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1月新增信贷创纪录:企业融资需求强劲,居民购房意愿依然不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1月新增信贷创纪录:企业融资需求强劲,居民购房意愿依然不强

与去年春节所在的2月比较,今年1月居民短贷大幅多增3252亿元,这与疫后消费、经营活力回升相一致。

2023年2月3日,广西河池,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境内的贵阳至南宁高速铁路大方山隧道内。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王玉

中国人民银行周五发布数据显示,1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4.90万亿元,创单月历史新高,同比多增9227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9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959亿元。

信贷、社融均超预期。数据发布前,界面新闻采集的6家机构预测中值显示,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64万亿元,新增社融5.29万亿元。分析师表示,经济修复节奏加快,带动企业贷款大增,是信贷“开门红”的主要推动力。

央行数据显示,1月,企业部门贷款增加4.68万亿元,同比多增1.32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3.50万亿元,同比多增1.40万亿元,短期贷款增加1.51万亿元,同比多增5000亿元。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界面新闻表示,企业部门贷款多增的背后有两个原因,一是经济修复预期增强,企业融资需求大幅上升;二是,1月10日,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要求各主要银行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适度靠前发力。

“这意味着在经济修复节奏较快推动下,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的一条路径正在有效打通,而且可持续性比较强。我们预计,2月信贷还有可能继续保持同比多增势头。”他说。

上海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郑嘉伟表示,企业贷款无论是增量还是结构均释放出积极信号,可以认为企业对于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经营信心的恢复,也可以认为部分企业从债券融资转向信贷融资,叠加政府财政资金加快投放,支撑了信贷投放力度。

居民部门来看,1月,居民贷款增加2572亿元,同比少增585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41亿元,同比少增66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231亿元,同比少增5193亿元。

分析师指出,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继续大幅少增,显示购房意愿依然不强,接下来房地产支持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加码。和中长期贷款相比,短期贷款表现则超预期,显示居民消费能力在修复。

王青指出,如果将今年1月与去年春节所在的2月比较,今年1月居民短贷大幅多增3252亿元,这与疫后消费、经营活力回升相一致。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表示,虽然1月居民消费热情回暖,但尚未达到疫情前水平,当月居民储蓄存款同比多增7900亿元,预防性储蓄动机仍在。

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大幅多增也导致当月社融超预期增加,不过,受春节假日错位因素的影响, 直接融资同比大幅少增。其中,企业债券净融资1486亿元,同比少4352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4140亿元,同比少1886亿元,股票融资964亿元,同比少475亿元。

也有分析师指出,企业债券净融资大幅少增与中长期债券发行利率较高以及信贷投放力度加大对债券融资形成替代有关。

央行在本次发布的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中指出,自2023年1月起,将消费金融公司、理财公司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三类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纳入金融统计范围。由此,对社会融资规模中“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和“贷款核销”数据进行调整。

央行还表示,截至2023年1月末,上述三类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8410亿元,当月增加57亿元;贷款核销余额1706亿元,当月增加30亿元。文中数据均按可比口径计算。

王青表示,短期内,这一统计口径变化对社融统计影响很有限。截至1月末,这三类贷款余额为8410亿元,在350万亿元的社融余额中占比约0.24%;增量57亿元,占比不足0.1%。

他进一步表示,从未来发展看,消费金融公司提供的融资大多会直接流入实体经济,但参考消费贷款走势,增速不会太高,甚至可能低于各类贷款余额增速。后两者主要业务是金融投资,直接流入实体经济部分相对较少。

“我们判断,即使发生类似上年11月大规模理财产品赎回事件,对社融统计的影响也不大。”王青说。

另外,截至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73.81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个和2.8个百分点。

M2增速再次创下2016年5月以来新高。梁斯表示,银行信贷投放大幅多增是主因,银行信贷创出天量,信贷创造能力增强推动存款规模上升。此外,M2高增也和居民预防性储蓄、股市大涨有关。1月,A股市场持续向好,资金流入股市,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01万亿元,同比多增1.19万亿元。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1月新增信贷创纪录:企业融资需求强劲,居民购房意愿依然不强

与去年春节所在的2月比较,今年1月居民短贷大幅多增3252亿元,这与疫后消费、经营活力回升相一致。

2023年2月3日,广西河池,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境内的贵阳至南宁高速铁路大方山隧道内。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王玉

中国人民银行周五发布数据显示,1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4.90万亿元,创单月历史新高,同比多增9227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9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959亿元。

信贷、社融均超预期。数据发布前,界面新闻采集的6家机构预测中值显示,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64万亿元,新增社融5.29万亿元。分析师表示,经济修复节奏加快,带动企业贷款大增,是信贷“开门红”的主要推动力。

央行数据显示,1月,企业部门贷款增加4.68万亿元,同比多增1.32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3.50万亿元,同比多增1.40万亿元,短期贷款增加1.51万亿元,同比多增5000亿元。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界面新闻表示,企业部门贷款多增的背后有两个原因,一是经济修复预期增强,企业融资需求大幅上升;二是,1月10日,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要求各主要银行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适度靠前发力。

“这意味着在经济修复节奏较快推动下,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的一条路径正在有效打通,而且可持续性比较强。我们预计,2月信贷还有可能继续保持同比多增势头。”他说。

上海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郑嘉伟表示,企业贷款无论是增量还是结构均释放出积极信号,可以认为企业对于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经营信心的恢复,也可以认为部分企业从债券融资转向信贷融资,叠加政府财政资金加快投放,支撑了信贷投放力度。

居民部门来看,1月,居民贷款增加2572亿元,同比少增585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41亿元,同比少增66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231亿元,同比少增5193亿元。

分析师指出,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继续大幅少增,显示购房意愿依然不强,接下来房地产支持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加码。和中长期贷款相比,短期贷款表现则超预期,显示居民消费能力在修复。

王青指出,如果将今年1月与去年春节所在的2月比较,今年1月居民短贷大幅多增3252亿元,这与疫后消费、经营活力回升相一致。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表示,虽然1月居民消费热情回暖,但尚未达到疫情前水平,当月居民储蓄存款同比多增7900亿元,预防性储蓄动机仍在。

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大幅多增也导致当月社融超预期增加,不过,受春节假日错位因素的影响, 直接融资同比大幅少增。其中,企业债券净融资1486亿元,同比少4352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4140亿元,同比少1886亿元,股票融资964亿元,同比少475亿元。

也有分析师指出,企业债券净融资大幅少增与中长期债券发行利率较高以及信贷投放力度加大对债券融资形成替代有关。

央行在本次发布的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中指出,自2023年1月起,将消费金融公司、理财公司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三类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纳入金融统计范围。由此,对社会融资规模中“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和“贷款核销”数据进行调整。

央行还表示,截至2023年1月末,上述三类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8410亿元,当月增加57亿元;贷款核销余额1706亿元,当月增加30亿元。文中数据均按可比口径计算。

王青表示,短期内,这一统计口径变化对社融统计影响很有限。截至1月末,这三类贷款余额为8410亿元,在350万亿元的社融余额中占比约0.24%;增量57亿元,占比不足0.1%。

他进一步表示,从未来发展看,消费金融公司提供的融资大多会直接流入实体经济,但参考消费贷款走势,增速不会太高,甚至可能低于各类贷款余额增速。后两者主要业务是金融投资,直接流入实体经济部分相对较少。

“我们判断,即使发生类似上年11月大规模理财产品赎回事件,对社融统计的影响也不大。”王青说。

另外,截至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73.81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个和2.8个百分点。

M2增速再次创下2016年5月以来新高。梁斯表示,银行信贷投放大幅多增是主因,银行信贷创出天量,信贷创造能力增强推动存款规模上升。此外,M2高增也和居民预防性储蓄、股市大涨有关。1月,A股市场持续向好,资金流入股市,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01万亿元,同比多增1.19万亿元。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