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专访】钟立风:不需要玩,不需要社交,不需要party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专访】钟立风:不需要玩,不需要社交,不需要party

“上次蝎子乐队来北京演出,我那些所有搞音乐的朋友都去看了,我甚至连蝎子乐队是谁,他们唱过什么歌,都不知道。”

当问到钟立风“民谣是什么”时,他会半开玩笑地说:“那就是我啊!”作为一个民谣歌手,他却已经出版了四本书,还把自己的乐队命名为博尔赫斯乐队,难怪有人说他是中国最具文艺气质的民谣歌手。

很多人觉得二十年来坚持做一个有些小众的民谣歌手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但对于钟立风来说,并没有“坚持”这么一回事儿。江南长大的他,虽然觉得自己的梦想应该在他方,但当初来到北京做音乐也是出于偶然。那时候他在杭州一家歌舞团做一名职业乐手,已经有不少原创作品,他偶尔跟好友提及对北京的向往,然而仅仅只是一个念头而已。但有一天,这位朋友直接拿着一张火车票,跟他说:“明天你就去北京吧,我爸爸去北京开会,我叫他也给你买了一张票!”钟立风说,那一刻他有点像卡夫卡小说里的人物,真实也荒谬,他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就晕头转向地坐上了到北京的火车。好像被命运之手一推,就跌跌撞撞地上路了。

这似乎有点应了他为自己的改的这个名字,钟立风名字中的“风”字是他自己改的,他本名是“立峰”。不言而喻,钟立风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为一座山峰,让人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到。钟立风说他理解做父母的心情,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呢。但当他1995年以如何超现实的方式到北京的时候,还是把“峰”字改成了“风”,他说这才像真正的自己,一种“无拘无束的,琢磨不透的,却又是真真切切的”东西,与风相关的一切又是迷人的:风度、风格、风情、风采、风景……而一首动听的歌谣也像一阵风一样。就像一首抒情诗里写到:“我们看不到它,但能感受到它,当它吹过树叶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它来了”。读这句诗的时候,钟立风真诚而有一丝狡黠,甚至有点自嘲。

钟立风在北京住过地下室、蹭住过大学宿舍,晚上在酒吧唱歌,当生活实在无以继续时、他就把一首歌卖给别人唱。他最“著名”的那首《再见了,最爱的人》就是那个时候卖给水木年华的。人家说,那么好的歌你给了别人,倘若咬咬牙留给自己唱,说不准早就成名了。然而钟立风却说,把“宝”压在某一首歌上,那绝对是对自己不自信,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人们也会觉得一个民谣歌手或者艺术家生活一定传奇和浪漫,但是让钟立风回忆自己的经历,他只说“就是普通生活”,就是居家,买菜,做饭,出门散步,逛书店……他习惯早睡早起,早上去公园溜达,顺便跟老人们打打太极压压腿。也许买菜压腿之间,脑中就会出现一段旋律。“何为诗歌?”钟立风说:“平淡家常的生活中,突然闪现出一道惊奇。这个时候,也许诗歌就出现了。”

钟立风的音乐里有着浓浓的书卷气,他刚刚出版的新书就叫做《书旅人》,这不是一本关于背包出门旅行的书,而是有关书中之旅、梦境之旅。对于这本新书,很多人用了相同的两个字来评价,就是“性感”,他很喜欢这个评价。因为在他看来性感必须是神秘的、骨感的、具有想象力的。他比喻说,说到一个女人很性感,那肯定是因为她身上具备一些神秘的魔力,使得他人陷入美好的想象。而骨感,也是性感的代名词,因为唯有在骨感之上才可以一点点随心所欲地将其丰满。而写作就是一个把文字逐渐变的骨感的过程,去掉多余的、凌乱的,使得它简静精微。反过来,只有这样才又使得人们产生填充她的愿望。书的封面是蓝色的,与之同时推出的一首歌叫《蓝色旅人》,“蓝色是一种性感的东西,记得读一本书,一个人在描述他与情人幽会时刻,会说觉得她整个人都是蓝色的。”在书的扉页他写了一句话,“漫步和阅读都满足了我的情欲”,他说这是文字的一种忧伤的挑逗。

20年过去了,很多当初唱着校园民谣的人都已经沉寂,很多人精神上陷入困境,但钟立风依然年轻而性感。他说他之所以能一直做到现在,是因为不断地杀死自己的过去,一次次地背叛自己,突破自己。“艺术就是谋杀。”他说,“就像我书中写的苏丁,拿着画笔冲向画布,把过去的自己全部杀掉了,留下一个新的自己。”

旅行是为了迷路

界面文化:《书旅人》有点像一本阅读笔记,在书的最后列了一个很长的书单,有70多本,是书中文章里提到的书,你是什么时候开始看这么多文学艺术经典书籍的?

钟立风:我前一段时间还写过一篇文章,说我特别羡慕那些自小就生长在读书之家的人,但我不是那样的家庭,羡慕归羡慕,越是羡慕越是想进入书里。可能机缘巧合,每个阶段都会遇到一些喜欢书的人,尤其是到了北京之后,因为音乐的关系认识了跟音乐接近的画画的写诗的朋友、写小说的朋友,自己读书的眼界就打开了。那应该是二十来岁的时候。我读书是从西方文学开始的,我十六七岁的时候,也是一些特别偶然的缘分,开始读格非、余华、马原、孙甘露的小说,他们最开始被称为先锋派小说家,我后来觉得他们写作的感觉也是受到国外的影响,我也受到了他们的影响。后来慢慢又回归到中国的传统,开始读《庄子》、《老子》、《周易》。到最后发现它们都是相通的,高人都是相通的。像卡夫卡读了好多关于老子、孔子的书,博尔赫斯翻译《红楼梦》、《聊斋志异》,我读《周易》甚至是从读博尔赫斯那儿发现的。他有一篇叫《论古典》的散文,首先就提到了作为群经之首的《易经》。博尔赫斯很熟悉孔子的那句名言: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界面文化:你是先喜欢读书还是先喜欢音乐的?

钟立风:音乐先开始吧,从很小的时候。家里也没有音乐的传统,但是我生长在江南,那个地方有一些戏曲,婺剧、越剧之类的,妈妈也会唱。小时候有一些流动戏班,会到我们乡下去演出,虽然那时候听不懂他们在唱什么,但是他们一来就觉得是一个节日。现在会觉得他们演唱里面那种属于江南的氛围在自己内心的留下印象,是一种神秘感的东西,甚至有一些纷纷扬扬的情欲的表达,但那个时候,因为岁数小,弄不明白那些哀婉的唱腔里流露出来的是什么?这一些属于江南特有的潮湿、阴郁和孤独,是在北方这边没有接触到的。

界面文化:你曾经的乐队叫博尔赫斯乐队,为什么呢?

钟立风:很多东西是没有为什么的。肯定是喜欢博尔赫斯的,当时好像觉得乐队的名字各种类型的都有,但是从来没有听说过一个乐队是以一个文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的,正好那段时间也很迷恋他的诗歌小说。我觉得博尔赫斯本身也有音乐性,他还和探戈大师皮亚佐拉合作过一张他填词的探戈专辑呢。探戈的前身是“米隆加”,他有好几首关于米隆加的诗歌也是我的心头之爱。其实他对音乐的理解也是让我喜欢的,他有一个故事,晚年的时候也是在接受记者采访,记者问他人生有什么意义,他说没有意义,这个时候响起了音乐,他忘了是巴赫的还是莫扎特的,然后他就觉得刚才说的那句话特别唐突,他说请你等一等,我要为我刚才那句话抱歉。他说,只要音乐还在继续,生命还是有意义的。我就觉得他是一个有魅力的人物,读他的文字能让我产生很多想象,甚至产生音乐般的流动。

界面文化:你的音乐像诗,画面像电影,有很多歌曲都是从一首诗、一本书、一部电影得名,你是如何从文字和电影中得到灵感写一首歌的呢?

钟立风:我的确是有很多音乐的创作来源于阅读或者观影,跟别的做音乐的朋友好像不是特别一样,他们就沉浸在音乐里,不停地听很多很多音乐,尤其是各种有影响力的歌手乐队。我基本上对很重要的那些乐队、歌手一无所知,但我喜欢听古典、爵士和欧洲的电影音乐。各种艺术之间都是有关联的,佩特说:“任何艺术都渴望获得音乐的属性。”比如我读到卡尔维诺的《弄错的车站》,甚至这篇小说还没读完,刚开了一个头,就立刻觉得应该有一首与之相关的歌。包括《雕刻时光》也是看了塔可夫斯基关于电影的书写的,他认为拍电影就好像《雕刻时光》一样,一格一格的时光都定格在胶片上,我就觉得做音乐也是把时间留在音符上面,都是相关的。其实也没有特别多的刻意地做这些事情,就觉得很自然,很多时候,是那些艺术召唤我去完成一支曲子的创作。

界面文化:新书叫《书旅人》,也提到了很多去旅行的经历,有没有让你觉得特别美好的一个地方或者一次旅行经历?

钟立风:没有,每一个地方都不一样。我喜欢盘桓和流连的地方无非是一些平常街巷、老旧书店、在异地他乡跳上一辆空空荡荡的电车,管它把我带去什么地方。我觉得这本书更多的旅行还是书中之旅、文字之旅,或者说自己的思考和梦境之旅,其实在现实中把我扔到一个旅途当中我是很慌张的,如果有可能我就不要去走这趟路了。我不是一个背包客,不是一个很会规划、很会做攻略的,我甚至都不会看地图,现在手机那么方便,导航什么的我都不会看,我会迷路,但是旅行的意义可能恰恰也是这样的,旅行是为了迷路,迷路是为了遇见美好。所以我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爱旅行的人,我宁可在我的书中旅行,在我的书房、我的卧室旅行,道具很简单,只要一件睡衣就够了。(笑)

青春的激情会流失得很快

界面文化:你的文字和音乐会给人一种安静和克制的感觉,不会有特别激烈的东西,你身上有没有愤怒和反抗的这一部分存在?

钟立风:看怎么说喽,可能你听到的是这样的,有的人就会听到克制里面有汹涌澎湃的东西,我觉得每个听者是不一样的,但我自己也没想说非要这样或那样表现。我觉得让一个作者自己去阐述自己的作品有点难,我只是把它写出来,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听出他需要的那部分,你听出了克制我觉得挺对的,但是有的人也会觉得我这个克制就好像大海的波浪一样,海面上波涛汹涌但是所有的一切都要靠海底下的暗流涌动,他们可能听到底下暗流的那部分。所以我觉得有一种力量不见得是要爆发出来的,它是含而不露的。我觉得我创作中也是注意那方面的,但是那方面是哪儿来的?也是靠自己一点一点去累积下来的。

界面文化:你会喜欢摇滚、朋克、金属这类音乐吗?

钟立风:只要好的音乐我都会喜欢,民谣也好摇滚也好,类型都不是很重要,抛开这些类型,只要好的音乐都是好的。比如那些摇滚或者朋克里面,有很多很真情实感的呀。但是我觉得不管到哪一步,最后还是要落到文学、文化这一块上来,因为那种青春的激情是很真实的年轻的一种表现,但是那个东西也是会流失得很快的,到最后还是要回归到文化传统,或者格律当中来。吉姆·莫里森不是从兰波身上得到很多东西嘛,他们都是有根源的,看上去那么摇滚充满着激情,其实他们也有克制隐忍的东西,都是一样的,最后还是要落实到传统文化当中。

刚才在书店里看到一本书叫《世界摇滚大全》,我很遗憾都不认识那些摇滚歌手。上次蝎子乐队来北京演出,我那些所有搞音乐的朋友都去看了,我甚至连蝎子乐队是谁,他们唱过什么歌,都不知道。我可能更喜欢听爵士乐,喜欢听古典音乐。一些摇滚或者激烈的东西,你在现场愿意去听它,因为它确实带给你一种感官的刺激,很振奋人心,但很多音乐录制成唱片磁带后你不会去一遍一遍地听它,因为它已经完全表达出来了,没有留下一些悬念,一些回味的东西。

界面文化:你写歌的时候是灵感突然降临然后很快写出来,还是要细细地斟酌修改?

钟立风:写的时候很快,但是我觉得一个创作者,不管是作曲也好写作也好,他的创作不只是那一刻,他任何时候都是在创作。比如我刚才说《弄错的车站》,小说都没读完,一首歌就半个小时连词带曲写下来了,卡尔维诺给我一刹那的灵感,把我以前种种内心的积累,情感的隐藏,或者说对一件事物的看法,都调动出来了,如果没有卡尔维诺的小说带给我灵感的那一刻,这首歌肯定不会写出来,或者以另外的方式表达出另外的歌曲来。所以创作也是很神秘的,它需要长时间的累积,灵感不是平白无故就降临下来了。比如说我里面写到的歌词:“车窗外略过的风景,一个忧伤的精灵,打个喷嚏,你就不见了踪影。”这种歌词其实是很平淡的,那些词句其实不是很起眼的,但是你要是细细去品味,它还是非常珍贵的。

界面文化:这种瞬间感情的迸发式的创作,会不会拒绝掉一部分听者?

钟立风:不是刻意的拒绝吧,但是我们这种创作者,不会想着我这首歌写出来会让很多人去接受,还是自然流露。比如写《蓝色旅人》,那时候一本书快要结束了,很自然第一句话就是“你从一本书里走出”,其实这种歌词在普通的流行歌里不会这么写的,但我觉得很正常,我们爱读书的人经常就会觉得小说里的人物就在你的眼前活动了,或者说你读着读着自己就会走到书里去。这是很个人的,也没有去拒绝也没有去迎合,只是按照我自己个人的表达方式。

界面文化:很多民谣歌手一开始在小众的范围内被人喜爱,后来逐渐会变得流行和大众化,原来那些喜欢他们的人就会说他们变质了,你会介意自己变得流行吗?

钟立风:我也不会特别去关注这些事情,但是一件事情被太多人去消费,那难免会变质的,在我看来仅此而已。

我所有的创作都是从普通当中来的

界面:你平时的生活好像很规律,听说每天晚上十点就睡觉,早上七八点就起床?

钟立风:还算是挺规律的。不像有的做音乐的朋友,必须熬夜,唯有在夜晚才会灵感上身。或者喜欢喝酒,我身边好多朋友到最后不得不戒酒了,把自己身体喝坏了,因为他们上台之前都要拿杯酒上去,一种尽兴和洒脱。我倒没有这样,我似乎不需要借助这些东西。有人跟我说,我上台弹拨演唱的时候有如“酒神”上身了。我个人还是喜欢古典之韵的,忠实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喜欢窗明几净书卷气女人香。我很懒散,但不懒惰,有时候我也很“忙碌”但是我的忙,就像周梦蝶写的那句诗一样,“忙人之所闲,闲人之所忙”,就是别人在忙的时候我不去忙它,别人闲下来的时候我可能在忙自己的事情,我喜欢早出早归早睡早起,这样的生活挺好的。

界面:这样会不会跟音乐圈其他朋友的节奏不一样?人家晚上在玩的时候你就回去睡觉了。

钟立风:对呀,不需要一样,不需要玩,不需要社交,不需要party,每个人做自己的,这样才会做出来的东西跟别人不一样。创作都是个人的,是很私密的,包括阅读也是很私密的,比如我喜欢一本书不需要让你去读,你有你自己的品味,你有你自己看书的方式,一个东西让你感动的模式跟我感动的模式是不一样的,所以很多人说你给我推荐书吧,我说我不想推荐,我只是摆出来,你觉得读一读觉得好那就好。听音乐也是,因为每个人感动点都不一样。

界面文化:书的序言里你的朋友说,你早上还会出去压腿、打太极,这是什么时候养成的习惯?

钟立风:这也不是习惯,也是普通的生活,比如说早上起来或者什么时候去公园,那很自然地就会去压压腿,就像平时去买菜做饭,都一样,过普通的生活嘛。我的所有的创作其实都是这样从普通当中来的,不会说一个诗人他就天天闷头写诗看书,他的大部分时间恰恰是放在特别平常的生活当中,这样才能有诗篇出来。他如果老把自己架得很高,天天对着书,天天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我觉得那是另外的一种表达。好的诗人好的作者他就是很普通的,也是来源于生活当中的,就好像我说到一个故事,一个诗人,他不写诗,他就经常去漫步,在街的拐角,他看见诗在地上,俯下身把它捡起来。这就跟我去压腿是一样的,我去压压腿的时候,突然发现有首歌的旋律也在那个地方,就赶紧把它写下来。

界面文化:你当初是怎么决定到北京来的呢?

钟立风:是很偶然的,我没有说我到北京就是要做音乐,一定要走出这条路,我原先想到过有机会去北京发展一下也挺好的,我把这个愿望跟一个朋友说了一下,他父亲到北京开会,他就让他父亲也买了一张票,在他看来我的确是应该来北京的。但是我自己没做决定,我就觉得好像被命运一推,我就过去了。没想过什么我要不要找份工作,我该怎么权衡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关系,没有。

界面文化:那样生活不会过得很艰难吗?

钟立风:没有过得很艰难,没有饿过肚子,也没有去地铁卖唱,我们最漂泊的日子,就是在在酒吧里唱歌,但幸运的是,我们只唱自己的歌,白天完成一首创作,晚上就可以唱出来,获得最快的检验。当然,慢慢的,我们就知道,酒吧客人形形色色,不能因为一个醉酒者的叫好,你就觉得自己的作品成功了,这是错误的,你必须要有自我认识,在庸常的生活中提高自己的眼界审美。但是不管怎样,我们在酒吧里都是很自我的表达,一把吉他,一个夜晚,一百来块演出费。想想那些经历虽然迷茫,但也是磨炼人的。也不用像很多歌手一样,必须要唱当下流行的,因为这样能引来客人消费。那时候也有很多外地来的歌手,唱了几下老板觉得不行,寻找唱片公司发展也没机会,他们就离开了,或者过另外的一种生活了,走走留留,是缘分,也是每个人的命中注定吧。

界面文化:现在如果有歌手来北京闯荡,可能环境没有当年那么好了吧?

钟立风:不是好和不好来比较的,那个年代有那个年代的精彩之处,这个年代有这个年代的精彩之处,那个年代有它不是特别好的一方面,现在这个年代肯定也会有。现在做音乐不像我们当时还要去找唱片公司,唱片公司会把关,有的人唱片公司觉得不够格肯定就不接受了,现在你做一首歌自己就可以把它传到网上去,然后会得到人的喜欢或者不喜欢,就没有门槛了,那个时候还是有一些门槛的。

界面文化:20年前的现在,你在干什么?

钟立风:我是21岁的时候到北京的,那个时候应该还在酒吧里唱歌,写作,生活也是一团糟,也没什么希望。但是还好啦,事后回想起来觉得怎么那么就过来了,其实还是挺动荡不安的的,因为的确是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但是那时候不会去想,因为青春,因为激情,只顾着生活不断向前。

界面文化:那时候住在什么地方?

钟立风:那时候住在北京西城区,租的平房,冬天自己生个炉子,那个时候我觉得挺好的,旁边就是房东,炉子生不好他还可以帮你生炉子,然后再走几步就是梅兰芳故居,往另一边走就是柳荫街、恭王府、辅仁大学。我到北京的第一次苦涩的恋爱就发生在那里,为此还写了不少作品。新街口有个旧书店,我时常步行而去,在哪里如获至宝。那时候过的完全就是老北京人的生活,旁边的老大妈对我都很好,平时还拉拉家常。当时我跟两个朋友租一个房间,就十平米吧,在里面生炉子还在里面做饭,一张大床还有一个沙发床,大床是我跟另外一个朋友睡,还有一人住那个沙发。我刚才跟你说我跟他们作息不一样嘛,八九点钟我已经起来开始看书、写作了,那两个还在呼呼睡大觉,睡到中午一点多钟。

界面文化:那样的生活维持了多久呢?

钟立风:三四年吧,后来慢慢写的作品感觉也在进步。我真的没有过过所谓朝不保夕的生活,我还是挺顺的,但是这个顺利也不是说过得很宽裕。有些人说起音乐人就感觉惨死了,穷困潦倒的,我倒是真的没有。我也卖歌,比如电视剧里有需要的地方,或者哪个歌手要录专辑需要歌,就把自己的作品拿去卖了。当时水木年华那个《再见了,最爱的人》就是我生活过不下去了,就卖给他了。只要你想,只要精神上不被打垮,肉体上的算什么呀,那么年轻。

界面文化:确实很多民谣或者摇滚歌手到后来会出现精神上的抑郁,好像你的精神状况一直都很健康?

钟立风:不管怎么说还是要让自己进步吧,人性亘古不变,但艺术必须是向前的,不能老调重弹。要杀死自己的过去,把自己的过去一次次地谋杀,一次次地背叛,我觉得有的人之所以没有进步,就是因为他没有“背叛”自己,没有“谋杀”掉自己,一直一直重复自己,不要说没有进步,还使其倒退,自然精神就会陷入困境,因为他没有突破自己。我觉得我们这批人之所以还继续做下去就是因为突破了自己,把自己过去给抹杀了。但是有的人不需要,有的人一上来就是最重要的,像张楚、窦唯。张楚现在也很好,看世界的眼光还是那么童真,还是那样乐于去发现去捕捉。艺术就是谋杀。就像我写的犹太艺术家、画家苏丁,拿着画笔冲向画布,把过去的自己全部杀掉了,以此赋予了自己和艺术的新生。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专访】钟立风:不需要玩,不需要社交,不需要party

“上次蝎子乐队来北京演出,我那些所有搞音乐的朋友都去看了,我甚至连蝎子乐队是谁,他们唱过什么歌,都不知道。”

当问到钟立风“民谣是什么”时,他会半开玩笑地说:“那就是我啊!”作为一个民谣歌手,他却已经出版了四本书,还把自己的乐队命名为博尔赫斯乐队,难怪有人说他是中国最具文艺气质的民谣歌手。

很多人觉得二十年来坚持做一个有些小众的民谣歌手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但对于钟立风来说,并没有“坚持”这么一回事儿。江南长大的他,虽然觉得自己的梦想应该在他方,但当初来到北京做音乐也是出于偶然。那时候他在杭州一家歌舞团做一名职业乐手,已经有不少原创作品,他偶尔跟好友提及对北京的向往,然而仅仅只是一个念头而已。但有一天,这位朋友直接拿着一张火车票,跟他说:“明天你就去北京吧,我爸爸去北京开会,我叫他也给你买了一张票!”钟立风说,那一刻他有点像卡夫卡小说里的人物,真实也荒谬,他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就晕头转向地坐上了到北京的火车。好像被命运之手一推,就跌跌撞撞地上路了。

这似乎有点应了他为自己的改的这个名字,钟立风名字中的“风”字是他自己改的,他本名是“立峰”。不言而喻,钟立风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为一座山峰,让人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到。钟立风说他理解做父母的心情,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呢。但当他1995年以如何超现实的方式到北京的时候,还是把“峰”字改成了“风”,他说这才像真正的自己,一种“无拘无束的,琢磨不透的,却又是真真切切的”东西,与风相关的一切又是迷人的:风度、风格、风情、风采、风景……而一首动听的歌谣也像一阵风一样。就像一首抒情诗里写到:“我们看不到它,但能感受到它,当它吹过树叶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它来了”。读这句诗的时候,钟立风真诚而有一丝狡黠,甚至有点自嘲。

钟立风在北京住过地下室、蹭住过大学宿舍,晚上在酒吧唱歌,当生活实在无以继续时、他就把一首歌卖给别人唱。他最“著名”的那首《再见了,最爱的人》就是那个时候卖给水木年华的。人家说,那么好的歌你给了别人,倘若咬咬牙留给自己唱,说不准早就成名了。然而钟立风却说,把“宝”压在某一首歌上,那绝对是对自己不自信,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人们也会觉得一个民谣歌手或者艺术家生活一定传奇和浪漫,但是让钟立风回忆自己的经历,他只说“就是普通生活”,就是居家,买菜,做饭,出门散步,逛书店……他习惯早睡早起,早上去公园溜达,顺便跟老人们打打太极压压腿。也许买菜压腿之间,脑中就会出现一段旋律。“何为诗歌?”钟立风说:“平淡家常的生活中,突然闪现出一道惊奇。这个时候,也许诗歌就出现了。”

钟立风的音乐里有着浓浓的书卷气,他刚刚出版的新书就叫做《书旅人》,这不是一本关于背包出门旅行的书,而是有关书中之旅、梦境之旅。对于这本新书,很多人用了相同的两个字来评价,就是“性感”,他很喜欢这个评价。因为在他看来性感必须是神秘的、骨感的、具有想象力的。他比喻说,说到一个女人很性感,那肯定是因为她身上具备一些神秘的魔力,使得他人陷入美好的想象。而骨感,也是性感的代名词,因为唯有在骨感之上才可以一点点随心所欲地将其丰满。而写作就是一个把文字逐渐变的骨感的过程,去掉多余的、凌乱的,使得它简静精微。反过来,只有这样才又使得人们产生填充她的愿望。书的封面是蓝色的,与之同时推出的一首歌叫《蓝色旅人》,“蓝色是一种性感的东西,记得读一本书,一个人在描述他与情人幽会时刻,会说觉得她整个人都是蓝色的。”在书的扉页他写了一句话,“漫步和阅读都满足了我的情欲”,他说这是文字的一种忧伤的挑逗。

20年过去了,很多当初唱着校园民谣的人都已经沉寂,很多人精神上陷入困境,但钟立风依然年轻而性感。他说他之所以能一直做到现在,是因为不断地杀死自己的过去,一次次地背叛自己,突破自己。“艺术就是谋杀。”他说,“就像我书中写的苏丁,拿着画笔冲向画布,把过去的自己全部杀掉了,留下一个新的自己。”

旅行是为了迷路

界面文化:《书旅人》有点像一本阅读笔记,在书的最后列了一个很长的书单,有70多本,是书中文章里提到的书,你是什么时候开始看这么多文学艺术经典书籍的?

钟立风:我前一段时间还写过一篇文章,说我特别羡慕那些自小就生长在读书之家的人,但我不是那样的家庭,羡慕归羡慕,越是羡慕越是想进入书里。可能机缘巧合,每个阶段都会遇到一些喜欢书的人,尤其是到了北京之后,因为音乐的关系认识了跟音乐接近的画画的写诗的朋友、写小说的朋友,自己读书的眼界就打开了。那应该是二十来岁的时候。我读书是从西方文学开始的,我十六七岁的时候,也是一些特别偶然的缘分,开始读格非、余华、马原、孙甘露的小说,他们最开始被称为先锋派小说家,我后来觉得他们写作的感觉也是受到国外的影响,我也受到了他们的影响。后来慢慢又回归到中国的传统,开始读《庄子》、《老子》、《周易》。到最后发现它们都是相通的,高人都是相通的。像卡夫卡读了好多关于老子、孔子的书,博尔赫斯翻译《红楼梦》、《聊斋志异》,我读《周易》甚至是从读博尔赫斯那儿发现的。他有一篇叫《论古典》的散文,首先就提到了作为群经之首的《易经》。博尔赫斯很熟悉孔子的那句名言: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界面文化:你是先喜欢读书还是先喜欢音乐的?

钟立风:音乐先开始吧,从很小的时候。家里也没有音乐的传统,但是我生长在江南,那个地方有一些戏曲,婺剧、越剧之类的,妈妈也会唱。小时候有一些流动戏班,会到我们乡下去演出,虽然那时候听不懂他们在唱什么,但是他们一来就觉得是一个节日。现在会觉得他们演唱里面那种属于江南的氛围在自己内心的留下印象,是一种神秘感的东西,甚至有一些纷纷扬扬的情欲的表达,但那个时候,因为岁数小,弄不明白那些哀婉的唱腔里流露出来的是什么?这一些属于江南特有的潮湿、阴郁和孤独,是在北方这边没有接触到的。

界面文化:你曾经的乐队叫博尔赫斯乐队,为什么呢?

钟立风:很多东西是没有为什么的。肯定是喜欢博尔赫斯的,当时好像觉得乐队的名字各种类型的都有,但是从来没有听说过一个乐队是以一个文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的,正好那段时间也很迷恋他的诗歌小说。我觉得博尔赫斯本身也有音乐性,他还和探戈大师皮亚佐拉合作过一张他填词的探戈专辑呢。探戈的前身是“米隆加”,他有好几首关于米隆加的诗歌也是我的心头之爱。其实他对音乐的理解也是让我喜欢的,他有一个故事,晚年的时候也是在接受记者采访,记者问他人生有什么意义,他说没有意义,这个时候响起了音乐,他忘了是巴赫的还是莫扎特的,然后他就觉得刚才说的那句话特别唐突,他说请你等一等,我要为我刚才那句话抱歉。他说,只要音乐还在继续,生命还是有意义的。我就觉得他是一个有魅力的人物,读他的文字能让我产生很多想象,甚至产生音乐般的流动。

界面文化:你的音乐像诗,画面像电影,有很多歌曲都是从一首诗、一本书、一部电影得名,你是如何从文字和电影中得到灵感写一首歌的呢?

钟立风:我的确是有很多音乐的创作来源于阅读或者观影,跟别的做音乐的朋友好像不是特别一样,他们就沉浸在音乐里,不停地听很多很多音乐,尤其是各种有影响力的歌手乐队。我基本上对很重要的那些乐队、歌手一无所知,但我喜欢听古典、爵士和欧洲的电影音乐。各种艺术之间都是有关联的,佩特说:“任何艺术都渴望获得音乐的属性。”比如我读到卡尔维诺的《弄错的车站》,甚至这篇小说还没读完,刚开了一个头,就立刻觉得应该有一首与之相关的歌。包括《雕刻时光》也是看了塔可夫斯基关于电影的书写的,他认为拍电影就好像《雕刻时光》一样,一格一格的时光都定格在胶片上,我就觉得做音乐也是把时间留在音符上面,都是相关的。其实也没有特别多的刻意地做这些事情,就觉得很自然,很多时候,是那些艺术召唤我去完成一支曲子的创作。

界面文化:新书叫《书旅人》,也提到了很多去旅行的经历,有没有让你觉得特别美好的一个地方或者一次旅行经历?

钟立风:没有,每一个地方都不一样。我喜欢盘桓和流连的地方无非是一些平常街巷、老旧书店、在异地他乡跳上一辆空空荡荡的电车,管它把我带去什么地方。我觉得这本书更多的旅行还是书中之旅、文字之旅,或者说自己的思考和梦境之旅,其实在现实中把我扔到一个旅途当中我是很慌张的,如果有可能我就不要去走这趟路了。我不是一个背包客,不是一个很会规划、很会做攻略的,我甚至都不会看地图,现在手机那么方便,导航什么的我都不会看,我会迷路,但是旅行的意义可能恰恰也是这样的,旅行是为了迷路,迷路是为了遇见美好。所以我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爱旅行的人,我宁可在我的书中旅行,在我的书房、我的卧室旅行,道具很简单,只要一件睡衣就够了。(笑)

青春的激情会流失得很快

界面文化:你的文字和音乐会给人一种安静和克制的感觉,不会有特别激烈的东西,你身上有没有愤怒和反抗的这一部分存在?

钟立风:看怎么说喽,可能你听到的是这样的,有的人就会听到克制里面有汹涌澎湃的东西,我觉得每个听者是不一样的,但我自己也没想说非要这样或那样表现。我觉得让一个作者自己去阐述自己的作品有点难,我只是把它写出来,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听出他需要的那部分,你听出了克制我觉得挺对的,但是有的人也会觉得我这个克制就好像大海的波浪一样,海面上波涛汹涌但是所有的一切都要靠海底下的暗流涌动,他们可能听到底下暗流的那部分。所以我觉得有一种力量不见得是要爆发出来的,它是含而不露的。我觉得我创作中也是注意那方面的,但是那方面是哪儿来的?也是靠自己一点一点去累积下来的。

界面文化:你会喜欢摇滚、朋克、金属这类音乐吗?

钟立风:只要好的音乐我都会喜欢,民谣也好摇滚也好,类型都不是很重要,抛开这些类型,只要好的音乐都是好的。比如那些摇滚或者朋克里面,有很多很真情实感的呀。但是我觉得不管到哪一步,最后还是要落到文学、文化这一块上来,因为那种青春的激情是很真实的年轻的一种表现,但是那个东西也是会流失得很快的,到最后还是要回归到文化传统,或者格律当中来。吉姆·莫里森不是从兰波身上得到很多东西嘛,他们都是有根源的,看上去那么摇滚充满着激情,其实他们也有克制隐忍的东西,都是一样的,最后还是要落实到传统文化当中。

刚才在书店里看到一本书叫《世界摇滚大全》,我很遗憾都不认识那些摇滚歌手。上次蝎子乐队来北京演出,我那些所有搞音乐的朋友都去看了,我甚至连蝎子乐队是谁,他们唱过什么歌,都不知道。我可能更喜欢听爵士乐,喜欢听古典音乐。一些摇滚或者激烈的东西,你在现场愿意去听它,因为它确实带给你一种感官的刺激,很振奋人心,但很多音乐录制成唱片磁带后你不会去一遍一遍地听它,因为它已经完全表达出来了,没有留下一些悬念,一些回味的东西。

界面文化:你写歌的时候是灵感突然降临然后很快写出来,还是要细细地斟酌修改?

钟立风:写的时候很快,但是我觉得一个创作者,不管是作曲也好写作也好,他的创作不只是那一刻,他任何时候都是在创作。比如我刚才说《弄错的车站》,小说都没读完,一首歌就半个小时连词带曲写下来了,卡尔维诺给我一刹那的灵感,把我以前种种内心的积累,情感的隐藏,或者说对一件事物的看法,都调动出来了,如果没有卡尔维诺的小说带给我灵感的那一刻,这首歌肯定不会写出来,或者以另外的方式表达出另外的歌曲来。所以创作也是很神秘的,它需要长时间的累积,灵感不是平白无故就降临下来了。比如说我里面写到的歌词:“车窗外略过的风景,一个忧伤的精灵,打个喷嚏,你就不见了踪影。”这种歌词其实是很平淡的,那些词句其实不是很起眼的,但是你要是细细去品味,它还是非常珍贵的。

界面文化:这种瞬间感情的迸发式的创作,会不会拒绝掉一部分听者?

钟立风:不是刻意的拒绝吧,但是我们这种创作者,不会想着我这首歌写出来会让很多人去接受,还是自然流露。比如写《蓝色旅人》,那时候一本书快要结束了,很自然第一句话就是“你从一本书里走出”,其实这种歌词在普通的流行歌里不会这么写的,但我觉得很正常,我们爱读书的人经常就会觉得小说里的人物就在你的眼前活动了,或者说你读着读着自己就会走到书里去。这是很个人的,也没有去拒绝也没有去迎合,只是按照我自己个人的表达方式。

界面文化:很多民谣歌手一开始在小众的范围内被人喜爱,后来逐渐会变得流行和大众化,原来那些喜欢他们的人就会说他们变质了,你会介意自己变得流行吗?

钟立风:我也不会特别去关注这些事情,但是一件事情被太多人去消费,那难免会变质的,在我看来仅此而已。

我所有的创作都是从普通当中来的

界面:你平时的生活好像很规律,听说每天晚上十点就睡觉,早上七八点就起床?

钟立风:还算是挺规律的。不像有的做音乐的朋友,必须熬夜,唯有在夜晚才会灵感上身。或者喜欢喝酒,我身边好多朋友到最后不得不戒酒了,把自己身体喝坏了,因为他们上台之前都要拿杯酒上去,一种尽兴和洒脱。我倒没有这样,我似乎不需要借助这些东西。有人跟我说,我上台弹拨演唱的时候有如“酒神”上身了。我个人还是喜欢古典之韵的,忠实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喜欢窗明几净书卷气女人香。我很懒散,但不懒惰,有时候我也很“忙碌”但是我的忙,就像周梦蝶写的那句诗一样,“忙人之所闲,闲人之所忙”,就是别人在忙的时候我不去忙它,别人闲下来的时候我可能在忙自己的事情,我喜欢早出早归早睡早起,这样的生活挺好的。

界面:这样会不会跟音乐圈其他朋友的节奏不一样?人家晚上在玩的时候你就回去睡觉了。

钟立风:对呀,不需要一样,不需要玩,不需要社交,不需要party,每个人做自己的,这样才会做出来的东西跟别人不一样。创作都是个人的,是很私密的,包括阅读也是很私密的,比如我喜欢一本书不需要让你去读,你有你自己的品味,你有你自己看书的方式,一个东西让你感动的模式跟我感动的模式是不一样的,所以很多人说你给我推荐书吧,我说我不想推荐,我只是摆出来,你觉得读一读觉得好那就好。听音乐也是,因为每个人感动点都不一样。

界面文化:书的序言里你的朋友说,你早上还会出去压腿、打太极,这是什么时候养成的习惯?

钟立风:这也不是习惯,也是普通的生活,比如说早上起来或者什么时候去公园,那很自然地就会去压压腿,就像平时去买菜做饭,都一样,过普通的生活嘛。我的所有的创作其实都是这样从普通当中来的,不会说一个诗人他就天天闷头写诗看书,他的大部分时间恰恰是放在特别平常的生活当中,这样才能有诗篇出来。他如果老把自己架得很高,天天对着书,天天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我觉得那是另外的一种表达。好的诗人好的作者他就是很普通的,也是来源于生活当中的,就好像我说到一个故事,一个诗人,他不写诗,他就经常去漫步,在街的拐角,他看见诗在地上,俯下身把它捡起来。这就跟我去压腿是一样的,我去压压腿的时候,突然发现有首歌的旋律也在那个地方,就赶紧把它写下来。

界面文化:你当初是怎么决定到北京来的呢?

钟立风:是很偶然的,我没有说我到北京就是要做音乐,一定要走出这条路,我原先想到过有机会去北京发展一下也挺好的,我把这个愿望跟一个朋友说了一下,他父亲到北京开会,他就让他父亲也买了一张票,在他看来我的确是应该来北京的。但是我自己没做决定,我就觉得好像被命运一推,我就过去了。没想过什么我要不要找份工作,我该怎么权衡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关系,没有。

界面文化:那样生活不会过得很艰难吗?

钟立风:没有过得很艰难,没有饿过肚子,也没有去地铁卖唱,我们最漂泊的日子,就是在在酒吧里唱歌,但幸运的是,我们只唱自己的歌,白天完成一首创作,晚上就可以唱出来,获得最快的检验。当然,慢慢的,我们就知道,酒吧客人形形色色,不能因为一个醉酒者的叫好,你就觉得自己的作品成功了,这是错误的,你必须要有自我认识,在庸常的生活中提高自己的眼界审美。但是不管怎样,我们在酒吧里都是很自我的表达,一把吉他,一个夜晚,一百来块演出费。想想那些经历虽然迷茫,但也是磨炼人的。也不用像很多歌手一样,必须要唱当下流行的,因为这样能引来客人消费。那时候也有很多外地来的歌手,唱了几下老板觉得不行,寻找唱片公司发展也没机会,他们就离开了,或者过另外的一种生活了,走走留留,是缘分,也是每个人的命中注定吧。

界面文化:现在如果有歌手来北京闯荡,可能环境没有当年那么好了吧?

钟立风:不是好和不好来比较的,那个年代有那个年代的精彩之处,这个年代有这个年代的精彩之处,那个年代有它不是特别好的一方面,现在这个年代肯定也会有。现在做音乐不像我们当时还要去找唱片公司,唱片公司会把关,有的人唱片公司觉得不够格肯定就不接受了,现在你做一首歌自己就可以把它传到网上去,然后会得到人的喜欢或者不喜欢,就没有门槛了,那个时候还是有一些门槛的。

界面文化:20年前的现在,你在干什么?

钟立风:我是21岁的时候到北京的,那个时候应该还在酒吧里唱歌,写作,生活也是一团糟,也没什么希望。但是还好啦,事后回想起来觉得怎么那么就过来了,其实还是挺动荡不安的的,因为的确是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但是那时候不会去想,因为青春,因为激情,只顾着生活不断向前。

界面文化:那时候住在什么地方?

钟立风:那时候住在北京西城区,租的平房,冬天自己生个炉子,那个时候我觉得挺好的,旁边就是房东,炉子生不好他还可以帮你生炉子,然后再走几步就是梅兰芳故居,往另一边走就是柳荫街、恭王府、辅仁大学。我到北京的第一次苦涩的恋爱就发生在那里,为此还写了不少作品。新街口有个旧书店,我时常步行而去,在哪里如获至宝。那时候过的完全就是老北京人的生活,旁边的老大妈对我都很好,平时还拉拉家常。当时我跟两个朋友租一个房间,就十平米吧,在里面生炉子还在里面做饭,一张大床还有一个沙发床,大床是我跟另外一个朋友睡,还有一人住那个沙发。我刚才跟你说我跟他们作息不一样嘛,八九点钟我已经起来开始看书、写作了,那两个还在呼呼睡大觉,睡到中午一点多钟。

界面文化:那样的生活维持了多久呢?

钟立风:三四年吧,后来慢慢写的作品感觉也在进步。我真的没有过过所谓朝不保夕的生活,我还是挺顺的,但是这个顺利也不是说过得很宽裕。有些人说起音乐人就感觉惨死了,穷困潦倒的,我倒是真的没有。我也卖歌,比如电视剧里有需要的地方,或者哪个歌手要录专辑需要歌,就把自己的作品拿去卖了。当时水木年华那个《再见了,最爱的人》就是我生活过不下去了,就卖给他了。只要你想,只要精神上不被打垮,肉体上的算什么呀,那么年轻。

界面文化:确实很多民谣或者摇滚歌手到后来会出现精神上的抑郁,好像你的精神状况一直都很健康?

钟立风:不管怎么说还是要让自己进步吧,人性亘古不变,但艺术必须是向前的,不能老调重弹。要杀死自己的过去,把自己的过去一次次地谋杀,一次次地背叛,我觉得有的人之所以没有进步,就是因为他没有“背叛”自己,没有“谋杀”掉自己,一直一直重复自己,不要说没有进步,还使其倒退,自然精神就会陷入困境,因为他没有突破自己。我觉得我们这批人之所以还继续做下去就是因为突破了自己,把自己过去给抹杀了。但是有的人不需要,有的人一上来就是最重要的,像张楚、窦唯。张楚现在也很好,看世界的眼光还是那么童真,还是那样乐于去发现去捕捉。艺术就是谋杀。就像我写的犹太艺术家、画家苏丁,拿着画笔冲向画布,把过去的自己全部杀掉了,以此赋予了自己和艺术的新生。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