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提出这个主题时,没想到大多数人写的都是影视作品,只有淡豹写的是歌,罗洁琪写的是一幅油画。没人写书。
上次有读者评论说,这个栏目的文章浪费时间。是啊,要不怎么叫玩物呢。
1、《维罗妮卡的双重生活》
——郭玉洁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这部电影开启了我的一个梦。有一年,几个远房亲戚从新疆来探亲,我爸把我从房间叫出来合影。从没见过、我现在也说不清到底是哪条线上的亲戚走过来,围着我转了好几圈,太像了,太像了。——我跟他的孙女很像,像到惊人。从那之后,想到新疆有一个人和我酷似,也许一模一样,我就觉得神奇。第二个故事是,我有一个朋友,我们出生在邻近省份,生日只差几天,按她的说法是,我们星盘很像。我们性格很不同,对很多事情的反应、选择完全相反,但在精神上又能完全的互相了解。我常常觉得,她是世界上的另外一个我。她似乎也有过类似的想法。我们的友情常常莫名其妙地中断,几年后重逢,发现我们经历了同样的事情,都生病了,都失恋了,等等。又有三年没联系了,不知道她经历了什么,是不是跟我一样,步入了安稳的中年生活。
2、Beyoncé的歌“Put a Ring on It”
——淡豹
此歌2008年出世于她第三张专辑,讲一段关系破裂后,男人又想追回女人,女人说,呸,你又没跟我求婚,这事儿早结束了,我现在想约阿明约阿明,想搞小猛搞小猛。歌曲中的女人也号召所有单身女性一起活活泼泼地活着,所以最出名的一句歌词是“all the single ladies”,逐渐成了它非正式的歌名。
第一次看到MV,我目瞪口呆。Beyoncé和她的两位伴舞简直是太厉害了,从衣服到动作都是最诱人的机器人,未来世界的酋长。它的旋律也如同通灵的咒语,听过就忘不掉。在北美婚礼上,跳舞环节似乎必定会有这首歌,人们都必定受了电击一般扭动。这个MV,以及2011年Beyoncé在英国Glastonbury音乐节上对这首歌的现场表演,我重复播放过几百遍吧。它深深地影响了我对女性美,对力量,对流行艺术的观念。自那以后我只喜欢强烈的东西。
3、《包青天》
——黄昕宇
我人生中看的第一部电视剧是《包青天》,就是那个“花花世界,鸳鸯蝴蝶”的《包青天》。现在回想起来,我一个案子都不记得了,事实上当年也根本没看懂,毕竟那时才三岁左右。但这部电视剧对我的影响极其深远,关键在于,何家劲饰演的展昭是我人生中第一个偶像。他英勇果断,武艺高强,还非常帅气,简直是全剧之魂,相比之下黑脸包拯根本不重要。
总之,看过《包青天》后,我大概当了两三年展昭,在家没事就抓着一柄灰色的塑料玩具剑装腔作势。一个三四岁小女孩的玩具除了这柄剑,就是一把会“突突”叫的冲锋枪,这大概是因为我小时候太内向,胆子小得不行,我爸有意要培养我的“硬气”。他非常狡猾,在我宣称展昭是偶像之后,就常常利用这点,说些“展昭会哭吗”、“展昭怎么会怕”之类的话来刺激我。印象深刻的一次是,他叫我从一道矮墙上跳下来,见我蹲着犹豫,他就说,“这都不敢跳,还想当展昭”,我立刻“啪”地一声跳下去,脚底酸麻许久。
长大后我确实勇敢了不少,但脑子里有时还是莫名其妙地闪现展昭。展昭考试从来不慌,展昭写论文毫无障碍,展昭和陌生采访对象侃侃而谈,展昭从来不拖稿。当展昭好难。
4、《杀手没有假期》
——谢丁
有些影迷会因为一部电影而专程去一个地方,我以前觉得很傻。后来第一次去欧洲,某个周末,我也专程去了比利时的布鲁日,就为了《杀手没有假期》。我甚至爬上了电影里的那个钟楼,想让自己飞一会儿,结果游客太多,现实和电影差得太远。
电影里的两个杀手就像是我理想生活的翻版。一个痴迷于文化,一个嗜酒如命无所事事。一个男人,一个男孩。因为这部电影,我喜欢上了里面所有的东西:科林·法瑞尔、布莱丹·格里森、他们喝过的酒,逛过的公园,那个小镇,那个侏儒,那个漂亮的女主角,老板娘,甚至那个只出现一会儿的妓女。导演马丁·麦克道格纳接下来所有的电影我都没错过。我喜欢他那个既天真又邪气的调调。
不过,这部电影对我实际生活影响最大的,是它的原声。在我的电脑里、手机里,ipod里,都有这盘专辑,我刻录了两张CD,一张放车里,一张放家里。总之,何时何地我都能听到那两个杀手,听到他们的枪声。
5、《A beggar woman》
——罗洁琪
我怎么样才能向你说得清楚,被一幅油画摄走魂魄的感觉呢?我不懂艺术,无法解释油画的特点和背景,甚至连法国画家Hugues Merle的中文译名都不知道。我只能告诉你,2010年4月,我在巴黎奥赛博物馆见到那副少女画像之后,做了一些失魂落魄的事情。
到巴黎之后,我曾花了一天的时间匆匆逛了罗浮宫,看到传说中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次日,我去了塞纳河边上的奥赛博物馆。那里的作品少,摆设精致。我穿过一楼的素描作品展,在一个灯光暗淡的走廊里,看到了那副少女的画像“A beggar woman”。她看上去约十七八岁,左手捂着前胸,长长的卷发散落,脸上挂着晶莹的泪珠,伸出右手。她的眼神蕴含着浓烈的情绪。一只眼睛乌黑明亮,另一只因为背光而模糊。那样的模糊和黯淡的画面背景融合在一起,是悲观的格调,可是我又分明听到,她内心的声音卑微又执拗。
那个下午,我一直站在那个少女的面前,盯着她的眼睛。作品的情绪像龙卷风一样,缠绕着我,然后把我狠狠地摔在一个陌生的境界——“一种我并不懂的东西,击中了我的灵魂”。
闭馆后,我回去酒店,收拾行李,准备第二天坐飞机去挪威。可是,我满脑子都是油画里的少女。“巴黎离中国那么远,这辈子,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再看到那幅画”,我是一个不会让自己有遗憾的人。于是决定,去机场之前,再去一趟奥赛博物馆。
我大清早就出发了。站在那个少女的面前,盯着她,又看了很久。后来,断然离开,拉着行李箱奔跑着去火车站,按照事先查好的路线,前去机场。在迪斯尼乐园转站的时候,才发现时间严重不足。我慌了,找到马路上的法国警察大叔,问他怎么样才能用最快的速度赶到机场。他摇着头说,我已经赶不上了。我吓得失去理智了,哭了起来,问他能否用警车带我过去。他诧异,最后怜悯,说,“我可以帮你问问出租车”。可是,出租车报价是几百欧元,比我从巴黎去挪威的机票还要贵。
我只好放弃了那个航班,也放弃了早已预定好的从奥斯陆去卑尔根的火车票。
那个晚上,我拖着行李在巴黎的街头到处找酒店。每当陌生男人对着我吹口哨,我就害怕得冒冷汗。直到深夜,仍然无果。后来,有三个来巴黎旅游的中国女留学生收留了我。我们四个女的,并排横着趟在简陋小酒店的床上。
2013年,一个法国朋友说,想找一个中国人做家庭教师,教她两个儿子学中文。我仍然想辞职去,哪怕半年。我想再去看看巴黎的油画。“一种我并不懂的东西,击中我的灵魂”,这种感觉很迷人。
6、《秋日和》
——朱墨
我幸运的是《秋日和》看的是胶片放映。
和小津的大部分电影一样,秋日和的故事也非常简单。母亲希望女儿嫁出去,而女儿不忍心丢下母亲独自寻找幸福。电影里每一个构图几乎都是克制而完美的。可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震动是在快结束的时候,母亲和女儿出外旅行,在一个饭店里吃饭。窗外海水的海浪映在母亲和女儿的身后的墙上。我当时盯着屏幕,看着海水的波纹缓缓在墙上涌动。
后来一想到这个电影,总会想起墙上映着的海水的波纹。小津说,”电影是靠余味定输赢的。”或许这一类电影在结束的时候才算是开始,我们会被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所缠绕。我突然一下感觉到,虽然电影有戏剧性,有哲学一面,绘画的属性,但是这部电影让我找到了电影只能以电影的形式存在的理由。
7、《创世纪》
——李纯
我和我爸爸有个共同的爱好,就是爱看港片,像成龙、李连杰的电影,TVB的电视剧。但是我妈妈不喜欢看,不是说她不喜欢看电视剧,哪个家庭主妇不看电视剧?她的口味跟我们不一样。她喜欢看大陆爱情片,固定追踪中央电视台八点档。我毫无兴致,觉得妈妈追的剧里的演员老气横秋,一副中央台的脸。我最喜欢本省的安徽卫视:一是安徽卫视买了很多港剧过来,印象很深的是张智霖和佘诗曼主演的《澳门街》,我那时十二岁左右,却也为男女主人公的波折情路感慨不已,动情到流泪;二是安徽卫视主打“剧行天下”,就是电视剧全天播放,一天能放六七集,那时候没有网络视频,这个策略给电视台拉了不少广告。
我要推荐的,影响我至深的电视剧,非集结了当年TVB一线实力兼偶像派演员,时间跨度达50年,剧长106集的史诗级大制作《创世纪》莫属。这部讲述了一个叫叶荣添的小混混白手起家,建造一座理想城市的励志剧,给我增添了不少生活上的勇气和信心。第一次看是和我表姐一块。她在超市上班,住在我家,和我一块睡,每天晚上她打开电视机,目不转睛。很长一段时间,我是伴着这部电视剧里的音乐睡觉的。那时看得懵懂。上大学后,我在电脑上重看,才算参透了剧情。
香港电视剧有个特点,就是讲大白话,说浅道理。比如我们喜欢引用的,“你饿了吗?我煮碗面给你吃。”现在看多了美剧,觉得香港的那一套很弱智,剧情台词跟小孩过家家似的。但我还是爱看,尤其是1990年到2000年的几部。为什么呢?可能打动我的是里面传达出来的一种看似简单却永恒的过日子的常识。
8、《银翼杀手》
——叶三
2016年的夏天我在北京电影节上看了《银翼杀手》的胶片放映,这辈子死之前必须做的事情又少了一样。
自最早的VCD到现在的蓝光导演剪辑版,从二十多岁开始,《银翼杀手》是我每年都会温习一遍的电影之一,包括原著《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随着年龄增长,我越来越体味到它的伟大——这伟大是对我个人而言的。那绝望的爱欲,对自身毫无掌控的宿命感和丧到极点的B级片氛围……每每看完这部电影,我总会想起小时候特别喜欢的一首儿歌:“公社里面养了一群小鸭子,我每天早上带着它们到池塘去……再见了小鸭子我要上学了,再见了小鸭子我要上学了”,二者之间,我总觉得有一种难以描述的暗通款曲,使我悲伤。
明年,雷特利.斯科特导演的《银翼杀手2》将上映。对此我没有期待,也不紧张。因为《银翼杀手》对我而言已经是永恒的,没有什么能颠覆它。它给我的影响不是那么明显,而是背面敷粉的一种。好比阴雨天,我就会想吃日式烧烤,好比到了确凿的中年,我才下定决心养了一只猫。而每当看完一部特技精湛的科幻大片,我就又会怀念起它,怀念起那段人造人的死前独白:“I've seen things you people wouldn't believe……All those moments will be lost in time, like tears...in rain.Time to die........”这段被影评人和影迷们无数次引用的独白其实是扮演者鲁特格尔.哈尔的即兴创作。而片中看似超前的蒸汽朋克布景和B级电影的光影效果,实际上更多是因为经费不足,不得已而为之……《银翼杀手》对我而言,就是这样一部电影,它从各种解读中穿过,百叶不伤身地奠定了我人生的气质。
9、等着你来说……
请把影响过你们的那些作品写在评论里,我们找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