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编辑部聊天室 | 批判俗套,享受俗套:从《阿凡达2》到《真爱至上》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编辑部聊天室 | 批判俗套,享受俗套:从《阿凡达2》到《真爱至上》

一部电影的终极内核如果是合家欢,那艺术上怎么样都出彩不了,可一旦和家人同时笑了起来,艺术就不那么重要了。

《阿凡达2》海报

第68期主持人 | 尹清露

前几天去看了《阿凡达2》,可能因为太久没去影院,观影感受竟然非常好,我完全被里面的奇观说服,心情激动地跟着杰克一家人冒险,甚至在海洋巨兽图鲲被人类杀害、某重要角色不幸中弹时流下了眼泪(好质朴的一位观众)。但是回来翻影评时发现多数是批评,比如用顶尖技术包装了又一个俗套故事,价值观比起第一部毫无进步,还是在维护白人的父权制家庭等等,自从《阿凡达》横空出世13年以来,如今的“卡神”也跟不上观众的成长步伐、不能让所有观众买账了。 

《阿凡达2》海报

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前几年的《爱乐之城》让人短暂沉浸于爱情幻梦,但也会被吐槽为“像洛杉矶的旅游广告”、“呈现出的爱情空洞乏味”。仔细想来,好莱坞的功能是“造梦”,那这样的梦是否经常意味着虚假、浅薄甚至是过时呢?但不可否认的是,像我这样的观众也应该大有人在,会觉得“虽然很俗套,但还是感动了”,而这层感动是什么,为什么时至今日仍没有褪去,似乎也值得思考。

说起来,最近我还看了新片《造梦之家》,这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作为电影导演的半自传作品,讲述的正是好莱坞之“梦”的根源之一——对于家庭的怀恋和热爱,然而,主角萨米有一次不小心在录像中拍到了妈妈和丈夫的好友亲热的画面,这刺破了梦的一角,甚至让萨米一度放弃继续拍电影,这也道出了好莱坞的心声:现实过于复杂难解,所以要用电影来逃避它和修剪它。

“造梦”的好莱坞

叶青: 我也看了《阿凡达2》,怕剧情衔接不上还重温了第一部,结果是我完全多虑了,因为第二部给人的观感就只是换了个地图,尽管画面依然出色,但除此之外影片叙事真挑不出什么精彩和创新之处。看完到现在差不多有三周时间,可能是新冠愈后不久导致的脑雾,除了捕鲸那段,其他剧情我差不多都忘了个精光。

这好像也是大多数好莱坞大片的通病,它们的重心在于花大价钱打造音效和影像特效,但缺乏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和台词,故事往往千篇一律,很难形成长久的文化影响。偶尔有让人难以忘怀的大片,也绝对是因为有够烂,像是2020年上映的《末日逃生》。你很难想象这是一部近两年的电影,剧情的老掉牙程度堪比100年前白人老头写的小说:男主角一开始肯定是要出轨的,世界末日紧接着来临。猜猜是谁以一己之力救了全家人?当然是男主角。女主角会因此原谅丈夫一家人和好如初吗?Duh。就是这种看完开头5分钟便能猜到结局的电影,依然拿到了5230万美元的票房,并且第二部将于今年上映,也难怪马丁·斯科塞斯要说一句“电影不再(cinema is gone)”了吧。

董子琪:清露提到《爱乐之城》,当时它受到那么多批评确实是我没想到的。电影快要结束的一幕,两人如溜冰般倒退回去,假设人生中所有的选择都没有“牺牲”对方,最终也结婚生子,又一起走回钢琴演奏的场所,太贴近我所知道的人生了。“如果我没有那么做的话,也许结局会有所不同,”这难道不是最残酷的假设吗?什么是“造梦”?瑕疵的梦是值得欣赏的梦,完美的梦才需要保持怀疑。“双美奇缘大团圆”才是造梦吧,错失“木石前盟”的梦有什么不好理解呢?我有点觉得这种对“造梦”的批评会导致一种观赏的狭隘,好像只能看得懂气哄哄,理解不了温情与幽默。

《爱乐之城》海报

徐鲁青:我倒是可以理解为什么说《爱乐之城》像造梦,情节是否俗套暂且不论,但电影营造的氛围太甜腻了,漫步星空跳舞、追梦好莱坞,最后我们都成为了想成为的人,尽管二人再次遇到时泪眼朦胧,遗憾彼此错过,但ex让我们变得更好了不是吗。这是两个成功者的悔恨与错失,和《半生缘》里曼桢世均再相遇时,“我们再也回不去了”的悔恨与错失是不一样的。我觉得好莱坞大片最造梦的地方不是大团圆,而是让我们对很多叙事深信不疑,比如一段好关系的标准是我们成为了更好的人,比如人生的最大真理是“勇敢做自己”,但真的是这样吗? 

尹清露:“对很多叙事深信不疑”到底好还是不好呢?我还记得看完好莱坞或迪士尼电影走出影院时的感觉,有点像是冬天走出闷热的电车,车门“啪”地打开,呼吸到凛冽空气的那一瞬间,感觉自己可以变得更勇敢,甚至过往的爱情遗憾也可以原谅了。我很喜欢《黑白魔女库伊拉》,库伊拉点燃红裙闪亮登场、坐在垃圾车上扬长而去的样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明白库伊拉之所以能取代男爵夫人在时尚圈的地位,是因为她是天才,而“天才”是再常见不过的虚构策略,类似于网络爽文的结构,但那又怎样呢?这类叙事就像是烈性药,虽然不能尽信,但人有时的确需要这种轻微的亢奋心情。

《黑白魔女库伊拉》剧照

“俗套”的好莱坞

尹清露:我还很好奇大家怎么看待好莱坞里的“俗套”?比如我小时候很爱看末日电影《后天》和《2012》,发现内核是合家欢以后就没那么喜欢了。

董子琪:有些讲家国情怀的看多了也就厌倦了,但它是对于全球观众都有效的基本公约数。我也喜欢《后天》,很欣赏人们困在图书馆的安排,《迷雾》也是以家庭为基础,父与子困在大超市里。灾难片的一个基本路数就是考验与家人的关系,像去年上映的《寂静之地》还有再之前的《寂静岭》,都是母亲带着孩子求生。

家人是动作开始的原因,家人也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元素,识破了家人作为影片的底色的观众难免有点厌倦。但如果将这个故事类型看作伏羲与女娲成婚生子的神话演绎,或者诺亚方舟里只有一男一女保存人类繁衍的当代版本,是不是就突然好理解很多?

《后天》海报

潘文捷:奥黛丽·赫本演的《窈窕淑女》原作是萧伯纳创作的《卖花女》,内容是英语教师亨利·希金斯把来自伦敦东区的土气卖花女伊莉莎打造成淑女的故事。希金斯不仅为伊莉莎训练语言,还从衣着打扮、行为举止等各个角度入手对她加以改造。改造完成之后,伊莉莎已经没有办法过自己过去的生活,但也没有办法真的过上名媛的生活,但是冷漠的希金斯不愿意承担责任。直到伊莉莎离开,希金斯才发现自己做错了,于是他恳求并且相信伊莉莎会回到自己的身边,哪怕伊莉莎本人已经决意离开。

萧伯纳原作的结尾并不是大家现在在电影里看到的两人相爱的局面,萧伯纳本人也拒绝改变这个结尾。因为他认为,干预别人的人生一定会付出相应的代价。然而,好莱坞类型的俗套一定要把重点落在圆满爱情。这固然和作家的意图差了十万八千里,但确实起到了迎合观众的作用。好莱坞的片子不是教育片也不是公益片,目的就是为了赚钱,只要有商业价值,受到观众喜欢,修改名作结尾也没有关系。所以,与其说是好莱坞的俗套,也可以说是观众心里的俗套吧。

徐鲁青:俗套就像可口可乐,浅薄、快乐、上瘾,每年圣诞节都看《真爱至上》,尽管它不属于好莱坞制作,但集合了好莱坞式爱情片所有的俗套:爱无所不能,突破阶级又超越禁忌,比如电影里相爱的伦敦腔首相和非伦敦腔秘书、西欧作家与南欧女佣(打住,别想权力关系问题);爱是激情是扰动,于是电影安排了出轨、爱上朋友的未婚妻、不顾一切冲到机场等情节(女孩刚过完安检,二人回望最后一眼,音乐响起,我落泪)。这些情节都很安全,观众心跳加速但不至心率不齐,赞美真爱却不疑心固有秩序,出轨的丈夫回了家,朋友的未婚妻没有当落跑新娘,每个人都在圣诞节里获得幸福,雪花落下,糖果满地,Merry Chrismas。 

《真爱至上》海报

我知道很俗套,但我的心态好像从曾经的鄙夷、不屑,愤世又嫉俗,到现在坦然接受且乐在其中。一部电影的终极内核如果是合家欢,那艺术上怎么样都出彩不了,可一旦和家人同时笑了起来,艺术就不那么重要了。《真爱至上》年年看,翻来覆去看,识破所有套路还在看,看到泪眼朦胧,和朋友们在圣诞相拥——是的,这一刻正中昆德拉对“刻奇中的刻奇”的定义:“和所有的人类在一起,被草地上奔跑的孩子们所感动,多好啊。”——但我心满意足,衷心感谢这“俗套”。

林子人:圣诞节的时候大病初愈,一个人去电影院看了《穿靴子的猫2》。大概是太久没进电影院了,我发现自己笑点和泪点都低了很多,但电影本身真的非常精彩,向各位强烈推荐!

《穿靴子的猫》原本是《怪物史莱克》的衍生电影,目前上映的第二部我觉得把“穿靴子的猫”系列拔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画面结合了3D和2D手绘的笔触,非常有创意,安东尼奥·班德拉斯完全把这个无畏不羁又风趣的橘猫侠客给演活了,而且故事的寓意非常深刻——一个人要如何面对生命的短暂和局限?

《穿靴子的猫2》海报

很有意思的是,梦工厂推出的《怪物史莱克》这一派系的所有作品,其实都是对以迪士尼动画电影为代表的“正统”童话叙述方式的反叛,美国童话研究学者杰克·齐普斯(Jack Zipes)在《沃尔特·迪士尼的文明化使命:从革新到复兴》一文中阐释了这一观点。他指出,从《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到《美女与野兽》,迪士尼电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重复好莱坞和百老汇音乐剧的典型模式:一首开场歌曲宣布女主人公的向往;年轻的女性总是贞洁甜美的,是被邪恶势力俘虏或囚禁的受害者;滑稽动物或精灵类人物是女主角的好伙伴、好帮手和片中制造笑料的角色(比如《小美人鱼》中的螃蟹萨巴斯蒂安和《美女与野兽》中的烛台先生);在某一时刻,男性英雄总会随着一两首浪漫歌曲被引入;女孩无法拯救自己,英雄要战胜女巫、诡计多端的巫师或愚蠢的野蛮人所代表的邪恶势力。

齐普斯认为,迪士尼电影已高度程式化,而“怪物史莱克”系列则挑战了迪士尼电影的统摄性意识形态。源自格林童话、在迪士尼电影中被呈现的人物及其社会关系都被颠覆或反讽,白马王子变成了一个丑陋的怪物(史莱克),他不再拯救无助的处女(菲奥娜),而美丽的公主本人也变成了一个怪物。近年来,迪士尼电影本身也在不断突破,这一趋势从《冰雪奇缘》开始越来越明显。

我觉得迪士尼和梦工厂这段“相爱相杀”的历史所揭示的是,我们无需太过担心好莱坞电影的“俗套”。当片子足够多、市场足够大且充分竞争时,新的创意总是会出现,观众永远可以期待看到更精彩的作品。

(内文图片均来自豆瓣)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编辑部聊天室 | 批判俗套,享受俗套:从《阿凡达2》到《真爱至上》

一部电影的终极内核如果是合家欢,那艺术上怎么样都出彩不了,可一旦和家人同时笑了起来,艺术就不那么重要了。

《阿凡达2》海报

第68期主持人 | 尹清露

前几天去看了《阿凡达2》,可能因为太久没去影院,观影感受竟然非常好,我完全被里面的奇观说服,心情激动地跟着杰克一家人冒险,甚至在海洋巨兽图鲲被人类杀害、某重要角色不幸中弹时流下了眼泪(好质朴的一位观众)。但是回来翻影评时发现多数是批评,比如用顶尖技术包装了又一个俗套故事,价值观比起第一部毫无进步,还是在维护白人的父权制家庭等等,自从《阿凡达》横空出世13年以来,如今的“卡神”也跟不上观众的成长步伐、不能让所有观众买账了。 

《阿凡达2》海报

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前几年的《爱乐之城》让人短暂沉浸于爱情幻梦,但也会被吐槽为“像洛杉矶的旅游广告”、“呈现出的爱情空洞乏味”。仔细想来,好莱坞的功能是“造梦”,那这样的梦是否经常意味着虚假、浅薄甚至是过时呢?但不可否认的是,像我这样的观众也应该大有人在,会觉得“虽然很俗套,但还是感动了”,而这层感动是什么,为什么时至今日仍没有褪去,似乎也值得思考。

说起来,最近我还看了新片《造梦之家》,这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作为电影导演的半自传作品,讲述的正是好莱坞之“梦”的根源之一——对于家庭的怀恋和热爱,然而,主角萨米有一次不小心在录像中拍到了妈妈和丈夫的好友亲热的画面,这刺破了梦的一角,甚至让萨米一度放弃继续拍电影,这也道出了好莱坞的心声:现实过于复杂难解,所以要用电影来逃避它和修剪它。

“造梦”的好莱坞

叶青: 我也看了《阿凡达2》,怕剧情衔接不上还重温了第一部,结果是我完全多虑了,因为第二部给人的观感就只是换了个地图,尽管画面依然出色,但除此之外影片叙事真挑不出什么精彩和创新之处。看完到现在差不多有三周时间,可能是新冠愈后不久导致的脑雾,除了捕鲸那段,其他剧情我差不多都忘了个精光。

这好像也是大多数好莱坞大片的通病,它们的重心在于花大价钱打造音效和影像特效,但缺乏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和台词,故事往往千篇一律,很难形成长久的文化影响。偶尔有让人难以忘怀的大片,也绝对是因为有够烂,像是2020年上映的《末日逃生》。你很难想象这是一部近两年的电影,剧情的老掉牙程度堪比100年前白人老头写的小说:男主角一开始肯定是要出轨的,世界末日紧接着来临。猜猜是谁以一己之力救了全家人?当然是男主角。女主角会因此原谅丈夫一家人和好如初吗?Duh。就是这种看完开头5分钟便能猜到结局的电影,依然拿到了5230万美元的票房,并且第二部将于今年上映,也难怪马丁·斯科塞斯要说一句“电影不再(cinema is gone)”了吧。

董子琪:清露提到《爱乐之城》,当时它受到那么多批评确实是我没想到的。电影快要结束的一幕,两人如溜冰般倒退回去,假设人生中所有的选择都没有“牺牲”对方,最终也结婚生子,又一起走回钢琴演奏的场所,太贴近我所知道的人生了。“如果我没有那么做的话,也许结局会有所不同,”这难道不是最残酷的假设吗?什么是“造梦”?瑕疵的梦是值得欣赏的梦,完美的梦才需要保持怀疑。“双美奇缘大团圆”才是造梦吧,错失“木石前盟”的梦有什么不好理解呢?我有点觉得这种对“造梦”的批评会导致一种观赏的狭隘,好像只能看得懂气哄哄,理解不了温情与幽默。

《爱乐之城》海报

徐鲁青:我倒是可以理解为什么说《爱乐之城》像造梦,情节是否俗套暂且不论,但电影营造的氛围太甜腻了,漫步星空跳舞、追梦好莱坞,最后我们都成为了想成为的人,尽管二人再次遇到时泪眼朦胧,遗憾彼此错过,但ex让我们变得更好了不是吗。这是两个成功者的悔恨与错失,和《半生缘》里曼桢世均再相遇时,“我们再也回不去了”的悔恨与错失是不一样的。我觉得好莱坞大片最造梦的地方不是大团圆,而是让我们对很多叙事深信不疑,比如一段好关系的标准是我们成为了更好的人,比如人生的最大真理是“勇敢做自己”,但真的是这样吗? 

尹清露:“对很多叙事深信不疑”到底好还是不好呢?我还记得看完好莱坞或迪士尼电影走出影院时的感觉,有点像是冬天走出闷热的电车,车门“啪”地打开,呼吸到凛冽空气的那一瞬间,感觉自己可以变得更勇敢,甚至过往的爱情遗憾也可以原谅了。我很喜欢《黑白魔女库伊拉》,库伊拉点燃红裙闪亮登场、坐在垃圾车上扬长而去的样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明白库伊拉之所以能取代男爵夫人在时尚圈的地位,是因为她是天才,而“天才”是再常见不过的虚构策略,类似于网络爽文的结构,但那又怎样呢?这类叙事就像是烈性药,虽然不能尽信,但人有时的确需要这种轻微的亢奋心情。

《黑白魔女库伊拉》剧照

“俗套”的好莱坞

尹清露:我还很好奇大家怎么看待好莱坞里的“俗套”?比如我小时候很爱看末日电影《后天》和《2012》,发现内核是合家欢以后就没那么喜欢了。

董子琪:有些讲家国情怀的看多了也就厌倦了,但它是对于全球观众都有效的基本公约数。我也喜欢《后天》,很欣赏人们困在图书馆的安排,《迷雾》也是以家庭为基础,父与子困在大超市里。灾难片的一个基本路数就是考验与家人的关系,像去年上映的《寂静之地》还有再之前的《寂静岭》,都是母亲带着孩子求生。

家人是动作开始的原因,家人也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元素,识破了家人作为影片的底色的观众难免有点厌倦。但如果将这个故事类型看作伏羲与女娲成婚生子的神话演绎,或者诺亚方舟里只有一男一女保存人类繁衍的当代版本,是不是就突然好理解很多?

《后天》海报

潘文捷:奥黛丽·赫本演的《窈窕淑女》原作是萧伯纳创作的《卖花女》,内容是英语教师亨利·希金斯把来自伦敦东区的土气卖花女伊莉莎打造成淑女的故事。希金斯不仅为伊莉莎训练语言,还从衣着打扮、行为举止等各个角度入手对她加以改造。改造完成之后,伊莉莎已经没有办法过自己过去的生活,但也没有办法真的过上名媛的生活,但是冷漠的希金斯不愿意承担责任。直到伊莉莎离开,希金斯才发现自己做错了,于是他恳求并且相信伊莉莎会回到自己的身边,哪怕伊莉莎本人已经决意离开。

萧伯纳原作的结尾并不是大家现在在电影里看到的两人相爱的局面,萧伯纳本人也拒绝改变这个结尾。因为他认为,干预别人的人生一定会付出相应的代价。然而,好莱坞类型的俗套一定要把重点落在圆满爱情。这固然和作家的意图差了十万八千里,但确实起到了迎合观众的作用。好莱坞的片子不是教育片也不是公益片,目的就是为了赚钱,只要有商业价值,受到观众喜欢,修改名作结尾也没有关系。所以,与其说是好莱坞的俗套,也可以说是观众心里的俗套吧。

徐鲁青:俗套就像可口可乐,浅薄、快乐、上瘾,每年圣诞节都看《真爱至上》,尽管它不属于好莱坞制作,但集合了好莱坞式爱情片所有的俗套:爱无所不能,突破阶级又超越禁忌,比如电影里相爱的伦敦腔首相和非伦敦腔秘书、西欧作家与南欧女佣(打住,别想权力关系问题);爱是激情是扰动,于是电影安排了出轨、爱上朋友的未婚妻、不顾一切冲到机场等情节(女孩刚过完安检,二人回望最后一眼,音乐响起,我落泪)。这些情节都很安全,观众心跳加速但不至心率不齐,赞美真爱却不疑心固有秩序,出轨的丈夫回了家,朋友的未婚妻没有当落跑新娘,每个人都在圣诞节里获得幸福,雪花落下,糖果满地,Merry Chrismas。 

《真爱至上》海报

我知道很俗套,但我的心态好像从曾经的鄙夷、不屑,愤世又嫉俗,到现在坦然接受且乐在其中。一部电影的终极内核如果是合家欢,那艺术上怎么样都出彩不了,可一旦和家人同时笑了起来,艺术就不那么重要了。《真爱至上》年年看,翻来覆去看,识破所有套路还在看,看到泪眼朦胧,和朋友们在圣诞相拥——是的,这一刻正中昆德拉对“刻奇中的刻奇”的定义:“和所有的人类在一起,被草地上奔跑的孩子们所感动,多好啊。”——但我心满意足,衷心感谢这“俗套”。

林子人:圣诞节的时候大病初愈,一个人去电影院看了《穿靴子的猫2》。大概是太久没进电影院了,我发现自己笑点和泪点都低了很多,但电影本身真的非常精彩,向各位强烈推荐!

《穿靴子的猫》原本是《怪物史莱克》的衍生电影,目前上映的第二部我觉得把“穿靴子的猫”系列拔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画面结合了3D和2D手绘的笔触,非常有创意,安东尼奥·班德拉斯完全把这个无畏不羁又风趣的橘猫侠客给演活了,而且故事的寓意非常深刻——一个人要如何面对生命的短暂和局限?

《穿靴子的猫2》海报

很有意思的是,梦工厂推出的《怪物史莱克》这一派系的所有作品,其实都是对以迪士尼动画电影为代表的“正统”童话叙述方式的反叛,美国童话研究学者杰克·齐普斯(Jack Zipes)在《沃尔特·迪士尼的文明化使命:从革新到复兴》一文中阐释了这一观点。他指出,从《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到《美女与野兽》,迪士尼电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重复好莱坞和百老汇音乐剧的典型模式:一首开场歌曲宣布女主人公的向往;年轻的女性总是贞洁甜美的,是被邪恶势力俘虏或囚禁的受害者;滑稽动物或精灵类人物是女主角的好伙伴、好帮手和片中制造笑料的角色(比如《小美人鱼》中的螃蟹萨巴斯蒂安和《美女与野兽》中的烛台先生);在某一时刻,男性英雄总会随着一两首浪漫歌曲被引入;女孩无法拯救自己,英雄要战胜女巫、诡计多端的巫师或愚蠢的野蛮人所代表的邪恶势力。

齐普斯认为,迪士尼电影已高度程式化,而“怪物史莱克”系列则挑战了迪士尼电影的统摄性意识形态。源自格林童话、在迪士尼电影中被呈现的人物及其社会关系都被颠覆或反讽,白马王子变成了一个丑陋的怪物(史莱克),他不再拯救无助的处女(菲奥娜),而美丽的公主本人也变成了一个怪物。近年来,迪士尼电影本身也在不断突破,这一趋势从《冰雪奇缘》开始越来越明显。

我觉得迪士尼和梦工厂这段“相爱相杀”的历史所揭示的是,我们无需太过担心好莱坞电影的“俗套”。当片子足够多、市场足够大且充分竞争时,新的创意总是会出现,观众永远可以期待看到更精彩的作品。

(内文图片均来自豆瓣)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