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房地产市场回暖,哪些城市已经量价齐涨?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房地产市场回暖,哪些城市已经量价齐涨?

在可比城市中,北京是唯一一个在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两个市场同时实现量价齐涨的城市。

深圳福田天际线。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其二,计算春节以来商品房日均成交量,可以发现,30大中城市成交套数和成交面积同比仍然负增长,但降幅较上年同期明显收窄。一线和二线城市销售在节后改善较为显著,但仍保持负增长;三线城市节日期间成交量同比增速较高,节后返工后增速有所下降,但仍保持正增长。(前述数据计算至2月20日)

价格上涨城市数量增多,短期价格拐点或已出现:官方和民间的价格指标均显示了这一变化。

就二手房而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0大中城市二手住宅价格指数1月份环比仍然为负,但环比降幅0.3%是2022年8月以来最低。

根据wind数据,二手房挂牌价格指数出现拐点,在1月15日当周见底,此后回升。具体来看,一线城市回升势头最为明显,三线次之,二线城市自1月8日结束下降势头后基本保持稳定。截至2月19日,二手房价格指数高于1月份,但仍低于12月份前三周,一线城市再次升逾230,接近2021年10月10日历史峰值231.38。

二手房挂牌价格上涨的城市数量跳升,1月份从12月份的2个增加至13个,2月份以来,上涨的城市数量逐周增加,到2月19日已经增加值26个。目前来看,在该指数统计城市中,2月上涨城市数量在2021年9月以来将首次超过下跌数量。

就新房而言,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在1月份结束了持续11个月的下跌,持平于12月份;当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大幅增加了21个至36个。

百城价格指数环比仍然下降,但环比降幅0.02%,较上年11月0.06%和12月0.08%的降幅有所收窄,1月份价格下跌的城市数量减少了6个至62个,价格上涨的城市数量增加了2个至12个。

主要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回暖程度不等,部分城市住宅市场呈现量价齐涨:为进一步考察各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的表现,界面商学院综合了价格和销售数据,在统计局统计的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中,从住宅成交数据的可得性出发,筛选了19个城市,它们楼市表现差异显著(由于价格数据仅公布到1月份,为尽可能让价格和销量在时间上匹配,同时也尽可能反映最新变化,此处销售数据采用的是年初以来的累计值,下同),分别来看:

  • 一是北京、济南,新建住宅价格同比在上涨、销售同比也在增长;
  • 二是上海、宁波、杭州、青岛、成都、南京,新建住宅的价格同比在上涨、销量同比却在下降;
  • 三是厦门、武汉、扬州、温州、惠州、岳阳、南充,新建住宅的销量在增长、价格也在下跌;
  • 四是广州、深圳、福州、南充,新建住宅的价格和销量同比仍在下降;

二手住宅成交实现正增长的城市数量在增多,部分城市也出现了量价齐涨:在数据可得的13个城市中,今年以来,二手住宅成交量实现正增长的城市数量从上年末的2个扩张至11个。 具体来看,北京、深圳、成都、南京、青岛、杭州、扬州、佛山、苏州、东莞、江门二手住宅成交实现正增长;厦门、平凉仍是负增长。

结合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价格指数后,我们筛选出8个城市,其表现也有明显差异,分别是:北京、成都的二手住宅价格和成交同比都在上涨,成都涨幅显著高于北京;扬州、青岛、深圳、南京、杭州的二手住宅量涨价跌;厦门的二手住宅成交量未能转正、价格仍在下跌。

在可比城市中,北京是唯一一个在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两个市场同时实现价量齐涨的城市。不过,北京的去化周期并不低,目前商品住宅的存销比仍然超过18个月,与其他三个一线城市相比,高于深圳的14.5个月、上海的4个月、广州的21.6个月。这可能意味着北京住宅市场的供需结构性问题仍比较突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关于界面智库

界面智库是界面新闻旗下的财经和商业智库,聚焦宏观政策、区域经济、产业趋势和资本市场等。我们的宗旨是扎根事实、演绎趋势、探索新知,助力政策制定和企业决策。关于专题策划、研究报告、指数产品和论坛培训等合作,请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jiemianzhiku@jiemian.com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房地产市场回暖,哪些城市已经量价齐涨?

在可比城市中,北京是唯一一个在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两个市场同时实现量价齐涨的城市。

深圳福田天际线。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其二,计算春节以来商品房日均成交量,可以发现,30大中城市成交套数和成交面积同比仍然负增长,但降幅较上年同期明显收窄。一线和二线城市销售在节后改善较为显著,但仍保持负增长;三线城市节日期间成交量同比增速较高,节后返工后增速有所下降,但仍保持正增长。(前述数据计算至2月20日)

价格上涨城市数量增多,短期价格拐点或已出现:官方和民间的价格指标均显示了这一变化。

就二手房而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0大中城市二手住宅价格指数1月份环比仍然为负,但环比降幅0.3%是2022年8月以来最低。

根据wind数据,二手房挂牌价格指数出现拐点,在1月15日当周见底,此后回升。具体来看,一线城市回升势头最为明显,三线次之,二线城市自1月8日结束下降势头后基本保持稳定。截至2月19日,二手房价格指数高于1月份,但仍低于12月份前三周,一线城市再次升逾230,接近2021年10月10日历史峰值231.38。

二手房挂牌价格上涨的城市数量跳升,1月份从12月份的2个增加至13个,2月份以来,上涨的城市数量逐周增加,到2月19日已经增加值26个。目前来看,在该指数统计城市中,2月上涨城市数量在2021年9月以来将首次超过下跌数量。

就新房而言,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在1月份结束了持续11个月的下跌,持平于12月份;当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大幅增加了21个至36个。

百城价格指数环比仍然下降,但环比降幅0.02%,较上年11月0.06%和12月0.08%的降幅有所收窄,1月份价格下跌的城市数量减少了6个至62个,价格上涨的城市数量增加了2个至12个。

主要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回暖程度不等,部分城市住宅市场呈现量价齐涨:为进一步考察各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的表现,界面商学院综合了价格和销售数据,在统计局统计的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中,从住宅成交数据的可得性出发,筛选了19个城市,它们楼市表现差异显著(由于价格数据仅公布到1月份,为尽可能让价格和销量在时间上匹配,同时也尽可能反映最新变化,此处销售数据采用的是年初以来的累计值,下同),分别来看:

  • 一是北京、济南,新建住宅价格同比在上涨、销售同比也在增长;
  • 二是上海、宁波、杭州、青岛、成都、南京,新建住宅的价格同比在上涨、销量同比却在下降;
  • 三是厦门、武汉、扬州、温州、惠州、岳阳、南充,新建住宅的销量在增长、价格也在下跌;
  • 四是广州、深圳、福州、南充,新建住宅的价格和销量同比仍在下降;

二手住宅成交实现正增长的城市数量在增多,部分城市也出现了量价齐涨:在数据可得的13个城市中,今年以来,二手住宅成交量实现正增长的城市数量从上年末的2个扩张至11个。 具体来看,北京、深圳、成都、南京、青岛、杭州、扬州、佛山、苏州、东莞、江门二手住宅成交实现正增长;厦门、平凉仍是负增长。

结合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价格指数后,我们筛选出8个城市,其表现也有明显差异,分别是:北京、成都的二手住宅价格和成交同比都在上涨,成都涨幅显著高于北京;扬州、青岛、深圳、南京、杭州的二手住宅量涨价跌;厦门的二手住宅成交量未能转正、价格仍在下跌。

在可比城市中,北京是唯一一个在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两个市场同时实现价量齐涨的城市。不过,北京的去化周期并不低,目前商品住宅的存销比仍然超过18个月,与其他三个一线城市相比,高于深圳的14.5个月、上海的4个月、广州的21.6个月。这可能意味着北京住宅市场的供需结构性问题仍比较突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