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马自达在华销量再下滑,谁能拯救他们?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马自达在华销量再下滑,谁能拯救他们?

马自达的电气化转型,似乎来得有些晚。

文|买车家

据相关媒体报道,马自达汽车公司已于前段时间公布了,去年他们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情况。据统计,2022年12月,马自达在华销售新车9,882辆,同比下滑32.3%,而去年全年马自达的销量则为108,123辆,同比下降41.2%,至此,马自达的销量已经连续5年在中国市场下滑了。

而根据长安,前段时间发布的产销信息来看,长安马自达在去年12月仅卖出了6,372辆新车,全年的累计销售量为104,032辆,目前长安马自达在售车型中,销量最好的是A级车昂克塞拉,其次则是SUV车型CX-5以及CX-30。

2021年8月,一汽马自达正式与长安马自达牵手合并为新长安马自达,尽管,在经过重组的新公司股份中,仍然保留着“一汽”5%的份额,但实质上一汽马自达早已在这次收购中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这也标志着马自达在华业务进入到了全新的困难时期。

事实上,马自达在中国市场的开拓之旅,从来都没有一帆风顺过。

早在2000年时,马自达就想与海南汽车展开合作,但因资质问题两者的合作只持续到了2006年。期间,他们又尝试与一汽合作并成功推出了几款不错的MPV车型,例如当时颇有名气的普力马。

经过了几年的合作尝试,找到默契的一汽集团和日本马自达在2005年合资成立了“一汽马自达”汽车销售公司,同时,当时马自达还相中了位于重庆的长安汽车,与其签订协议成立了长安马自达,至此马自达在华,南北厂双足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一汽马自达的产品线中,最具代表性的车型,是他们从海外引入的运动轿车马自达6。不过,尽管马自达6(睿翼、阿特兹)的底盘调教很是出色,优秀的操控让当时喜爱驾驶的“运动党”们非常喜欢,但毕竟,该车在B级中的空间表现实在不太理想,价格也不便宜,因此在中国市场上,它并未掀起太大的浪花。

由于一汽马自达的公司性质是销售公司,不具备整车生产的资质,因此在产品导入和新品研发力度方面,双方其实都并不是特别上心,这也使得一汽马自达在国内市场上,并没有太多具备竞争力的车型。

相比之下,长安在对待马自达产品的态度上则要热情不少,他们不仅拥有生产资质,而且也积极配合马自达在华的新车推动计划,还投资重金在南京建立了马自达唯一的海外研发中心,这也让马自达对长安颇感满意,一口气下放昂克赛拉、CX-8在内等20多款车型。

这些差异也注定了南北马自达各自不同的命运,不过长安的用心也并没有帮助马自达在中国顺利完成扩张计划,根本问题还是出在产品身上。

众所周知,注重“驾驶”一直都是马自达所坚持的理念,但同时,这也意味着他们无法在有限成本下实现更好的功能和空间优化,相较于同期的大众、丰田等车企的产品,马自达车型在空间表现上始终要差一些,这种问题不仅体现在马自达的轿车产品线上,甚至连SUV也是如此,而这明显不符合大多数中国消费者的口味。

而马自达的固执还体现在许多方面,比如对于“传统内燃机”技术的执念。但残酷的是,在面对众多成熟的混动和纯电车型时,马自达辛辛苦苦积累起来的优势也因为赛道的变化,而失去了原有的领先意义,即便他们拥有最好的压燃技术。

好在他们也意识到了问题,开始筹划起了电动化转型。去年11月,马自达正式宣布将会在未来8年内投入1.5亿日元以支持自动驾驶及动力电池技术的研发,并争取在2030年打造一套成熟的电气化架构。

对此,有网友评论称,尽管很期待马自达的电动化转型,但官方能不能先把那祖传的“小面积中控屏幕”给做大一些,毕竟大屏幕是新能源汽车的“标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马自达

3.7k
  • 马自达CEO预计巴尔的摩港关闭不会对该公司产生重大影响
  • 日本八大车商2月全球产量同比减少7%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马自达在华销量再下滑,谁能拯救他们?

马自达的电气化转型,似乎来得有些晚。

文|买车家

据相关媒体报道,马自达汽车公司已于前段时间公布了,去年他们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情况。据统计,2022年12月,马自达在华销售新车9,882辆,同比下滑32.3%,而去年全年马自达的销量则为108,123辆,同比下降41.2%,至此,马自达的销量已经连续5年在中国市场下滑了。

而根据长安,前段时间发布的产销信息来看,长安马自达在去年12月仅卖出了6,372辆新车,全年的累计销售量为104,032辆,目前长安马自达在售车型中,销量最好的是A级车昂克塞拉,其次则是SUV车型CX-5以及CX-30。

2021年8月,一汽马自达正式与长安马自达牵手合并为新长安马自达,尽管,在经过重组的新公司股份中,仍然保留着“一汽”5%的份额,但实质上一汽马自达早已在这次收购中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这也标志着马自达在华业务进入到了全新的困难时期。

事实上,马自达在中国市场的开拓之旅,从来都没有一帆风顺过。

早在2000年时,马自达就想与海南汽车展开合作,但因资质问题两者的合作只持续到了2006年。期间,他们又尝试与一汽合作并成功推出了几款不错的MPV车型,例如当时颇有名气的普力马。

经过了几年的合作尝试,找到默契的一汽集团和日本马自达在2005年合资成立了“一汽马自达”汽车销售公司,同时,当时马自达还相中了位于重庆的长安汽车,与其签订协议成立了长安马自达,至此马自达在华,南北厂双足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一汽马自达的产品线中,最具代表性的车型,是他们从海外引入的运动轿车马自达6。不过,尽管马自达6(睿翼、阿特兹)的底盘调教很是出色,优秀的操控让当时喜爱驾驶的“运动党”们非常喜欢,但毕竟,该车在B级中的空间表现实在不太理想,价格也不便宜,因此在中国市场上,它并未掀起太大的浪花。

由于一汽马自达的公司性质是销售公司,不具备整车生产的资质,因此在产品导入和新品研发力度方面,双方其实都并不是特别上心,这也使得一汽马自达在国内市场上,并没有太多具备竞争力的车型。

相比之下,长安在对待马自达产品的态度上则要热情不少,他们不仅拥有生产资质,而且也积极配合马自达在华的新车推动计划,还投资重金在南京建立了马自达唯一的海外研发中心,这也让马自达对长安颇感满意,一口气下放昂克赛拉、CX-8在内等20多款车型。

这些差异也注定了南北马自达各自不同的命运,不过长安的用心也并没有帮助马自达在中国顺利完成扩张计划,根本问题还是出在产品身上。

众所周知,注重“驾驶”一直都是马自达所坚持的理念,但同时,这也意味着他们无法在有限成本下实现更好的功能和空间优化,相较于同期的大众、丰田等车企的产品,马自达车型在空间表现上始终要差一些,这种问题不仅体现在马自达的轿车产品线上,甚至连SUV也是如此,而这明显不符合大多数中国消费者的口味。

而马自达的固执还体现在许多方面,比如对于“传统内燃机”技术的执念。但残酷的是,在面对众多成熟的混动和纯电车型时,马自达辛辛苦苦积累起来的优势也因为赛道的变化,而失去了原有的领先意义,即便他们拥有最好的压燃技术。

好在他们也意识到了问题,开始筹划起了电动化转型。去年11月,马自达正式宣布将会在未来8年内投入1.5亿日元以支持自动驾驶及动力电池技术的研发,并争取在2030年打造一套成熟的电气化架构。

对此,有网友评论称,尽管很期待马自达的电动化转型,但官方能不能先把那祖传的“小面积中控屏幕”给做大一些,毕竟大屏幕是新能源汽车的“标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