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接受巴《新闻报》采访,谈中巴关系、中巴经济走廊等议题

据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网站,近日,驻巴基斯坦大使农融就中国共产党二十大、中巴关系、中巴经济走廊、中美关系等接受巴《新闻报》书面采访,表示中巴是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提及中国式现代化,这对亚洲和平发展及中巴友好合作具有积极影响,将为包括巴基斯坦在内的亚洲国家带来确定性、稳定性、新动能和新机遇。中国愿同巴基斯坦就各自实现现代化理念、经验和举措加强交流互鉴,实现共同发展繁荣,一道迈向现代化。

采访全文如下:

问题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成功召开。您如何评价此次大会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世界发展的重要意义?

回答:10月16日,中共二十大在北京胜利召开。阿尔维总统、夏巴兹总理等巴政党政要纷纷发来贺电(函)祝贺,这充分彰显了中巴“铁杆”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报告中首次提及中国式现代化,这对亚洲和平发展及中巴友好合作具有积极影响,将为包括巴基斯坦在内的亚洲国家带来确定性、稳定性、新动能和新机遇。中国愿同巴基斯坦就各自实现现代化理念、经验和举措加强交流互鉴,实现共同发展繁荣,一道迈向现代化。

问题二:通过中巴经济走廊,中国对巴投资额多少?中国企业的直接投资额是多少,回报率是多少?请介绍有关情况。

回答:中巴经济走廊累计为巴带来254亿美元直接投资,累计实现营收175.5亿美元,累计缴纳税收21.2亿美元,累计为巴方创造19.2万个就业岗位。中国企业和项目在巴运营都是透明公开的。走廊项下的相当部分项目是中国政府援助项目或享受优惠贷款的项目。能源领域的投资项目,遵循的也是巴基斯坦公开透明的电价政策。该政策不仅早于走廊电站之前就已制定,而且面向国际社会公开招揽投资,最终没有其他国家企业响应,只有中国企业到巴投资建设,提供了巴电力市场近四分之一的电力供应,极大缓解了电力短缺问题,为巴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问题三:巴基斯坦感谢中国铁哥们在巴建设中巴经济走廊。巴基斯坦正在面临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尤其是洪灾发生之后。中国是否考虑对中巴经济走廊项目进行债务重组?

回答:中国对巴基斯坦遭受的罕见洪灾感同身受,已经承诺给予巴方援助超1.6亿美元,为单个国别之首,其中除了中国政府、军队的援助外,还有很多是来自中国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捐助。现在巴已转入灾后重建阶段,中国政府正在和巴政府进行友好沟通,把援助用到灾后重建最需要的领域。长期以来,中方为巴基斯坦的金融稳定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支持,仅今年上半年就对巴150亿人民币商业贷款及20亿美元存款进行了展期。中国还将为巴稳定经济形势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问题四:中国政府和银行是否会直接向巴政府提供贷款?请介绍中国向巴基斯坦提供的援助情况。

回答:中方一贯支持巴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维护金融稳定,中巴双方在财金领域开展深入务实合作。巴基斯坦是中国重要的国际援助对象国。以瓜达尔为例,在建的瓜达尔新国际机场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单笔援外项目,已建成的法曲尔学校、博爱医疗急救中心、瓜达尔职业技术学校、瓜达尔东湾快速路等均由中国援建。中国援助的瓜达尔医院项目明年即将完工,中国援助的瓜达尔海水淡化厂已经正式开工,预计明年6月将完工。中国这两年还为瓜达尔及周边地区困难居民提供了累计7000套家用小型太阳能发电设备。另有10000套援巴俾路支省太阳能照明设备正在积极筹备中,驻巴使馆也为俾路支等地提供太阳能设备等援助。

问题五:夏巴兹总理访华后,中巴经济走廊项下是否开启了新项目?请介绍有关情况。

夏巴兹总理访华是党的二十大后首位外国政府首脑访华。访问期间,双方发表了联合声明,签署了21项合作文件。双方同意按照领导人共识早日推进实施ML—1项目,积极推进卡拉奇环线铁路项目。根据两国领导人关于加快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农业、矿业、信息技术、社会民生等领域合作的共识,双方同意进一步构建健康走廊、产业走廊、数字走廊和绿色走廊。中方并鼓励中资企业参与光伏在内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

问题六:请介绍中巴在战机合作方面有关情况。

回答:中国和巴基斯坦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是患难与共的真朋友、同甘共苦的好兄弟。中方愿同巴方一道,加快构建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巴命运共同体,携手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两军关系是中巴友好的中流砥柱,长期以来为两国关系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双方在高层互访、联演联训、抗疫合作、装备技术等领域合作成果丰硕,不断充实两国战略合作内涵。中巴双方持续推进的JF-17、J-10CE战机合作项目进展顺利,是双方装备合作的重要成果。下一步,中巴两军将在两国领导人引领下,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迈上新台阶,为两国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注入新动力,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贡献新力量。

问题七:巴基斯坦民众认为,中巴密切合作将有助于改善巴交通、电力基础设施,进而促进巴经济发展,但这一目标尚未完全实现,您认为原因是什么?

回答:中巴经济走廊第一阶段建设在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新增电力6040兆瓦,国家核心输电网络886公里,高速公路510公里,为巴基斯坦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很好的基础。目前,走廊步入第二阶段建设,帮助巴实现向现代化农业和工业化转型。中国人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方重视通过合作帮助巴扩大就业,提升劳动力素质,将巴基斯坦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更好转化为出口竞争力和经济增长力。我们也希望巴方为中国企业赴巴提供安全稳定的营商环境。

问题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因建设中巴经济走廊,巴基斯坦进口数十亿美元原材料,导致经常账户赤字不断扩大,并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寻求帮助,您如何评价该说法?

回答:中巴是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中巴经济走廊秉承合作共赢原则,得到巴政府和人民的欢迎。走廊合作既有能源电站等中国企业自负盈亏的投资,还有中国政府提供的低息贷款和无偿援助项目。通过合作,巴增强了发展根基,扩加了出口。比如,走廊能源项目为巴提供四分之一的电力供应,为拉合尔、费萨拉巴德等城市的出口产业提供充足能源保障。在项目启动后,塔尔煤田得到实质性开发。夏巴兹总理公开表示,塔尔的综合开发可帮助巴节省60亿美元外汇。为帮助俾路支省发展,中方援建了瓜达尔东湾快速路、瓜达尔新国际机场、瓜达尔职业技术学校、中巴友谊医院。中方还在走廊社会民生合作框架下,对巴提供医疗物资、中小学智慧教室等援助。走廊项目还带动巴相关产业发展。此前巴每年花费约20亿美元进口瓷砖,在时代陶瓷等9家中资企业入驻费萨拉巴德M3工业园后,巴进口优质陶瓷显著减少,帮助巴是节省外汇支出。

走廊第二阶段将加大对产业、农业、科技和信息科技领域投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巴对华农产品出口潜力巨大、增势喜人,2021年巴农产品对华贸易顺差增长了近13倍。今年,巴对华农产品出口有望超过10亿美元。其中,订单农业等新业态成果丰硕,巴今年对华芝麻出口已超1亿美元。与此同时,中方对巴提供贷款,目的在于巴财政稳定和经济发展,中巴双方一直保持良好沟通协调,中国从来不逼债。据我们所知,西方金融机构是巴最大的债权方。我们希望各方都能够帮助巴经济固本强基做些实实在在的事,而不是对正在做实事的其他方面指指点点。

问题九:巴基斯坦民众担心中巴经济走廊项目进展缓慢。您对此有何评价?

中巴经济走廊即便在疫情影响下也保持着良好发展势头。今年卡洛特水电站建成,塔尔Tel电站启用,瓜达尔东湾快速路通车。夏巴兹总理访华期间发布的中巴联合声明指出,两国领导人同意早日推进实施一号铁路干线升级改造项目,积极推进卡拉奇环城铁路项目,加快推进瓜达尔港和自由区其他项目,进一步构建健康走廊、产业走廊、数字走廊和绿色走廊,并开展有关合作。中巴经济走廊正朝着成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标杆项目扎实迈进。

问题十:中国外交政策主张不干涉别国内政,同其他国家共享繁荣。但如果中国同印度和解,进而在巴印之间斡旋,那就可以在亚洲形成一个集团来对抗美国霸权。您对此如何评价?

回答:印巴都是中国邻国,也都是处于发展关键阶段的发展中国家。中方致力于同两国发展友好关系,愿与巴印两国一道,为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

问题十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现在聚焦亚洲及周边地区,俄罗斯和中国显然是他们的竞争对手,是西方霸权的潜在威胁。不可否认,印度和澳大利亚正在被美国利用来对付俄罗斯和中国。美印之间的“后勤安全协议”“通信、兼容与安全协议”“基本交流与合作协议”是明确的表现。您对此有何看法?

回答:中方认为,任何地区合作框架都应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增进地区国家间互信与合作,不应针对第三方或损害第三方利益,不应带有明显的选择性、排他性。中国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主张由各国共同掌握世界的前途命运。国与国之间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大国更要带头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际交往新路。搞“小圈子”是开历史倒车,拉“小集团”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美国炮制“印太战略”诱拉裹挟地区国家围堵中国,声称要“改变中国的周边环境”,是典型的拉帮结伙,不得人心,注定失败。

问题十二:美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唐纳德·布洛姆在接受《新闻报》专访时表示,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在巴基斯坦的投资都应该透明,并接受同样的审查。您对此有何看法?

回答:中巴两国在经济、金融领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对此巴人民最有发言权。美方与其对中巴合作评头论足,不如为帮助巴人民做些实实在在的事。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