你为魔鬼。世界各大宗教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生的,它们大都创立于水利文明的时期,有能力让1000个人团结在水利文明之下,就像中国、印度和中东地区那样。人际关系不再依靠血缘。有大量的人被驱使去开拓道路、修建堤坝或是粮仓。各大宗教都在这一时期趋于成熟绝非偶然,因为宗教代表着全新的依系。如果你和我都是犹太人,那我们彼此就以家人相待,这个家庭虽然是虚拟的,但我们都愿意为这个家奉献生命。如果你是一名1世纪的罗马基督徒,和别人也没有血缘关系,那你们还是会亲吻彼此的脸颊并以兄弟姐妹相称,这种现象在当时是史无前例的。这些人非亲非故,唯有耶稣以同理心对待他们,你观察别的古代宗教也会发现不少类似之处。进入意识形态的时代后,民族国家顶替了父母的角色,人们同理心的分享对象是具有共同文化背景的人,这种状态持续至今。

当下年轻人则自视为一个种群,但他们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民族、政治以及宗教纽带,也没有断绝与小社群的血缘关系。此时我们需要处理的问题是,基于血缘和部落的冲突如今仍然时有发生,因宗教与意识形态而爆发的战争也没有消亡。好在我们还有生态文明这条路可走,它有望帮助我们超越前述的种种争斗。基于种群的同理心不要求我们放弃基于民族、宗教或血缘的同理心,但如果后三者感到种群意识或者说“好生之德”都对它们构成了威胁,主张自己要坚决捍卫社群血缘、部落或是民族的纽带,继而出现对抗,那还是会有麻烦。同理心虽然非常灵活,但总还是有崩溃的可能。这说明我们目前必须想办法讲好生态文明这个至关重要的故事,如此才有望开辟出前行的道路,安然度过未来的韧性时代。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专访】里夫金(下):同理心让人类在进化中存活下来,如今却被遗忘

如果我们生来就不乏迁徙、调适的能力,且还将继续沿着这一路线进化,那就该好好发扬这一强项。

里夫金与默克尔。来源:里夫金办公室网站

 

记者 | 王磬

编辑 | 崔宇

近日,界面新闻专访了知名学者、未来学家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在访谈的上篇,他描绘了一幅关于韧性时代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宏伟蓝图,以及前往的路径。在下篇,他着重阐述了这幅蓝图中最重要的一环——人——以及人该如何与自然、与自身相处。

相关阅读:【专访】里夫金(上):效率至上的时代已经终结,新世界需要的是韧性

以下为访谈全文(下),刊发时有编辑。

“人本身就是生态系统”

界面新闻:《韧性时代》一书,除了贯穿经济学、生态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的硬核知识,还多次强调了人的作用。回到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我们该如何理解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

里夫金:我认为我们完全误解了人之为人的本质。西方人以往认为,每一个个体都是自治的行动者(autonomous agent)。我们谋求的是自我的存续。在不侵犯他人的自治与自力更生的权利的前提下,我们彼此展开竞争。而自然则被利用来改善我们的境况。东方的传统则不同,它强调的是和谐,我们都是同一个共同体的一分子,这个共同体以生态为中心。虽然你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这一传统,但它仍然深藏在你们的文化基因里。

我现在在马里兰州的贝塞斯达,居所的外面就是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是世界最顶尖的科研机构之一,他们正在推进一项新的计划。这一转型必须由科学来引领,它将会改变一切,该计划名为“人类微生物组计划”(Human Microbiome Project)。如今,NIH的科学家们已经宣布人类本身就是一个生态系统。这不仅是一个隐喻。我们在字面意义上是生态系统。这意味着什么?它给了我们希望。

科学家发现,人类就是一个生态系统,类似于某种半渗透膜(semi-permeable membrane)。每时每刻,水圈里的水都会借助分子和细胞进入我们的身体,人体的60%都是水,它是一切身体机能正常运转的基础,也将养分运送到身体各处。岩石圈中的微量元素也同样会通过细胞进入我们的身体,例如山里的硫磺在经过水的冲刷与分解后会沉淀在泥土里,而植物又会将泥土里的微量元素带给动物,最后就来到我们身上。这些元素来自大山,但每天都会通过泥土或者作为人类食品的动植物进入我们的身体,存在于各大身体组织中,接着又流向地球上的其它地方。事实证明,成熟的人体只有大约10年的寿命。人们向来以为,人从长大成年一直到死去,所使用的都是同一具肉体,其实不然。除开眼球、晶状体、一部分存在于大脑里的神经细胞以及牙齿里的硫磺,人体的其它部分每时每刻都是在更新的,例如骨骼大概也是每10年会完全更新一次,胃细胞则每个月都会更新。因此,人体其实是一个与水圈、岩石圈以及大气层相通的生态系统,以细胞和组织为中介来实现输入与输出。

人们对以下这一点其实是很陌生的:我们的身体并不“形单影只”,有无数其它生物存在于我们的体内,这已经是科学研究反复证明了的。我们的体内有真菌、病毒和细菌,这些种群的数目合起来可达到万亿级别。人体里的细胞也大约有一半不是人自己的,它们属于存在于人体中的其它生物,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人体内大约有20000多个基因是人自己的,此外还有千百万不属于人的基因。人类微生物组计划提出人本身就是生态系统,理由即在于此。地球本身也同样是中介,是一套生成与转化的流程,山地每时每刻都在降解,水圈也在不断变化,各种微量元素凭借这一循环进入我们的身体,尔后又从我们身上流向别处。

这个故事无疑是最令人感到宽慰的。年轻人需要知道我们并不孤独。当前,每个人都恐惧死亡,感到万事皆休,看不到任何未来。同时他们也越来越离群索居,把自己关在家里,沉迷电子荧屏和元宇宙之类的东西,这太可悲了。美国有不少人大半天都呆在家里,每天花在屏幕上的时间达到7个小时,就盯着那些小小故事里的小小像素点。当然,这不等于说我们就应该放弃虚拟世界。如我刚才所言,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将会带来新的基础设施,但如果我们完全不进行自然的接触,只沉迷于虚拟的元宇宙,那我们这个种群恐怕就要终结了,因为我们毕竟还是生态系统。这一新信息告诉我们,我们乃是某个更大的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就是自然,我们无时不在谋求和谐。我们固然会因为气候灾害或者疫情而在家里呆上好一阵子,有时会久坐不起,偶尔外出一下,但气候变迁还是会迫使数以百万计的人起来活动。因为人就是被设计成这个样子的,而我们也有能力做到。

“我们是富有同理心的存在者”

界面新闻:你在书里也强调了人的“同理心”。为何这一点如此重要?

里夫金:史密森学会(Smithsonian Institution)是一个总部在华盛顿的学会,旗下有许多家博物馆,大都与人类学相关。它在做的事情是,为陷入绝望的人们指明希望,讲述一个不落俗套的人类故事。每个来美国观光的游客几乎都会去这些博物馆参观。史密森学会曾在研究里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人类的生存繁衍历史何以能如何悠久?80万年前出现了原始人,他们的历史比尼安德特人更久远,后者大约在10多万年前诞生,又延续了8万年才消失,这个仅有两只手两条腿、物理力量微弱不堪的小小生物为什么能存续这么长的时间?弱小的他们又是如何长途跋涉跨越海洋和大陆,继而在世界各地定居的?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原先的故事是,随着1万年前冰川时代的过去,更新世结束,全新世开始,气候变得温暖宜人,我们开始从事农业生产,并一路演进到工业化的进步时代。但研究者们在梳理了地质学记录之后发现,这一叙事是有误导性的。80万年来,在原始人向智人进化的过程中,由于地球的公转轨道异乎寻常,当时气候变迁的剧烈与频繁乃是当代人根本无法想象的。他们先后经历了10万年的冰川时代、1万年的温暖时期、10万年的冰川时代以及又一个1万年的温暖时期。这样的交替持续了80万年,我们的种群就是在这种条件下诞生和进化而来的。

他们就此发问:我们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换言之,我们人类是如何挺过这些极端气候的?答案在于我们可能是世界上最善于适应的种群,在适应多元环境的能力上仅次于病毒和细菌。何以如此?首先,发达的大脑使我们可以一代又一代地传递知识、跨越漫长的历史。其次,我们有模仿自然的能力,1990年代的研究发现,同理心(empathy)存在于人的神经回路中。我们推测大象可能也有这种能力,因为它们可以分辨出镜子中的自己,这是关键所在,如果你能分辨出镜子中的自己,那就证明你具备同理心,海豚和鲸鱼是否也是如此,我们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它们最早属于陆生的哺乳动物,后来才回到海里生活。神经回路里的同理心使我们可以像体验自我一样体察他人,了解他人的贪欲、危险与乐趣,如同自己亲身经历了一般。此时此刻,我们也就能超越自我,认识到我们只是许多生命当中的一个,我们也应当如此去关切同侪。这就是所谓热爱生命的本能(biophilia)。我以前看过一个视频,你们可能也接触过,视频里有一只北极熊母亲和孩子被困在一块很小的浮冰上,浮冰渐渐融化,母子难以脱身。这个视频让千百万人流下了热泪。在去年的澳洲山火中,人们也救下了一只被困在树上,爪子已经被烧伤的考拉,这个视频同样让人们感慨不已。我们有一种自然的同情冲动,它促使我们得以合作,视自己为一个家庭。纵观历史,同理心会进化也会崩溃,这是真实发生过的。

但我想强调一点,那就是我们是富有同理心、具备合作与适应能力的存在者,这同样也能给人以希望。如果我们连过去80万年里如此剧烈的气候变迁都能适应下来,如果我们生来就不乏迁徙、调适的能力,且还将继续沿着这一路线进化,那我们就该好好发扬这一强项。

至于同理心,英美人可能遗忘了它的重要性。当一个小孩降生时,西方人的观念是他们想要成为一名小自治行动者,从而对策是:不要让小孩睡太久,母乳喂养的时间不宜过长,要让他们尽快独立,这是英美的传统。但后来弗洛伊德却指出,所有的小孩都只不过想释放自己的性冲动,一切都只关乎性而已。此论乍一听有些荒腔走板:在小孩诞生之际,照料者与婴儿之间的同情冲动就已经存在了。婴儿与父母、与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也是基于同理心的,婴儿的喜怒哀乐牵动着一家人的心,它甚至是前语言层面的。如果你的照料方法恰当,文化氛围也还不错,那么这种同情的冲动就能不断延展。到了两岁左右,小孩开始学习四处爬行,接触到了周遭的世界,然后他们就会开始学习识别。他们在看见父母手里拿着各种各样的食物来到自己的身边,了解到这是人类的做法后,便会把鸟类筑巢也形容为母亲在从事某些工作。他们与同类生物之间基于同理心的关系,就此而开始确立。3至5岁的孩子所做的梦有60%都是与其它动物相关的,小动物就如同人类的小宝贝一般。然而,他们进了学校以后却会被教授“自然在于浪费”、自然没有价值而只是消极备用的资源等观念。

为了全人类的未来,我们必须纠正这种主张。例如美国就已经开始行动,12个公立学校系统里有8个都已经采取措施,引入一些大学的课程,此课程并不局限于单独某一门学科,而是一个综合各门学科的大框架,它告诉学生,人类是一个生态系统,我们要认识到地球是活生生的存在者。另外,我们还要求学生必须把一定的课外时间花在社区服务上,要关注其生态系统、测定碳足迹、帮助濒危的动物以及把蓄水池打扫干净。

“生态文明是一种哲学层面上的叙事”

界面新闻:人与自然之间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里夫金:我们需要做的是,把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纳入到“我们都是一个鲜活的、自行演化的生态圈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认识框架之下,并以此重塑我们的自我观念。你我每时每刻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会影响到地球上的其他人。这就是我在书里耗费了不少篇章来讨论的热力学第一与第二定律,它统辖着整个宇宙。其要义是我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可能同时对整个世界产生一系列影响。例如,就商界而言,我们倾向于把创造财富等同于对自然进行汲取。我们要把自然物运送到价值的链条上,是我们给它们添上了价值。在交换的环节,价值被等同为了金钱上的价格。从向自然汲取这一步骤开始,到运输、存储、以原料制造出商品、交换再到最终的消费,价值链条的每一环上都有着各式各样的负外部性,而这些负外部性又随时都在向整个地球扩散。你透过将具体的商品或服务推向市场而获得的短期利益无论有多么丰厚,地球都免不了遭灾。具体说就是毒化海洋与大气,以及水土的流失。热力学给我们的教导就是这些。

那么中国倡导的生态文明又当如何?我们做任何事的时候都要想到自己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也不能够向大自然无度地索取,以至于影响它自身的繁盛,因为破坏这种繁盛就等于是在掏空我们自己。如果我们为了短期的效益而加大对一年四季的光合作用及其净第一性生产力的汲取,那结果将是两败俱伤的,生态系统将会衰竭、毒化或是让我们空手而归。这正是亚洲的传统并仍然镌刻在你们的文化基因里。亚洲国家在20世纪确实采纳了西方的发展模式,但这个文化基因不会轻易改变,你们的自我观念仍然和众人居于其中的社群联系在一起。看重自治的西方人就不会认为自我总是处在与天地万物以及种种经历的关系之中,这是东方人的强项。

不过,即便在西方世界,也有一些相对非主流的观念,例如浪漫主义就一度盛行过。启蒙运动的哲学家们大都强调人与自然相分离、崇尚理性,认为地球就是专供我们使用的。在康德和牛顿之外,我们还有叔本华,但不算主流。回望19世纪,生态学当时已经在德国发展为一门正式的学科,到20世纪,美国又建起了许多国家公园来推动自然保护,20世纪末的环保运动风起云涌,接着又是欧洲的绿色运动,暂且回顾到这里。归结起来看,生态文明是一种哲学层面上的叙事。它不属于西方而属于东方。但我坚信,亚洲可以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教益。要认识到一个基本点:我们身在自然之中,不必把文化和自然对立起来,我们就是自然。在我看来,一旦认识到我们也像自然一样具有韧性而不是脆弱性,那我们就能坚定信心。有一些疗法认为,适当的打击和磨炼能让我们更坚韧、更强壮,假如你身上发生了非常可怕的变故,你就必须要足够强大才能度过难关,并夺回自己所失去的东西。但任何遭逢过此等变故的人也都明白,你永远也不可能完全回到以往的状态,而只能总结经验教训继续前行。韧性的确也不等于强壮。在自然界里,许多有机体都算不上强壮,但它们仍然有韧性,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在变故袭来之际以柔克刚,继续蜕变、进化和革新。以此观之,自然的全部奥秘无非就是真正的开放性,它的柔弱只是表面的,其实质乃是向他者开放以及主动去体验他者,这才是要害所在。对人也是一样,不是吗?我们迄今为止的传统鼓励每个人变得强壮,但人其实需要培养韧性。这意味着在生活中向多元的经验开放,我们不是孤立的,我们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此一传统完全不同于西方。

“未来是安居与流动并存的时代”

界面新闻:尽管我们今天在强调人的重要性,但现在环保人士们也有一种关于人的激进的观点:人其实是最大的碳排放来源。如果想要最大化每个人对减排的贡献,相比于少坐飞机、少吃肉这些行为,最好的减排方式其实是不生孩子。他们的观点,换言之,人类如果希望地球能够存活下去,最好的办法是让自己灭绝。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里夫金:你是第一个向我提出这种问题的,多谢你,我非常乐于回答它。

你刚才提到了牛肉,我正好写过一本书叫做《超越牛肉》(Beyond Beef),它是在1992年出版的。我在其中设想,假如有外星人入侵地球,那他们肯定会认为牛才是地球上占据统治地位的种群,因为整个地球上不被冰川覆盖的土地里有26%都被牛占据了。并且牛还会释放出沼气,它作为温室气体的威力比二氧化碳可是要大24倍。此外,世界上种植的粮食里也至多有40%都是被牛吃掉的。你不妨想象一下,有如此消耗的居然是牧场里的牲畜,而不是人。我是很喜欢牛的。我和妻子也在国内经营着一处农场。但我们必须反思目前的饮食习惯,好在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了素食主义者,这值得赞赏。不过,如果把小孩也考虑进来,那情况就变得微妙了。另有一点是我之前还没提过的。在1776年,也就是蒸汽机问世的那一年,美国也正式宣布了独立。这一年地球的人口大约为7.8亿,如今地球人口已突破80亿。这正是拜化石燃料所赐,我们掘开了3.5亿年前的石炭纪地层,从中挖出那个时代沉淀下来的动植物残渣,也就是煤炭或天然气,并挪作己用。这颇有一些亵渎先祖的意味了。我们将这些煤炭和油气尽数取走,正是它们成就了人类的工业时代,催生出一种把水圈、岩石圈、大气层以及整个生态圈剥夺殆尽的能源体制。这种剥夺的速度越来越快,时间间隔越来越短。我们是高效的,同时也把自己引向了灭绝。我推测未来两个世纪里人类可能会转而开发太阳能和风能。不要忘了,美国革命距离现在也才200多年。

我父亲生于1908年,距离现在不到120年。200年并不算很长的时间,也就八代人而已。不过,如果我们成功开发了太阳能,那移民的规模就可能会暴增,达到一个我们难以想象的数目。从进化角度看,我们生来是从事采集和狩猎的,准确说是采集为主、狩猎为辅,我们对植物的依赖更大,狩猎的频率则不高。其原因在于,女性知道哪些植物是可以吃的而哪些不能吃,也知道防腐剂的使用方法。狩猎-采集者是理想的父母人选,但他们一般只能养1至2个小孩,经年累月的迁徙令他们必须时刻适应季节的变化,以及在此期间保持孩子与生父的联系。此时你是养不起6个或者7个小孩的,这些都是进化的结果。

我每天都会读许多研究资料,你可以看见我办公室里已经堆满了一箱又一箱的文件,这些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很可能会引发大规模的移民潮,因为地球上的许多地区将可能变得不适于居住,这种现象在未来50年内就很可能出现。人类可能在某一段时间里安土重迁,过一阵又四海为家,况且拖家带口地迁徙本来就是我们的天性,我们一直以来也是这么做的。对此我们不应当感到恐惧,毕竟它正是我们的强项,我们的生理构造如此,我们也无法摆脱同情的冲动。这一切都不意味着我们从此就不要孩子了,尽管有些人可能有那样的选择。我们今后可能会更加漂泊无定,能在某地完全安顿下来的时间不一定会有现在这么长。这依旧是进化的机制在起作用,它可能意味着规模更小的家庭,可能也会迫使多个社会共同来抚养少数小孩,整个社会变成扩展性的家庭,一同分担父母职责。随着这些小孩走过人生的各个阶段,他们的同类又会接续上来,而老一辈总是会支持全部小孩,这就是所谓的扩展家庭,我想此类事物今后可能会增多。

我赞成你的意见,关键并不在于是否要小孩。有些人可能会说,我们一开始就不该存在,地球根本不需要我们。我想,我们是有权生活在这里的,但这一权利也要受到责任的限制:我们不能危及其它动植物的生存,应该让苹果树和狐狸随时都能保有各自的一片天地。体会了生命这一奇妙事物的我们理应如此行事。我们既不比别的生物更高贵,也不比它们更低贱,大家都是芸芸众生的一分子。每一种群都应得其生存繁衍的空间,某一个种群的濒临灭绝的确是令人遗憾的,我们今后也许永远也接触不到它们了,而且地球上半数的种群以及一些重要的种群都可能如此。我对今后是否还要小孩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孩子还是要生,但不应该生太多。我们今后可能需要对孩子负起某种形式的集体责任,我们必须意识到今后可能是安居与流动并存的时代,这将是未来世界的基本样貌。它同样可能是一个良善的世界,也可能实现中国人所向往的、重质而不重量的美好生活。这种生活也许是灵活多变的,也许同样有不少闪光点,它并不必然是痛苦的。我们是最有适应能力的种群之一,我们必须学习繁盛之道,而非只关注增长。我们需要学会做生物圈共同体的一员,不能只在乎地缘政治的竞争。这一切都是有可能实现的。

“人类是一个濒危的种群”

界面新闻:说到下一代,你算是本世纪环保事业的领路人之一,早在70年代就发起过反对化石燃料的游行,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也一直在做相关的倡议。你如何看待今天由其后少女格蕾塔等年轻人们发起的气候行动?

里夫金:1973年发生了不甚光彩的“波士顿倾油事件”(Boston Oil Party),这是石油产业遭逢的首次大规模抗议。当时OPEC国家对石油实行禁运,令油价从每桶3美元涨至10美元。大量机动车在加油站门前排起长队也还是加不到油。我倡导了那次抗议。当时恰逢“波士顿倾茶事件”200周年纪念——不愿忍受压榨的殖民地人民潜入码头,把英国的茶叶倒入大海,而美国革命也在不久后爆发。发起号召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是否会有人响应,也不清楚抗议会在何时以及如何收场。当天下着大雪,我想大概不会有人冒着暴风雪来赴会了。然而,从街角拐进镇区后,我发现那里至少聚集了好几千人,有拖家带口的,还有一整个社区都来抗议的。有渔民走上前去,把空的油桶扔进了海里。这就是最终有两万余人参加的“波士顿倾油事件”。

但在后来的半个多世纪里,我发现问题不只出在化石燃料上,而在于我们的一整套生活方式都是导向大灭绝的。

作为西方文明发端时期的历史文献,《圣经》写道,上帝将伊甸园赐予亚当和夏娃,但二人背叛了上帝的信任,偷吃了知识之树上的苹果,从而能知晓善恶。上帝鉴于他们的违反诫命之举,将他们逐出了伊甸园,人类及其子孙后代从此不得不凭借自己的劳动来维持生存。但上帝又留下一份礼物并对亚当表示,我将让你来管辖所有受造物,你将能支配地球上的所有动物与植物。这一基础性的授权及其各种变体,自此就与我们相伴相随了,经历了各大水利文明(hydraulic civilization),从中世纪的农业革命一直到工业时代取得的诸多进步。现在看来这条路线或将把我们引向灭绝。

相比之下,东方的宗教对于自然有着截然不同的观念。儒家、印度教和佛教都相信,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我们总是应当设法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适应自然。我们不应当把自己和自然割裂开来。即便亚洲在20世纪以来已经偏离了这一思想,采纳了西方的发展模式,但它在东方的文化基因里依旧是根深蒂固的。

我在访问中国时发现,中国人依旧相信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而这足以表明,亚洲在迈向生态文明的道路上也许能发挥某种引领作用,以及推动西方的转变。但不同文明背后的假定也是自成一套体系的,在上帝授权人类统治众生的诫命之外,我们对政府治理、经济生活的组织、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研究的路径以及儿童教育方针的看法,乃至于我们所持有的自我概念等一系列与我们一同走过进步时代的观念,在我的新书里也都有涉及。

这一切已经把我们带向了灭绝之路。不久前闭幕的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就很能说明问题,不论是联合国、OECD国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是世界银行,诉诸的都是同一套源自进步时代的假定,它们非但不能化解矛盾,反倒只会加速灭绝。

我们需要一套全新的操作指南。我把希望寄托在年轻人、Z世代、高中生、大学生以及千禧一代身上。他们在这几年发起了“周五为未来”(Friday for Future)及其它一些气候游行。尽管人类历史上曾有过各种各样的抗议活动,但这些气候游行和历史上的其它游行都不同。就我所知,这是历史上首次以作为一个种群的人类为名义而发起的抗议,抗议者视自己为一个濒危的种群。他们也把同类的生物当做革命大家庭的一部分。基于意识形态、宗教和社群的各种分野依旧存在,但在他们看来我们都同属一个种群。

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转变。我留意到的另一转变,是过去两三年来我们逐渐对气候变迁与个人经验的共鸣有了意识,有些人曾经可能只是围观、但并没有发言,而如今每个人都感到了切身的恐惧,因为洪水、干旱、山火、财产的损失、他人的丧生都已经近在眼前,人们理解了这些新现象,并开始意识到地球的威力可能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人类这个小小的种群可能比我们预想的要渺小得多,也无关紧要得多。演化的前景已经摆在了我们面前。不过,这一意识上的巨变尚未得到充分讨论。

这是我展开论述的两大框架:一边是与进步时代相伴并把我们引向这场危机的一系列假定,另一边则是我们已经意识到地球比我们要宏大得多,而我们则要渺小得多,以及后来年轻人和Z世代诉诸种群名义的发声,我新书里的故事就是围绕这些框架搭建起来的。

“年轻人要主动拥抱和亲近自然”

界面新闻:作为一位经济学家、理论家,同时也是一位未来学家,你如何看待自己的角色?又如何看待你的构想对当下社会的实践意义?

里夫金:我在书里谈及的每件事都不是天方夜谭,这本书也并非单纯的学术或理论著作,它已经开始进入主流视野。我希望这本书至少能起到某种抛砖引玉的作用。无论是新闻记者、学校教师还是父母,都有能力把我的故事接着讲下去,都有望让我们今天聊到的种种可能性变成现实。但目前我们还是一惊一乍,选择把自己封闭起来,关上门摆出鸵鸟姿态。这样下去我们只会越来越僵化保守,我们应当做的是敞开心胸、主动地去体验生活中的种种神奇。许多刚回到地球的宇航员就会表示,从太空中眺望地球是一种美妙的享受,那一刻仿佛有百般衷肠想要吐露,回到地球后,他们有时还是会为宇宙空间里那种非同一般的寂静而震撼,继而开始欣赏地球上的芸芸众生。举这个例子的意义在于,它能加深我们对地球之鲜活性的体认,每一寸土壤里都是生机勃勃的。水就在我们的血管里流动。我们的体内甚至有电磁场,和地球形成呼应。这种现象级体验激动人心,也让人眼界大开。我恨不得冲到中国以及全世界的每一个年轻人面前,劝他们多少要花一点时间走出电子屏幕,或者干脆远离屏幕,沉迷于它有百害而无一益。要多去体会自然的宏伟,看一看深邃的北国天空,去一去大瀑布。善于欣赏自然的宏伟是极为有益的,虽然它有时也会令人畏惧。如果你在舒适区里呆久了,大自然也能开拓你的想象力,打通你对世间奇伟之物的感受力,从而帮助你超越自我。可悲的是,现在许多年轻人成天盯着屏幕,沉溺于三分钟的短视频。我当然不是要让他们一周七天都不碰这些,但亲近自然对于适应我们即将迈进的韧性时代而言也是极有帮助的。

美国的新冠疫情好转后,孩子们都争相涌出学校,走出课堂并远离屏幕,他们彻底无法忍受封闭的生活了。家长也和他们一样,都迫切地想要出门活动。疫情把每个人都关了起来,但有趣之处在于,此时他们就回想起自然的好了。如果你能引导3到5岁的孩子们认识生态系统,使自然之美成为他们的日常体验,无分雨天还是晴天,令他们能在一群蝴蝶忽然停在身旁时自如地与之嬉戏,在下一次看到鸟类奋力保卫巢穴和幼鸟时也能感同身受,那他们的心里也将时刻充满爱与感激之情。长此以往,他们还能学习自然界的自由与包容,摒弃电子屏幕上的党同伐异。

我对泰勒·斯威夫特的印象很好——这也许和我的年龄有些不符——她在一处乡村社区里长大,素来就热爱自然。去年她还出人意料地一口气推出了两张以自己与自然的依系为主题的专辑,其中一张还获得了年度大奖,她在其中诠释的正是生命的意义。我们沉迷屏幕是分几个阶段的,一开始是电视,后来是互联网,最后干脆待在家里不出门,其间我们的自然概念以及语言发生了扭曲。过往以自然为主题的电影和书籍数不胜数,今后也许不会有那么多了,毕竟每个人都把自己关了起来。就此而言,泰勒·斯威夫特甚至可以说有某种革命性。她除了呼吁年轻人特别是Z世代和千禧世代去体验自然、了解自然之奇伟之外几乎就没有别的焦点,在这方面年轻人也已经错过了太多。深入自然有时会有危险,但仍是激动人心的。我们越能放下架子、敞开胸怀、主动作为自然的一分子去拥抱自然,我们能存续下去的机会也就越大,我们也就越能享受到生活在地球的美妙。

毫无疑问,地球生活有艰难的一面,有时甚至是斯巴达式的。但这总比临阵退缩而让以往的地缘政治争斗故态复萌要好,我们压根就不该把时间和注意力花在此类事项上面。话说回来,我认为每个人都应当花些时间,深入了解一下生态文明的蓝图。

另外我还想强调一点,之前我谈到过同理心,它时而高涨时而又崩溃,这固然是个问题,但同时也是机遇。狩猎-采集者也具备同理心,但只扩展到有血缘关系的亲属身上。如果你是外人或者来自另一处山谷,那他们可能会视你为魔鬼。世界各大宗教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生的,它们大都创立于水利文明的时期,有能力让1000个人团结在水利文明之下,就像中国、印度和中东地区那样。人际关系不再依靠血缘。有大量的人被驱使去开拓道路、修建堤坝或是粮仓。各大宗教都在这一时期趋于成熟绝非偶然,因为宗教代表着全新的依系。如果你和我都是犹太人,那我们彼此就以家人相待,这个家庭虽然是虚拟的,但我们都愿意为这个家奉献生命。如果你是一名1世纪的罗马基督徒,和别人也没有血缘关系,那你们还是会亲吻彼此的脸颊并以兄弟姐妹相称,这种现象在当时是史无前例的。这些人非亲非故,唯有耶稣以同理心对待他们,你观察别的古代宗教也会发现不少类似之处。进入意识形态的时代后,民族国家顶替了父母的角色,人们同理心的分享对象是具有共同文化背景的人,这种状态持续至今。

当下年轻人则自视为一个种群,但他们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民族、政治以及宗教纽带,也没有断绝与小社群的血缘关系。此时我们需要处理的问题是,基于血缘和部落的冲突如今仍然时有发生,因宗教与意识形态而爆发的战争也没有消亡。好在我们还有生态文明这条路可走,它有望帮助我们超越前述的种种争斗。基于种群的同理心不要求我们放弃基于民族、宗教或血缘的同理心,但如果后三者感到种群意识或者说“好生之德”都对它们构成了威胁,主张自己要坚决捍卫社群血缘、部落或是民族的纽带,继而出现对抗,那还是会有麻烦。同理心虽然非常灵活,但总还是有崩溃的可能。这说明我们目前必须想办法讲好生态文明这个至关重要的故事,如此才有望开辟出前行的道路,安然度过未来的韧性时代。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