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旅行可以重觅自我改变人生吗,10本书与你一起行走与漫游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旅行可以重觅自我改变人生吗,10本书与你一起行走与漫游

我们想要上路,同时并不贬低眼前的生活,因为远方分分钟会变成眼前。

电影《逍遥骑士》剧照

“我已经见证过六十次的日落,而永恒的自由,将永远属我所有。”这是作家杰克·凯鲁亚克在旅行中的感言,道出了他在路途中最重要的收获之一——自由。这个听起来美好又似乎离我们遥远的词语,牵动了包括凯鲁亚克在内的20世纪青年的心。

《在路上》成了几代青年的圣经,激励他们上路漫游,“我总是惊讶地发现,我不假思索地上路,因为出发的感觉太好了。世界突然充满了可能性。”

当今,选择“在路上”的年轻人越来越多,间隔年兴起,很多人骑行在入藏公路上,背包客们纷纷拥挤在东南亚。为了游山玩水,或者是像凯鲁亚克那样寻找自由、自我,他们只需要一个背包,外加一些必要的盘缠便可踏上征途。在行走之间,他们目睹了自然的盛景,也亲身体验了各地的风土人情,但自我的寻找,却未必是人人都能找到,而内心的自由,则更是难上加难。这些美好的事物,从来不是唾手可得的廉价品。

我们想要上路,同时并不贬低眼前的生活,因为远方分分钟会变成眼前。一些人毁掉了眼前的生活,于是他们幻想到了另一个地方可以将过去抛在身后,一切可以重新开始,对此希腊诗人卡瓦菲斯毫不留情地指出,那是没戏的。也有些人讨厌旅行,或是对旅行毫无兴趣,他们想不通为什么会有这么人多愿意忍受着种种麻烦、辛劳和可能的危险奔波在路上。

那么,旅行的意义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不可否认的是,它至少给我们打开了视野,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看到了生活的更多可能。借由旅行,毛姆笔下的凯蒂告别了虚伪的自己,并与过去的生活毅然决然地说再见;《背德者》里的米歇尔却是借北非之行来打开内心的欲望之门,过上了背弃道德的生活。这两个一正一反的例子,都在向我们说明着——旅行有时绝不只是出去走走那么简单。

小长假期间,一些人早已在路上,一些人就在家附近转一转,一些人则选择宅在家里。不管如何,出游的氛围很浓厚,为此,界面特意遴选了10本关于旅行与漫游的书,如果你在这个假期有空的话,不妨找一两本感兴趣的来读。这10本,风格各异,或惊险、或阴郁,但相同的是,它们都在讲旅行的故事,但故事之外又不止只有“旅行”,而是一个等待你去思考、发掘的一个更大的世界。

卡瓦菲斯诗集 黄灿然译

 

《城市》 


你说:“我要去另一个国家,另一片海岸, 

找另一个比这里好的城市。 

无论我做什么,结果总是事与愿违。 

而我的心灵被埋没,好像一件死去的东西。 

我枯竭的思想还能在这个地方维持多久? 

无论我往哪里转,无论我往哪里瞧, 

我看到的都是我生命的黑色废墟,在这里, 

我虚度了很多年时光,很多年完全被我毁掉了。” 



你不会找到一个新的国家,不会找到另一片海岸。 

这个城市会永远跟踪你。 

你会走向同样的街道,衰老 

在同样的住宅区,白发苍苍在这些同样的屋子里。 

你会永远结束在这个城市。不要对别的事物抱什么希望: 

那里没有载你的船,那里也没有你的路。 

既然你已经在这里,在这个小小的角落浪费了你的生命 

你也就已经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毁掉了它。 

1,在上面这首诗中,卡瓦菲斯告诉我们,最关键的是自己而不是身处什么地方,要是缺乏自省缺乏追求,就是跑到天涯海角也还是在那个糟糕的自我牢笼里。

2,诗集中有一首更有名的诗《伊萨卡岛》,“当你启程前往伊萨卡/但愿你的道路漫长,/充满奇迹,充满发现。”

3,卡瓦菲斯是希腊最重要的现代诗人,也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是同性恋,集子中有很多描写同性激情的诗,直白、朴素又很克制,很值得一看。

歌德 《威廉·迈斯特的漫游年代》

1、这是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第二部。小说讲述了威廉与娜塔莉结婚后,带着自己的儿子费利克斯出去漫游,以实现“塔社”拯救人类的理想。故事由许多独立成篇的故事组成,涉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等一系列广泛的社会问题。

2、对于这部作品,歌德明显寄予厚望——“整部小说都带有象征性,同时,在小说各个人物的后面都蕴藏着某种更带普遍性的、更崇高的意境”。从1807年到1829年,年近八旬的歌德整整花了21年才写完了这本书,而这本书的完成距这系列的第一部《威廉·迈斯特的求学年代》》也有30多年了。相比第一部,第二部中的人物没变,但他们的生活和行为却受着另外的新原则的支配。另外,作品的总体格局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果说《求学年代》是在描写个人故事,那《漫游年代》刻画的则是一个由各种不同形式的人类团体所组成的世界。

3、《威廉·迈斯特的漫游年代》是历史上的第一本“教育小说”,但它与后来的同类型的小说不同,主人公威廉·迈斯特追求的是一种贵族的教化理想,即身体和精神的均衡教育,而否认自己的平民出身。这部作品有着十分明显的“社会现实性”,它反映了作者歌德晚年的社会理想和教育主张,具有明显的空想社会主义色彩。歌德在写作时也化用自身的经历来推动故事的发展。德国作家亨利·胡斯评论道:“在这部书中,歌德把自己丰富的阅历和对人生的观察思考全都写了下来。”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青春咖啡馆》

1、在巴黎有一家名叫孔岱的咖啡馆,吸引着一群年轻人聚集在一起。在这群客人之中,有一个名叫露姬的二十二岁女子特别引人注目,充满着神秘感。故事围绕着这名年轻女子的失踪展开,四个叙述者纷纷登场,向读者娓娓讲述露姬的短暂人生经历。

2、露姬是假名,而她的真实身份是在故事的逐渐展开中慢慢被揭晓。没有幸福的家庭、缺少爱的婚姻,糟糕的生活让她选择了逃离,也只有逃离能让她获得短暂的欢愉和麻痹。正如书中所说:“只有逃跑的时候,我才真的是我自己。我只想逃走,逃到更远的地方,用剧烈的方式割断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3、严格来说,这并不是一本讲述旅途故事的书。《青春咖啡馆》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在城市里漫游的故事。莫迪亚诺像以往一样,继续在小说中书写他的主题:年轻人主动逃脱过往、或被动失去记忆,以此来确认自己是谁与幸福在哪里的答案。在这本书里,以露姬为代表的年轻人对自由和新鲜生活的执着、对现有生活的无助与迷茫,读来十分真切,又令人感伤。

村上春树 《海边的卡夫卡》

1、田村卡夫卡为了逃避父亲所作的“弑父、与母亲、姐姐交合”的预言,决定在十五岁生日前夜独自离家出走。偶然之间,他来到某私立图书馆,并恋上了疑似她亲母的佐伯,并与之发生肉体关系。小说还另设一条副线,讲述了失去记忆的老人中田的故事。中田在神智失控的情况下杀死了一个自称焦尼·沃卡的狂人。田村卡夫卡,中田这看似毫不相关的两人的命运也就此交织在一起。

2、小说共分49章,奇数章中,村上春树用写实手法讲述卡夫卡的故事,偶数章则改用魔幻手法展现中田的奇遇。在两种手法的交互使用中,强烈的虚构色彩呼之欲出、谱写成了这个奇幻诡诘的现代寓言。在这本书里,你可以读出卡夫卡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生命的探索及追问,其中蕴含的哲理,也成了这部作品的魅力之一。

3、故事的最后,村上春树给了这个阴郁的故事一个尚算明亮的结局:想要放弃生命的卡夫卡在母亲的要求下选择坚持活下去,做个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走出避世的“桃园”的他,面前是如以往一般黑暗的生活,但也许只有卡夫卡跨入这黑暗之中,他才能迎来自我的新生。如果你也正身陷生活的泥潭之中,不妨读下这个“现代版的《俄狄浦斯王》”,说不定它能给你一份前行的勇气。

赫尔曼·黑塞 《悉达多》

1、古印度贵族青年悉达多拥有人们羡慕的一切,却为了追求心灵的安宁,孤身一人展开了求道之旅。他在舍卫城聆听佛陀乔答摩宣讲教义,在繁华的大城中结识了名妓伽摩拉,并成为一名富商。在心灵与肉体的享受达到顶峰时,悉达多却抛弃了世俗的一切,来到河边,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在那最绝望的一刹那,他突然听到了生命之河永恒的声音……

2、翻阅《悉达多》时,我曾一次次地为作者黑塞那充满哲理性的话语所折服。借悉达多之口,黑塞平和地说出他对生命、自我的理解。世上最高的真理“阿特曼”究竟为何物?又要怎样寻找?一个人的自我到底有多重要?种种关于一个人自身以及这个世界的问题,都在悉达多不曾真正停留过的旅途中出现,并引发他本人以及读者们的思考。

3、悉达多的旅途在不断前进,他所寻找的事物也发生着变化。从为了追求最高的真理“阿特曼”而踏上寻道之路,到与乔达摩谈论后发现“自我”的原本面目,再到沉入河中后的幡然醒悟......悉达多遇到的困惑,现世的我们也曾被其所困扰。对于想要探索的事物,如果我们有悉达多的那份勇气与决心,也许我们也能寻获世上的真理及本真的自我。正如黑塞在书中所说——“当一个人有所追寻时,他只会看到他所追寻之物。”

毛姆 《面纱》

1、英国女子凯蒂为了避免自己变成一位老姑娘,接受了生性孤僻的医生瓦尔特·费恩的求婚。随后,两人便离开了伦敦,远赴神秘的东方之地——香港。然而,对婚姻感到不满和无趣的凯蒂开始悄悄与令助理查理·唐生偷情。面对不忠的妻子,瓦尔特决定举家前往霍乱横行的中国内地行医。在遥远美丽的异乡,他们每天与死亡和绝望擦身而过,经历了从未体验过的情感波澜……

2、这本《面纱》与《刀锋》、《人性的枷锁》一同被视为毛姆剖析人性的三大力作。在书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作者花了众多笔墨去书写女主人公凯蒂在路途中的经历与蜕变。故事的最后,凯蒂在湄潭府这个与世隔绝的死亡之地寻回了内心深埋的纯真,看清了自己的肤浅,同时也明白了自己对唐生的爱多么愚蠢。像其他作品一样,毛姆在故事的最后赋予了主角那种洞穿世事的敏锐、冷静自省的智慧和心无挂碍的自由,而这次则轮到了凯蒂。

3、2006年,《面纱》曾被改编成电影。与小说原著不同,电影更侧重于如何讲好一个变幻的爱情故事,但这显然不是小说的精髓所在。毛姆写的是一个女人如何从个人的爱情中走出来,然后慢慢揭开人生华丽的面纱,继而看尽苍凉,并寻找解脱和安宁的故事。小说的结尾也验证了他的做法:瓦尔特在愤恨中死去、唐生继续在职场中沉浮、凯蒂与父亲在拥抱中和解,而这一切,都与爱情无关。

简·莫里斯 《世界:半个世纪的行走与书写》

1、这是著名旅行文学作家简·莫里斯的游记集大成之作,记录了她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期间,在世界各地采访与游历的见闻和感悟。与一般游记作品不同,莫里斯在这本书中以一次次旅行和探访为线索,从退伍军人和军事记者的视角,描绘出“二战”后的时局变化和世事变迁。

2、在这部作品中,莫里斯以隽永的文字描绘她眼中的风景和时空变换中的历史人文。或许是得益于早期身为记者时的采访经历,莫里斯的判断力和直觉总能使她看到表象下的复杂现象,而人生的特殊困境又使她兼具男性的果敢和女性的细腻。正如作家林达所说,“她以双重身份切入社会和社会中人,角度深度,都与众不同”。

3、在我阅读此书时,我就像跟随作者一起去游历那些国家,并一同感受沧海桑田的变化。莫里斯在书中构筑的欧洲,读来带有她特有的感知与情愫,这远非百科全书所带来的阅读享受。同时,莫里斯的文笔又带有英国记者特有的那份冷静与幽默,以及一种从大英帝国出发的世界观。我们很明显可以看出,她一直在用自己的世界观进行写作,而序言中的这句话也佐证了这点——“这里基本没有收录其家乡威尔士的文字,但“请相信我,在这本书中,几乎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都有某种威尔士的东西,潜伏着,微笑着,像是修道院免戒室里的绿精灵”。

杰克·凯鲁亚克 《达摩流浪者》

1、小说讲述了1955年两个热情洋溢的青年,贾菲与雷蒙追求真理以及禅理的故事。他们以其特殊的世界观追寻着生命的直觉、纯净与唯美。两人那如诗人的情怀与托钵僧的苦旅之行,也让尘世显得澄静透彻了起来。继《在路上》出版一年后,凯鲁亚克再次献上这本《达摩流浪者》为“垮掉的一代”平添了了几许阳光与勇气。

2、《达摩流浪者》堪称凯鲁亚克最精彩的自传体小说。书中宣扬的自由上路、追求理想与爱的理念影响了美国60年代的西方青年。同时,这还是一本探讨背包革命、自然精神、以及禅之道的小说。在书的扉页题辞里,凯鲁亚克写着“献给寒山子”。这是作者在向中国唐代著名的两个诗僧——寒山和拾得致敬。他们的禅诗、以及自由自在的的生活成为许多人的理想,也成了《达摩流浪者》中,两位主角在漫游故事之上的隐喻。

3、如果你是一个背包客,那你在这本书中更能找到共鸣。同时,作者本人也如许多背包客一般,期待着一场伟大的背包革命的诞生。凯鲁亚克曾说:“我已经见证过六十次的日落,而永恒的自由,将永远属我所有。”很明显,在与自然的贴近中,他找到了包括自由在内的美好事物,也让他对这个世界多了份热爱。当凯鲁亚克在高山之间看着整个世界都在昏昏沉睡时,他热泪盈眶地说:“好吧,世界,我会爱你的。”

安德烈·纪德 《背德者》

1、米歇尔带着他的妻子玛丝琳娜前往北非旅游,却不幸染上肺结核。可是,在玛丝琳娜照顾米歇尔时,她发现他对自己并没有爱且具有同性恋倾向。回到法国后,米歇尔遇见了梅纳尔克。梅尔纳克劝他忘掉过去,尽情享受肉欲。正巧,不久后玛丝琳娜染病身亡,完全自由的米歇尔便决定开始放纵自己的欲望。

2、《背德者》是法国作家纪德的带有强烈自传色彩的小说,宣扬了作者主张的背德主义。 何谓“背德”?在这本书里,“背德”即藐视一切既定的道德观念,冲破宗教和家庭的桎梏,尽情地满足人的自然本性,追求个人主义的人生理想。结婚旅游前,米歇尔是个对学问外的东西一窍不通的人,是后来的旅游唤醒了他,加上大病一场的作用使他认识到了生命还应该有其他可值得去体验的地方。不过,最重要的还是那些活泼,开朗的小男孩,使他开始了真正的生活,并有了后来的蜕变。

3、相比那些阳光、充满朝气的故事,《背德者》的基调是阴暗、沉郁的。它也不会给你一些生活中的答案,反而还会抛出一大堆问题,让你对自己发问。背弃了道德的米歇尔在大众看来是不可取的,但他却是在真实的生活之中,并寻得了快乐,成为了一个执迷不悟的人。我不禁思考:如果虚伪的道德束缚了人的本性以及快乐,那是否像米歇尔这样的做法才是正确的?亦或是根本没有正确可言,只是每个人的选择不同罢了。我没有答案,米歇尔也没有给我答案,连作者纪德也是如此。

约瑟夫·康拉德 《黑暗之心》

1、一家英国贸易公司委托“我”到非洲丛林寻找该公司失踪的贸易代表库尔茨。可是,当“我”找到他时,发现他已经“变疯”并很快死去。作者康拉德用“我”的经历描写出殖民者在非洲大陆的感受,娓娓道出文明边疆的阴谋故事,并借库尔茨投身黑暗势力的转变过程,警醒现代文明的野蛮。“黑暗之心”表面上指非洲大陆的腹地,同时也比喻了在这片土地上受到腐蚀的人心的黑暗。

2、《黑暗之心》的全书笼罩着一种不祥的气氛。在康拉德的笔下,刚果丛林成了一片真正的黑暗魔法森林,里面的土著人只是像人一样的原始生物,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人。他们缺少攻击性,对陌生事物有着一种本能的害怕。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库尔茨才能驯服他们,并成为他们的神。对于欧洲人来说,库尔茨则成了一个成功的殖民统治者,但他的失败之处在于,他在驯服土著人这条路上走太远,以致不能抽离。正如库尔茨在书中所说:“我走得太远了,已经不知道怎么回去了。”

3、周游世界20年的康拉德,用自身见闻反映出新旧世纪交替时的人性和文化的变幻。作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中篇小说,《黑暗之心》在着力描写殖民主义、种族主义、以及野蛮和文明之间的冲突,但他并不急于给出对错。无论是对于“文明碰撞时产生的进步和苦难孰多孰少”的问题,甚至是殖民这一行为本身是否有对错,康拉德都没有表现出明确的倾向。关于刚果丛林中的一切,它的对与错,都等待着读者自己去发掘。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旅行可以重觅自我改变人生吗,10本书与你一起行走与漫游

我们想要上路,同时并不贬低眼前的生活,因为远方分分钟会变成眼前。

电影《逍遥骑士》剧照

“我已经见证过六十次的日落,而永恒的自由,将永远属我所有。”这是作家杰克·凯鲁亚克在旅行中的感言,道出了他在路途中最重要的收获之一——自由。这个听起来美好又似乎离我们遥远的词语,牵动了包括凯鲁亚克在内的20世纪青年的心。

《在路上》成了几代青年的圣经,激励他们上路漫游,“我总是惊讶地发现,我不假思索地上路,因为出发的感觉太好了。世界突然充满了可能性。”

当今,选择“在路上”的年轻人越来越多,间隔年兴起,很多人骑行在入藏公路上,背包客们纷纷拥挤在东南亚。为了游山玩水,或者是像凯鲁亚克那样寻找自由、自我,他们只需要一个背包,外加一些必要的盘缠便可踏上征途。在行走之间,他们目睹了自然的盛景,也亲身体验了各地的风土人情,但自我的寻找,却未必是人人都能找到,而内心的自由,则更是难上加难。这些美好的事物,从来不是唾手可得的廉价品。

我们想要上路,同时并不贬低眼前的生活,因为远方分分钟会变成眼前。一些人毁掉了眼前的生活,于是他们幻想到了另一个地方可以将过去抛在身后,一切可以重新开始,对此希腊诗人卡瓦菲斯毫不留情地指出,那是没戏的。也有些人讨厌旅行,或是对旅行毫无兴趣,他们想不通为什么会有这么人多愿意忍受着种种麻烦、辛劳和可能的危险奔波在路上。

那么,旅行的意义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不可否认的是,它至少给我们打开了视野,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看到了生活的更多可能。借由旅行,毛姆笔下的凯蒂告别了虚伪的自己,并与过去的生活毅然决然地说再见;《背德者》里的米歇尔却是借北非之行来打开内心的欲望之门,过上了背弃道德的生活。这两个一正一反的例子,都在向我们说明着——旅行有时绝不只是出去走走那么简单。

小长假期间,一些人早已在路上,一些人就在家附近转一转,一些人则选择宅在家里。不管如何,出游的氛围很浓厚,为此,界面特意遴选了10本关于旅行与漫游的书,如果你在这个假期有空的话,不妨找一两本感兴趣的来读。这10本,风格各异,或惊险、或阴郁,但相同的是,它们都在讲旅行的故事,但故事之外又不止只有“旅行”,而是一个等待你去思考、发掘的一个更大的世界。

卡瓦菲斯诗集 黄灿然译

 

《城市》 


你说:“我要去另一个国家,另一片海岸, 

找另一个比这里好的城市。 

无论我做什么,结果总是事与愿违。 

而我的心灵被埋没,好像一件死去的东西。 

我枯竭的思想还能在这个地方维持多久? 

无论我往哪里转,无论我往哪里瞧, 

我看到的都是我生命的黑色废墟,在这里, 

我虚度了很多年时光,很多年完全被我毁掉了。” 



你不会找到一个新的国家,不会找到另一片海岸。 

这个城市会永远跟踪你。 

你会走向同样的街道,衰老 

在同样的住宅区,白发苍苍在这些同样的屋子里。 

你会永远结束在这个城市。不要对别的事物抱什么希望: 

那里没有载你的船,那里也没有你的路。 

既然你已经在这里,在这个小小的角落浪费了你的生命 

你也就已经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毁掉了它。 

1,在上面这首诗中,卡瓦菲斯告诉我们,最关键的是自己而不是身处什么地方,要是缺乏自省缺乏追求,就是跑到天涯海角也还是在那个糟糕的自我牢笼里。

2,诗集中有一首更有名的诗《伊萨卡岛》,“当你启程前往伊萨卡/但愿你的道路漫长,/充满奇迹,充满发现。”

3,卡瓦菲斯是希腊最重要的现代诗人,也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是同性恋,集子中有很多描写同性激情的诗,直白、朴素又很克制,很值得一看。

歌德 《威廉·迈斯特的漫游年代》

1、这是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第二部。小说讲述了威廉与娜塔莉结婚后,带着自己的儿子费利克斯出去漫游,以实现“塔社”拯救人类的理想。故事由许多独立成篇的故事组成,涉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等一系列广泛的社会问题。

2、对于这部作品,歌德明显寄予厚望——“整部小说都带有象征性,同时,在小说各个人物的后面都蕴藏着某种更带普遍性的、更崇高的意境”。从1807年到1829年,年近八旬的歌德整整花了21年才写完了这本书,而这本书的完成距这系列的第一部《威廉·迈斯特的求学年代》》也有30多年了。相比第一部,第二部中的人物没变,但他们的生活和行为却受着另外的新原则的支配。另外,作品的总体格局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果说《求学年代》是在描写个人故事,那《漫游年代》刻画的则是一个由各种不同形式的人类团体所组成的世界。

3、《威廉·迈斯特的漫游年代》是历史上的第一本“教育小说”,但它与后来的同类型的小说不同,主人公威廉·迈斯特追求的是一种贵族的教化理想,即身体和精神的均衡教育,而否认自己的平民出身。这部作品有着十分明显的“社会现实性”,它反映了作者歌德晚年的社会理想和教育主张,具有明显的空想社会主义色彩。歌德在写作时也化用自身的经历来推动故事的发展。德国作家亨利·胡斯评论道:“在这部书中,歌德把自己丰富的阅历和对人生的观察思考全都写了下来。”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青春咖啡馆》

1、在巴黎有一家名叫孔岱的咖啡馆,吸引着一群年轻人聚集在一起。在这群客人之中,有一个名叫露姬的二十二岁女子特别引人注目,充满着神秘感。故事围绕着这名年轻女子的失踪展开,四个叙述者纷纷登场,向读者娓娓讲述露姬的短暂人生经历。

2、露姬是假名,而她的真实身份是在故事的逐渐展开中慢慢被揭晓。没有幸福的家庭、缺少爱的婚姻,糟糕的生活让她选择了逃离,也只有逃离能让她获得短暂的欢愉和麻痹。正如书中所说:“只有逃跑的时候,我才真的是我自己。我只想逃走,逃到更远的地方,用剧烈的方式割断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3、严格来说,这并不是一本讲述旅途故事的书。《青春咖啡馆》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在城市里漫游的故事。莫迪亚诺像以往一样,继续在小说中书写他的主题:年轻人主动逃脱过往、或被动失去记忆,以此来确认自己是谁与幸福在哪里的答案。在这本书里,以露姬为代表的年轻人对自由和新鲜生活的执着、对现有生活的无助与迷茫,读来十分真切,又令人感伤。

村上春树 《海边的卡夫卡》

1、田村卡夫卡为了逃避父亲所作的“弑父、与母亲、姐姐交合”的预言,决定在十五岁生日前夜独自离家出走。偶然之间,他来到某私立图书馆,并恋上了疑似她亲母的佐伯,并与之发生肉体关系。小说还另设一条副线,讲述了失去记忆的老人中田的故事。中田在神智失控的情况下杀死了一个自称焦尼·沃卡的狂人。田村卡夫卡,中田这看似毫不相关的两人的命运也就此交织在一起。

2、小说共分49章,奇数章中,村上春树用写实手法讲述卡夫卡的故事,偶数章则改用魔幻手法展现中田的奇遇。在两种手法的交互使用中,强烈的虚构色彩呼之欲出、谱写成了这个奇幻诡诘的现代寓言。在这本书里,你可以读出卡夫卡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生命的探索及追问,其中蕴含的哲理,也成了这部作品的魅力之一。

3、故事的最后,村上春树给了这个阴郁的故事一个尚算明亮的结局:想要放弃生命的卡夫卡在母亲的要求下选择坚持活下去,做个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走出避世的“桃园”的他,面前是如以往一般黑暗的生活,但也许只有卡夫卡跨入这黑暗之中,他才能迎来自我的新生。如果你也正身陷生活的泥潭之中,不妨读下这个“现代版的《俄狄浦斯王》”,说不定它能给你一份前行的勇气。

赫尔曼·黑塞 《悉达多》

1、古印度贵族青年悉达多拥有人们羡慕的一切,却为了追求心灵的安宁,孤身一人展开了求道之旅。他在舍卫城聆听佛陀乔答摩宣讲教义,在繁华的大城中结识了名妓伽摩拉,并成为一名富商。在心灵与肉体的享受达到顶峰时,悉达多却抛弃了世俗的一切,来到河边,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在那最绝望的一刹那,他突然听到了生命之河永恒的声音……

2、翻阅《悉达多》时,我曾一次次地为作者黑塞那充满哲理性的话语所折服。借悉达多之口,黑塞平和地说出他对生命、自我的理解。世上最高的真理“阿特曼”究竟为何物?又要怎样寻找?一个人的自我到底有多重要?种种关于一个人自身以及这个世界的问题,都在悉达多不曾真正停留过的旅途中出现,并引发他本人以及读者们的思考。

3、悉达多的旅途在不断前进,他所寻找的事物也发生着变化。从为了追求最高的真理“阿特曼”而踏上寻道之路,到与乔达摩谈论后发现“自我”的原本面目,再到沉入河中后的幡然醒悟......悉达多遇到的困惑,现世的我们也曾被其所困扰。对于想要探索的事物,如果我们有悉达多的那份勇气与决心,也许我们也能寻获世上的真理及本真的自我。正如黑塞在书中所说——“当一个人有所追寻时,他只会看到他所追寻之物。”

毛姆 《面纱》

1、英国女子凯蒂为了避免自己变成一位老姑娘,接受了生性孤僻的医生瓦尔特·费恩的求婚。随后,两人便离开了伦敦,远赴神秘的东方之地——香港。然而,对婚姻感到不满和无趣的凯蒂开始悄悄与令助理查理·唐生偷情。面对不忠的妻子,瓦尔特决定举家前往霍乱横行的中国内地行医。在遥远美丽的异乡,他们每天与死亡和绝望擦身而过,经历了从未体验过的情感波澜……

2、这本《面纱》与《刀锋》、《人性的枷锁》一同被视为毛姆剖析人性的三大力作。在书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作者花了众多笔墨去书写女主人公凯蒂在路途中的经历与蜕变。故事的最后,凯蒂在湄潭府这个与世隔绝的死亡之地寻回了内心深埋的纯真,看清了自己的肤浅,同时也明白了自己对唐生的爱多么愚蠢。像其他作品一样,毛姆在故事的最后赋予了主角那种洞穿世事的敏锐、冷静自省的智慧和心无挂碍的自由,而这次则轮到了凯蒂。

3、2006年,《面纱》曾被改编成电影。与小说原著不同,电影更侧重于如何讲好一个变幻的爱情故事,但这显然不是小说的精髓所在。毛姆写的是一个女人如何从个人的爱情中走出来,然后慢慢揭开人生华丽的面纱,继而看尽苍凉,并寻找解脱和安宁的故事。小说的结尾也验证了他的做法:瓦尔特在愤恨中死去、唐生继续在职场中沉浮、凯蒂与父亲在拥抱中和解,而这一切,都与爱情无关。

简·莫里斯 《世界:半个世纪的行走与书写》

1、这是著名旅行文学作家简·莫里斯的游记集大成之作,记录了她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期间,在世界各地采访与游历的见闻和感悟。与一般游记作品不同,莫里斯在这本书中以一次次旅行和探访为线索,从退伍军人和军事记者的视角,描绘出“二战”后的时局变化和世事变迁。

2、在这部作品中,莫里斯以隽永的文字描绘她眼中的风景和时空变换中的历史人文。或许是得益于早期身为记者时的采访经历,莫里斯的判断力和直觉总能使她看到表象下的复杂现象,而人生的特殊困境又使她兼具男性的果敢和女性的细腻。正如作家林达所说,“她以双重身份切入社会和社会中人,角度深度,都与众不同”。

3、在我阅读此书时,我就像跟随作者一起去游历那些国家,并一同感受沧海桑田的变化。莫里斯在书中构筑的欧洲,读来带有她特有的感知与情愫,这远非百科全书所带来的阅读享受。同时,莫里斯的文笔又带有英国记者特有的那份冷静与幽默,以及一种从大英帝国出发的世界观。我们很明显可以看出,她一直在用自己的世界观进行写作,而序言中的这句话也佐证了这点——“这里基本没有收录其家乡威尔士的文字,但“请相信我,在这本书中,几乎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都有某种威尔士的东西,潜伏着,微笑着,像是修道院免戒室里的绿精灵”。

杰克·凯鲁亚克 《达摩流浪者》

1、小说讲述了1955年两个热情洋溢的青年,贾菲与雷蒙追求真理以及禅理的故事。他们以其特殊的世界观追寻着生命的直觉、纯净与唯美。两人那如诗人的情怀与托钵僧的苦旅之行,也让尘世显得澄静透彻了起来。继《在路上》出版一年后,凯鲁亚克再次献上这本《达摩流浪者》为“垮掉的一代”平添了了几许阳光与勇气。

2、《达摩流浪者》堪称凯鲁亚克最精彩的自传体小说。书中宣扬的自由上路、追求理想与爱的理念影响了美国60年代的西方青年。同时,这还是一本探讨背包革命、自然精神、以及禅之道的小说。在书的扉页题辞里,凯鲁亚克写着“献给寒山子”。这是作者在向中国唐代著名的两个诗僧——寒山和拾得致敬。他们的禅诗、以及自由自在的的生活成为许多人的理想,也成了《达摩流浪者》中,两位主角在漫游故事之上的隐喻。

3、如果你是一个背包客,那你在这本书中更能找到共鸣。同时,作者本人也如许多背包客一般,期待着一场伟大的背包革命的诞生。凯鲁亚克曾说:“我已经见证过六十次的日落,而永恒的自由,将永远属我所有。”很明显,在与自然的贴近中,他找到了包括自由在内的美好事物,也让他对这个世界多了份热爱。当凯鲁亚克在高山之间看着整个世界都在昏昏沉睡时,他热泪盈眶地说:“好吧,世界,我会爱你的。”

安德烈·纪德 《背德者》

1、米歇尔带着他的妻子玛丝琳娜前往北非旅游,却不幸染上肺结核。可是,在玛丝琳娜照顾米歇尔时,她发现他对自己并没有爱且具有同性恋倾向。回到法国后,米歇尔遇见了梅纳尔克。梅尔纳克劝他忘掉过去,尽情享受肉欲。正巧,不久后玛丝琳娜染病身亡,完全自由的米歇尔便决定开始放纵自己的欲望。

2、《背德者》是法国作家纪德的带有强烈自传色彩的小说,宣扬了作者主张的背德主义。 何谓“背德”?在这本书里,“背德”即藐视一切既定的道德观念,冲破宗教和家庭的桎梏,尽情地满足人的自然本性,追求个人主义的人生理想。结婚旅游前,米歇尔是个对学问外的东西一窍不通的人,是后来的旅游唤醒了他,加上大病一场的作用使他认识到了生命还应该有其他可值得去体验的地方。不过,最重要的还是那些活泼,开朗的小男孩,使他开始了真正的生活,并有了后来的蜕变。

3、相比那些阳光、充满朝气的故事,《背德者》的基调是阴暗、沉郁的。它也不会给你一些生活中的答案,反而还会抛出一大堆问题,让你对自己发问。背弃了道德的米歇尔在大众看来是不可取的,但他却是在真实的生活之中,并寻得了快乐,成为了一个执迷不悟的人。我不禁思考:如果虚伪的道德束缚了人的本性以及快乐,那是否像米歇尔这样的做法才是正确的?亦或是根本没有正确可言,只是每个人的选择不同罢了。我没有答案,米歇尔也没有给我答案,连作者纪德也是如此。

约瑟夫·康拉德 《黑暗之心》

1、一家英国贸易公司委托“我”到非洲丛林寻找该公司失踪的贸易代表库尔茨。可是,当“我”找到他时,发现他已经“变疯”并很快死去。作者康拉德用“我”的经历描写出殖民者在非洲大陆的感受,娓娓道出文明边疆的阴谋故事,并借库尔茨投身黑暗势力的转变过程,警醒现代文明的野蛮。“黑暗之心”表面上指非洲大陆的腹地,同时也比喻了在这片土地上受到腐蚀的人心的黑暗。

2、《黑暗之心》的全书笼罩着一种不祥的气氛。在康拉德的笔下,刚果丛林成了一片真正的黑暗魔法森林,里面的土著人只是像人一样的原始生物,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人。他们缺少攻击性,对陌生事物有着一种本能的害怕。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库尔茨才能驯服他们,并成为他们的神。对于欧洲人来说,库尔茨则成了一个成功的殖民统治者,但他的失败之处在于,他在驯服土著人这条路上走太远,以致不能抽离。正如库尔茨在书中所说:“我走得太远了,已经不知道怎么回去了。”

3、周游世界20年的康拉德,用自身见闻反映出新旧世纪交替时的人性和文化的变幻。作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中篇小说,《黑暗之心》在着力描写殖民主义、种族主义、以及野蛮和文明之间的冲突,但他并不急于给出对错。无论是对于“文明碰撞时产生的进步和苦难孰多孰少”的问题,甚至是殖民这一行为本身是否有对错,康拉德都没有表现出明确的倾向。关于刚果丛林中的一切,它的对与错,都等待着读者自己去发掘。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